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发正文之前本人先声明一下----本文是转载 这篇文章简直是太精彩了,呵呵 ,实在是忍不住了,一定要贴出来,让大家分享!
原作者:唐华 我们生活在一个历史记录在硬盘上的时代,现在企业和个人对大容量存储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多,看看我们用的电脑,现在80G硬盘早已不是标配,代之而来的是160G、200G、300G、320G、400G、500G……,我们电脑的硬盘越来越大,但是硬盘似乎永远不够用。 今天,咱们选用的是一块支持双核CPU的富士康945G7MA-8EKRS2主板,这是一块光彩照人的好主板,不仅支持新潮的双核处理器、1066MHz前端总线,而且集成高速显卡和千兆网卡,这块主板上最大亮点莫过于——竟然支持raid5磁盘阵列模式,主板上自带4个sata2硬盘接口,可以用这4个sata硬盘组成raid0、raid1、raid0+1和raid5等多种磁盘阵列!真是太让人激动了。 ![]() 更多4
楼主关注 |
闲鱼 ![]() 中级工程师 |
好,正式开始, 其中不感觉不太必要的东西我没贴
看主板:今天要用的千际麦莎风暴1U8DMS十风机八硬盘1U机箱,但是我还是选用了风路并不是非常合适这个机箱的富士康945G主板,因为实际测试表明,在这个机箱里,富士康945G主板+双核P4 820D的温度比英特尔7230+双核P4 820D的温度要低得多。 下面请出下一位明星,八块西数250Gsata二代硬盘,一律16M缓存,传输速率理论上达到300M/秒。我们今天就要用它们来组成raid5磁盘阵列。 今天采用的内存是两条512M的kingmax ddr2 667内存,总容量是1G,两条内存可以组建双通道提升一些性能。 本帖最后由 闲鱼 于 2007-3-6 09:24 编辑
|
闲鱼 ![]() 中级工程师 |
要养成随手理顺线路的好习惯。
![]() 将两根内存插到主板上,记住要插到两个颜色相同的插槽上,这样才能开通主板的双通道内存功能,提高效能。 今天采用的机箱虽然可以装这么多硬盘,但是机箱长度并不长,仅仅70厘米多一点,有些朋友问我,这个长度会不会太长,会不会超过托管机柜的深度?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因为互联网服务器机柜的深度一般都在85厘米以上,北京多数电信机柜的深度都接近1米,用过国外名牌服务器的朋友都知道,很多进口名牌服务器的长度动辄就70多厘米、80多厘米,如果机柜不是标准的互联网机柜根本无法放置这些名牌服务器,况且现在很多大机房都采用开放式机架,对服务器的长度就更加没有限制了,那些担心服务器太长的朋友,都是混淆了工控机柜和互联网机柜的区别,一般单位里用的那种浅浅的放路由器、防火墙的机柜都属于工控机柜,往往只有30-60厘米深度,和电信机房里使用的互联网机柜完全是两码事,是不会有那个托管机房采用那种工控机柜的,如果那样的话,国外很多品牌的服务器都会用不了的。 这个机箱支持最大12×10英寸的主板,最大板型的PC主板和中型尺寸的双至强主板(例如英特尔7320EP2)都可以装进去,现在先安装好主板,然后一一取下硬盘支架,准备安装硬盘。 将硬盘固定在硬盘支架上,然后将硬盘装入1U机箱内,暂时先装好4个硬盘,另外4个硬盘稍后安装。 给硬盘插上SATA的数据线,插入主板上的四个SATA接口,用并口线连接好我的LG刻录机当光驱用,这个主板只提供了1个并口IDE接口用来接光驱正好,连上显示器、键盘、鼠标,开机测试,启动顺利,按DEL键进入bios。 本帖最后由 闲鱼 于 2007-3-6 08:39 编辑
|
闲鱼 ![]() 中级工程师 |
现在进入软件设置
情况不错,虽然这个主板元件布局并不是很适合机箱的风路设计,但是涡轮纯铜散热器、十台高速机箱风扇和富士康945G主板的优异性能还是将CPU温度牢牢压在了45摄氏度左右,而主板芯片组的温度仅仅27度。 ![]() 在BIOS里看到,主板已经识别出四块西数250G大容量硬盘和LG刻录机。 启动硬raid模式: 选择OnChip IDE Device,再回车。 选择SATA Mode,主板默认这个选项是IDE,也就是不采用raid模式,现在回车进入设置界面。 移动光标选择raid,然后回车 启动画面显示,四个物理硬盘已经被主板raid功能识别出来,提示按CTRL-I进入raid详细设置。 进入raid详细设置界面,在MAIN MENU界面里选择第一项Create RAID Volume,新建raid卷。 现在进入CREATE VOLUME MENU界面,在第一项Name里给新卷起个名字,我这里用的是Volume0,你也可以用tanghua之类的,移动光标到第二项RAID Level,选择raid模式,这里有raid0、raid1、raid10、raid5四个选择,我们自然要选择梦寐以求的raid5。 移动光标到Disks选项,在这里回车,选择要将那些硬盘加入到这个raid卷里。 本帖最后由 闲鱼 于 2007-3-6 09:24 编辑
|
闲鱼 ![]() 中级工程师 |
我们当然要把已经连接到主板上的四个硬盘都加入进来,选择方式是按上下箭头键移动光标到想要加入的硬盘名称上,然后按空格键,这个硬盘名称的前面就会出现一个小小的三角标记,代表这个硬盘已经被加入raid5。
![]() 按回车,回到上一级设置界面,这时看到Capacity选项显示了目前4个硬盘组成的raid5磁盘阵列的总容量是698.7G,既不是raid0模式那样是四个硬盘容量之和,也不是raid1那样是四个硬盘容量之和的一半,而是大约十分之七,这时系统硬盘的传输速率理论上也获得的很大提高,今后如果有某一个硬盘坏了,数据并不会丢失,只需更换一个新的硬盘,即可重新组成raid5,服务器的对外服务不会因为数据丢失而中断,因此说,raid5模式兼顾了raid0模式的传输速度和容量大的优点,同时也具有raid1的安全性。 Strip Size选项保持默认数值即可。 最后,还要将光标停留在Create Volume选项上,按回车最终确定建立这个raid5磁盘卷。 界面回到最初的MAIN MENU,这时看到刚刚建立的raid5磁盘阵列的一些具体参数,status状态显示normal,说明该阵列一切正常,下面是已经加入raid5中的四块250G硬盘的参数。 本帖最后由 闲鱼 于 2007-3-6 09:00 编辑
|
闲鱼 ![]() 中级工程师 |
设置RADI已经完成,下面开始装RAID驱动和装系统:
在光驱里放入windows2000高级服务器版光盘,开始安装系统,这个装机的朋友就是喜欢2000,死活不要2003,我也没没办法,只好给他装这个古董。开始还顺利,当服务器重启时,及时按下回车,从光驱启动,很快2000的安装界面出现了。 但是如果你一直这么等待直到屏幕停下来时,你会看到熟悉的windows安装界面没有出现,而是提示软件没有发现硬盘!原来,虽然硬件已经组建好raid5,但是想要让windows认可它,还需要安装raid驱动程序,其实这对早期那些偏爱使用scsi硬盘服务器的朋友来说并不陌生,就是要在开始安装windows2000的时候,根据屏幕提示及时按下F6键,然后用软驱安装raid驱动!对,要用软驱,请看,这就是富士康主板盒子里带的sata raid 的驱动程序软盘。那些认为软驱早已退役,连一个软驱都没留着的朋友看到这里可能要大跌眼镜了,没办法,这当口,你如果没有软驱,什么也做不成。 好在,我还有软驱,连接好它,插入驱动盘。 再次启动windows2000安装程序,在屏幕出现提示你如果要安装scsi或者raid驱动请按F6键时,及时按下F6键,当然这里的提示是英文的,一般人安装windows的时候往往注意不到有这个稍纵即逝的小小提示。 在这里提示你如果要安装驱动,按S键,如果不安装按回车,如果要退出安装程序请按F3。 我们当然要按S,系统提示请把驱动软盘塞进软驱A。 系统提示发现软驱上的几个版本的驱动程序,这里选择第一项回车即可。 本帖最后由 闲鱼 于 2007-3-6 09:07 编辑
|
闲鱼 ![]() 中级工程师 |
总算安装好驱动程序,windows2000安装程序总算进入熟悉的界面,程序检测出一个新的硬盘,提示是否继续安装,如果继续按C,如果退出按F3。无疑,按C。
![]() 这个界面再熟悉不过了,系统显示未划分的一个磁盘空间的容量是715410MB,这就是我们用4个250G硬盘通过硬件RAID5功能合并成的一个“大硬盘”,windows完全把它视作一个单个的大硬盘了,容量700G的大硬盘啊。 下面的步骤大家就轻车熟路了,选择在C盘上安装系统。 进入桌面后,先用在D盘上点击右键选择格式化,别忘了在这里选择快速格式化,也就几秒种,庞大的D盘就格式化完毕。 选择光盘上windows2000高级服务器版的安装文件夹,大约340M,复制粘贴到D盘。 总结: 本帖最后由 闲鱼 于 2007-3-6 09:1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