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Kotlin(一):简介及Android Studio中配置
本篇介绍Kotlin的控制流语法(if,for,while,when....)
一、if 语句
1、基本用法:
var a = 10;
if(a > 5){
Log.i("xqxinfo","a>5成立")
}else{
Log.i("xqxinfo","a>5不成立")
}
打印日志:xqxinfo: a>5成立
2、判断结果赋值
var a = 5;
var b = 10;
var max = if(a>b) a else b
Log.i("xqxinfo","最大值max:"+max)
打印日志:xqxinfo: 最大值max:10
注意:可以将结果体放在{}中
var a = 5;
var b = 10;
var max = if(a>b) {a} else {b}
二、for循环
虽然你在使用了collections的函数操作符之后不会再过多地使用for循环,但是for循 环再一些情况下仍然是很有用的。
提供一个迭代器它可以作用在任何东西上面:
for (item in collection) { print(item) }
如果你需要更多使用index的典型的迭代,我们也可以使用 ranges (反正它通常 是更加智能的解决方案):
for (index in 0..viewGroup.getChildCount() - 1) { val view = viewGroup.getChildAt(index) view.visibility = View.VISIBLE }
在我们迭代一个array或者list,一系列的index可以用来获取到指定的对象,所以上 面的方式不是必要的:
for (i in array.indices) print(array[i])
三、while循环
1、while
var a = 10;
while (a<15){
a++;
Log.i("xqxinfo", "变量a的数值增加1,当前变量a="+a)
}
打印结果:
I/xqxinfo: 变量a的数值增加1,当前变量a=11
I/xqxinfo: 变量a的数值增加1,当前变量a=12
I/xqxinfo: 变量a的数值增加1,当前变量a=13
I/xqxinfo: 变量a的数值增加1,当前变量a=14
I/xqxinfo: 变量a的数值增加1,当前变量a=15
2、do-while
var a = 10;
do {
a++;
Log.i("xqxinfo", "a自增一,当前值:" + a)
}while (a<15)
打印结果:
I/xqxinfo: a自增一,当前值:11
I/xqxinfo: a自增一,当前值:12
I/xqxinfo: a自增一,当前值:13
I/xqxinfo: a自增一,当前值:14
I/xqxinfo: a自增一,当前值:15
四、when (效果类似于switch)
1、基本使用
when 表达式与Java中的 switch/case 类似,但是要强大得多。
这个表达式会去 试图匹配所有可能的分支直到找到满意的一项。
然后它会运行右边的表达式。
与 Java的 switch/case 不同之处是参数可以是任何类型,并且分支也可以是一个条 件。
对于默认的选项,我们可以增加一个 else 分支,它会在前面没有任何条件匹配时 再执行。
var a = 10;
when(a){
10 -> { //满足a=10的情况
Log.i("xqxinfo","执行a=10的情况")
a = 11
}
11-> {
Log.i("xqxinfo","执行a=11的情况")
a = 12
}
else -> Log.i("xqxinfo","执行a!=10&&a!=11的情况")
}
打印结果:
I/xqxinfo: 执行a=10的情况
注意:{}括起来满足这个条件的语句,一行写一个代码,不要写在一行里
2、条件可以是一系列被逗号分割的值。
var a = 10;
when(a){
10,11 -> {
Log.i("xqxinfo", "a满足10||11");
}
else -> Log.i("xqxinfo","执行else")
}
打印结果:
I/xqxinfo: a满足10||11
3、可以检测类型
when(view) {
is TextView -> view.setText("I'm a TextView")
is EditText -> toast("EditText value: ${view.getText()}")
is ViewGroup -> toast("Number of children: ${view.getChildCount()} "
else -> view.visibility = View.G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