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一屋子,甚至一层楼的“进步阶梯”,构成了人类这种记忆无法遗传的生命所必不可少的宝库。
小学时候,学校旁边15分钟路程就是区少年儿童图书馆。每周二的下午没有课,我便经常去里面的阅览室闲逛。暖暖的午后,慵懒的阳光,古色古香的图书馆小院子,没有几个人……靠窗的座位上,经常有个矮矮的小毛头啃着手指甲在看着科普杂志……依稀记得某篇文章描述的恐怖的铊中毒表现症状,让我当时几夜不敢入眠。
少年儿童图书馆不但可以阅览,还允许借阅两本。借阅处不大,一面玻璃墙将房间分为两半,玻璃墙的里面书脊向外分层排出可以借阅的图书。一个老气横秋的中年妇女,带着厚厚的眼镜,梳着齐耳的短发,正襟危坐在玻璃墙分割出的房间另一半中。小小的我们踮起脚尖,亮闪闪的眼睛紧靠着玻璃墙,只能根据书脊上的几个字猜测着书中的内容。下定决心后,怯生生的声音掩盖不住内心的欣喜:“阿姨,我要借这本……还有这本”。阿姨不苟言笑,干练地将书从玻璃墙中取下,一把抓走借书证,龙飞凤舞之后盖上印章,塞给我之后还不免嘱咐一句:“爱惜图书,按时归还!”。“谢谢阿姨!”,话音未落,人已经跑开老远了……
来到了初中,学校中有了自己的图书馆。不过我却是在初三的时候才发现了这座宝库——一边是升学的压力,一边是对知识的渴求,两手抓一段时间之后,竟然练就了快速阅读的能力。初三的学生20多个班,被集中在主校区毗邻的分校区中,而图书馆则悠然位于主校区实验楼的顶层。每天中午饭后,捧着前一天借来的两本书一路小跑来到主校区,为了节省时间,从后门两米多高的大铁门上FQ而过,冲向图书馆精心挑选今天的精神食粮。下午要上课前,才恋恋不舍地挑出两本,抱回初三那令人压抑的教室……初中图书馆中的藏书不多,都是些60、70年代的老版,几分钱几角钱一本,不过内容却五花八门,天文地理、历史政治无所不有。记得一套数学的科普读物,简直让我爱不释手,甚至产生了窃为己有的私心。每每到了晚上,坐在学校给班级分配另外一件自习教室中,听着外面的风声虫鸣,摇曳的路灯印在走廊中,静谧的楼中没有丝毫声响,捧着白天借来的书囫囵吞枣一般往脑袋里装……此番意境,谁能体会。
高中的图书馆是一桩独立的小楼,邵逸夫先生捐赠,自然如同国内很多学校一样,也叫做邵逸夫图书馆。不过我并不是这里的常客。或许人长大了,就开始变得越来越浮躁了吧……远离了书本中的幻境,走入了世间的尘嚣。高一高二,对于图书馆唯一的印象就是每每到了开学时,总要到其中领取新的教课书。
高三那一年,偶然间听说图书馆中可以允许我们自习,不禁开始了神往……可是这时图书馆中的我,已经远离了儿时一个人沉浸于其中的快乐,而成了朋友、同学之间聊天的另一个佳处。高考前十几天,炎热的天气让所有人都心烦意乱,不过我却突然在其中找到了那片心无旁骛的荫凉。就在图书馆中,每天下午,我都要仔细做一套理科综合模拟题,并根据标准答案打分——当年是省内第一年理科综合考试——物理、化学和生物三门科目综合在一起,一共300分,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高三的一年,全部精力都投入了数学和英语,也该问候一下忽视已久的老朋友们了。显然,只要沉下心来,提高就会很自然地出现。不久后,模拟的成绩稳定在了290左右,完成时间也缩短到了一个半小时。对着自己笑笑——是上路的时候了。
大学的图书馆是真正的图书馆,气势恢宏,洋洋洒洒般铺盖在湖边,略微沧桑的外表让人不免唏嘘时光的无情。站在图书馆顶楼,湖面一片波澜不惊,心中,似乎也越发沉寂……可是越来越浮躁的我并没有在当时享受过这些,只是每到考试前夕,争抢着图书馆中的座位——毕竟,空调对于这时的我们来说,实在是个奢侈品。在准备考研的日子里,也曾每天泡在图书馆中,也曾试图寻找到内心的那种久远的平静,可过去的终究不能再来,人世间的诱惑让我无法承受这样的清心寡欲……但不管怎样,在找工作的时候,我又一次地发挥了快速阅读的能力,依然是每天两本,不管看懂看不懂也要看完,但却只专注于计算机技术书。所谓的“努力”换来了一些成果,现在想想,当时却是如此的功利……
而在几百公里之外另一所大学的图书馆中,感觉却是如此陌生。虽然建筑恢宏、设施完善、藏书众多、内部电子现代化进程让人仿佛来到了未来世界。但境由心生,同样是窗外的一片湖水,却很难让心中如以往一样平静……
工作单位的图书馆位于美国,一本书需要在太平洋上一个来回,才能完成一次借阅的使命。几次之后,也就就此作罢……人长大了,就要远离很多东西,只希望一些记忆能始终留在心中……
此刻,我的书正在寄往图书馆的路上……希望某一天,某个人,也能在尘封的书架上轻轻拿起一本,拂去浮尘,体会到我当年那种恍惚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