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pache日志按日期记录
pache的配置文件中找到
ErrorLog logs/error_log
CustomLog logs/access_log common
Linux系统配置方法:
将其改为
ErrorLog “| /usr/local/apache/bin/rotatelogs /home/logs/www/%Y_%m_%d_error_log 86400 480″
CustomLog “| /usr/local/apache/bin/rotatelogs /home/logs/www/%Y_%m_%d_access_log 86400 480″ common
Windows系统下配置方法:
#ErrorLog “|bin/rotatelogs.exe logs/vicp_net_error-%y%m%d.log 86400 480″
#CustomLog “|bin/rotatelogs.exe logs/vicp_net_access-%y%m%d.log 86400 480″ common
第一次不知道设置480这个参数,导致日志记录时间和服务器时间相差8小时,原来是rotatelogs有一个offset参数,表示相对于UTC的时差分钟数,中国是第八时区,相差480分钟。86400是表示1天。
附rotatelogs说明
rotatelogs logfile [ rotationtime [ offset ]] | [ filesizeM ]
选项
logfile
它加上基准名就是日志文件名。如果logfile中包含’%’,则它会被视为用于的strftime(3)的格式字串;否则,它会被自动加上以秒为单位的.nnnnnnnnnn后缀。这两种格式都表示新的日志开始使用的时间。
rotationtime
日志文件回卷的以秒为单位的间隔时间
offset
相对于UTC的时差的分钟数。如果省略,则假定为0,并使用UTC时间。比如,要指定UTC时差为-5小时的地区的当地时间,则此参数应为-300。
filesizeM
指定回卷时以兆字节为单位的后缀字母M的文件大小,而不是指定回卷时间或时差。
二、设置apache日志记录格式
定制日志文件的格式涉及到两个指令,即LogFormat指令和CustomLog指令,默认httpd.conf文件提供了关于这两个指令的几个示例。
LogFormat指令定义格式并为格式指定一个名字,以后我们就可以直接引用这个名字。CustomLog指令设置日志文件,并指明日志文件所用的格式(通常通过格式的名字)。
LogFormat指令的功能是定义日志格式并为它指定一个名字。例如,在默认的httpd.conf文件中,我们可以找到下面这行代码:
LogFormat “%h %l %u %t /”%r/” %>s %b” common
网管联盟www.bitsCN.com
该指令创建了一种名为“common”的日志格式,日志的格式在双引号包围的内容中指定。格式字符串中的每一个变量代表着一项特定的信息,这些信息按照格式串规定的次序写入到日志文件。
Apache文档已经给出了所有可用于格式串的变量及其含义,下面是其译文:
%…a: 远程IP地址
%…A: 本地IP地址
%…B: 已发送的字节数,不包含HTTP头
%…b: CLF格式的已发送字节数量,不包含HTTP头。例如当没有发送数据时,写入‘-’而不是0。
%…{FOOBAR}e: 环境变量FOOBAR的内容
%…f: 文件名字
%…h: 远程主机
%…H 请求的协议
%…{Foobar}i: Foobar的内容,发送给服务器的请求的标头行。
%…l: 远程登录名字(来自identd,如提供的话)
%…m 请求的方法
%…{Foobar}n: 来自另外一个模块的注解“Foobar”的内容
%…{Foobar}o: Foobar的内容,应答的标头行
%…p: 服务器响应请求时使用的端口
%…P: 响应请求的子进程ID。
%…q 查询字符串(如果存在查询字符串,则包含“?”后面的部分;否则,它是一个空字符串。)
%…s: 状态。对于进行内部重定向的请求,这是指*原来*请求 的状态。如果用%…>s,则是指后来的请求。
%…t: 以公共日志时间格式表示的时间(或称为标准英文格式)
%…{format}t: 以指定格式format表示的时间
%…T: 为响应请求而耗费的时间,以秒计
%…u: 远程用户(来自auth;如果返回状态(%s)是401则可能是伪造的)
%…U: 用户所请求的URL路径
%…v: 响应请求的服务器的ServerName
%…V: 依照UseCanonicalName设置得到的服务器名字
在所有上面列出的变量中,“…”表示一个可选的条件。如果没有指定条件,则变量的值将以“-”取代。分析前面来自默认httpd.conf文件的 LogFormat指令示例,可以看出它创建了一种名为“common”的日志格式,其中包括:远程主机,远程登录名字,远程用户,请求时间,请求的第一 行代码,请求状态,以及发送的字节数。
有时候我们只想在日志中记录某些特定的、已定义的信息,这时就要用到“…”。如果在“%”和变量之间放入了一个或者多个HTTP状态代码,则只有当请 求返回的状态代码属于指定的状态代码之一时,变量所代表的内容才会被记录。例如,如果我们想要记录的是网站的所有无效链接,那么可以使用:
LogFormat %404{Referer}i BrokenLinks
反之,如果我们想要记录那些状态代码不等于指定值的请求,只需加入一个“!”符号即可:
LogFormat %!200U SomethingWrong
三、专门记录某个记录
SetEnvIfNoCase User-Agent Baiduspider baidu_robot
LogFormat “%h %t /”%r/” %>s %b” robot
CustomLog “|/usr/local/apache2.2.0/bin/rotatelogs /usr/local/apache2.2.0/logs/baidu_%Y%m%d.txt 86400 480″ robot env=baidu_robot
windows下
CustomLog “|bin/rotatelogs.exe logs/baidu_%Y%m%d.txt 86400 480″ robot env=baidu_robot
这样在logs目录下,就会每天产生baidu_年月日.txt的日志了,每条的记录和下面的类似:
61.135.168.14 [22/Oct/2008:22:21:26 +0800] “GET / HTTP/1.1″ 200 8427
apache日志备份:
-
按照Linux系统配置方法配置好服务器A之后,就可以去备份服务器B写备份脚本了,这里假设服务器A的IP为:192.168.0.3,脚本如下:[Copy to clipboard]View Code BASH
# apache log backup
#!/bin/bash
# 获取昨天的日期
logfilename
=`
date
-d
yesterday +%
Y%
m%
d`
# 设置日志备份文件路径
backupfilepath
=/
var/
www/
logs/
# 备份错误日志文件
echo
"get example error log:"
cd
${backupfilepath}
# 获到服务器A昨天的日志文件
scp
root@
192.168.0.3:/
var/
log/
httpd/
example_error_log/
${logfilename}
./
example/
error/
cd
${backupfilepath}
example/
error/
# 打包压缩日志文件
tar
zcvf ${logfilename}
.tar.gz ${logfilename}
rm
-rf
${logfilename}
# 备份访问日志文件
echo
"get example access log:"
cd
${backupfilepath}
scp
root@
192.168.0.3:/
var/
log/
httpd/
example_access_log/
${logfilename}
./
example/
access/
cd
${backupfilepath}
example/
access/
tar
zcvf ${logfilename}
.tar.gz ${logfilename}
rm
-rf
${logfilename}
echo
"done."在准备运行以上脚本以前,要先确认两台服务器之间用ssh-keygen命令生成的密钥设置了信任关系
然后将该脚本命名为apachelog_backup.sh保存到/var/cron/目录下。 - 确认两台服务器的备份目录都已建立好,测试一下脚本,比如到服务器A的备份目录建立一个用前一天日期命名的日志文件,内容随便,然后再到备份服务器B去先执行一下脚本,查看是否备份成功。
最后用 crontab -e 命令在linux的定时任务中加入自动执行任务,让脚本在每天凌晨12点之后自动执行,如下:30 00 * * * sh /var/cron/apachelog_backup.sh
这里设置了每天零点30分执行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