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L vector
vector是线性容器,它的元素严格的按照线性序列排序,和动态数组很相似,和数组一样,它的元素存储在一块连续的存储空间中,这也意味着我们不仅可以使用迭代器(iterator)访问元素,还可以使用指针的偏移方式访问,和常规数组不一样的是,vector能够自动存储元素,可以自动增长或缩小存储空间。
成员函数表
函数 | 表述 |
---|---|
c.assign(beg,end) | 将[beg; end)区间中的数据赋值给c |
c.assign(n,elem) | 将n个elem的拷贝赋值给c |
c.at(idx) | 传回索引idx所指的数据,如果idx越界,抛出out_of_range |
c.back() | 传回最后一个数据,不检查这个数据是否存在 |
c.begin() | 传回迭代器重的可一个数据 |
c.capacity() | 返回容器中数据个数 |
c.clear() | 移除容器中所有数据 |
c.empty() | 判断容器是否为空 |
c.end() | 指向迭代器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地址 |
c.erase(pos) | 删除pos位置的数据,传回下一个数据的位置 |
c.erase(beg,end) | 删除[beg,end)区间的数据,传回下一个数据的位置 |
c.front() | 传回第一个数据 |
get_allocator | 使用构造函数返回一个拷贝 |
c.insert(pos,elem) | 在pos位置插入一个elem拷贝,传回新数据位置 |
c.insert(pos,n,elem) | 在pos位置插入n个elem数据。无返回值 |
c.insert(pos,beg,end) | 在pos位置插入在[beg,end)区间的数据。无返回值 |
c.max_size() | 返回容器中最大数据的数量 |
c.pop_back() | 删除最后一个数据 |
c.push_back(elem) | 在尾部加入一个数据 |
c.rbegin() | 传回一个逆向队列的第一个数据 |
c.rend() | 传回一个逆向队列的最后一个数据的下一个位置 |
c.resize(num) | 重新指定队列的长度 |
c.reserve() | 保留适当的容量 |
c.size() | 返回容器中实际数据的个数 |
c1.swap(c2) | 将c1和c2元素互换 |
swap(c1,c2) | 同上操作 |
vector c | 创建一个空的vector |
vector c1(c2) | 复制一个vector |
vector c(n) | 创建一个vector,含有n个数据,数据均已缺省构造产生 |
vector c(n, elem) | 创建一个含有n个elem拷贝的vector。 |
vector c(beg,end) | 创建一个以[beg;end)区间的vector |
c.~ vector () | 销毁所有数据,释放内存 |
算法使用
1.使用reverse将元素翻转:
需要头文件#include
reverse(vec.begin(),vec.end());
将元素翻转(在vector中,如果一个函数中需要两个迭代器,一般后一个都不包含)
2.使用sort排序:
需要头文件#include,
sort(vec.begin(),vec.end());(默认是按升序排列,即从小到大).
可以通过重写排序比较函数按照降序比较,如下:
定义排序比较函数:bool Comp(const int &a,const int &b) { return a>b; }
调用时:sort(vec.begin(),vec.end(),Comp),这样就降序排序。
bolg参考:http://blog.****.net/bizhu12/article/details/6769976/
http://www.cnblogs.com/wang7/archive/2012/04/27/2474138.html
http://blog.****.net/phoebin/article/details/3864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