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始有终,所以我准备把各种数据结构都讲一次,栈也分顺序存储和链式储存,这里我们选择链式存储来讲,顺序存储没有难度(链式其实也是)
作为数据结构中最简单的栈,这里不会说太多,首先考虑一下下面的model:
这就是一个栈,相信你或多或少也了解一些栈的知识,当然如果不了解或者不知道你涉及过那还是继续看吧
栈数据结构是后进先出(Last In First Out,简称LIFO),何谓后进先出?你可以把栈视作一个有下底的盒子,然后你把各种书放进去,如果你想拿书,你拿到的第一步一定是你最后放进去的,这就是栈
首先考虑他的形势,我们需要一个top指针和一个buttom指针分别指向栈顶和栈底的下一个节点,为什么是下一个?因为方便:试想一下我们要判断栈是否空就只需要判断top是否等于buttom,如果buttom指向栈底显然就会麻烦许多
下面我们先用C语言来实现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对这个装东西的“盒子”定义,而这个盒子就是栈,然后还需要定义“书”,也就是节点:
struct node{ char data; struct node *next; }; struct stack{ struct node *top; struct node *buttom; };
如果你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你有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定义struct stack而不把他里面的top和buttom放到node里面?同样的回答是因为方便理解,试想一下如果定义成下面这样:
struct node{ char data; struct node *next; struct node *top; struct node *buttom; };
这样完全行得通,但是你会发现在后面的代码抽象时会很难以理解
这里可以多引入之前的链表的例子,不过你完全可以跳过,还及得链表吗?链表里面有一个head和tail指针,但是我们再实际编写代码的时候却把它当做头结点来用,我们完全可以定义一个这样的:
struct linkedlist{ struct node *head; struct node *tail; }; struct node{ size_t data; struct node *next; };
但是我们没有,因为我们没必要吧head和tail单独抽出来,因为我们没有使用过head->next这样的code,而且我们没有把链表和节点的概念分开,我们始终认为链表是由节点组成的,而栈我们认为他是一个概念,然后节点可以放在里面(不过实际上的代码是一个概念,只是形象的用了两个结构体表示)
回到上面的话题,栈定义完了,接下来就是栈的操作,栈操作主要有入栈(push)和出栈(pop),还有遍历输出,其次就是一些诸如清栈、判断栈是否为空/满的操作,注意,由于我们这里讲的是链式栈,所以不存在栈满,如果用数组储存就会遇到
结构创建完成我们需要创建一个空栈,前面我们已经说了要想让栈为空只需要top=buttom,于是你可能很容易写出现下面代码
struct stack *create_stack(){ struct stack *sk=new stack; if(sk==NULL){ return false; } sk->top=sk->buttom; return sk; }
这里先讨论入栈:
入栈
假设我们要向栈里面添加一个数据需要进行哪些操作?问题答案显而易见,我们要把top指针指向添加的节点,而且要让新节点的next指向之前top指向的节点
于是我就直接贴代码了:
void push(struct stack *sk,char p){ node *n=new node; n->data=p; n->next=sk->top; sk->top=n; }
出栈
出栈一般有两种:1.让指定数据出栈2.让top指向的数据出栈,注意,如果要让指定的数据出栈,而且如果那个数据在中间,那你就不得不把从top到那个数据的全部节点出栈,因为栈是后进先出,而且只允许一段入/出,这里我们讨论把top指向的节点出栈
这个非常简单,你可能会马上想到
sk->top=sk->top->next;
但是如果再想一下,你虽然完成了出栈,但是出了栈的那个节点怎么办?如果你不delete它它就会一直在堆中,每出栈一次就有一个无用节点占用内存,所以我们还要设法把这个无用节点删除,因此我们需要引入一个临时变量
void pop(struct stack *sk){ node *n=sk->top; sk->top=n->next; delete n; }
就像上面,另还要注意出栈需要考虑栈是否为空,我没有写
至此,一个C语言版本的栈及其主要操作就完成了,这也是我第一次写栈结构,因为我用C++
stack<int> sk; sk.push(5); //..
这里有一篇关于STL STACK的讨论的文章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http://blog.csdn.net/housisong/article/details/50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