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语言——java
起源与发展
1991 年,James Gosling 博士发布产品 Oak,这是 Java 语言的前身。
1995 年,Oak 语言改名为 Java。
1996 年,JDK(Java开发所使用的工具包)1.0 发布,提供了纯解释执行的 Java 虚拟机实现:Sun Classic VM。
1997 年,JDK1.1 发布,代表技术有:JDBC、JavaBeans、内部类、反射。
1998 年,JDK1.2 发布,Java 技术体系被拆分为 J2SE、J2EE、J2ME 三大体系。
2000 年,JDK1.3 发布,默认的 Java 虚拟机由 Sun Classic VM 改为 HotSopt。
2002 年,JDK1.4 发布,Java 真正走向成熟,代表技术有:正则表达式、NIO等。
2004 年,JDK1.5 发布,对语法易用性做了很大改进,新增了泛型、枚举等,代表技术有:并发包等。
2006 年,JDK1.6 发布,将 J2EE/J2SE/J2ME 的命名方式改为 Java SE 6、Java EE 6、Java ME 6。
2009 年,Sun 公司因为经营不善被 Oracle 公司收购。
2011 年,JDK1.7 发布。
2013 年,JDK1.8 发布。
java的优势
java起初是为了解决其他语言移植性差的问题,比如说c或者c++编写的程序只能在单一系统上面跑,要想移植代码几乎需要完全重写一遍程序,java在底层系统之上建立了一个叫做JVM(Java虚拟机)的东西,来隔绝因系统不同产生的影响,所以java一出来就广受欢迎,随着规模的壮大,参与的人员越来越多,java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完善的社区。
java后端和MVC架构
架构是一种软件设计典范,将整个前端请求数据服务器端处理数据的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M:Model(模型)定义数据的增删查改 例如Mybatis、Hibernate
V:View(视图)负责处理前端的请求以 例如SpringMVC、Struts
C:Controller(控制器)负责逻辑的处理。
介绍框架之前不得不介绍下Spring框架,Spring是框架的框架,本身并不处理具体的业务,例如将MyBatis和SpringMVC直接连接在一起似乎有点强人所难,毕竟 强扭的瓜不甜,但是Spring这个中间媒人的存在就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为Spring几乎拥有所以框架的接口,直接调用即可。
SSH
Struts、Spring、Hibernate
早期的javaWeb三大框架,由图可见Spring负责全局控制,而其他框架之间并不之间进行交互,都是通过Spring完成的
SSM
SpringMVC、Spring、Mybatis
SSH框架更替为SSM主要是Struts和SpringMVC、以及Hibernate和Mybatis之间的优胜劣汰,当然并不是前者完全不行,只是大众选择了后者,前者也有很多可取之处胜过后者的。
SpringBoot和SpringCloud
当然没有什么东西永远是最好的,Spring已经开始被人嫌弃了(==!),因为其繁琐的配置文件,往往整合一个SSH或者SSM项目就需要半天时间,这对于当前高效开发的社会来说简直太慢了,so,SpringBoot应运而生,其实SpringBoot就是简化的Spring,做了更加简洁的封装,再配合Maven搭建一个JavaWeb项目只需要几分钟。
Spring Cloud 是一套完整的微服务解决方案,基于 Spring Boot 框架,准确的说,它不是一个框架,而是一个大的容器,它将市面上较好的微服务框架集成进来,从而简化了开发者的代码量。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后端程序员能涉及到的了。什么是微服务架构,改天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