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nt Loop

时间:2022-03-08 14:05:20

Event Loop 是 JavaScript 异步编程的核心思想,也是前端进阶必须跨越的一关。同时,它又是面试的必考点,特别是在 Promise 出现之后,各种各样的面试题层出不穷,花样百出。这篇文章从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入手,让你彻底理解 Event Loop 的原理和机制,并能游刃有余的解决此类面试题。

宇宙条那道烂大街的笔试题镇楼

async function async1() {
console.log('async1 start');
await async2();
console.log('async1 end');
}
async function async2() {
console.log('async2');
}
console.log('script start');
setTimeout(function() {
console.log('setTimeout');
}, 0);
async1();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
console.log('promise1');
resolve();
}).then(function() {
console.log('promise2');
});
console.log('script end');
复制代码

为什么 JavaScript 是单线程的?

我们都知道 JavaScript 是一门 单线程 语言,也就是说同一时间只能做一件事。这是因为 JavaScript 生来作为浏览器脚本语言,主要用来处理与用户的交互、网络以及操作 DOM。这就决定了它只能是单线程的,否则会带来很复杂的同步问题。

假设 JavaScript 有两个线程,一个线程在某个 DOM 节点上添加内容,另一个线程删除了这个节点,这时浏览器应该以哪个线程为准?

既然 Javascript 是单线程的,它就像是只有一个窗口的银行,客户不得不排队一个一个的等待办理。同理 JavaScript 的任务也要一个接一个的执行,如果某个任务(比如加载高清图片)是个耗时任务,那浏览器岂不得一直卡着?为了防止主线程的阻塞,JavaScript 有了 同步 和 异步 的概念。

同步和异步

同步

如果在一个函数返回的时候,调用者就能够得到预期结果,那么这个函数就是同步的。也就是说同步方法调用一旦开始,调用者必须等到该函数调用返回后,才能继续后续的行为。下面这段段代码首先会弹出 alert 框,如果你不点击 确定 按钮,所有的页面交互都被锁死,并且后续的 console语句不会被打印出来。

alert('Yancey');
console.log('is');
console.log('the');
console.log('best');
复制代码

异步

如果在函数返回的时候,调用者还不能够得到预期结果,而是需要在将来通过一定的手段得到,那么这个函数就是异步的。比如说发一个网络请求,我们告诉主程序等到接收到数据后再通知我,然后我们就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了。当异步完成后,会通知到我们,但是此时可能程序正在做其他的事情,所以即使异步完成了也需要在一旁等待,等到程序空闲下来才有时间去看哪些异步已经完成了,再去执行。

这也就是定时器并不能精确在指定时间后输出回调函数结果的原因。

setTimeout(() => {
console.log('yancey');
}, 1000); for (let i = 0; i < 100000000; i += 1) {
// todo
}
复制代码

执行栈和任务队列

复习下数据结构吧

  • 栈 (stack): 后进先出,存储基本数据类型和对象的指针,有 push() 和 pop() 这两个方法

  • 队列 (stack): 后进后出,有 shift() 和 unshift() 这两个方法

  • 堆 (heap): 存储对象

Event Loop

如上图所示,JavaScript 中的内存分为 堆内存 (heap) 和 栈内存 (stack),

JavaScript 中引用类型值的大小是不固定的,因此它们会被存储到 堆内存 中。JavaScript 不允许直接访问堆内存中的位置,因此我们不能直接操作对象的堆内存空间,而是操作 对象的引用

而 JavaScript 中的基础数据类型都有固定的大小,因此它们被存储到 栈内存 中,由系统自动分配存储空间。我们可以直接操作保存在栈内存空间的值,因此基础数据类型都是 按值访问。此外,栈内存还会存储 对象的引用 (指针) 以及 函数执行时的运行空间

下面比较一下两种存储方式的不同。

栈内存 堆内存
存储基础数据类型 存储引用数据类型
按值访问 按引用访问
存储的值大小固定 存储的值大小不定,可动态调整
由系统自动分配内存空间 由程序员通过代码进行分配
主要用来执行程序 主要用来存放对象
空间小,运行效率高 空间大,但是运行效率相对较低
先进后出,后进先出 无序存储,可根据引用直接获取

执行栈

当我们调用一个方法的时候,JavaScript 会生成一个与这个方法对应的执行环境,又叫执行上下文(context)。这个执行环境中保存着该方法的私有作用域、上层作用域(作用域链)、方法的参数,以及这个作用域中定义的变量和 this 的指向,而当一系列方法被依次调用的时候。由于 JavaScript 是单线程的,这些方法就会按顺序被排列在一个单独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所谓执行栈。

任务队列

事件队列是一个存储着 异步任务 的队列,其中的任务严格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执行,排在队头的任务将会率先执行,而排在队尾的任务会最后执行。事件队列每次仅执行一个任务,在该任务执行完毕之后,再执行下一个任务。执行栈则是一个类似于函数调用栈的运行容器,当执行栈为空时,JS 引擎便检查事件队列,如果事件队列不为空的话,事件队列便将第一个任务压入执行栈中运行。

事件循环

我们注意到,在异步代码完成后仍有可能要在一旁等待,因为此时程序可能在做其他的事情,等到程序空闲下来才有时间去看哪些异步已经完成了。所以 JavaScript 有一套机制去处理同步和异步操作,那就是事件循环 (Event Loop)。

下面就是事件循环的示意图。

Event Loop

用文字描述的话,大致是这样的:

  • 所有同步任务都在主线程上执行,形成一个执行栈 (Execution Context Stack)。

  • 而异步任务会被放置到 Task Table,也就是上图中的异步处理模块,当异步任务有了运行结果,就将该函数移入任务队列。

  • 一旦执行栈中的所有同步任务执行完毕,引擎就会读取任务队列,然后将任务队列中的第一个任务压入执行栈中运行。

主线程不断重复第三步,也就是 只要主线程空了,就会去读取任务队列,该过程不断重复,这就是所谓的 事件循环

宏任务和微任务

微任务、宏任务与 Event-Loop 这篇文章用了很有趣的例子来解释宏任务和微任务,下面 copy 一下。

还是以去银行办业务为例,当 5 号窗口柜员处理完当前客户后,开始叫号来接待下一位客户,我们将每个客户比作 宏任务接待下一位客户 的过程也就是让下一个 宏任务 进入到执行栈。

所以该窗口所有的客户都被放入了一个 任务队列 中。任务队列中的都是 已经完成的异步操作的,而不是注册一个异步任务就会被放在这个任务队列中(它会被放到 Task Table 中)。就像在银行中排号,如果叫到你的时候你不在,那么你当前的号牌就作废了,柜员会选择直接跳过进行下一个客户的业务处理,等你回来以后还需要重新取号。

在执行宏任务时,是可以穿插一些微任务进去。比如你大爷在办完业务之后,顺便问了下柜员:“最近 P2P 暴雷很严重啊,有没有其他稳妥的投资方式”。柜员暗爽:“又有*上钩了”,然后叽里咕噜说了一堆。

我们分析一下这个过程,虽然大爷已经办完正常的业务,但又咨询了一下理财信息,这时候柜员肯定不能说:“您再上后边取个号去,重新排队”。所以只要是柜员能够处理的,都会在响应下一个宏任务之前来做,我们可以把这些任务理解成是 微任务

大爷听罢,扬起 45 度微笑,说:“我就问问。”

柜员 OS:“艹...”

这个例子就说明了: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在当前微任务没有执行完成时,是不会执行下一个宏任务的!

总结一下,异步任务分为 宏任务(macrotask) 与 微任务 (microtask)。宏任务会进入一个队列,而微任务会进入到另一个不同的队列,且微任务要优于宏任务执行。

常见的宏任务和微任务

宏任务:script(整体代码)、setTimeout、setInterval、I/O、事件、postMessage、 MessageChannel、setImmediate (Node.js)

微任务:Promise.then、 MutaionObserver、process.nextTick (Node.js)

来做几道题

看看下面这道题你能不能做出来。

setTimeout(() => {
console.log('A');
}, 0);
var obj = {
func: function() {
setTimeout(function() {
console.log('B');
}, 0);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
console.log('C');
resolve();
});
},
};
obj.func().then(function() {
console.log('D');
});
console.log('E');
复制代码
  • 第一个 setTimeout 放到宏任务队列,此时宏任务队列为 ['A']

  • 接着执行 obj 的 func 方法,将 setTimeout 放到宏任务队列,此时宏任务队列为 ['A', 'B']

  • 函数返回一个 Promise,因为这是一个同步操作,所以先打印出 'C'

  • 接着将 then 放到微任务队列,此时微任务队列为 ['D']

  • 接着执行同步任务 console.log('E');,打印出 'E'

  • 因为微任务优先执行,所以先输出 'D'

  • 最后依次输出 'A' 和 'B'

再来看一道阮一峰老师出的题目,其实也不难。

let p = new Promise(resolve => {
resolve(1);
Promise.resolve().then(() => console.log(2));
console.log(4);
}).then(t => console.log(t));
console.log(3);
复制代码
  • 首先将 Promise.resolve() 的 then() 方法放到微任务队列,此时微任务队列为 ['2']

  • 然后打印出同步任务 4

  • 接着将 p 的 then() 方法放到微任务队列,此时微任务队列为 ['2', '1']

  • 打印出同步任务 3

  • 最后依次打印微任务 2 和 1

当 Event Loop 遇到 async/await

我们知道,async/await 仅仅是生成器的语法糖,所以不要怕,只要把它转换成 Promise 的形式即可。下面这段代码是 async/await 函数的经典形式。

async function foo() {
// await 前面的代码
await bar();
// await 后面的代码
} async function bar() {
// do something...
} foo();
复制代码

其中 await 前面的代码 是同步的,调用此函数时会直接执行;而 await bar(); 这句可以被转换成 Promise.resolve(bar())await 后面的代码 则会被放到 Promise 的 then() 方法里。因此上面的代码可以被转换成如下形式,这样是不是就很清晰了?

function foo() {
// await 前面的代码
Promise.resolve(bar()).then(() => {
// await 后面的代码
});
} function bar() {
// do something...
} foo();
复制代码

回到开篇宇宙条那道烂大街的题目,我们"重构"一下代码,再做解析,是不是很轻松了?

function async1() {
console.log('async1 start'); // Promise.resolve(async2()).then(() => {
console.log('async1 end'); //
});
} function async2() {
console.log('async2'); //
} console.log('script start'); // setTimeout(function() {
console.log('settimeout'); //
}, 0); async1();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
console.log('promise1'); //
resolve();
}).then(function() {
console.log('promise2'); //
});
console.log('script end'); //
复制代码
  • 首先打印出 script start

  • 接着将 settimeout 添加到宏任务队列,此时宏任务队列为 ['settimeout']

  • 然后执行函数 async1,先打印出 async1 start,又因为 Promise.resolve(async2())是同步任务,所以打印出 async2,接着将 async1 end 添加到微任务队列,,此时微任务队列为 ['async1 end']

  • 接着打印出 promise1,将 promise2 添加到微任务队列,,此时微任务队列为 ['async1 end', promise2]

  • 打印出 script end

  • 因为微任务优先级高于宏任务,所以先依次打印出 async1 end 和 promise2

  • 最后打印出宏任务 settimeout

Node.js 与 浏览器环境下事件循环的区别

Node.js 在升级到 11.x 后,Event Loop 运行原理发生了变化,一旦执行一个阶段里的一个宏任务(setTimeout,setInterval 和 setImmediate) 就立刻执行微任务队列,这点就跟浏览器端一致。

关于 11.x 版本之前 Node.js 与 浏览器环境下事件循环的区别,可以参考 @浪里行舟 大佬的 《浏览器与 Node 的事件循环(Event Loop)有何区别?》,这里就不多废话了。

浅谈 Web Workers

需要强调的是,Worker 是浏览器 (即宿主环境) 的功能,实际上和 JavaScript 语言本身几乎没有什么关系。也就是说,JavaScript 当前并没有任何支持多线程执行的功能。

所以,JavaScript 是一门单线程的语言!JavaScript 是一门单线程的语言!JavaScript 是一门单线程的语言!

浏览器可以提供多个 JavaScript 引擎实例,各自运行在自己的线程上,这样你可以在每个线程上运行不同的程序。程序中每一个这样的的独立的多线程部分被称为一个 Worker。这种类型的并行化被称为 任务并行,因为其重点在于把程序划分为多个块来并发运行。下面是 Worker 的运作流图。

Event Loop

Web Worker 实例

下面用一个阶乘的例子浅谈 Worker 的用法。

Event Loop

首先新建一个 index.html ,直接上代码:

<body>
<fieldset>
<legend>计算阶乘</legend>
<input id="input" type="number" placeholder="请输入一个正整数" />
<button id="btn">计算</button>
<p>计算结果:<span id="result"></span></p>
</fieldset>
<legend></legend> <script>
const inpu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input');
const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
const resul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result');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 => {
const worker = new Worker('./worker.js'); // 向 Worker 发送消息
worker.postMessage(input.value); // 接收来自 Worker 的消息
worker.addEventListener('message', e => {
result.innerHTML = e.data; // 使用完 Worker 后记得关闭
worker.terminate();
});
});
</script>
</body>
复制代码

在同目录下新建一个 work.js,内容如下:

function memorize(f) {
const cache = {};
return function() {
const key = Array.prototype.join.call(arguments, ',');
if (key in cache) {
return cache[key];
} else {
return (cache[key] = f.apply(this, arguments));
}
};
} const factorial = memorize(n => {
return n <= 1 ? 1 : n * factorial(n - 1);
}); // 监听主线程发过来的消息
self.addEventListener(
'message',
function(e) {
// 响应主线程
self.postMessage(factorial(e.data));
},
false,
);
复制代码

以两道题收尾

下面的两道题来自 @小美娜娜 的文章 Eventloop 不可怕,可怕的是遇上 Promise。抄一下不会打我吧,嗯。

第一道题

const p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console.log('promise1');
resolve();
})
.then(() => {
console.log('then11');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console.log('promise2');
resolve();
})
.then(() => {
console.log('then21');
})
.then(() => {
console.log('then23');
});
})
.then(() => {
console.log('then12');
}); const p2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console.log('promise3');
resolve();
}).then(() => {
console.log('then31');
});

复制代码
  • 首先打印出 promise1

  • 接着将 then11promise2 添加到微任务队列,此时微任务队列为 ['then11', 'promise2']

  • 打印出 promise3,将 then31 添加到微任务队列,此时微任务队列为 ['then11', 'promise2', 'then31']

  • 依次打印出 then11promise2then31,此时微任务队列为空

  • 将 then21 和 then12 添加到微任务队列,此时微任务队列为 ['then21', 'then12']

  • 依次打印出 then21then12,此时微任务队列为空

  • 将 then23 添加到微任务队列,此时微任务队列为 ['then23']

  • 打印出 then23

第二道题

这道题实际在考察 Promise 的用法,当在 then() 方法中返回一个 Promise,p1 的第二个完成处理函数就会挂在返回的这个 Promise 的 then() 方法下,因此输出顺序如下。

const p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console.log('promise1'); //
resolve();
})
.then(() => {
console.log('then11');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console.log('promise2'); //
resolve();
})
.then(() => {
console.log('then21'); //
})
.then(() => {
console.log('then23'); //
});
})
.then(() => {
console.log('then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