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ildKit是Docker官方社区推出的下一代镜像构建神器。
可以更加快速,有效,安全地构建docker 镜像,自 docker v18.09 版本起已经集成了该组件。
Buildkit 是下一代 docker 构建组件,拥有众多特性:
- 自动垃圾收集
- 可扩展的前端格式
- 并发依赖项解析
- 高效的指令缓存
- 构建缓存导入/导出
- 嵌套的构建作业调用
- 可配置的构建底层,包括 OCI (runc)和 containerd,未来将加入更多的构建底层
- 多种输出格式
- 可插拔架构
- 无需 root 权限
其中增加了一个很实用的新语法 RUN --mount
,顾名思义用来文件挂载使用。
RUN --mount 允许您创建 mount,该 mount 作为构建期间可以访问的一部分。该特性可用于从构建的其他部分绑定文件,而无需复制、访问构建 secrets 或 ssh-agent 套接字,或者创建缓存位置从而加速构建。
打开 https://docs.docker.com/engine/reference/builder/#syntax 搜索 --mount
有官方详细的说明。
要特别注意的是,预启用 --mount 语法,需要在 dockerfile 中添加如下魔术注释,确保放在 dockerfile 文件的第一行
:
更多版本官方地址:https://hub.docker.com/r/docker/dockerfile
注意:就目前版本来讲,–mount 只能挂在已经存在的镜像中的目录或者构建dockerfile的当前上下文目录(from是一个已经存在的镜像的名字),不能挂在宿主机目录。
示例:
不提供 from 则默认挂载 dockerfile 当前上下文目录
关于 --mount=type=cache
的特殊应用:
–mount 的 cache 类型可以很好的用来解决 maven、npm 等有构建缓存,且希望缓存复用的场景,它可以在多次构建(只要参数 id 相同)过程中读写的文件进行共享,不会因为单次构建后输出的文件丢失,如下为一个示例:
你可以进行多次build构建,在每次构建时修改一下输出的文件名(例如 shanhy1.log、shanhy2.log、shanhy3.log)看看最后一次构建后的 filelist.log 内容。
注意这里建议设定 id 参数,因为不提供 id 参数的话,id 的默认值为 target 的值,这样一旦我们以后想修改 taget 路径,就很麻烦。指定 id 后,target 的路径随意修改扔不会影响结果。
参数 |
|
id |
id 设置一个标志,以便区分缓存。 |
target |
(必填项) 缓存的挂载目标文件夹。 |
ro,readonly |
只读,缓存文件夹不能被写入。 |
sharing |
有 sharedprivatelocked 值可供选择。sharing 设置当一个缓存被多次使用时的表现,由于 BuildKit 支持并行构建,当多个步骤使用同一缓存时(同一 id)会发生冲突。shared 表示多个步骤可以同时读写,private 表示当多个步骤使用同一缓存时,每个步骤使用不同的缓存,locked 表示当一个步骤完成释放缓存后,后一个步骤才能继续使用该缓存。 |
from |
缓存来源(构建阶段),不填写时为空文件夹。 |
source |
来源的文件夹路径。 |
启用 Buildkit 的方式有两种:
1、在原来的 docker build 命令之前增加指令,如下所示:
2、修改 /etc/docker/daemon.json 文件,添加内容如下所示:
然后重启 docker 服务
使用 Buildket 后,命令
docker system df
可以查看到 Build Cache
空间占用,需要清理 Build Cache
空间可以使用 docker builder prune
命令。
相关参考资料:
https://github.com/moby/buildkit/blob/master/frontend/dockerfile/docs/reference.md
https://docs.docker.com/build/buildkit/https://blog.51cto.com/u_15127521/2658074buildx 资料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