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中提高性能的一个最有效的方式是对数据表设计合理的索引。索引提供了高效访问数据的方法,并且加快查询的速度,因此索引对查询的速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 使用索引可以快速地定位表中的某条记录,从而提高数据库查询的速度,提高数据库的性能。
- 如果查询时没有使用索引,查询语句就会扫描表中的所有记录。在数据量大的情况下,这样查询的速度回很慢。
大多数情况下都(默认)采用B+树来构建索引。只是空间列类型的索引使用R-树,并且MEMORY表还支持hash索引。
其实,用不用索引,最终都是优化器说了算。优化器是基于什么的考虑?基于cost开销(CostBaseOptimizer),它不是基于规则(Rule-BasedOptimizer),也不是基于语义,只是依据数值大小。另外,SQL语句是否使用索引,跟数据库版本、数据量、数据选择度都有关系。
本文我们尝试总结索引失效的一些场景。我们会准备class和student两个表,class插入一万条数据,student插入50万条数据。环境是MySQL8.0,InnoDB。
【1】全值匹配我最爱
系统中经常出现的SQL语句如下:
EXPLAIN SELECT SQL_NO_CACHE * FROM student WHERE age=30;
EXPLAIN SELECT SQL_NO_CACHE * FROM student WHERE age=30 AND classId=4;
EXPLAIN SELECT SQL_NO_CACHE * FROM student WHERE age=30 AND classId=4 AND NAME = 'abcd';
建立索引前执行:
[SQL]SELECT SQL_NO_CACHE * FROM student WHERE age=30 AND classId=4 AND NAME = 'abcd';
受影响的行: 0
时间: 0.308s
建立索引(age):
CREATE INDEX idx_age ON student(age);
建立索引后执行:
[SQL]SELECT SQL_NO_CACHE * FROM student WHERE age=30 AND classId=4 AND NAME = 'abcd';
受影响的行: 0
时间: 0.113s
继续创建索引(age,classId):
CREATE INDEX idx_age_classid ON student(age,classId);
建立索引后执行:
[SQL]SELECT SQL_NO_CACHE * FROM student WHERE age=30 AND classId=4 AND NAME = 'abcd';
受影响的行: 0
时间: 0.007s
继续创建索引(age,classId,NAME):
CREATE INDEX idx_age_classid_name ON student(age,classId,NAME);
建立索引后执行:
[SQL]SELECT SQL_NO_CACHE * FROM student WHERE age=30 AND classId=4 AND NAME = 'abcd';
受影响的行: 0
时间: 0.000s # 其实必然不是0,只是更小了
从执行计划可以看到,MySQL会帮我们选择最多包含查询列
的联合索引。
【2】最佳左前缀法则
在MySQL建立联合索引时会遵守最佳左前缀匹配原则,即最左优先,在检索数据时从联合索引的最左边开始匹配。
举例:age、name可以用到索引。
EXPLAIN SELECT SQL_NO_CACHE * FROM student WHERE student.age=30 AND student.name = 'abcd' ;
虽然可以正常使用,但是只有部分被使用到了。而且MySQL优化器考虑的索引是idx_age,而非idx_age_classid_name。
举例2:
EXPLAIN SELECT SQL_NO_CACHE * FROM student WHERE student.classid=1 AND student.name = 'abcd';
可以看到,没有age开头 ,完全没有用到索引。
举例3:索引idx_age_classid_name还能否正常使用?
# MySQL会进行优化,形成age,classid,name以符合联合索引idx_age_classid_name
EXPLAIN SELECT SQL_NO_CACHE * FROM student
WHERE classid=4 AND student.age=30 AND student.name = 'abcd';
如果索引了多列,要遵守最左前缀法则。指的是查询从索引的最左前列开始并且不跳过索引中的列。
我们删掉索引idx_age 、idx_age_classid 再次执行查询age and name,没有中间的classid。
DROP INDEX idx_age ON student;
DROP INDEX idx_age_classid ON student;
EXPLAIN SELECT SQL_NO_CACHE * FROM student
WHERE student.age=30 AND student.name = 'abcd';
这里key_len=5,说明只用到了联合索引的一部分–age用到了索引。因为其中间环节 classid不存在, 故而不能完全使用联合索引。
结论 : MySQL可以为多个字段创建索引,一个索引可以包括16个字段。对于多列索引,过滤条件要使用索引必须按照索引建立时的顺序,依次满足,一旦跳过某个字段,索引后面的字段都无法被使用。如果查询条件中没有使用这些字段中第一个字段时,多列(或联合)索引不会被使用。
对于=值
查询,如果where中条件查询没有按照联合索引字段顺序编写,MySQL优化器会进行调优以使其满足联合索引字段顺序。
【3】主键插入顺序
对于一个使用InnoDB存储引擎的表来说,在我们没有显示的创建索引时,表中的数据实际上都是存储在聚簇索引的叶子节点的。而记录又是存储在数据页中的,数据页和记录又是按照记录主键值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所以如果我们插入的记录的主键值是依次增大的话,那我们每插满一个数据页就换到下一个数据页继续插。
而如果我们插入的主键值忽大忽小的话,就比较麻烦了。假设某个数据页存储的记录已经满了,它存储的主键值在1~100之间:
如果此时再插入一条主键值为9的记录,那它插入的位置就如下图:
可这个数据页已经满了,再插进来咋办呢?我们需要把当前页面分裂成两个页面,把本页中的一些记录移动到新创建的这个页中。页面分裂和记录移位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性能损耗!
所以如果我们想进来避免这样无谓的性能损耗,最好让插入的记录的主键值依次递增,这样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性能损耗了。
所以我们建议:让主键具有AUTO_INCREMENT,让存储引擎自己为表生成主键,而不是我们手动插入,比如person_info表:
create table person_info(
id int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100) not null,
birthday date not null,
phone_numnber char(11) not null,
country varchar(100) not null,
primary key (id),
key idx_name_bd_ph_num(name(10),birthday,phone_number)
)
我们自定义的主键列id拥有AUTO_INCREMENT
属性,在插入记录时存储引擎会自动为我们填入自增的主键值。这样的主键占用空间小,顺序写入,减少页分裂。
【4】计算、函数、类型转换(自动或手动)导致索引失效
如下两条SQL,哪个更好呢?其实是第一条,能够使用到索引,第二条有了函数计算。
EXPLAIN SELECT SQL_NO_CACHE * FROM student WHERE student.name LIKE 'abc%';
EXPLAIN SELECT SQL_NO_CACHE * FROM student WHERE LEFT(student.name,3) = 'abc';
我们创建索引(NAME):
CREATE INDEX idx_name ON student(NAME);
查看第一条SQL的执行计划:
查看第二条SQL的执行计划:
对比执行计划可以看到,第一条SQL使用到了索引,第二条SQL的type=all表示全表扫描。说明函数计算或导致索引失效
。
我们再看一下数学计算:
CREATE INDEX idx_sno ON student(stuno);
EXPLAIN SELECT SQL_NO_CACHE id, stuno, 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tuno+1 = 900001;
如上图所示,SQL中有数学计算,执行计划中 type=all表示没有使用索引进行了全表扫描。我们再看下面这个SQL,很显然其会使用到索引。这就说明数学计算会导致索引失效
。
EXPLAIN SELECT SQL_NO_CACHE id, stuno, 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tuno = 900000;
最后我们再看一下类型转换
字符串类型一定不要忘记单引号,否则索引失效。
# 会进行隐式类型转换 ,索引失效
EXPLAIN SELECT SQL_NO_CACHE * FROM student WHERE NAME = 123;
EXPLAIN SELECT SQL_NO_CACHE * FROM student WHERE NAME = '123';
对比二者的执行计划可知,类型转换会导致索引失效
。
【5】范围条件右边的列索引失效
首先删除表student的索引:
alter table student drop index idx_name;
alter table student drop index idx_age;
alter table student drop index idx_age_classid;
查看当前索引:show index from student;
对于如下SQL,索引idx_age_classid_name还能够正常使用吗?
EXPLAIN SELECT SQL_NO_CACHE * FROM student
WHERE student.age=30 AND student.classId > 20 AND student.name = 'abc' ;
执行计划如下所示,key_len=10,说明只有age和classid用到了索引。
这时候即使交换次序,也是没有意义的,如下所示:
EXPLAIN SELECT SQL_NO_CACHE * FROM student
WHERE student.age=30 AND student.name = 'abc' AND student.classId>20;
那么如何使其能够使用到索引呢?如下所示创建索引(age,NAME,classId)。
CREATE INDEX idx_age_name_cid ON student(age,NAME,classId);
这时再执行上面SQL,可以看到充分用到了联合索引。
对于 下面这个SQL,执行计划是一样的。查询优化器对于and条件会进行顺序的调整,以满足联合索引的顺序。
EXPLAIN SELECT SQL_NO_CACHE * FROM student
WHERE student.age=30 AND student.classId > 20 AND student.name = 'abc' ;
总结
- 范围
右边的列
不能使用索引。比如 < 、<=、 >、 >=、 between。 - 这个
右边
指的是联合索引字段的右边,至于SQL where中的and条件,查询优化器是可以进行调整的。 - 创建的联合索引中,务必把范围涉及到的字段写在最后。
【6】不等于(!=或者 <>) 索引失效
为name字段创建索引:
CREATE INDEX idx_name ON student(NAME);
进行等值判断,正常使用索引:
EXPLAIN SELECT SQL_NO_CACHE * FROM student WHERE student.name = 'abc' ;
对于不等判断,查看索引是否失效:
EXPLAIN SELECT SQL_NO_CACHE * FROM student WHERE student.name <> 'abc' ;
EXPLAIN SELECT SQL_NO_CACHE * FROM student WHERE student.name != 'abc' ;
可以看到,两条SQL均为使用到索引。
【7】is null可以使用索引,is not null无法使用索引
is null可以触发索引
EXPLAIN SELECT SQL_NO_CACHE * FROM student WHERE age IS NULL;
EXPLAIN SELECT SQL_NO_CACHE * FROM student WHERE NAME IS NULL;
is not null无法使用索引
EXPLAIN SELECT SQL_NO_CACHE * FROM student WHERE age IS NOT NULL;
EXPLAIN SELECT SQL_NO_CACHE * FROM student WHERE NAME IS NOT NULL;
结论: 最好在设计数据表的时候就将字段设置为not null
约束,比如你可以将int类型的字段,默认值设置为0
.将字符类型的默认值设置为空字符('')
。同理,在查询中使用 not like
也无法使用索引,导致全表扫描。
【8】like以通配符%开头索引失效
在使用like关键字进行查询的查询语句中,如果匹配字符串的第一个字符为“%”
,索引就不会起作用。只有"%"
不在第一个位置,索引才会起作用。
使用到索引
EXPLAIN SELECT SQL_NO_CACHE * FROM student WHERE NAME LIKE 'ab%';
没有用到索引
EXPLAIN SELECT SQL_NO_CACHE * FROM student WHERE NAME LIKE '%ab%';
【9】OR前后存在非索引的列,索引失效
在where子句中,如果在or前的条件列进行了索引,而在or后的条件列没有进行索引,那么索引会失效。也就是说,OR 前后的两个条件中的列都是索引列时,查询中才会使用到索引。
因为OR的含义就是两个只要满足一个即可,因此只有一个条件列进行了索引是没有意义的。只要有条件列没有进行索引,就会进行全表扫描,因此索引的条件列也会失效。
SHOW INDEX FROM student;
# 删除索引
alter table student drop index idx_age_classid_name;
alter table student drop index idx_age_name_cid;
alter table student drop index idx_sno;
alter table student drop index idx_name;
#创建索引
CREATE INDEX idx_age ON student(age);
这时我们查询语句使用OR关键字的情况(age有索引,classid没有索引)
EXPLAIN SELECT SQL_NO_CACHE * FROM student WHERE age = 10 OR classid = 100;
可以看到,是没有使用到索引的。如果我们为classid创建索引呢?
CREATE INDEX idx_cid ON student(classid);
EXPLAIN SELECT SQL_NO_CACHE * FROM student WHERE age = 10 OR classid = 100;
可以看到,其使用到了索引,type=index_merge
。简单来说,index_merge就是对age和classid分别进行了扫描,然后将这两个结果集进行了合并。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避免了全表扫描。
【10】数据库和表的字符集统一使用utf8mb4
统一使用utf8mb4(5.5.3版本以上支持)兼容性更好,统一字符集可以避免由于字符集转换产生的乱码。
不同的字符集进行比较前需要进行转换会造成索引失效。
一般性建议:
- 对于单列索引,尽量选择针对当前query过滤性更好的索引;
- 在选择组合索引的时候,当前query中过滤性最好的字段在索引字段顺序中,位置越靠前越好;
- 在选择组合索引的时候,尽量选择能够包含当前query中的where子句中更多字段的索引;
- 在选择组合索引的时候,如果某个字段可能出现范围查询时,尽量把这个字段放在索引次序的最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