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一、试除法判定质数
- 二、试除法分解质因数
- 三、筛法求素数
- 1. 朴素筛法
- 2. 埃氏筛法
- 3. 线性筛法
质数:大于1,且只包含1和本身两个因数的整数
一、试除法判定质数
如果是合数,那么因数一定是成对出现的,比如12,有2*6=12,3*4=12,我们不用暴力枚举,从2一直枚举到n-1,我们只枚举成对出现的因数中较小的即可
比如当前数为n,有因数c和因数n/c,我们希望,并从2枚举到c,那c的范围就是
bool isPrime(int n) {
if (n < 2) {
return false;
}
// 判断条件为i <= sqrt(n),sqrt计算较慢,不推荐
// 判断条件为i * i <= n,当n很接近INT_MAX时,i*i可能会大于INT_MAX,这就移除了,i*i变成负数,负数永远小于n,影响判断,不推荐
for (int i = 2; i <= n / i; i++) {
if (n % i == 0) {
return false;
}
}
return true;
}
时间复杂度一定是
二、试除法分解质因数
void divide(int n) {
// 条件为i <= n,是暴力枚举n的因子
for (int i = 2; i <= n / i; i++) {
// 我们这里的i是否可能是合数呢?不可能
if (n % i == 0) {
// 我们枚举到i时,n中就不再包含2~i-1中的任何质因子了,且n % i == 0,因此i也不再有2~i-1中的任何质因子,所以i一定是质数
int num = 0;
while (n % i == 0) {
n /= i;
num++;
}
cout << i << " " << num << endl;
}
}
// 数n最多只存在一个大于sqrt(n)的质因子,除开所有质因子后,若值依然大于1,则此时的n就是最大的质因子
if (n > 1) {
cout << n << " " << 1 << endl;
}
}
时间复杂度最差是,最好是,这里的数n是不断除自己的因子,可以降低时间复杂度
三、筛法求素数
1. 朴素筛法
使用2~n之间的数进行剔除
如果某个数p没有被删除,就意味着我们使用2~p-1没有把p删除,则p一定是质数
// 求1~n中素数的数量
int getPrimes(int n) {
// 表示数组中的数是否被删除
vector<bool> isDeleted(n + 1, false);
int cnt = 0;
for (int i = 2; i <= n; i++) {
if (!isDeleted[i]) {
cnt++;
}
// 删除i的倍数
for (int j = i + i; j <= n; j += i) {
isDeleted[j] = true;
}
}
return cnt;
}
当i=2时,内层循环执行,当i=3时,内层循环执行,…,当i=n时,内层循环执行,时间复杂度为,调和级数,当n趋近于正无穷时,极限是,时间复杂度接近于
2. 埃氏筛法
埃氏筛法改进: 素数的倍数一定不是素数,在用素数剔除时,一定会剔除合数。没必要再用合数剔除,只用素数剔除
由算术基本定理,只需要使用2~n-1中的素数进行剔除即可
// 求1~n中素数的数量
int getPrimes(int n) {
// 表示数组中的数是否被剔除
vector<bool> isDeleted(n + 1, false);
int cnt = 0;
for (int i = 2; i <= n; i++) {
if (!isDeleted[i]) {
cnt++;
// 删除素数i的倍数
for (int j = i + i; j <= n; j += i) {
isDeleted[j] = true;
}
}
}
return cnt;
}
时间复杂度为,其中分母只有素数,根据素数定理,1~n中大概有个素数,时间复杂度大概是朴素解法的倍,即,真实的时间复杂度大概是,基本上就是
3. 线性筛法
算法核心:一个数n只会被最小的质因子筛掉
int getPrimes(int n) {
vector<int> primes; // 记录素数
vector<bool> isDeleted(n + 1, false); // 表示数组中的数是否被删除
int cnt = 0;
for (int i = 2; i <= n; i++) {
if (!isDeleted[i]) {
primes.push_back(i); // 没有被筛掉,则记录素数
cnt++;
}
// 开始枚举n的质因子
int up = n / i;
for (int j = 0; primes[j] <= up; j++) {
isDeleted[primes[j] * i] = true; // primes[j]一定是i的最小质因子
if (i % primes[j] == 0) break;
}
}
return cnt;
}
当i % primes[j] != 0
时,说明此时遍历到的primes[j]
不是i的质因子,且因为当前的i是素数表里最大的素数,则primes[j] < i
,所以primes[j] * i
的最小质因子就是primes[j]
当有i % primes[j] == 0
时,说明i的最小质因子是primes[j]
,因此primes[j] * i
的最小质因子也就应该是prime[j]
,之后接着用isDeleted[primes[j+1] * i] = true
去筛合数时,就不是用最小质因子去更新了,因为i有最小质因子primes[j] < primes[j+1]
,此时的primes[j+1]
不是primes[j+1] * i
的最小质因子,此时就应该退出循环,避免之后重复进行筛选
图中的X都是primes[j]等于对应数的最小质因子是被筛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