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对老师和学生是怎样的关系的看法
==首先我认同邹欣老师的看法,下面也是我自己的一点见解。==
####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 .从教师与学生的社会角色规定意义上看,在知识上,教师是较多者,学生是较少者;在智力上,教师是较发达者,学生是较不发达者;在社会经验上,教师是较丰富者,学生是欠丰富者。教师之于学生有明显的优势。教师的任务是发挥这种优势,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丰富社会经验。但这一过程并不是单项传输过程,它需要有学生的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参与,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个体。这个个体是具有主人翁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消极 被动、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的下一代。要培养主动发展的人,就必须充分调动个体的主动性,不能想象,消极被动的教育能够培养出主动发展的人出来。==另一方面,个体身心的发展并不是简单地由外在因素施加影响的结果,而是教师、家庭、社会等外在因素通过学生内在因素起作用的结果;没有个体主动积极参与,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没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积极内化,就没有真寒意义上的教学存在==。我们不仅要认可而且要鼓励学生,善于根据变化着的实际情况有所判断、有所选择、有所发挥。
####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单通道的授受关系。在管理上则是‘我讲你听’的专制型关系,这种关系的基础是等级主义的,其必然结果是导致学生的被动性和消极态度,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作为这种传统师生关系的反抗,19世纪末以后,出现了以强调儿童为中心的师生关系模式,在哲学上它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强调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对改变传统师生对立状态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在管理上出现了一种放任主义的偏向,对于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样是不利的。所以,建立在有利于学生发展意义上的严格要求和明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在这种关系下,不仅师生关系和谐,而且学习效率高。==现代的师生关系是以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的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同时看到学生是处在半成熟,发展中的个体,需要对他们正确指导。==
####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 - 从教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的互动关系。可是学校也是社会,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师生互动关系。儿童、青少年将成长为怎样一个人,与家长、学校的教师以及其他教育成员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的、人格的影响。学校的教师对孩子的发展有着特别的意义。
*
二.介绍下自己有什么技能,技能获取的经验是什么,这些技能对学习有什么帮助或者借鉴的地方?
- 首先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来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701班的==程晓磊==。作为一名大一的新生,带着好奇的心理来到这个学校,也带着好奇的心理选择了这个专业。我是一个开朗活泼的人,喜欢社交:(都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我感觉喜欢社交的人都比较温和吧。它不仅能锻炼你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会锻炼你的胆识。使你在今后的遇事中不再那么措手不及,处理事情也会从容自得。)
- 我也喜欢打篮球 看电影 听音乐,这些不仅是自己的体质得到了锻炼,也是自己的文化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讨厌自己的情操,让自己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的人。
三.你为什么学习计算机专业,你对计算机有什么了解,你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规划?
- 首先,我感觉最重要的兴趣,热爱。如果没有这俩个方面的因素,无论面对什么专业也都不会坚持下去。
- 其次,计算机本就是个热门的专业,如今的社会也是一个充满智能的社会,少不了计算机的辅助和做幕后的支持.所以说,不用担心工作的问题。
-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计算机发明者==约翰·冯·诺依曼==。
-
个人对计算机的理解很少。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会学习到很多的知识,也会熟练的运用计算机来创造出更方便简洁的软件。
- 个人的规划:用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能进华为的公司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如果说自己以后能深造的话,也希望自己能开一个属于自己的公司。
四.高中有没有接触过编程,有哪儿些了解,参加过什么相关的比赛没有?
-
高中没有接触过编程这些东西,只知道有代码这些比较难懂的东西/cry...相关的比赛也没有参加过。。
五.C语言是我们的第一门课程,你对C语言了解吗,你知道dennis和KenThompson俩位吗?查阅资料了解C语言能做什么,C语言的发展史。
- KenThompson
肯·汤普森(Kenneth Lane Thompson,1943年2月4日-),一般称之为Ken Thompson,为美国计算机科学学者,与丹尼斯·里奇同为1983年图灵奖得主
- Dennis
==C语言==为计算机软件应用,IT,设计桌面应用,网络编程,多媒体游戏等等提供支持。
- Windows、Linux、Unix 等操作系统的内核90%以上都使用C语言开发;
- 开发硬件驱动,让硬件和操作系统连接起来,这样用户才能使用硬件、程序员才能控制硬件;
- 单片机和嵌入式属于软硬件的结合,有很多使用C语言的地方;
- 开发系统组件或服务,用于支撑上层应用;
编写PHP扩展,增强PHP的功能; - 如果对软件某个模块(例如算法和搜索部分)的效率要求较高,也可以使用C语言
-
==C语言的发展史==
C语言的祖先是BCPL语言。
1967年,剑桥大学的 Martin Richards 对CPL语言进行了简化,于是产生了BCPL(Basic Combined Pogramming Language)语言。
197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 Ken Thompson。以BCPL语言为基础,设计出很简单且很接近硬件的B语言(取BCPL的首字母)。并且他用B语言写了第一个UNIX操作系统。
在1972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 D.M.Ritchie 在B语言的基础上最终设计出了一种新的语言,他取了BCPL的第二个字母作为这种语言的名字,这就是C语言。
为了使UNIX操作系统推广,1977年Dennis M.Ritchie发表了不依赖于具体机器系统的C语言编译文本《可移植的C语言编译程序》。
1978年由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贝尔实验室正式发表了C语言。同时由B.W.Kernighan和D.M.Ritchie合著了著名的《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一书。通常简称为《K&R》,也有人称之为《K&R》标准。但是,在《K&R》中并没有定义一个完整的标准C语言,后来由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个C语言标准,于一九八三年发表。通常称之为ANSI C。
K&R第一版在很多语言细节上也不够精确,对于pcc这个“参照编译器”来说,它日益显得不切实际;K&R甚至没有很好表达它所要描述的语言,把后续扩展扔到了一边。最后,C在早期项目中的使用受商业和*合同支配,它意味着一个认可的正式标准是重要的。因此(在M. D. McIlroy的催促下),ANSI于1983年夏天,在CBEMA的领导下建立了X3J11委员会,目的是产生一个C标准。X3J11在1989年末提出了一个他们的报告[ANSI 89],后来这个标准被ISO接受为ISO/IEC 9899-1990。
199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s)接受了89 ANSI C 为I SO C 的标准(ISO9899-1990)。1994年,ISO修订了C语言的标准。
1995年,ISO对C90做了一些修订,即“1995基准增补1(ISO/IEC/9899/AMD1:1995)”。1999年,ISO有对C语言标准进行修订,在基本保留原来C语言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应该的需要,增加了一些功能,尤其是对C++中的一些功能,命名为ISO/IEC9899:1999。
2001年和2004年先后进行了两次技术修正。
目前流行的C语言编译系统大多是以ANSI C为基础进行开发的,但不同版本的C编译系统所实现的语言功能和语法规则有略有差别。六.关于作弊和大学生上课认真听讲
- 作弊从我们上学一直陪伴着我们,为了躲避老师,家长的视线,我们鬼鬼祟祟。如今,我们是大学生了,如果再无法正确看待自己,那就是自欺欺人了,自己既学不到知识又荒废了自己的青春。
大学是我们每个人的转折点,一个新的开始。每个人都是零基础,如果每个人不好好学习,不认真上课,不仅之前差下了别人,后面的道路也无法再和别人并肩而走。所以,每个大学生都应该正确的认识自己,为未来的道路做好铺垫!最后希望你们天天开心!φ(≧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