说起迷宫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个人感觉迷宫对人的方向感是很大的考验,至少我的方向感是不好的,尤其是在三维空间中。由于这段时间帮导师做项目用到了三维作图,便心血来潮想做个三维迷宫玩玩。要想画出三维的迷宫游戏,我们需要先从二维开始。
二维迷宫:
迷宫的程序描述: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将问题用数学的方法来描述并解决(数学建模)。同样的,我们想用程序来解决问题,就得把问题程序化。废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我们可以用一个矩阵matrix来描绘整个迷宫:元素为1,代表是空的,元素为0代表墙。为了描述问题的方便,下面都采用9行9列的矩阵来说明问题,并且假设(0,0)为入口,(1,1)为出口。
网上也有一些常见的迷宫程序,但是它们都有一种特点,就是生成的迷宫可能没有从入口到出口的可达路径(可以通过循环来生成迷宫,直到有可达路径),或则从入口到出口有几条可达路径(如果想要只有唯一可达路径,就不行了)。这些算法大多数是通过随机数来产生迷宫矩阵matrix(随机产生0,1元素),然后通过迭代、回溯算法来找入口到出口的路径。由于矩阵matrix是随机的,这就不能保证入口到出口是可达的,这就是导致上面问题。
算法思想:
想必大家都学过树(关于树的相关操作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这种数据结构,比如说树的遍历DFS、BFS,树的深度等等操作。当然树的类型也有很多,如完全二叉树、红黑树、B树等等。但是我现在要说的不是这些,而是另一个我发现的性质: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的路径有且只有一条! 现在就能和前面我说的那个问题联系起来了。下面看看是怎么联系的:
我们首先将整个矩阵matrix的元素初始化为0即认为全都是墙,我们的任务就是拆墙(使元素等于1)来构成迷宫。怎么拆墙是我们算法的关键!
首先,我们随便在矩阵中找一个初始点A(4,4),将该点的值设为1,即将该点的墙拆掉。
然后,产生一个0到3的随机整数randnum(0,1,2,3分布代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在随机数randnum表示的方向进行拆墙(注意是连拆两块),如果该方向上与目前位置隔一块的位置没有墙,就不能拆,则需要再产生随机数,在其他方向上拆墙。(注意拆墙的前提是该方向隔一块的位置是墙)
最后,在上一步骤中,一直循环,直到当前位置四个方向的隔一块的位置都没有墙可拆,就进行回溯(回退到当前位置的上一个位置),然后进行上一步骤的操作,直至没有墙可拆!。
我一直相信图像是比文字更能说话的,下面我们用图像来说明上述步骤:
在强调一下:我们举例都采用9行9列的矩阵,初始点为(4,4)。
1.最开始时,只有初始点处的墙被拆掉
2、随机数randnum=2,开始向左边拆墙,由于(4,2)为0(有墙),可以拆,于是拆掉(4,2)、(4,3)位置的墙,则结果如下:
3、接着产生随机数randnum=1,开始向下拆墙,由于(6,2)为0(有墙),可以拆,于是拆掉(5,2)、(6,2)位置的墙,结果如下:
4、继续产生随机数randnum=0,开始向上拆墙,由于(4,2)为1没有墙,不可以拆,于是重新产生随机数,结果与上一张图一样:
5、继续产生随机数randnum=3,开始向右拆墙,由于(6,4)为0有墙,可以拆,于是拆掉(6,3)、(6,4)位置的墙,结果如下:
按照上述步骤重复下去,最终得到一个可能的迷宫矩阵如下:
注意事项:
1、迷宫矩阵的行和列必须为基数,初始点的位置必须为偶数。(这是由算法决定的,因为算法总是从初始点出发,步长为2,到达入口点和出口点,所以初始点与入口点、出口点的横纵坐标的距离都应该是步长2的倍数)。
2、初始点的选择最好在矩阵的中间位置,可以这样想象:算法的本质就是从初始点出发到达其他点,中间会产生分支(回溯的原因,如果回溯到初始点,则是在初始点就产生分支)到达其它点(包括入口点和出口点)。因此我们可以描述成一棵树,而初始点便是树的根节点。为了更快的找到出口点与入口点的可达路径,应使树的深度较小,这样就应该将初始点选在中间位置。
3、在进行判断时,为什么要选择看隔一块是否是墙,而不是相邻块、或则隔几块?因为隔一块的话,路与墙的宽度就一样了(取相邻块或则隔几块的情况大家可以实验推导一下!)
上面我用图文并茂的方法讲述了如何生成迷宫,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生成入口到出口的可达路径:
如上一张图所示,黄色部分就是可达路径(是唯一一条),由于迷宫较小,我们可以一眼看出,当迷宫较大时,我们就要靠矩阵来计算了。在上面的迷宫生成算法中,我们可以在拆墙的时候来记录节点,则当拆到入口时,便记录了从初始点到入口的路径,同理,我们也可以得到初始点到出口的路径,这样根据这两条路径就很容易得到入口到出口的路径了。前面我也说过,整个算法就是生成树的过程,其中初始点为根节点,找到可达路径相当于找到树中入口节点到出口节点的路径。前面我也提到,该树中任意两个节点的可达路径是唯一的,所以该算法生成的迷宫的入口到出口的路径是唯一的。
至此,我们已经讲述了整个的算法思想和流程,下面给出源代码(c++,vs2010实现),源文件给出了详细的注释,就不过多解释。程序总共5个文件:1、Maze.h 2、Maze.cpp 3、MazeStack.h 4、MazeStack.cpp 5、main.cpp。具体内容如下:
1、Maze.h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time> #include<vector> #define M 9//迷宫的行 #define N 9//迷宫的列 //构造迷宫类型//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MazeStack;//申明该类 class Maze//定义迷宫节点信息。 { public: int i; int j; int state; }; class MazeMat { Maze matrix[M][N];//迷宫矩阵 vector<Maze> EntryPath;//从初始点到入口的路径 vector<Maze> ExitPath;//从初始点到出口的路径 vector<Maze> FinalPath;//从入口到出口的路径 MazeStack *mazeStack;//定义栈 public: void initMaze();//初始化迷宫矩阵 void createMaze();//产生迷宫矩阵 void displayMaze();//显示迷宫矩阵 void FindWay();//寻找入口到出口的路径 }; //////////////////
2、Maze.cpp
#include"MazeStack.h"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azeMat::initMaze()//初始化迷宫矩阵 { for(int i=0;i<M;i++) for(int j=0;j<N;j++) { matrix[i][j].i=i; matrix[i][j].j=j; matrix[i][j].state=0;//初始化迷宫矩阵元素为0,即全为墙 } mazeStack=new MazeStack(); EntryPath.clear();//初始化各个路径 ExitPath.clear(); FinalPath.clear(); } void MazeMat::createMaze()//产生迷宫矩阵,中间也记录了从初始点到入口、出口的路径 { int i=4;//初始点设定,注意i,j必须为偶数 int j=4; bool Left=false;//初始化四个方向,false代表可以朝这个方向搜索 bool Right=false; bool Up=false; bool Down=false; matrix[i][j].state=1;//设置初始点是空的,即不是墙 srand((int)time(0));//产生随机数种子,使得每次运行情况不同 Maze temp; temp.i=i; temp.j=j; temp.state=0; int count1=0; int num1=0; mazeStack->Push(temp);//将初始点进栈 while(1)//不断循环搜索可行方向,形成迷宫 { temp.i=i; temp.j=j; int randNum=0; randNum=rand()%4;//0,1,2,3 //我们假设迷宫矩阵的第一个元素(0,0)为入口,最后一个元素(M-1,N-2)为出口 if(temp.i==0&&temp.j==0) { EntryPath.clear(); while(mazeStack->isEmpty() == false) { EntryPath.push_back(mazeStack->GetTop());//获得从初始点到入口的路径 mazeStack->Pop(); } for(int ii=EntryPath.size()-1;ii>=0;ii--) { mazeStack->Push(EntryPath[ii]);//还原栈 } } if(temp.i==M-1&&temp.j==N-1) { ExitPath.clear(); while(mazeStack->isEmpty() == false) { ExitPath.push_back(mazeStack->GetTop());//获得从初始点到出口的路径 mazeStack->Pop(); } for(int i=ExitPath.size()-1;i>=0;i--) { mazeStack->Push(ExitPath[i]);//还原栈 } } switch(randNum) { case 0://向上搜索 if(Up==false&&i>1&&matrix[i-2][j].state!=1) { mazeStack->Push(temp); matrix[i-1][j].state=1; matrix[i-2][j].state=1; i=i-2; Left=false; Right=false; Up=false; Down=false; } else Up=true; break; case 1://向下搜索 if(Down==false&&i<M-2&&matrix[i+2][j].state!=1) { mazeStack->Push(temp); matrix[i+1][j].state=1; matrix[i+2][j].state=1; i=i+2; Left=false; Right=false; Up=false; Down=false; } else Down=true; break; case 2://向左搜索 if(Left==false&&j>1&&matrix[i][j-2].state!=1) { mazeStack->Push(temp); matrix[i][j-1].state=1; matrix[i][j-2].state=1; j=j-2; Left=false; Right=false; Up=false; Down=false; } else Left=true; break; case 3://向右搜索 if(Right==false&&j<N-2&&matrix[i][j+2].state!=1) { mazeStack->Push(temp); matrix[i][j+1].state=1; matrix[i][j+2].state=1; j=j+2; Left=false; Right=false; Up=false; Down=false; } else Right=true; break; }//end switch if(Left&&Right&&Up&&Down) //当上下左右都不可行时,进行回溯 { if(mazeStack->isEmpty()) //回溯完毕,生成迷宫 { return ; } else //进行出栈操作 { i = mazeStack->GetTop().i; j = mazeStack->GetTop().j; mazeStack->Pop(); Left=false; Right=false; Up=false; Down=false; } } }//end while } void MazeMat::displayMaze()//显示迷宫 { matrix[0][0].state = matrix[M-1][N-1].state = 2;//2表示入口和出口 for(int i=0;i<FinalPath.size();i++) { matrix[FinalPath.at(i).i][FinalPath.at(i).j].state=3;//3表示可达路径点 } cout<<"左上角为入口,右下角为出口,oo代表可达路径."<<endl; for(int k=0;k<N+2;k++)//在迷宫矩阵的外围墙 cout<<"■"; cout<<endl; for (int i = 0; i < M; i++) { cout<<"■"; for (int j = 0; j <N; j++) { switch ( matrix[i][j].state ) { case 0:cout<<"■";break;// 显示墙 case 1:cout<<" ";break;//显示空 case 2:cout<<"↘";break;//显示入口和出口 case 3:cout<<"oo";break;//显示可达路径 } } cout<<"■"; cout<<endl; } for(int k=0;k<N+2;k++) cout<<"■"; cout<<endl; } void MazeMat::FindWay()//寻找可达路径 { FinalPath.clear();//清零 int i=0,j=0; for(i=EntryPath.size()-1,j=ExitPath.size()-1;i>=0&&j>=0;i--,j--) { if(EntryPath.at(i).i!=ExitPath.at(j).i||EntryPath.at(i).j!=ExitPath.at(j).j) { break; } } if(i<0)//初始点到出口的路径中经过入口 { for(int k=ExitPath.size()-EntryPath.size()-1;k>=0;k--) { FinalPath.push_back(ExitPath.at(k)); } } else if(j<0)//初始点到入口的路径中经过出口 { for(int k=EntryPath.size()-ExitPath.size()-1;k>=0;k--) { FinalPath.push_back(EntryPath.at(k)); } } else//初始点到入口、出口的路径有部分重叠或则没有重叠 { for(int k=0;k<=i+1;k++) { FinalPath.push_back(EntryPath.at(k)); } for(int k=j;k>=0;k--) { FinalPath.push_back(ExitPath.at(k)); } } }
3、MazeStack.h
#include"Maze.h" typedef Maze ElementType; //这里是栈的定义 typedef struct node { ElementType data; struct node *next; }Node; class MazeStack { public: MazeStack():bottom(NULL),top(NULL),Size(NULL){} ~MazeStack(){} bool isEmpty(); bool Push(ElementType e); ElementType GetTop(); ElementType Pop(); private: Node *bottom; Node *top; int Size; };
4、MazeStack.cpp
#include"MazeStack.h" bool MazeStack::isEmpty()//判断栈是否为空 { if(top==bottom)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 bool MazeStack::Push(Maze m)//进栈 { Node *temp; temp=top; top=new Node(); if(!top) return false; top->data=m; top->next=temp; Size++; return true; } Maze MazeStack::Pop()//出栈 { Node temp; temp.data=top->data; temp.next=top->next; delete top; top=temp.next; Size--; return temp.data; } Maze MazeStack::GetTop()//取栈顶元素 { return top->data; }
5、main.cpp
#include"MazeStack.h" void main() { MazeMat matrix; matrix.initMaze(); matrix.createMaze(); matrix.FindWay(); matrix.displayMaze(); }
具体的程序截图如下:
1、9行9列的迷宫:
2、19行19列的迷宫:
3、29行29列的迷宫:
2维到3维的转化
上面的程序实现是在二维平面上用控制台通过c++实现的,显然不够生动形象。于是我用Qt5+opengl实现了3d效果,并且可以通过鼠标操作。之所以选择Qt是因为它也是用c++编程的,所以前面写的程序几乎不用改动就可以直接运行。
编程思想:
1、首先是利用前面的程序生成迷宫矩阵matrix。
2、利用迷宫矩阵信息生成三维的图像
3、利用视角改变函数gluLookat不断的来改变视角,从而模拟走迷宫的场景
使用指南:
1、上下键控制前进、后退
2、左右键控制左转、右转
3、开始时,处于俯视图状态,可以看清地图的全貌以及自己在地图的位置(黄色)。
4、按下I键进入游戏模式,即可进行走迷宫,按下O键退出游戏模式,进入俯视图模式查看信息。
5、按p键,可以显示从入口到出口的可达路径(绿色)
6、分别用红色、绿色表示入口、出口
具体的显示效果如下:
1、初始情况(俯视图):
2、俯视图下显示可达路径:
3、游戏模式中:
4、游戏模式中显示可达路径:
5、游戏模式转到俯视图查看当前位置:
6、到达出口:
3D效果的不足之处:由于采用纹理轮廓不明显,导致转角处显示不明显,移动的步幅有点大,未经多次测试,可能存在bug。
由于篇幅有限,就不在此粘贴代码,具体源代码和可执行程序见下面链接:
原文:http://blog.csdn.net/tengweitw/article/details/40213317
作者:nineheadedbi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