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oot中SPL功能和源码流程分析

时间:2021-07-17 21:27:13

  在U-boot目录下,有个比较重要的目录就是SPL的,SPL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要用它呢?

  SPL(Secondary programloader)是uboot第一阶段执行的代码。主要负责搬移uboot第二阶段的代码到

系统内存(System Ram,也叫片外内存)中运行。SPL是由固化在芯片内部的ROM引导的。我们知道很多芯

片厂商固化的ROM支持从nandflash、SDCARD等外部介质启动。所谓启动,就是从这些外部介质中搬移一段

固定大小(4K/8K/16K等)的代码到内部RAM中运行。这里搬移的就是SPL。在最新版本的uboot中,可以看到

SPL也支持nandflash,SDCARD等多种启动方式。当SPL本身被搬移到内部RAM中运行时,它会从nandflash、

SDCARD等外部介质中搬移uboot第二阶段的代码到系统内存中。

  SPL复用的是uboot里面的代码.

  SPL的主要功能就是衔接系统的硬件SRAM和u-boot之间的纽带。

1.BasicArm Initialization
2.UART console initialization
3.Clocks and DPLL Locking(minimal)
4.SDRAM initialization
5.Mux(minimal)
6.Boot Device Initialization, based on where we are booting from MMC1, or MMC2,or Nand, or Onenand
7.Bootloading real u-boot from the Boot Device and passing control to it.

  怎么编译SPL呢?

  上文中说道“SPL复用的是uboot里面的代码”,那要生成我们所需要的SPL目标文件,我们又该如何下手呢?

很容易想到,通过编译选项便可以将SPL和uboot代码分离、复用。这里所说的编译选项便是CONFIG_SPL_BUILD,

在make Kconfig的时候使能。最终编译生成的SPL二进制文件有u-boot-spl,u-boot-spl.bin以及u-boot-spl.map。

  源码流程

  从ARM的启动流程上来看,可以看出SPL在哪一层的:

RomBoot --> SPL --> u-boot --> Linux kernel --> file system --> start application

(RomBoot是固化在SoC内部的。)

容易想到,通过编译选项便可以将SPL和uboot代码分离、复用。这里所说的编译选项便是CONFIG_SPL_BUILD,

在make Kconfig的时候使能。最终编译生成的SPL二进制文件有u-boot-spl,u-boot-spl.bin以及u-boot-spl.map。

  SPL的启动一般要从链接文件看,链接文件决定一个可执行程序的各个段的存储(加载)地址,以及运行(链接)地址。

下面来看看SPL的链接文件U-boot-spl.lds:

   OUTPUT_ARCH(arm)
ENTRY(_start)
SECTIONS
{
.text :
{
__start = .;
*(.vectors)
arch/arm/cpu/armv7/start.o (.text*)
*(.text*)
} >.sram

  从lds的起始地址来看,这里面主要撒地方做了两件事情,一个是

*(.vectors)是调用中断向量表:arch/arm/lib/vectors.S 另外

一个就是运行启动代码:

arch/arm/cpu/armv7/start.o (.text*)

  在启动代码start.S中,代码的流程是什么样的呢?

  (reset) <arch/arm/cpu/armv7/start.S > (b lowlevel_init: arch/arm/cpu/armv7/lowlevel_init.S)
 (b _main) --> <arch/arm/lib/crt0.S> (bl board_init_f) --> <arch/arm/lib/spl.c> (board_init_r)
--> <common/spl/spl.c> (jump_to_image_no_args去启动u-boot)
到此SPL的生命周期结束。
 到此SPL的分析流程结束了,这里只做个粗略的分析,后面再针对每个部分做详细的介绍。

参考文档:
1 http://blog.csdn.net/voice_shen/article/details/17373671
2 http://bbs.chinaunix.net/thread-424837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