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学习总结二-----面向切面编程(AOP)思想

时间:2023-03-08 19:10:12
spring学习总结二-----面向切面编程(AOP)思想

上一篇spring博客简总结了spring控制反转和依赖注入的相关思想知识点,这篇博文对spring的面向切的编程思想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总结。

一、面向切面的思想

  与面向对象的纵向关系概念不同,面向切面体现的是一种横向的关系:即某个代码块它需要被很多个模块调用,例如安全验证类代码和日志类代码,几乎所有业务模块都必须引用这些代码块,所以这些代码块横向地穿插在各个不同模块之间,造成了代码的重复。另外,模块之间的耦合度增加,开发不同模块的程序员不能独立进行工作,而且扩展性不好。下面这个图展现了这样一种横切关系:

spring学习总结二-----面向切面编程(AOP)思想

下面的代码demo展示了这样一种情况:

class User{
//该类有个login方法
public void login(){
//在传统的面向对象编程中,如果login方法前需要有一个安全验证的方法,则我们直接在这里引用相应的代码
//这里是安全验证类的代码......
System.out.println("我是安全验证类代码,在login正式方法前必须执行");
//下面才是正式的登录操作代码
System.out.println("user login method");
//然后,执行login正式代码后,我们还有可能将用户操作记录写进日志文件
System.out.println("日志文件操作代码");
}
}

显然,登录方法前后都有与登录业务关系不大的模块代码,严重影响了代码的解耦。

所以,我们需要某种手段将横切的模块(权限,日志,事务等模块)抽取出来,然后统一地控制,而这种抽取的手段就是通过面向切面的思想来实现的。

二、aop的一些概念

  1、横切关注点:表明我们要横切的对象方法,从什么地方开始横切,横切之后要执行说明方法。例如,上面的登录,我们的横切关注点就是:对login方法进行横切拦截操作,在方法执行前,执行我们的安全验证代码,在方法执行后,执行我们的日志方法。

  2、连接点和切入点:就是拦截到的地方。例如上面代码,连接点就是可以看成是login这个方法,我们的横切代码就是在连接点处某个状态(包括之前,之后,抛出异常等状态)开始运行的,而切入点就是具体连接点的拦截定义。

  3、通知(advice):就是我们在拦截处需要执行的具体方法,例如上面的通知就是安全验证类代码和日志类代码。

  当然,AOP中的概念这里并没有完全列举,只是列举了部分最常用的概念,想了解更多可以百度下。

三、spring中如何面向切面(这里只讲xml配置方式,注解方式请参考其他资料)

  在将具体aop实现原理之前,让我们先通过spring这个框架,大概感受下面向切面的含义。下面的例子展示了在spring中如何面向切面;

  接着上面User类的例子,看下面的demo,注意看注释:

  首先,上java代码:

//在User类中横切AopTest类中的方法
class User{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 null;
public void setUserName(String userName) {
this.userName = userName;
} public void login(){
System.out.println("user login method");
}
}
//该类中含有aop的通知
class AopTest{
public void loginBefore(){
System.out.println("login before method");
}
public void loginAfter(){
System.out.println("login after method");
}
}
//测试方法
public class AopBlog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pplicationContext appContext = new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xml");
User test = (User)appContext.getBean("userId");
test.login();
} }

下面注意看spring中如何具体适用切面:

 <bean id="aopTest" class="review.blog.springRevice.AopTest"></bean>
<bean id="userId" class="review.blog.springRevice.User">
<property name="userName" value="UserName1"/>
</bean> <aop:config>
<!-- aop:aspect标签声明了织入类的信息,ref指向对应的织入类 -->
<aop:aspect id="myAop" ref="aopTest">
<!-- aop:pointcut标签声明了切入点,表明织入类是为该切入点服务的 -->
<aop:pointcut id="pointCutTarget" expression="execution(* review.blog.springRevice.User.login(..))"/>
<!-- before和after标签声明了通知执行的顺序:在切入对应方法之前(before)之后(after),当然,也可以有其他配置:例如抛出异常等 -->
<aop:before method="loginBefore" pointcut-ref="pointCutTarget"/>
<aop:after method="loginAfter" pointcut-ref="pointCutTarget"/>
</aop:aspect>
</aop:config>

这里顺便说明切入点的命名规则,以execution (* com.sample.service.impl..*.*(..))为例

  1、execution(): 表达式主体。

  2、第一个*号:表示返回类型,*号表示所有的类型。

   3、包名:表示需要拦截的包名,后面的两个句点表示当前包和当前包的所有子包,com.sample.service.impl包、子孙包下所有类的方法,当然,也可以向上面例子一样具体到某个类的方法。

   4、第二个*号:表示类名,*号表示所有的类。

  5、*(..):最后这个星号表示方法名,*号表示所有的方法,后面括弧里面表示方法的参数,两个句点表示任何参数。

  具体更详细的表达式命名规则可以参考一下这篇博客

另外,在配置文件头部,记得引入命名空间,具体看下面截图说明:

spring学习总结二-----面向切面编程(AOP)思想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mlns:p="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p"
xmlns:aop="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aop"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3.1.xsd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aop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aop/spring-aop-2.0.xsd">

运行上面代码,你会发现如下结果:

login before method
user login method
login after method

spring中aop的总结先到这里,下一篇博客将重点讲解下AOP的实现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