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3.0背后的概念是,让数据本身依托于开放的数学算法与协议,不依赖于机构甚至个人。建于Web 3.0的应用程式称为DApp(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强调网路开放而且分散地安全。更多软件开发,可与小编昵称探讨。
对用家来说,Web 3.0的体验可能和Web 2.0分别不算太大,而差异在于使用者或创作者能对自己贡献的内容保有所有权,还能获得一定程度的回报。私隐方面,用户能清楚知道这些数据的用途,并且具有决策权。
要比较网路时代进程,以下表格列出Web 3.0、Web 2.0、Web 1.0的分别:
Web 3.0特色是什么?
设立了三个相关投资基金的a16z(Andreessen Horowitz)把Web 3.0定义为「一组科技,涵盖数码资产、去中心化金融(DeFi)、区块链、代币和分散式自治组织(DAO)。」;区块链以太(Ethereum)则指:「Web 3.0是在区块链上运行的去中心化应用(DApp)。这些应用允许任何人参与而不会出卖用户个人数据。」Google前任CEO Eric Schmidt多年前出席南韩数位论坛(Seoul Digital Forum),甚至把Cloud Computing定性为Web 3.0。
投资网站Investopedia指出,Web 3.0目前为止仍未有标准定义,却有一些明显的特征,包括: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去信任化与无权限化(Trustless and Permissionless)、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连通性与无边界网络(Connectivity and Ubiquity)。
1.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去中心化是Web 3.0的核心原则。信息不再只在固定位置,而是分散储存。没有了中心控制点,等如删除了制造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中间商(Intermediate Trader),用户数据将不再受Meta(Facebook)和Google等科技巨企控制,可以可降低公司或*的审查风险、拒绝服务(DoS)攻的有效性,确保个体用户的私隐资料甚至保留所有权。
2.去信任化及无权限化(Trustless and Permissionless)
去中心化这个原则,由去信任化及无权限化去实践。Web 3.0中的「去信任化」,即是网络允许参与者直接交流互动而无需通过受信任的中介;「无权限化」意味着任何人不用经过管理机构授权的情况下参与。因此,Web 3.0应用程序将运行在区块链或分散的点对点网络或其组合上——这种分散的应用程序又被称为DApp。
3.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
在Web 3.0中,通过Semantic Web(语意网)的概念和自然语言处理的技术,计算机将能够像人类一样理解信息。Web 3.0更会使用机器学习,透过数据和演算法来模仿人类的学习方式,并且愈渐准确。这些功能不仅限于现时互联网上的行为定向广告(Behavior Targeting Advertising),未来更有助应用于药物设计、材料开发、气候建模等不同领域。
4.连通性与无边界网络(Connectivity and Ubiquity)。
借助Web 3.0,信息和内容变得更加互联和无处不在。不同应用程序分析更多的信息和数据,并且愈来愈多日常设备和产品连接到网络。
资料使用的实际层面上,预期未来因为Web 3.0出现而有重大改变。纽约大学未来网路教授Mat Dryhurst表示,过去因为每个社群、网路平台政策的不同,形成资料的「walled garden」(高墙花园),令用户虽然拥有自身数据资料,却无法完全随心所欲转移、掌握和运用。当未来资料可以放在区块链上,用户就可真正拥有,并带同这些个人资料到任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