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whale团队
公示:Datawhale 组织成员
Datawhale已经成立一年半了,从一开始的12个人,学习互助,到提议建立开源组织,做更多开源的事情,帮助更多学习者,也促进我们更好地成长。于是有了我们的愿景:“for the learner,和学习者一起成长”,希望成为对学习者最有价值的开源组织。
文末阅读原文,可申请加入Datawhale
在这一年半的时间,Datawhale从发布第一个开源项目《Pumpkinook-南瓜书》。
开源地址:https://github.com/datawhalechina/pumpkin-book
惊喜于周老师分享。
设计了组织第一个鲸鱼logo。
19年在老师的鼓励下参与了交大项目评选,惊喜于被评为*项目(3/41)。
每月组织学习:包含了数据分析,数据挖掘,CV,NLP,机器学习,爬虫等多个领域,并将开源学习的理念首次写入数据科学教育白皮书。
设计了组织的第一件文化衫。
组织的第一个周年聚会。
开始逐步清晰我们要做些什么。
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开始有了100多个团队成员:有高校的教授,学生,也有领域的KOL,企业从业者等。在第二期录取名单公示后,共收到116份新的申请。
最终确认名单
总共收到116份申请。由组织成员范晶晶、马燕鹏、谢文昕、谢文睿、李碧涵、王茂霖、司玉鑫、杨煜8位成员进行审核。共投票选出了28位优秀的候选者,最终加权确定了23位优秀的小伙伴加入组织团队。第三期团队成员名单公示如下:
1 杨雅程 清华大学(陈安东推荐)
2 吴 雪 斯坦福大学
3 刘雯静 宁波大学
4 陈长沙 重庆邮电大学(杨佳达推荐)
5 何锋丽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游璐颖推荐)
6 李芝翔 华北电力大学 (王程伟推荐)
7 姚行志 华北电力大学
8 吴 怡 爱丁堡大学
9 左秉文 华北电力大学(姚鑫等推荐)
10 周郴莲 东北石油大学(雷钲仪推荐)
11 田 云 上海科技大学(李运佳推荐)
12 宋怡然 上海交通大学
13 李明浩 华中科技大学(王茂霖推荐)
14 赵 可 三峡大学(薛传雨推荐)
15 胡明豪 上海交通大学
16 佘 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7 殷博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段秋阳推荐)
18 曹海广 南京工业大学(陈锴等推荐)
19 李 程 新加坡国立大学
20 李祖贤 深圳大学
21 张 晋 北京理工大学
22 孙子涵 太原理工大学
23 潘华引 浙江大学(金娟娟推荐)
-------------------------
24 王振东 西安交通大学
25 金思远 华南理工大学(范晶晶推荐)
26 黄新宇 华南理工大学
27 魏子豪 四川大学
28 钱 振 南京师范大学
与此同时,了解到到大家如何接触到Datawhale,认为Datawhale存在的价值,以及对Datawhale的建议,在前行的路上共勉。
你是怎么了解到Datawhale的?
网络一线牵,珍惜这段缘。我们在此相遇、相识、相知。
1. 通过开源学习
2020年组队学习。
—仁 义
大二,有一期是二手车预测的组队学习。
—李 祥
第一次参加Datawhale组织的cv学习活动。
—高建杰
2. 通过开源内容
去年看南瓜书公式推导的时候。
—曹海广
20年8月份在搜西瓜书时发现了这个宝藏。
—宋怡然
在寻找与西瓜书类似的教程时,发现了南瓜书项目就顺手关注了Datawhale。
—吴 怡
更多学习开源:https://github.com/datawhalechina
3. 通过数据竞赛
腾讯算法大赛。
—林明雄
一个月前,阿里云天池cv大赛。
—钱常德
了解Datawhale比较早,真正开始接触是二月份打kaggle比赛的时候。
—张 晋
后台回复 竞赛 可进入竞赛学习群
4. 通过微信、知乎、等多种渠道
好像是查找资料的时候吧,恰好关注了微信公众号,偶然间关注了组队学习的微推,自那以后就一直参加。
—孙子涵
很早就关注了Datawhale的公众号,一开始是被优质的内容吸引,然后假期的时候参加了组队学习,内容充实,有理论有实践,大佬们的讲解也很详细,被这种学习方式吸引,到最后自己也参与了开源教程的制作,受益匪浅。
—李芝祥
5. 通过导师&朋友推荐
好朋友!也是同系的同学。
— 殷博文
第一次成立的时候,后来发现导师会给我们分享这个公众号的文章。
—杨 瑞
19年实验室导师介绍的。
—左秉文
感谢把 Datawhale推荐给朋友的每一个小伙伴。
你认为Datawhale体现的价值?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开源、分享、学习、成长依然是众多回复里出现的高频词。
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开源氛围,促进共同成长。
—凌 鹏
我希望Datawhale的价值是普世的,是极致的开源共享并以知识和技术为源动力,既成就人才、也以人才成就自己。
—吴 怡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这里,分享自己的知识和所学,和伙伴们互相学习与成长,不断精进。
—宋怡然
在于传播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知识,同时鼓励相关从业者从事自己喜欢的领域,并且坚持下去。
—周杨浩
就是帮助想入手人工智能的学生轻松入门,为未来人工智能汇集人才,帮助任何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实现价值,不因为没有平台或者渠道而放弃。
—常泽钰
自组织协作,学习共创。
—吴 雪
让很多平凡无奇,默默努力,却没有明确方向的人,有更好的学习方向,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
—左秉文
相信国内的开源环境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