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与诸葛亮 (转贴)

时间:2021-01-04 17:36:54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之和谐与美妙,为历代有识之士赞不绝 口,被视为封建社会中最理想、最完美的君臣关系。由此踵蹑的问题 就从这里引发:作为刘备的接任者,刘禅能从父亲那里完整地承续到 这种鱼水型的君臣关系吗?换句话说,刘禅与诸葛亮也能成为“黄金 搭档”吗? 

  还是让史实说话吧。

  刘禅承续大统时,年仅17岁。刘备临终前特意叮嘱:“汝与丞相 从事,事之如父。”按照两汉社会的“孝”风,这无非是叫刘禅与诸 葛亮共处,凡事让着几分,似乎诸葛亮亦当仁不让,大权独揽,“政 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诸葛亮北伐前夕,对已年满22岁的刘禅依旧不放心,“虑后主富 于春秋,朱紫难别,”特派心腹董元为侍中,统宿卫亲兵,“监管” 刘禅,“后主益严惮之”。刘备逝世前,诸葛亮曾感叹刘禅“智量甚 大,增修过于所望”,意即刘禅非常聪明,超过人们的期望。刘备闻 讯,宽心地表示“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可是,仅几年功夫,诸葛 亮又作出另一番天壤之别的相反评价,把刘禅的智商贬得一塌糊涂。 孰真孰假,难道诸葛亮就不怕犯欺君之罪?!

  人们大概不会忘记千秋凛然的《前出师表》吧。在这封表中,诸 葛亮一方面表达了对刘备的耿耿忠心;另一方面又透露出刘禅与诸葛亮之间种种不谐的信息。例如,诸葛亮一再强调“宫中府中,俱为一 体”,“不宜异同”,居然把“宫中府中”放在同等地位,这不是严 重地破坏了朝廷的正常礼义和官场的秩序吗?还需要指出的是,诸葛亮对刘禅的口气和语感,简直犹如一个严峻的父亲在冷酷地调教不懂事、不听话的孩子,难道这种态度符合当时的君臣大义吗?诸葛亮大举北伐之时,正是刘禅青春韶华之际,按照汉代朝廷的常规,诸葛亮应当逐渐地将大权交还给刘禅,使其以一个“见习”皇帝变成“在职”皇帝。可是,诸葛亮常驻于汉中,醉心于北伐,却不一心一意地辅佐和教导刘禅怎样治国。将心比心,刘禅怎能对他没有意见和看法?须知,诸葛亮的最终使命是辅佐刘禅执政而不是代替刘禅执政。

  根据史书记载,刘禅对诸葛亮的不满情绪是在后者死后才逐渐地显露出来的。史称:诸葛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有人又提出“立庙于成都”,“后主不从”。但提出者坚持,刘禅只好让步。试想:倘若刘禅与诸葛亮之间的君臣关系亦是“如鱼得水”,恐怕刘禅就不会再一再二地反对给诸葛亮立庙了吧。

  不仅如此,刘禅还在两个重大问题上提出了跟诸葛亮完全不同的举措:

  其一,废除了丞相制。鉴于诸葛亮生前权力太重,刘禅先是以蒋琬为尚书令和大将军,后又以费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以蒋琬为大司马;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蒋琬以管政务为主,兼管军事;费以管军事为主,兼管政务。这种新的政治格局 安排,意味着刘禅决不允许再次出现事无巨细,皆决于丞相一人,而 自己则大权旁落的尴尬局面。蒋琬死后,刘禅更进一步,“乃自摄国 事”,总统一切,直接掌管蜀汉政权达19年之久。这一举措,能是一 位智商低能到“朱紫难别”地步的人想得出和做得到的吗?

  其二,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曹魏景初二年(公元 238年),司马懿率大军征伐辽东公孙渊。以往碰到这种有利时机,假 若诸葛亮在世,他肯定不会放过,肯定会迫不及待地要兴兵大举北伐。 刘禅唯恐蒋琬又走诸葛亮老路,专门下诏告诫蒋琬不要轻举妄行, “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刘禅强调要与孙吴政权互相配 合,同时兴兵,合力伐魏,否则,以弱蜀单独伐强魏,其结局只能是 像诸葛亮生前那样劳而无功,得不偿失。由此看来,刘禅基本上是不 赞成诸葛亮的北伐方针的,只不过碍于种种原因,他没有也不可能在 诸葛亮生前表示反对。

  当然,可能是刘备的临终嘱咐,或是诸葛亮的过于严厉、刘禅的 忍让和宽容等因素和作用,尽管刘禅与诸葛亮君臣之间存在些许不谐 音调,但双方毕竟没有撕破脸皮,更没有势不两立,水火不容。观其 相处始终,基本上还是说得过去,说不上太好,但也说不上太糟。对 此,今人总不能苛求于前人吧。

29 个解决方案

#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2


观历史可知刘禅聪明但无大志向,所以能够演出“此间乐不思蜀”装傻保命

#3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4


没读过史书,惭愧。

#5


诸葛亮是好战分子,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六出祁山),要注意的是当时四川一带人口才一百来万。

#6


大冬瓜 说的对。诸葛亮要打仗,为什么后代就那么的喜欢说诸葛亮的好话?

#7


该回复于2010-08-04 16:52:33被版主删除

#8


偶纵观三国
感叹,都是为了一个 义 字
关羽为了义,守荆州,丢了人头
刘备为了义伐误,白帝城托孤
张飞为了义,一急,混丢了人头
诸葛亮为了义,不顾国势衰微,一意伐魏
他何尝不知蜀国衰微,
然而更怕后人说他忘了刘备遗言,恢复大汉
别说他了,即便是你,答应别人的事,
能因为不好办就不办了吗?
姜维也正是为了诸葛亮的遗言
又三出齐山
最后身死

如果,他们都不死,五虎上将外加庞统
一起出动,焉又不成?
然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四川刚平定,关羽就人头落地了
……

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
长空雪乱飘,改尽*旧
扬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
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
骑驴过小桥,独叹黄花瘦

雨后看见彩虹~~

#9


诸葛的失败之处:不能为国家发现人才,除了姜维,蒋琬等几个外几乎没有为蜀国储备什么人.而东吴的鲁肃虽然没老诸会用火攻,但其看人的眼光远盛于诸葛.

#10


刘蝉是废物

#11


如果遇到刘蝉这样的老板,公司肯定破产。

#12


同意chris2029(牛虻---天晴了,很好的太阳) 

#13


万世虚名骂关羽 

  一部《三国演义》教了很多人,也害了很多人,因为很多人偏偏不把它当小说读,而是当历史读。KOEI的《三国志》系列,虽然标榜为“志”,其实基本还是以演义为蓝本,这从人物参数上面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日本“龙”曾经做过一本《三国正史》,那才是真正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可惜历史和历史游戏完全是两码事,一板一眼照正史来,读《三国志》就行了,玩什么游戏啊?所以那款东东的游戏性实在是一级……一级的次。
  还是让我们在游戏外,利用文字来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吧。要了解真实的三国历史,就必须去读陈寿的《三国志》,再配合以裴松之搜集各地逸文为之做的疏,以及《后汉书》和《晋书》这两部正史的部分篇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从民间文学一直到小说《三国演义》,对历史上的人物做了很大幅度的加工和修改,使得部分英雄变恶贼、恶贼变贤臣,庸人化天才、天才化白痴。将演义和正史对照来读,真能吓你一大跟头。那么,咱们首先把高高在上,受到中国人很长时间当无所不能的神来膜拜,当仁智忠义的英雄来崇敬的关老二,洗干净他身上的油彩,好好来嘲笑一番。

渔阳三挝,裸衣骂关 

一挝鼓,骂一声,关羽你个匹夫。 
大草包,享盛名,象首牲摆了猪。 
且待我,裸衣骂,把尔臭史托出。
尔本是,一流氓,杀了人避在远途。
走到那,涿郡时,遇着了刘先主。
恩义结,如兄弟,起兵保那皇图。
汜水关,斩华雄,名传了千古。
其实是,孙文台,他打的此虎。
虎牢关,战吕布,弟兄们奋武。
也都是,说书的,无事里生糊涂。
你只是,一弓手,没多少功夫。
酿两天,存三日,充什么陈醋!

二挝鼓,骂两声,关羽你个土狗。
忠不忠,义不义,说什么汉寿!
等玄德,镇徐州,你做了留守。
与曹合,击吕布,求一个美娇羞。
秦宜禄,有好妻,请赐了咱有。
曹丞相,不应允,就记恶在心头。 
曹刘恶,起兵来,皇叔就遁走。
提起那,桃园义,你心底就无有。
约土山,降了曹,保住了汝首。
说什么,为救嫂,是说书人胡诌。
白马坡,立大功,还有那延津口。
史书上,记得清,你不过插一手。
便算是,民间言,仗马快斩了敌头。 
刺颜良,赤兔功,尔不过一草寇。
为玄德,欲招呼,可怜了文丑。
绕水行,被赶上,一刀劈在脑后。
全无仁,更无德,千古也蒙羞。 
不仰天,不体地,白读了《春秋》!
过五关,斩六将,兜圈子乱走。
全都是,无影事,把热心凉透!

三挝鼓,骂三声,关羽你个软蛋。 
智不智,勇不勇,白吃的干饭! 
烧赤壁,遁华容,你在哪厢观看?
念旧恩,纵放曹,虚无事成美谈。
镇荆州,破联盟,搞遭了局面。
说什么,虎的女,不照镜子看看。
甘兴霸,隔江望,你不敢下滩。
关羽濑,这个名,笑到人肝儿颤。
鲁子敬,单刀会,吓得尔腿软。
割两郡,给东吴,才誊出手北战。 
围樊城,攻不下,伯宁是好汉。
淹七军,天作恶,凭甚把功劳算?
刮骨疗,是胡扯,且饮酒做笑谭。
中了箭,动不得,那才是真案。
徐公明,不念私,呼大兄多凄惨。
兵直入,破连营,大军早溃散。
白衣渡,断了后,逃得多混乱。 
荆州士,多离心,竟让人家书传。
守无门,走无路,被吴把头砍。 
这样将,有何能,谁说会谋算?
尔头颅,传千里,有什么喜欢。 
杀一个,鲁莽将,孙权也笨蛋。
骂毕了,尔一生,哭世人无眼。
今的人,读小说,把史实来错乱!

  仿弥正平裸衣击鼓骂曹的文体,先痛骂一番关羽,相信读过正史的读者,一定已经拍案称快了——没读过也不要紧,等我慢慢解来。
  首先,不能不承认,关羽的武力应该是很高的,当时所谓“万人敌”是也。考据汉代还没有长柄刀,所以青龙偃月那种东西,应该是后世的瞎编乱造。关羽使用的武器,大概出不了长矛、马槊、援上扬的汉戟,或者是短柄环首刀。但是,武力高并不象演义中所描绘的,对战争胜负能够起到很大作用。演义中往往是两阵对开,各出一将单挑,赢方挥旗掩杀,先胜一阵。稍微懂点军事的朋友,都知道这完全是胡扯八咧。
  演义中几乎每仗必有单挑,而《三国志》上所记载的可以确定的单挑,总数目也不过三五回,还基本上都是和参与者个人英雄主义倾向分不开的。将领凭借较量个人武力来推动战斗的胜利,这是野蛮时代的战争方式。而中国自从车战退离了历史舞台,孙武、吴起等军事家开始驱动步兵方阵,通过诡道来夺取胜利以后,单挑的旧俗就已经只存在部分莽夫的意识中了。
  到了汉末三国时代,将领个人的好武力,在战场上只可能起到两种作用:一,是率先冲入敌阵,砍翻大纛几面,夺槊数条,以振奋本军的士气;二,是训练并统领一支禁卫部队,来保护主君家族或者指挥中心——典韦、许褚,以及长坂坡救阿斗以前的赵云,就都是做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
  其实关羽也是这类人物,当保镖没说的,够勇,可是当大将就完全不行。如果按照正史来设计关羽的数值,就大致应该是:武力九十几,统率五十几,政治五十几,智谋五十几,忠义八十几,魅力六十几。
  关羽和张飞都是从起兵就跟着刘备的心腹将领,“恩若兄弟”——注意,仅仅是“若”,史书上也并没有桃园结义这种浪漫主义故事的记载。正史上在关羽传记中第一次提到的大事,是刘备和曹操合力围吕布于下邳前后发生的。可以说,在这以前,关羽没有什么大的功绩可资记录。什么“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全都是没影的事儿。华雄,史书上记载是被孙坚在阳人聚干掉的。而著名的不公平对战(三挑一)现场虎牢关,在今天的河南荥阳西汜水镇,汉代叫虎牢,唐代改名汜水关(想必演义中的华雄,是时空错乱跑到唐朝去才被斩杀的,哈哈)。在历史上,虽然诸侯合兵讨董,但除去孙坚、曹操、王匡等几部人马还进攻过几回外,大多在河南周围屯兵观望,根本不可能合力在虎牢关前与董卓军恶战。何况,就算按照演义来讲,三打一才赶跑了吕布,不知道有什么可炫耀的?
  拉回来说,刘备和曹操合力围吕布于下邳的时候,关羽曾经向曹操请求一件事情。什么事呢?原来吕布麾下将领秦宜禄的老婆长得非常美貌,先前刘备和吕布一主一客共居徐州时,关羽想必是见过这位美妇人,垂涎不已,所以趁此机会,向曹操请求,城破以后,把这个妇人赏了给他。曹操一口答应。可是关羽缺个心眼,没看出来曹操也是好色之徒,他不该请求了一遍又一遍,三番两次请曹操不要忘了承诺。这一来,曹操起了疑心:“这个妇人果真如此漂亮吗?”于是,下邳城破以后,曹操命令捉了秦宜禄的老婆先送来让他自己瞧瞧,这一瞧不打紧,曹操立刻就心旌摇摇,全部忘记了对关羽的承诺,把这妇人自己留下了——直恨得关羽牙痒痒的。
  说句题外话,这位二婚妇人还给曹操带来个拖油瓶儿子,就是后来的魏国骁骑将军秦郎。此人演义中露过一面,在司马懿麾下为将,被诸葛亮识破司马懿诈降之计,将计就计,前来接应的秦朗死于乱军之中。其实历史上的秦朗,一度征讨过来犯的鲜卑,又和燕王曹宇等共同执政,在曹爽和司马懿辅政前,可谓是魏国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之一。
  回过头来再说关羽。刘备逃出许昌,袭杀车胄,再占徐州,派关羽守下邳城,代理太守职务。不久,曹操大军来攻,刘备败走,关羽则被擒了。这里没有什么屯土山约三事,什么忠义护嫂的感人事迹,史书上很简单的一句话——“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是不是关羽贪生怕死,自己降了,谁也不知道。
  曹操待关羽不错,还给他请了个汉寿亭侯的爵位。演义中说,曹操把寿亭侯的印信送给关羽,关羽看了不高兴,非要在前面添上一个“汉”字,以表示“降汉不降曹”。这就是小说家的想当然了。所谓亭侯,是汉代列侯的一种,上面还有乡侯和县侯,就是把一县、一乡或者一亭(低级行政单位)作为某侯爵的食邑(部分税收归此侯)。比如吕布封温侯,温县在司隶河内郡;蜀国马忠封博阳亭侯,博阳在豫州汝南郡。注意,诸葛亮是武乡侯,武乡是县,在徐州琅琊郡,所以他是县侯不是乡侯。汉寿是荆州武陵郡的一个亭名,所以应该是汉寿·亭侯,而不是汉·寿亭侯。
  再往后,就是千古传扬的“斩颜良,诛文丑”了。《魏书》中记载:“绍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绍引兵至黎阳,将渡河。夏四月,公北救延。”这时候,荀攸献计,先假装渡河抄袭袁军后路,吸引袁军西进,然后精兵奇袭白马。颜良果然中计,仓促应战,曹操“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没有说谁杀的颜良。《蜀书》中倒是坐实了关羽的这一功劳:“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此仗胜利,全靠荀攸的献计和曹操的决断,而关羽不过执行者之一,仗着武艺高强,取得敌将首级而已,这只能说关羽的是骁将,却根本无法证明他是大将之才。
  接着,战场转移到了延津南。曹操解鞍下马以骄敌,抛弃辎重以诱敌,“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至”,“时骑不满六百,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根本没提有关羽的功劳。按照《蜀书》中的记载,关羽是在斩了颜良以后,就立刻逃归刘备的。
  就算从演义来看,斩颜良是仗着马快,出其不意,刺颜良于马下(注意,演义照抄了史书上的一个“刺”字,似乎关羽自己也没料到赤兔跑得那么快,还来不及举刀,只好用刀头来刺了),诛文丑也是马快,文丑准备不及,只好绕河而走,结果被赶上,“脑后一刀”。这样看起来,关羽全是靠的偷袭,要说真有功劳,也是赤兔马的功劳,他不过到地方了挥挥兵器,简单就赢,算哪门子好汉? 
  再下来,是“过五关,斩六将”,先不提这六位所谓的曹营名将,基本上全是架空人物,天晓得什么角色(就象演义中的长坂坡救阿斗,说赵云杀死曹营名将多少多少名,结果没有几个以前露过一面,也不知道曹营哪来这么多名将),这五关的地理位置,就编得莫名其妙。关羽从许都出来,第一站是东岭关,在汉代的地图上查来查去,完全找不到,八成是个虚构的地名。第二站是洛阳,洛阳在许都西北数百里处,不知道关羽要到河北的袁绍阵营中去找刘备,干嘛先往西走?第三站汜水关,也是就唐代的虎牢关,在洛阳东南——他又走回来了。第四站荥阳,就在汜水边上;最后一站黄河渡口,黄河渡口多了,谁知道是哪一个。总之,关羽不着急去找刘备,反而先往西北方去游览了一番,杀了几个无名下将,然后回来炫耀说我这一路走得多么多么辛苦…… 
  史书上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这一段,按常理揣度,也当然完全不可能,除非——关羽真的是天字第一号路痴。

  关羽从曹营逃归刘备,是在建安五年(200年),而当他再次在历史中露面,则要到八年后的曹军南征。《三国志》上记载:“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其后曹操在赤壁战败,退回北方,“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
  关于赤壁之战,《魏书》和《吴书》中的记载绝然不同。《魏书》说:“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而《吴书》却说:“(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但不管是哪种说法,所谓的赤壁之战都没有演义中那样重要和辉煌。而关羽在此战中的作用,史书上也没有丝毫记载。演义中为了体现关羽的义气,还虚构了“华容道义释曹操”的感人情节。有关这段小说的背景,可以参考裴疏引《山阳公载记》所说的:“(曹)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 
  所以啊,曹操可能是逃得很惨,可是刘备根本没有在他归路上设伏,只是马后炮放了几把无用的火而已,关羽义释曹操完全是演义的虚构。
  此后,“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刘备拿下益州,感觉这地方不错,就呆住不走了,把荆州军政两方面都交给了关羽。为什么?因为关羽是他老哥们,可以保证忠诚度。
  刘备在益州收了马超,因为关羽从来没有见过马超,就写信给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马超什么人啊?他本事怎么样?诸葛亮知道关羽这家伙比较骄傲,就哄哄他,说马超文武全才,当世豪杰,足可以和张飞并列,不过当然啦,“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没有关将军你厉害啊。因为关羽“美须髯”,也就是说胡子非常漂亮,所以诸葛亮尊称他一个“髯”字。关羽看了信,这个高兴啊,拿了去到处给人显摆——整个儿一个被捧得飘飘然的大老冒! 
  这里讲一句题外话,所谓的“五虎上将”,也是演义的虚构。虽然关、张、马、黄、赵五人在史书上并列一传,但是赵云长时间担任刘备的亲卫队长,资格和升官速度比其他四人差得太多,要在那四个死了以后,才慢慢爬上去的。
  然后,就是关羽最辉煌的北伐了。演义上说,关羽围曹仁于樊城,曹操派于禁、庞德统帅七军往援,结果被关羽水淹七军,杀庞德、擒于禁,威震华夏。曹操没有办法,甚至一度想迁都以避其锋,最后接受了司马懿等人的建议,偷偷和孙权联合,偷袭荆州,同时再派徐晃正面攻击关羽。关羽腹背受敌,这才大败,凄凄惶惶逃走麦城,被孙权逮住砍了脑袋。 
  这么一看,似乎关羽真的很强,所以败亡,全属天意,非战之过也。但真实的历史,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的。“威震华夏”这四个字,是史书上的原文,但仅靠这四个字,却并不能说明老关他肯定很拽。威震华夏是形势所及,导致这种形势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非关羽的功劳。 
  当时是汉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从益州北进,图谋汉中,虽然被曹洪斩杀了吴兰等将,但是刘备主力并未损失。于是曹操西去长安,准备展开和刘备的恶战。而为配合刘备进兵,并趁曹操战略重点西移,南线空虚,关羽以荆州主力北伐,攻击镇守樊城的曹仁。当时,关羽撒开无数间谍北去,煽动荆、兖等地豪强*。十月,宛城守将侯音*,扣押太守,响应关羽。第二年正月,“(曹)仁率诸军攻破音,斩其首,还屯樊”。
  曹仁的兵力不如关羽,但凭借樊城等据点,一直和关羽对峙了大半年。五月,曹操结束汉中战事,回归长安——这仗打得实在窝囊,大将夏侯渊都战死在走马谷(一说定军山),曹操好不容易把残兵领了出来,还来不及喘口气,就于七月派于禁、庞德统兵数万,南下增援曹仁。
    接着,关羽水淹七军。史书上只说:“关羽攻樊,时汉水暴溢,于禁等七军皆没,禁降羽。”根本没有提到关羽如何利用天候破敌,而完全是因为偶然的天灾,于禁仓促来援的北方兵马缺乏船只,而关羽带的荆州兵当然既多战船,又善水战,于是一战擒禁。要据此就说关羽如何能带兵打仗,恐怕不大站得住脚。
  于禁全军覆没,整整三万人被关羽俘获,樊城附近的战局对曹军非常不利。“仁人马数千人守城,城不没者数板”——也就是说,洪水距离城墙头只有几块木板的厚度了,可实在危险。然而更危险的是,“羽乘船临城,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欲尽,救兵不至”。曹仁看情况不好,就想突围撤退,但是参谋满宠劝他说,你要是一跑,北部荆州咱们就全丢了啊!曹仁一听不错,当下“激励将士,示以必死”,咬牙苦守。
  就是在这个时候,曹操想到了迁都,关羽似乎真的“威震华夏”。但是实际上,曹操自十五年前攻下袁氏的大本营邺城以后,就懒得再回许都看汉献帝的苦瓜脸孔了,一直以邺为居所,每战必以儿子(或曹丕或曹植)留守,战后则归。建安十五年(210年),也就是曹操以邺城作为新大本营的第六年,更在邺大起铜雀台。总之,曹家的统治中心实在邺而不在许。关羽围了樊城,曹丞相一烦,想把那个名义上的天子之都废掉,全挪到邺来,这其实算屁大的事啊。而且那也不过就是一闪念,司马懿等一劝,立刻做罢,压根儿就没真这么计划过。结果就被后人抓住小辫子,遂成关羽之名。因此有人如此评论道:关羽生平顶峰“威震华夏”之时,也不过只是掀起了曹丞相袍袖的一个小角罢了。 
  不过于禁的失败,直接刺激了一个人,那就是孙权。孙权和刘备在合兵破曹操于赤壁以后,围绕着荆州问题就一直在内斗不休。刘备一开始说借取荆州,等夺了益州就归还,可是进了成都以后却又反悔,说:“我正在图谋凉州,等拿了凉州,就把整个荆州还给你。”孙权心说,这种空头许诺到哪天才能到头哇,于是派遣官吏接收荆州南部三郡(长沙、零陵、桂阳),想造成既成事实。关羽听说此事,老实不客气,全部给你赶跑。孙权大怒,提兵两万前来火拼,派鲁肃在巴丘牵制关羽,而吕蒙等人飞速夺取了三郡。刘备现在实力强了,腰杆也硬了,也马上亲自东来增援关羽。赶巧这时候曹操收了汉中,消息传到四川,成都百姓一夜三惊,人心惶惶。刘备没办法,只好提出和谈,决定让孙权吐出零陵,而他把长沙、江夏、桂阳三郡还给东吴,这才抽出身來西抗曹操。 
  在这些争斗过程中,《吴书》上记载了两件事情,牵涉到关羽。一件是大家都熟悉的“单刀会”,元朝大戏剧家关汉卿还创作了同名杂剧,把关羽写得这个威风。但是史书上记载的这场会议过程,却和演义、戏曲中完全不同。
  故事就发生在刘备前来增援关羽,准备和孙权决斗的前后。鲁肃一直是孙刘联合抗曹的竭力主张者,实在怕事情闹大了不好收拾,于是邀请关羽前来谈判。双方商量定了,兵马都驻扎在百步以外,而谈判双方代表只准各带一把单刀——所以叫“单刀会”。会上,鲁肃侃侃而谈,不卑不亢,有理有据:“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关羽给说得哑口无言,唯唯而退。不久,刘备就割了三郡给东吴——虽然这不是鲁肃的功劳,而是曹操杀入汉中,威胁刘备后背的功劳,但是谈判双方的气势高下,比起演义来可完全是左右颠倒啊。 
  另一个故事,和一个地名有关,名叫“关羽濑”——光听这名字,似乎是蕴含着一段关羽的英雄事迹,可其实完全相反。也是在上文提到过的时候,当时甘宁跟着鲁肃镇守资水南岸的益阳,所部亲兵不过三百,而关羽有兵三万,挑了五千精锐,往资水上游的某处浅濑驻扎,准备渡江。鲁肃召集众将商议,甘宁拍着胸脯说:“可复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对之,保羽闻吾欬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意思是说,再给他多加五百人前去迎敌,他保证关羽听到他咳嗽声,就打死也不敢下水,否则肯定被他擒获。鲁肃点头,多给了他一千兵。果然甘宁一过去,关羽就不敢动了。因此以后就称此处为“关羽濑”,甘宁也因此被孙权拜为西陵太守。 
  话再拉回来,此次关羽打了大胜仗,孙权感到很大的压力,他一方面故意叫吕蒙装病以麻痹关羽,另方面却写信给曹操,请求讨伐关羽。曹操大喜,他正想让孙刘两家对打,自己好渔翁得利,于是把孙权的信送给曹仁,让他用弩射给关羽。而关羽这个白痴,既没有因此提高警惕,也不改变态度,好好地抚慰盟友,反而更加用力刺激孙权。他俘虏了于禁的三万人,借口食物缺乏,强抢孙权屯在湘关的米粮。于是孙权下了决心:这样的狗东西,我不打你,怎么对得起天地良心呢! 
  正好这个时候,曹操的第二拨援兵也到了,那是刚从汉中撤出来的徐晃,所统率的一些新兵。关羽已经包围半塌的樊城一个月了,一点进展也没有,闹到师老兵疲,他曾经和徐晃是好朋友,还想套交情,口呼“大哥”,被徐晃大骂一顿。徐晃趁机装出截其后路之态,吓得关羽烧掉军营,向后退却,在围头、四冢等地扎下新营。徐晃趁胜收复了偃城。接着,徐晃又假装进攻围头,但却偷袭四冢。关羽一看不妙,匆忙亲率五千兵来救,被打得大败,退入营中,想用鹿砦重垒抵挡敌军,却被徐晃趁胜破其鹿砦十重,荆州军跳入沔水而死的,被斩获的,数量惊人。后来曹操仔细倾听了战况报告,夸奖徐晃说:“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这就是“长驱直入”这个成语的来源。 
  关羽被打得这样惨兮兮了,还不肯走,想找机会翻本。可就在这个时候,吕蒙白衣渡江,占领江陵,断了他的后路(谁叫他派和自己有矛盾的糜芳、傅士仁守备后方战略要地,真是找死!)。关羽急忙后退,虽然好在曹仁、徐晃没有追击,他自己却又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吕蒙善待荆州兵家属,并且允许关羽派来的使者“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使者回去把信给大家一散发,士兵一看“家门无恙,见待过于平时”——比关羽管荆州的时候待遇还好,立刻就丧失了斗志,纷纷跑散。从来好的统帅要在掌握军心,别说敌占区送来的信件,就算敌占区传来的任何一点不利消息,也必须*起来,以免影响士气。关羽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懂,他不完蛋才怪哪! 
  以后就简单啦,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军团团包围。他假装表示准备投降,而趁黑夜偷偷逃走,被识破而遭擒,最终让孙权砍了脑袋。我想孙权在砍下这颗长髯头颅的时候,一定在心里遗憾——不是遗憾关羽竟不肯降,而是遗憾原来和我对敌的是这样一个草包,早知道不用慎着了,早就可以做了他,取下荆州! 
  这就是历史上的关羽,和演义中的形象可谓大相径庭。关羽的形象完全是千年以后,被市井百姓宣扬一个“义”字,和封建统治者宣扬一个“忠”字,逐渐捧起来的。其实关羽也许是位壮士,也许是个好哥儿们,却绝对不是大将之才,甚至在军事上接近草包一个。刘备手下的几员将领,和一般从演义中得出的印象不同,其实无脑莽夫不是张飞,而是关羽啊! 
  让咱们用河南关岳庙中一副评关羽的对联来收束这个话题吧——

匹马斩颜良,偏师擒于禁,威武震三军,爵号亭侯功不忝;
徐州降孟德,南郡丧孙权,头颅行万里,封称大帝耻难消!

#14


拨开迷雾见诸葛 

  我们前面的几篇文章,看起来使很多读者不满,骂我们“抄书”的有之,骂我们“胡说”的有之,说明陈寿“公报私仇”的有之,论证史书本来就不可信的也有之。看了这些反馈意见,我们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如果没有反对意见,本身就失去我们写这个系列的意义了;忧的是:如果游戏玩家都是这样一些人,果然游戏到今天还不能为全社会所认同,还背着“精神鸦片”的不公正骂名!
  那么,我们写作这个系列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这使我们想起了前几天在网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名为《冯小宁痛心疾首无法理解》,说的是:“一群天津市三年级的小学生近日在电影院里看到《紫日》里日本兵拿中国活人练刺杀的镜头时,竟然发出了哈哈的笑声,消息传出,举国哗然。昨日专程赴沪出席《紫日》上海首映式的导演冯小宁痛心疾首地说:‘这是一起严重的事件,如果说日本的年轻一代因为教科书的问题而不了解这场战争的实质还可以理解的话,中国的孩子们竟然不知道这段历史意味着什么,那简直就是罪过,对此,我们的家长和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日寇侵华的历史是历史,三国的历史也是历史,但是前者尚为人所重视,后者,大家却似乎认为戏说一下无关紧要。文章引用一位叫李靖国的先生的话:“倘若听任‘戏说’之类传宗接代,泛滥成灾,将来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 
  似乎有点上纲上线,我们也知道现在的年青人非常反感这样。但是反感归反感,若因为对真理的反感就心理逆反,认为历史不需要澄清,可就大错而特错了。游戏是一种娱乐形式,也是一种文化,我们必须赋予它更多的历史和社会内涵,才能让它健康正常的发展,才能让它为全社会所接受。我们为什么喜欢玩光荣公司的《三国志》系列呢?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它是众多三国SLG中,比较接近历史真实的一部啊!
  为了以后可以更好地行文,我们先要在此澄清几点误解。首先,我们也是铁杆玩家,我们并不对游戏抱有偏见。有的朋友看我们骂周大荒的《反三国志演义》,竟然以为我们在骂玩家,真是冤枉!那位朋友一定是没有看过周大荒的书,不知道那是怎样一本垃圾,他或许还会以为所谓用炸药炸死曹魏名将,是受到《霸王的大陆》中“爆炎”的影响呢。其实,周大荒是民国初年的人,因为我们的文章是去年也即2000年完成初稿的,所以用了“本世纪初”一词——这个本世纪,是指20世纪,请读者朋友不要误会。
  其次,关于陈寿是不是一位良史,他有没有故意歪曲历史的问题。陈寿写史公报私仇的谣传,来源于《晋书》。《晋书》载:“或云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嘉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又称:“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唯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受《晋书》的影响,后世乃有称陈寿为“记言之奸贼,载笔之凶人”者。
  然而,北魏崔浩却对此持相反的意见,浩云:“承祚(陈寿字承祚)之评亮,乃有故义过美之誉,按其迹也,不为负之,非挟恨之矣。”清人王鸣盛亦称寿“入晋后,撰次亮集表上之,推许甚至,本传(指《蜀书·诸葛亮传》)特附其目录并上书表,创史家未有之例,尊亮极矣”,而谓《晋书》“好引杂说,固多芜秽,此亦其一也”。同时代的赵翼也持相近的观点,并责《晋书》是“不识轻重”、“无识之论”。首先,陈寿单辟一卷给诸葛亮,这在整部《三国志》中,除去帝王,再无第二人有此殊遇,说陈寿报复诸葛亮的谣言,可以不攻自破了。其次,《晋书》骂《三国志》,而从来在中国史学界对旧史的评价中,《三国志》都可以排前五名,而《晋书》要在百名以外,大家也就可以看出谁对谁错了。这是我们大段引用的史料,主要出自《三国志》的原因。
  第三点,很多朋友竟然认为我们是故意贬低古人,以抬高自己,甚至还有朋友在我们揭穿了某古人的真面目以后,说:“那一定是妒忌。”笑话,我们妒忌古人干什么?!我们不是一概骂倒所有古人,只是先有破,才有立,总要先把泛起的渣滓泼出去,才好把沉在缸底的好东西捞上来。有些朋友说:“你骂曹操啊!”我们干嘛要骂?我们本身就是曹操的FANS。有些朋友说:“你骂赵云啊!”我告诉你,赵云的真实面目,也确实和他演义中的形象不同,但是事迹太少,偏差不是很远,要骂他凑不够一章,所以我们也不会下笔。这只是游戏杂志上的游戏文字,又不是史学论文,我们当然找我们不喜欢的人骂,找我们喜欢的人捧(比如,蒋干其实就很帅),你们只要看我们说得有理没理便罢。不好意思,破坏了大家心目中的偶像,对此,你们可以不看,可以骂我们“讨厌”,可是不能骂我们“胡说”。骂我们“胡说”,你倒用历史的眼光,反驳一下看看?

  说了一大堆对某些读者也许是废话的话,下面让我们转入正题,就拿上面提到过的诸葛亮开刀。我们中的一员,本身就是骂诸葛亮的先锋,在网络上掀起过无数腥风血雨(哈哈,为了保护他的小命,就不公布真实姓名了),但他的部分观点,也并不能为工作室全体同仁接受。所以我们这次骂的笔调,恐怕没有骂关羽来得狠,让部分读者失望了,不好意思……
  首先,说说诸葛亮的出山和他的地位巩固过程。三顾茅庐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的,可是《魏略》和《九州春秋》上记载的诸葛亮主动求见刘备的故事,知道的人却很少了。书上说:“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后来刘备自顾自编帽子,被诸葛亮谏阻,才注意到这个年青人——这一情节,稍加改编,也添加进《三国演义》中去。
  当时荆州出名的读书人很多,刘备因为徐庶的话,就去求见在荆州士人中名声并不很响亮的诸葛亮,可能性不大,除非是基于以下两种考虑:一,有名的读书人都被刘表搜刮光了,刘备只好去找二流名人;二,刘备是想仿效“千金买马骨”的故事,通过走访一个年青人,来提高自己爱才的名声。
  总之,不管刘备因为什么原因去亲自登门找的诸葛亮,既然正史上采用了这种说法,就姑且相信吧。但是后面又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隆中对》。《隆中对》素来被认为是极其高明的战略方针,但是仔细研究之下,就可以发现它具有两个很大的缺陷。一是“联吴”和“据荆”的矛盾(孙吴也想要荆州很久了,两条狗都盯着同一块骨头,怎么会不撕咬?不过,这个问题与主题无关,姑且不谈),二是怎样取得荆州的问题。就第二个问题来看,诸葛亮这篇《隆中对》如果是献给刘表的还情有可原。刘备当时只有小小一个新野,他怎样才能拿到荆州?诸葛亮再聪明,也不是*妖人,他不会知道刘表什么时候死,不会知道曹操什么时候南下,更不会知道刘琮那么简单就投降。没有这第一步的实行方法,《隆中对》就是一纸空文,它也许仍旧是很好的战略方针,但是大而无用,不会吸引当时连屁股也坐不稳的刘备。
  因此,有人估计,《隆中对》的基本策略,其实刘备早就明白,他不过看看这个小年青思路是不是和自己一样,既然大致相同,也就不管细节了,先聘出山再说。还有人认为,所谓《隆中对》,不过是诸葛亮和刘备长时间谈话中的一些片段,连缀起来而已,本身并不是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对策。
  先放下《隆中对》不提,诸葛亮总算出山了。可是他出山没所久,曹军南下,就把刘备打得惨兮兮地向东逃跑。演义中大篇幅渲染的“火烧博望”、“火烧新野”,其实在正史中,根本一笔都没有记载。诸葛亮出山以后的第一份功劳,其实是过江东,说孙权,联合抗曹。赤壁之战以后,“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其间的借东风、伏华容、收四郡本来就子虚乌有,而且直到这个时候,诸葛亮也主要负责内政和外交工作,根本没有上过一线去打仗。
  诸葛亮第一次上阵,是在刘备攻打四川的时候,兵困葭萌,庞统战死,没有办法,才召“(诸葛)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四川平定,“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诸葛)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仍然是文职人员。说诸葛亮用兵如神,起码在刘备生前是看不到的——刘备很少让诸葛亮带兵,并且,似乎也不是很信任他。
  前人早就论证过,刘备手下有三大集团:原从(原来就跟从)集团,代表人物是关、张、赵、黄、魏(黄忠和魏延都不是降将,顺带澄清一下);荆州集团,代表人物是庞统、诸葛亮、马良;四川集团,代表人物是法正、黄权、刘巴、李严。而刘备最信任原从集团(都是老哥儿们嘛,可以理解),第二是四川集团,对于荆州集团就要差很多——尤其在老兄弟关羽死在荆州以后。后来法正成为刘备手下第一大红人,“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他爱报私怨,有人劝诸葛亮向刘备进言,管管法正,诸葛亮却不敢,回答说:“主公之在*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诸葛亮当时的地位并不是刘备下面的第一把交椅,起码法正还压在他上面。
  公元222年,刘备东征,被陆逊在夷陵打得大败,凄凄惨惨逃回白帝城。当他东进前,无数大臣都上表劝阻,只有一向主张孙刘联合的诸葛亮一言不发。有人认为,诸葛亮是同意刘备这次冒险举动的,也有人认为,诸葛亮明知道说了也没用,就来个闷声大发财。等到刘备败回,诸葛亮才仰天长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可见,其实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并不象演义中说的那么重要,所谓“如鱼得水”,只是刘备笼络臣下的一句门面话而已。 
  到刘备临终时,他心目中比诸葛亮更加重要的臣子,如关羽、张飞、庞统、法正、黄权等,死的死,走的走,他才“托孤于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实际上让诸葛亮负责民政,而让李严负责军事。“建兴元年,封(诸葛)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诸葛)亮。”至于诸葛亮军政大权一把抓,那又是以后的事情了。
  讲了那么多,究竟要说明些什么问题呢?我们要说明的是,诸葛亮并不是演义中所描写的“上知天文,下懂地理”的军政两道奇才,而且也不是一出山就成为刘备心腹第一重臣的。要说他最大的才能所在,大概是在政治斗争方面,这就必须要从三大集团的互相倾轧谈起……
  刘备手下,最受信任的当然是原从集团,其中,关羽于219年兵败被孙权擒斩,张飞在221年被部将张达、范强所杀,麋竺因为兄弟麋芳投降东吴而“惭恚发病”死去,孙乾在刘备入蜀后不久就OVER了,简雍卒年,史所不载,但也没有他在刘禅朝廷中的任何事迹,估计死在刘备之先。原从集团所剩到诸葛亮时代的,大概只有资格较嫩的赵云和魏延了。(上一期文章犯了个很大的错误,黄忠不属于刘备原从集团,并且确实是降将,一时手顺就写错了,难得编辑重视我们的稿子,刚收到立刻就上,想修也来不及……特此向广大读者致歉……) 
  刘备第二信任的,是四川集团,其中,法正死于220年,黄权在刘备大败夷陵后,*北降曹魏,许靖和刘巴都死于222年。有分量的只剩下一个生在南阳,但于川中归备的李严了。
  这也就是说,刘备死于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禅即位,改年号为建兴,当此时也,原从集团已经没落,四川集团有权有势的也只剩下一个李严了。而诸葛亮处心积虑地终于搞掉了李严,才得以总揽朝政。
  史载,李严又名李平,刘备病亡,“(李)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为辅政大臣,后又屡次升迁,名爵亚于诸葛亮。但是,在刘禅登基以后,李严的官爵虽然上升,却逐渐丧失第一军事首脑的实际地位。先是诸葛亮亲自统兵南征,根本架空他那个军事统帅,继而李严从永安移屯江州,再以抵御曹真南侵之名兵赴汉中,日益接近诸葛亮控制的中枢政权。等到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更干脆夺其兵柄,只让他押运粮草。蜀道难行,粮草往往不能提前到位,连诸葛亮自己也“每患粮草不继,使己志不申”,现在把这个烫手山芋扔给李严了,李严不出岔子才怪——而且,如果有人正在找你的岔子,想逃可也逃不掉啊!
  关于李严之被贬,史书上说:“(建兴)九年春,亮军祁山,平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又表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平违错章灼……乃废平为民,徙梓潼郡。”乍一看,李严(平)确是罪有应得,粮草押不到前线也就算了,干嘛要骗人呢?干嘛要献谗言召诸葛亮回兵呢?但仔细想想,却感觉疑点甚多——李严何如人也?以一蜀中降将而为刘备重用,使为托孤重臣,诸葛亮也说他“部分如流,趋舍罔滞”,不管其人心术如何,起码才能出众,非庸懦颟顸之辈。这样一个人,怎么会耍出如此拙劣的把戏来呢?正当诸葛亮秉政,后主尸位之际,而能不顾自己亲笔书信还攥在别人手里,就两面大编瞎话,这种所谓“阴谋”,白痴也不会相信!
  总之,李严的政治生涯结束了,诸葛亮变成了蜀汉第一重臣,往好了比是霍光,往坏了比是吕不韦(其实也算不错,没拿他比曹操、王莽,因为他终究有擅权之势,没有逼宫之实)。李严品德不好,也许诸葛亮干掉他是正义之举,但使用那种阴谋诡计,终非君子之所为——我们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政治上,本就没有十足的君子,否则肯定活不下去,千万别把诸葛亮当圣人。圣人只有孔子,所以那老家伙根本无法施展他的政治抱负。继续,随着诸葛亮的权力稳固,原从集团和四川集团彻底退居二线,荆州帮权倾朝野。总有人赞扬诸葛亮用人唯贤,那么就让咱们先来看看那些“贤”的出身吧——
  诸葛亮所亲近并一手扶植起来的年轻一代,不外乎继其执政的蒋琬、费 、姜维,亲如父子的马谡,临终托付以后事的杨仪,以及《出师表》推荐于后主的董允、郭攸之、向宠等。这些人,除姜维是关西降将外,蒋琬零陵人,费 江夏人,马谡、杨仪、向宠襄阳人,董允、郭攸之南郡人——而零陵、江夏、襄阳、南郡,在汉末同隶属于荆州刺史部,也即他们全都是荆州人,诸葛亮的老乡。原从集团不说了,四川集团名臣济济,又在本乡本土,要说他们的子弟毫无可用者,只好从已经被孙权占领了家乡的荆州人里头挑英才,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因此,诸葛亮之用人,并非或者起码并非全部的唯才唯贤,而是以集团利益为其基础的。他的政治斗争能力一流,是勿庸置疑的。
  都说诸葛亮是大政治家,如果这个所谓的“政治”,是指政治斗争的话,我们无话可说,可要说主要指民政的话,恐怕孔明戴不上这顶高帽子。诸葛亮的运补能力不错,当他作为地方民政长官的时候,总是能给前方“足食足兵”,大有萧何遗风。可是这运补能力的背后,是靠合理地统筹安排,以及鼓励生产,还是靠的拼命搜刮,可就谁也不知道了。
  诸葛亮终于爬上第一高位,当了整个蜀汉的家,收到的,是一个烂摊子。经济上,《隆中对》里提到“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可是被暴发户刘备一入成都,大赏军功,搞到国库空虚,虽然后来根据刘巴的建议,发放大钱,平准物价,可那只能是权益之计,长久实行,反而象饮鸩止渴一般。政治上,蜀法严苛,据说刚一出台,“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后人解释说,是治乱要用重典。可是诸葛亮治理蜀汉十二年,这些政策没有丝毫改变的迹象,经济上搞到只靠向东吴出口蜀锦来维持,他自己也说“益州疲弊”;政治上一味高压,人才雕零,学术萎缩,连本史书也没有留下——害得身为蜀人的陈寿,苦于得不到足够的史料,竟然写作《蜀书》,是《三国志》中最薄的一卷。一味秉持旧法,毫不应时改变,诸葛亮能算大政治家吗?
  也许,诸葛亮故意维持这种“战时格局”,是为了积聚力量,等北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再加以改变的。可是一则最终北伐也没有成功,他就算有这个心,也成了梦幻泡影;二来讲论历史不能靠猜测,没有体现出来的东西就不能说它有,诸葛亮就算把他的长远计划天花乱坠写将出来,也多空想的成分,没有实行,谁也不能说肯定成功,从而给他戴上大政治家的高帽子。
  后主建兴三年春(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据说因为运用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策略,“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资治通鉴》还说:“终亮之世,夷不复反”。这历来都被作为诸葛亮治政和用兵高明的一大佐证。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要知道,中国古代的史书,虽然大多数作者的治史态度都比较端正,不会瞎加篡改,但是“华夷之别”的封建观念都是很浓厚的。他们根本不把少数民族当人看,觉得*政权不把他们*干净,就已经很算是善政了。因此,对于诸葛亮征南中,有过多的溢美之词,是可以肯定的。
  南中地区,生产力低下,而诸葛亮才平定它,就“军资所出,国以富饶”,究竟有没有搜刮之实呢?而且夷人真的“不复反”吗?《三国志》记载名臣李恢的事迹:“后军还,南夷复叛,杀害守将。(李)恢身往扑讨,锄尽恶类,徙其豪帅于成都,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时费用不乏。”这肯定是有大肆搜刮的就不用说啦,查李恢卒于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而诸葛亮则死于建兴十二年,所以这次*,应该是在诸葛亮生前发生的。
  还有张嶷的事迹中也提到:“初,越`郡自丞相亮讨高定之后,叟夷数反,杀太守龚禄、焦璜……”以上两证,可以说明,所谓“夷不复反”,完全是虚构的。现在西南地方部分少数民族,还有“孟获七擒七纵诸葛亮,亮不敢再南侵”的传说存在,可见西南夷实际上对孔明的印象是怎样的。
  谈完了政治,咱们再来讲军事。首先先要确定,演义上所谓的“六出祁山”及其过程,十成里有九成是虚构的。从建兴六年到十二年,短短七年间,诸葛亮四次亲统大军北伐。第一次确实出的祁山,因为被张 击破街亭,“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当年冬天,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诸葛)亮粮尽而还”,“魏将王双率骑追(诸葛)亮,(诸葛)亮与战,破之,斩(王)双”。第二年,遣陈式偏师攻武都、阴平,郭淮来拒,“(诸葛)亮自出至建威,(郭)淮退还,遂平二郡”,属于策应进兵,不计在内。建兴八年,魏遣曹真等攻汉中,“(诸葛)亮待之于城固、赤阪,大雨道绝,(曹)真等皆还”,属于防御战,而且接触规模很小,也不能算。建兴九年,诸葛亮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兵,与魏将张 交战,射杀 ”,算是撤退时候最辉煌的胜利了。最后是建兴十二年春,诸葛亮出斜谷,与司马懿对峙于渭水南岸,最终病死五丈原。
  史书上就是这样记载诸葛亮北伐的,他屡屡进兵,不仅未能成功,甚至可以说寸土未得。说诸葛亮是大军事家——完全没有成功的例证,怎么证明他军事能力强?何况仔细分析他的用兵,平庸之处,每每毕见。*军事史家李震先生说得好:“观诸葛亮用兵,在战略上均只见其正,不见其奇,则无可辩护者,至于演义小说谓诸葛用兵神奇莫测者,乃无根之言耳。”
  就以第一次北伐为例。此次北伐,可以说是时机选择得最好的,曹魏以为刘备完蛋以后,蜀中就无人了,根本没有防备,结果被一棒子打懵。诸葛亮“扬声由斜谷道取存 ,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诸葛)亮身率诸军攻祁山……南安、天水、安定叛魏应(诸葛)亮,关中响震”,形势一派大好。因此后人评价说,“若(诸葛)亮速进,则三郡非中国之所有也”。可惜,诸葛亮“徐行不进,既而官兵上陇,三郡复,(诸葛)亮无尺寸之功”。诸葛亮行军力求其稳,不肯疾趋,昔曹操“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遂于当阳长坂大败刘备,利有必趋者也;而亮计不及此,死抱住“必蹶上将军”的古训,其与赵括相差几希?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诸葛亮治蜀,不能富国而妄求强兵,其何异于缘木求鱼?况其用兵又实在平庸。南宋陈亮等书生称“孔明以步卒十余万,西行千里,行行然,求与之战,而仲达以劲骑三十万仅能自守,来不敢敌,去不敢追,彼岂孔明敌哉”,认为蜀军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这是诸葛亮善兵的明证。其实战争的成败要依据战略目标是否达成来作判断,诸葛亮的目标是西据陇右,进图中原,他达到目的了吗?他能算掌握了主动吗?一出祁山,张 直击其必救——街亭,大破马谡,他前功尽弃;二出祁山,曹真料其必出陈仓,使郝昭守之,以逸待劳,又大挫诸葛亮的锋锐;三出、四出,司马懿以坚守之策,教其粮尽自退。由始至终,诸葛亮竭尽心力,却寸步难行;魏劳战之卒少,却收防御战之全功。实际上战争的主动权一直掌握在魏军手里,是以蜀因战益弱,魏被兵不伤,终于有二士灭蜀之役。因此,魏人称“(诸葛)亮粮尽势穷,忧恚呕血,一夕烧营遁走,入谷,道发病卒”,虽语带讥讽,细思却也不无道理。
  综上所述,诸葛亮既不是大政治家,也不是大军事家。在当时代,他也许是比较杰出的一个人物,但是某某家某某家的帽子真要给他戴的话,大概只有“发明家”三个字勉强安得上。诸葛亮的形象演变和关羽很相象,都是作为统治阶级宣扬忠臣孝子的工具,被逐渐拔高,最后于《三国演义》中成为圣人的。你若喜欢小说中虚构的人物形象,那谁都管不着,如果想要谈这段历史,还是把他们请下神坛,拭去覆盖在他们脸上重重的迷雾,通过史书去归纳一个比较真实的历史人物形象吧。

#15


正史中的关羽与演义里的关公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所所长、研究员
 尹韵公 

    历稽二十四史载籍,中华名将如雨如云。然则唯能被后世尊为帝,敬为神,其庙其像遍于域中,远及海外,至今血食犹盛者,独关羽而已!
    但凡盛名之下,大约其实难副。与其说关羽是一个名声显赫的历史人物,还不如说关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某类道德形象的完美寄托。许多史学家都注意到,正史中的关羽与演义里的关公,事实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形象落差。
    譬如,演义里的关公跨一匹浑身如火炭的赤兔马,舞一把八十二斤重的青龙偃月刀,战必胜,攻必克,勇冠三军,所向无敌。正史也承认关羽雄壮威猛,有“万人之敌”,诸葛亮则恭维他是“绝伦逸群”。不过,在三国时代,与关羽武功处于同档水平的将领还有不少,甚至还有超过他的。有史为例:曹魏大将庞德曾亲与关羽交锋,“射羽中额”。当时,庞德常乘一匹白马来往驰骋,“羽军谓之白马将军,皆惮之。”颇有讽刺意义的是,依关羽的武艺高强,居然两次被俘;尤其不可思议的是,身经百战的关公之败走麦城,竟然是被东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将马忠所算计。这种过于悬殊的差距,使人不能不怀疑演义里的夸张成分了。
    又如,演义里把关公描写成不近女色的大丈夫,曹操赠予他的十名美女,他一个不留地送入内门,令侍候甘、糜二位夫人。实际上,关羽还是喜欢美人的。史载:曹公与刘备率军围吕布于下邳 ,吕布谴使秦宜禄出城求救于河内太守张杨。关羽闻讯长得很漂亮的秦宜禄之妻杜氏还留在下邳城内,便多次请求曹操:“妻无子,下城,乞纳宜禄妻。”谁料孟德亦是好色之徒,他见关羽迫不及待的样子,怀疑杜氏异常美貌,及城陷,曹操一见杜氏,“乃自纳之”。关羽为此事深恨曹操,欲趁某次刘备与曹操共猎之机杀掉曹操,后被刘备断然制止。由此可知,曹操送关公美女之事,是假;曹操与关羽争美女之事,倒是真的。
    再如,建安五年,曹操东征刘备,刘备败投袁绍。关羽被擒后,曹操待之甚厚,意在挽留。关羽表示:“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为,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在官渡大战初期,曹操命张辽和关羽为先锋,率军解白马之围。关羽望见袁绍大将颜良的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起首还”。由于曹操与关羽事先订有心照不宣的君子协定,故曹操知道关羽要“黄鹤一去不复返”,即表关羽为汉寿亭侯,重加赏赐,关羽却“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曹操手下欲追杀关羽,被曹操阻拦,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裴松之曾为此评论道:“曹公知羽不留而心嘉其志。去不遣追,以成其义,自非有王霸之度,孰能至于此乎?斯实曹公之休美。”《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正是依据这段史实,采取贬曹褒关的手法,动用四个章回的篇幅,浓墨泼写,极力美化和大肆吹捧关公,捏造出一系列动听、传神的情节,什么“屯土山关公约三事”啦,什么“过五关斩六将”啦等等。其实,全是没边没沿的事情。
    然而,正是靠这些精心刻划、绘声绘色的编造事迹,才撑起了关公“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的伟岸形象。可是,无论演义怎样费尽心思地粉饰和洗刷,只需稍加细究和穷追,便会发现关公的忠义也是大成问题的。试想:刘备和曹操是水火不相容的两大仇敌,既然刘备与关羽关系极深,“寝则同床,食则共器,恩著弟兄”,为何关羽被俘后,一没有自杀以尽刘备之忠,二没有侍机刺曹以报仇,反而是欣然接受了曹操的厚待棗也许关公这样做是为生存第一的本能所驱使;关羽明明知道刘备投奔了袁绍,他不但不去帮助刘备,助袁绍一臂之力打败曹操,反而帮助刘备的敌人斩杀了刘备的朋友的手下大将颜良,解救了曹军白马之围棗也许关羽这样做是为了求得自我心理上的平衡,也就暂时顾不得刘备的厚恩了。曹魏大将于禁和庞德也曾被关羽所俘,但庞德“不屈节而死”,于禁则因投降而遭魏文帝羞辱,“惭感发病薨”。同样受过曹操厚德的于、庞二人就没有关羽聪明,运用义气之术来解脱自己的困境。大概在关羽看来,身在曹营心在刘,投降并不排除义气,义气高于气节。说实话,倘若关公的这套敌我友不分地重视义气、轻视气节的观念值得赞赏、倡导的话,那末,岳飞的怒发冲冠、文天祥的正气高歌、夏完淳的坚贞不屈,也就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了,而洪承畴之流倒是有市场了。
    不可否认,每一个民族都应该而且有理由拥有自己崇拜的英雄形象。如果没有,这个民族势必造就一个英雄形象。一般而言,一个民族推出的英雄形象,虽不说十全十美,但在各个方面都是比较完美的,因而才能具有强烈的亲和力、感召力和示范效应。可是,让人十分费解的是,像关羽这样一位有若干疑点的赳赳武夫,居然被特别崇尚气节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心塑造成为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之辈中一位近乎圣人级别的英雄形象,对他顶礼膜拜,承认了他,认同了他。也有人曾经特别指出:关羽被清朝皇帝累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宜德关圣大帝”,乃是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满族,笼络汉族,软化汉族反抗的一种毒辣的统治策略和手段,从而为那些投降满清的明朝官吏和服从满清的汉族士林,寻找“理论根据”和精神支柱。如此说来,关羽被抬到这么一个吓人的高度,岂不是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这个善于造神与塑鬼的民族身上,存在着某种不健全的心理性格吗?
    当然,我们还要注意到关羽的异化现象,即人们通常在关帝庙见到的关公,既非演义、亦非正史里的关羽,而是按照后世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理想观念重新塑造和组合的关公。这位另类关公,承载着现实人们的希望和寄托,成为千秋凛然的伟岸形象,尤其是成为海外华人社会维系圈内社会联系和公共生活的特殊纽带以及亲情认证。西方社会的早期英雄形象大多是从古希腊神话中拉出来的,可我们中国人历来“不语怪力乱神”,故罕见神话人物,英雄形象只能在现实中找,然后加以精心改造。这样一来,一些历史人物不得不“走样”,甚至面目全非。智圣诸葛亮如此,武圣关公亦如此。
(本文引用史料,均出自《三国志》和《华阳国志》)

#16


诸葛亮作为一代奇人,最为令人钦佩的,不是具体战役中的用兵如神,而是他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在公元207年刘备困顿新野,兵不过万的时候,能如此精妙的预言出三分天下的宏图,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接着的事态几乎是按照他的布置在发展着。刘备先占据了荆州的一半(而且是最富庶的一半),然后占领了益州和汉中,军力强大,逼得曹操几乎要迁都。然而时事难以预料,随着吕蒙渡江,陆逊烧营,诸葛亮当初的一番苦心策划便由于关羽的骄横狂傲和刘备的冲冠一怒而化为泡影。 

这时的蜀汉,面临的局面是很尴尬的。地方只有一州,人口只有百万,赤壁之战后从南中国搜罗来的精兵大量丧失在徐晃、吕蒙和陆逊手中。 
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平定南中,与东吴修好,但在大略上,却必须做出重要的抉择。 
攻,还是守? 

前面的文章已经分析了,由于蜀国和魏国在“底子”上的重大差距,如果两下相安无事各自发展,双方的差距是成几何增长的。蜀国当时受的战乱还比较小,而魏国的大部分土地都经历过从184年直到207年的反复蹂躏,这也是从208年到220年,刘备尽管占据地区只有曹操的1/4,但在作战力量上却反能克制曹操的原因。因此如果放任魏国*发展,等中原、河北、淮东和关中等地区的元气恢复了,蜀国必亡。再是地势险要也没有用。不但如此,在官渡之战前,袁绍的谋士田丰就曾向袁绍建议,不与曹操正面交战,而派遣部分精兵,分头袭击曹操各外围,让他的军队疲于奔命,不能安心 
建设。后来袁绍没有听从,结果兵败。但换个场景,魏国对蜀国,也完全可以采用这种战术,而且双方的差距比起袁绍和曹操当初的差距更要悬殊的多。所以。 
死守,必然是死路一条。 

于是诸葛亮选择了进攻。他在相关文章中也说道,攻打魏国其实也很难成功,但不去攻打则绝对会走向灭亡。因此只想起一个以攻为守的作用,至少牵制一下魏国的兵力,不让他们从容的发展。 

但诸葛亮的北伐却又面对着这样一个矛盾:经过荆州之战后,魏蜀两国无论从军力、财礼和国力上的差距都是太悬殊了。而且魏国和蜀国交界处全是山地,不利于大军的展开。如果魏国主动进攻,也许蜀国还可能(只是有可能!)利用敌人的冒进,再来个类似官渡之战的歼灭战,而现在魏国投入两倍乃至几倍于他的兵力,在地势险要的山区摆下层层迭迭的防御,等着蜀军来冲,这简直就是绞肉机了。 

事实上正是如此。陈寿在《三国志》中说诸葛亮率军打仗并不是很擅长,但从历史来看,司马懿、曹真的魏国名将在兵力众多的情况下,却对蜀国采取守势,而且几乎出战必败,这至少说明诸葛亮的用兵在当时无人可比。可是诸葛亮却*率领数量少,补给差(不管有没有木牛流马,相对不那么富裕的蜀国把粮食千里迢迢运 
到前线很困难)的队伍,向泥潭般的敌人发动了一次次攻击。魏军是典型的人海战役(而且不是相对优势,是绝对优势),而且专用于防御。诸葛亮的用兵固然很强,但战争不可能没有损失,而一旦开始拼消耗,则正中司马懿的下怀(他是不会顾及士兵的死伤的,只要后方的1000万人口能给他源源不断的提供后备兵力)。再说,即使用兵再强的将领,也无法保证万无一失。诸葛亮正是如此。他可以抓住司马懿十次的破绽,消灭他数以万计的兵马,但也只是从皮肉上损伤他。司马懿只要有补充就不会伤筋动骨。而他只要露出了一个破绽并被司马懿抓住,那么便可能断送这一次北伐,甚至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历史上诸葛亮五次北伐(三国演义中说的六出祁山,其实是把曹真对蜀国的进攻也算进去了),几乎每次开头都是连连战胜,但面前始终有众多的魏军拦路,而最后总是以一次必然或者偶然的失败,并由此全局退回。 
何况即使从消耗的角度上讲,这五次北伐光看损失蜀国肯定比魏国少的多。问题是魏国底子大增长快,到底从对发展的相对阻碍上,到底使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什么方向的改变,也很难说。总之,诸葛亮的努力是他的必然抉择,这也是他唯一能做的。 

与诸葛亮同时代的另一个人是魏延。他对于诸葛亮的北伐是赞成的,但在具体的方略上,他比诸葛亮更“左倾”。诸葛亮的具体方略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这种战略在他的才能比敌方统帅更强的时候可以争取积小胜为大胜,而且不会有大的波折,但正如前面所说,这样的战略在敌人实力雄厚的时候,往往因为“必然中的偶然”而造成最终的无工而反。 

魏延则主张直接派遣5000精兵从子午谷小道直插长安。诸葛亮从不同意。究其原因,魏延的主意其实是一种冒险的赌博,成了则可席卷天下,败了则全局崩溃。平均机率其实和诸葛亮的稳扎稳打一样。不过魏延作为一个武将,因此宁可选择这样一种“痛快”的赌博,而诸葛亮为人谨慎,他是要保证万无一失的。但事情就这么公道:你要保证不出现全局崩溃的可能,就必须同时减少你成功的可能性。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时病势于五丈原前线。随即魏延在一次内讧中被杨仪杀死。这两位的代表思想也由此成为了历史。 
诸葛亮的北伐,其实当时在蜀国也是有很多非议的,高层 
中他最有力的支持大概就是魏延了,可魏延左倾有些过头。 
现在他们二人一死,进攻的事也自然停止了。 
诸葛亮死后蜀汉国政有蒋琬掌握,蒋琬之后是费意。他们 
二位都是不好打仗的,因此主战派就只剩下姜维了。但姜维 
在当时还必须受制于费意和蒋琬。他们对姜维说的是,连诸葛丞相如此英明,都无法北伐成功,我们才能不如丞相,因此还不如好好让百姓休养生息呢。 
这个逻辑其实也很简单:既然诸葛亮都无法从进攻中得利,那最好还是不要进攻。然而从策略的抉择上,这又是另一个两难。 
而且是很大的麻烦。因为诸葛亮北伐,第一目的是避害,打乱魏国进攻的可能,至于北伐成功,在他几乎是作为一个激励士气的梦想。魏延的子午谷之计当然是为了求利而进行的赌博,但诸葛亮没有采纳。现在蒋琬和费意决定停止北伐,转而自理内政,实际上是退回到了原来的状态。 
费意和蒋琬当政10多年。这10多年间,蜀国的国力确实得到了较大的积累,但同时魏国也向蜀国发动过几次小规模的进攻。 
而且魏国在这段时间中,完成了司马懿对曹爽的政变,政权*混乱,但国力却大大加强了。其间,姜维也几次率领偏师北伐,对魏国有一定牵制,但成效不大。 

等到蒋琬费意先后死去,姜维当权了。但姜维当权的环境不但不如当初诸葛亮,连蒋琬费意都无法比。内有宦官黄皓进谗,外有实力不断加强的魏军(这时,司马兄弟为了加快夺权建立“武功”,对各战线的重视提高了)。对次他依然走诸葛亮的路线,坚持北伐。应该说其间还是有一些机会,因为这10多年里面魏国内部发生了好几起内战,由此姜维才得以在西线频频占取主动。然而邓艾的出现则等于是让这位名将最后的命运注定。在各次战役中即使不出现那些干扰的因素或者偶然的失误,我们也实在看不到姜维有什么成功的 
可能性。邓艾不是废物,而且更关键的,魏国提供给他的实力太雄厚了。 

经过10多年的征战,蜀国尽管在西线消耗了魏国大量的兵力和物力,但自己也损失不小,国力遥遥(诸葛亮在北伐时最多一次调动军队14万人左右,但到蜀国灭亡时,全国军队只剩下不到9万)。而同时魏国虽然外患内战,但国力依然得到进一步提高,并且由于吴国从孙权后期开始的政局散乱,使得这个曾经让曹操败走华容的军事团体实际上已经只能作为 
一个偏安的小朝廷而苟延了。这时,为了树立威望,司马昭对蜀国动手了。 

战争几乎一开始就注定了。魏国派出了三路人马:邓艾军是驻扎西线的常备军,大约5万人。钟会是从*派遣的远征军,有10多万人,此外还有诸葛绪军作为辅助,也有3万人。司马昭还亲率10万大军在长安督战。 
而当时蜀国兵力不到9万。姜维率军在外线,先杀败了诸葛绪军,接着与钟会的大军在剑阁对峙。这时的钟会收编了诸葛绪的部队,人数上几乎是姜维的三倍。姜维也只有死守之力,毫无还击之能了。 

同时,邓艾率精兵三万,偷渡阴平。不管如何辩解,对阴平小道的疏虞防守是造成蜀国灭亡的直接原因。这样,邓艾的部队便进入了蜀国的腹心。 
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上,作者认为蜀国灭亡责任该由诸葛瞻来承担,理由是当时他也手握2万人马,不该与邓艾在平野决战,而应该坚壁清野,捆死对方。但我却认为这样指责诸葛瞻同样是不公平的。当时的蜀国国内在魏国大举进犯时已经是乱成一团,等到邓艾的大军奇迹般出现在国内, 
简直到了惊慌失措的地步,邓艾大军到处,各县城关隘纷纷投降。这时的蜀军其实已经失去了坚壁清野的可能性,如果再在国内来个长期对峙,自己崩溃的只能是蜀军,而不是魏军。这种情况下,作为当时国内最高军事指挥官的诸葛瞻,当然只能寄希望于全力一战,打败入侵的魏军。因此搜罗了 
成都以及附近的全部兵力去与邓艾决战。当然,诸葛瞻无论从文韬武略都比邓艾差的远,加上七拼八凑的蜀军也抵挡不了精锐的魏军,因此诸葛瞻兵败身死也算以身殉国,没什么好指责的。 
由此蜀国当然也就只有灭亡的命运了。这个其实是完全正常的。历史上在四川建立的政权,除了刘邦最后乘着项羽往东对付齐国的时候杀出关来占了天下,没有不被人瓮中捉鳖的。而刘备也罢,诸葛亮也罢,姜维也罢,他们面临的,都是一个占具并合理统治着70%的天下的魏国,要想翻盘几乎是没有希望的。他们所进行的,是一种悲壮的穷兵黩武,迎着强大的敌人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每一次都有希望,但每一次希望都及其渺茫,仿佛肥皂泡理论上也可以堆成大厦,但却每次都堆不成一样。 
而这一切,其实在关羽北伐镶阳那一刻便已经注定了 

#17


一个字,吊!!!!!!!

#18


兄弟我佩服!!!1

#19


ppyy() 你的意见我有些不同意。先说诸葛亮北伐的必要吧,当诸葛亮刚出茅庐的时候,就和刘备说了,四川这块地,沃野千里,而且不象曹操所占领的那里,几乎没有经过什么大的战役,益州和汉中地势险要,能攻能守。曹操统一了北方以后,最大的事情和就是恢复北方的经济,在赤壁一战后,就没怎么征战了,一方面也听了谋士的意见,座山观虎斗。结果孙权果然吞并了荆州,而后双方又打了一战,如果诸葛亮能坚持守势的话,也许蜀国不会这么快就会被灭亡。奇怪的诸葛亮在进攻魏国的时候,并没有要求东吴的相助,要知道当时的陆逊也是一个不错的人才。

#20


慢慢看

#21


拔毛

#22


晕~~~~~~~~~~~~~~~~~~~~~~~~

#23


抄的

#24


诸葛亮的大部分心思都花在耍小聪明陷害人身上了,真本事恐怕不多
至于历史,也是经过了政客的春秋妙笔,也不见得可信

#25


三国英雄辈出
以至于到了西晋
举国无贤
东晋尽出变态
还记得钟会吗?
嵇康呢?
何所闻而来?
何所见而去?

还值得指出的是
三国人物的辈分
刘关张,与诸葛亮、魏延
不是一辈人
吕布比他们还大

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洛阳东门外
广陵绝响~~

#26


做个记号,好看

#27


理由同上

#28


FENGDA

#29


FSD

#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2


观历史可知刘禅聪明但无大志向,所以能够演出“此间乐不思蜀”装傻保命

#3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4


没读过史书,惭愧。

#5


诸葛亮是好战分子,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六出祁山),要注意的是当时四川一带人口才一百来万。

#6


大冬瓜 说的对。诸葛亮要打仗,为什么后代就那么的喜欢说诸葛亮的好话?

#7


该回复于2010-08-04 16:52:33被版主删除

#8


偶纵观三国
感叹,都是为了一个 义 字
关羽为了义,守荆州,丢了人头
刘备为了义伐误,白帝城托孤
张飞为了义,一急,混丢了人头
诸葛亮为了义,不顾国势衰微,一意伐魏
他何尝不知蜀国衰微,
然而更怕后人说他忘了刘备遗言,恢复大汉
别说他了,即便是你,答应别人的事,
能因为不好办就不办了吗?
姜维也正是为了诸葛亮的遗言
又三出齐山
最后身死

如果,他们都不死,五虎上将外加庞统
一起出动,焉又不成?
然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四川刚平定,关羽就人头落地了
……

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
长空雪乱飘,改尽*旧
扬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
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
骑驴过小桥,独叹黄花瘦

雨后看见彩虹~~

#9


诸葛的失败之处:不能为国家发现人才,除了姜维,蒋琬等几个外几乎没有为蜀国储备什么人.而东吴的鲁肃虽然没老诸会用火攻,但其看人的眼光远盛于诸葛.

#10


刘蝉是废物

#11


如果遇到刘蝉这样的老板,公司肯定破产。

#12


同意chris2029(牛虻---天晴了,很好的太阳) 

#13


万世虚名骂关羽 

  一部《三国演义》教了很多人,也害了很多人,因为很多人偏偏不把它当小说读,而是当历史读。KOEI的《三国志》系列,虽然标榜为“志”,其实基本还是以演义为蓝本,这从人物参数上面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日本“龙”曾经做过一本《三国正史》,那才是真正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可惜历史和历史游戏完全是两码事,一板一眼照正史来,读《三国志》就行了,玩什么游戏啊?所以那款东东的游戏性实在是一级……一级的次。
  还是让我们在游戏外,利用文字来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吧。要了解真实的三国历史,就必须去读陈寿的《三国志》,再配合以裴松之搜集各地逸文为之做的疏,以及《后汉书》和《晋书》这两部正史的部分篇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从民间文学一直到小说《三国演义》,对历史上的人物做了很大幅度的加工和修改,使得部分英雄变恶贼、恶贼变贤臣,庸人化天才、天才化白痴。将演义和正史对照来读,真能吓你一大跟头。那么,咱们首先把高高在上,受到中国人很长时间当无所不能的神来膜拜,当仁智忠义的英雄来崇敬的关老二,洗干净他身上的油彩,好好来嘲笑一番。

渔阳三挝,裸衣骂关 

一挝鼓,骂一声,关羽你个匹夫。 
大草包,享盛名,象首牲摆了猪。 
且待我,裸衣骂,把尔臭史托出。
尔本是,一流氓,杀了人避在远途。
走到那,涿郡时,遇着了刘先主。
恩义结,如兄弟,起兵保那皇图。
汜水关,斩华雄,名传了千古。
其实是,孙文台,他打的此虎。
虎牢关,战吕布,弟兄们奋武。
也都是,说书的,无事里生糊涂。
你只是,一弓手,没多少功夫。
酿两天,存三日,充什么陈醋!

二挝鼓,骂两声,关羽你个土狗。
忠不忠,义不义,说什么汉寿!
等玄德,镇徐州,你做了留守。
与曹合,击吕布,求一个美娇羞。
秦宜禄,有好妻,请赐了咱有。
曹丞相,不应允,就记恶在心头。 
曹刘恶,起兵来,皇叔就遁走。
提起那,桃园义,你心底就无有。
约土山,降了曹,保住了汝首。
说什么,为救嫂,是说书人胡诌。
白马坡,立大功,还有那延津口。
史书上,记得清,你不过插一手。
便算是,民间言,仗马快斩了敌头。 
刺颜良,赤兔功,尔不过一草寇。
为玄德,欲招呼,可怜了文丑。
绕水行,被赶上,一刀劈在脑后。
全无仁,更无德,千古也蒙羞。 
不仰天,不体地,白读了《春秋》!
过五关,斩六将,兜圈子乱走。
全都是,无影事,把热心凉透!

三挝鼓,骂三声,关羽你个软蛋。 
智不智,勇不勇,白吃的干饭! 
烧赤壁,遁华容,你在哪厢观看?
念旧恩,纵放曹,虚无事成美谈。
镇荆州,破联盟,搞遭了局面。
说什么,虎的女,不照镜子看看。
甘兴霸,隔江望,你不敢下滩。
关羽濑,这个名,笑到人肝儿颤。
鲁子敬,单刀会,吓得尔腿软。
割两郡,给东吴,才誊出手北战。 
围樊城,攻不下,伯宁是好汉。
淹七军,天作恶,凭甚把功劳算?
刮骨疗,是胡扯,且饮酒做笑谭。
中了箭,动不得,那才是真案。
徐公明,不念私,呼大兄多凄惨。
兵直入,破连营,大军早溃散。
白衣渡,断了后,逃得多混乱。 
荆州士,多离心,竟让人家书传。
守无门,走无路,被吴把头砍。 
这样将,有何能,谁说会谋算?
尔头颅,传千里,有什么喜欢。 
杀一个,鲁莽将,孙权也笨蛋。
骂毕了,尔一生,哭世人无眼。
今的人,读小说,把史实来错乱!

  仿弥正平裸衣击鼓骂曹的文体,先痛骂一番关羽,相信读过正史的读者,一定已经拍案称快了——没读过也不要紧,等我慢慢解来。
  首先,不能不承认,关羽的武力应该是很高的,当时所谓“万人敌”是也。考据汉代还没有长柄刀,所以青龙偃月那种东西,应该是后世的瞎编乱造。关羽使用的武器,大概出不了长矛、马槊、援上扬的汉戟,或者是短柄环首刀。但是,武力高并不象演义中所描绘的,对战争胜负能够起到很大作用。演义中往往是两阵对开,各出一将单挑,赢方挥旗掩杀,先胜一阵。稍微懂点军事的朋友,都知道这完全是胡扯八咧。
  演义中几乎每仗必有单挑,而《三国志》上所记载的可以确定的单挑,总数目也不过三五回,还基本上都是和参与者个人英雄主义倾向分不开的。将领凭借较量个人武力来推动战斗的胜利,这是野蛮时代的战争方式。而中国自从车战退离了历史舞台,孙武、吴起等军事家开始驱动步兵方阵,通过诡道来夺取胜利以后,单挑的旧俗就已经只存在部分莽夫的意识中了。
  到了汉末三国时代,将领个人的好武力,在战场上只可能起到两种作用:一,是率先冲入敌阵,砍翻大纛几面,夺槊数条,以振奋本军的士气;二,是训练并统领一支禁卫部队,来保护主君家族或者指挥中心——典韦、许褚,以及长坂坡救阿斗以前的赵云,就都是做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
  其实关羽也是这类人物,当保镖没说的,够勇,可是当大将就完全不行。如果按照正史来设计关羽的数值,就大致应该是:武力九十几,统率五十几,政治五十几,智谋五十几,忠义八十几,魅力六十几。
  关羽和张飞都是从起兵就跟着刘备的心腹将领,“恩若兄弟”——注意,仅仅是“若”,史书上也并没有桃园结义这种浪漫主义故事的记载。正史上在关羽传记中第一次提到的大事,是刘备和曹操合力围吕布于下邳前后发生的。可以说,在这以前,关羽没有什么大的功绩可资记录。什么“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全都是没影的事儿。华雄,史书上记载是被孙坚在阳人聚干掉的。而著名的不公平对战(三挑一)现场虎牢关,在今天的河南荥阳西汜水镇,汉代叫虎牢,唐代改名汜水关(想必演义中的华雄,是时空错乱跑到唐朝去才被斩杀的,哈哈)。在历史上,虽然诸侯合兵讨董,但除去孙坚、曹操、王匡等几部人马还进攻过几回外,大多在河南周围屯兵观望,根本不可能合力在虎牢关前与董卓军恶战。何况,就算按照演义来讲,三打一才赶跑了吕布,不知道有什么可炫耀的?
  拉回来说,刘备和曹操合力围吕布于下邳的时候,关羽曾经向曹操请求一件事情。什么事呢?原来吕布麾下将领秦宜禄的老婆长得非常美貌,先前刘备和吕布一主一客共居徐州时,关羽想必是见过这位美妇人,垂涎不已,所以趁此机会,向曹操请求,城破以后,把这个妇人赏了给他。曹操一口答应。可是关羽缺个心眼,没看出来曹操也是好色之徒,他不该请求了一遍又一遍,三番两次请曹操不要忘了承诺。这一来,曹操起了疑心:“这个妇人果真如此漂亮吗?”于是,下邳城破以后,曹操命令捉了秦宜禄的老婆先送来让他自己瞧瞧,这一瞧不打紧,曹操立刻就心旌摇摇,全部忘记了对关羽的承诺,把这妇人自己留下了——直恨得关羽牙痒痒的。
  说句题外话,这位二婚妇人还给曹操带来个拖油瓶儿子,就是后来的魏国骁骑将军秦郎。此人演义中露过一面,在司马懿麾下为将,被诸葛亮识破司马懿诈降之计,将计就计,前来接应的秦朗死于乱军之中。其实历史上的秦朗,一度征讨过来犯的鲜卑,又和燕王曹宇等共同执政,在曹爽和司马懿辅政前,可谓是魏国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之一。
  回过头来再说关羽。刘备逃出许昌,袭杀车胄,再占徐州,派关羽守下邳城,代理太守职务。不久,曹操大军来攻,刘备败走,关羽则被擒了。这里没有什么屯土山约三事,什么忠义护嫂的感人事迹,史书上很简单的一句话——“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是不是关羽贪生怕死,自己降了,谁也不知道。
  曹操待关羽不错,还给他请了个汉寿亭侯的爵位。演义中说,曹操把寿亭侯的印信送给关羽,关羽看了不高兴,非要在前面添上一个“汉”字,以表示“降汉不降曹”。这就是小说家的想当然了。所谓亭侯,是汉代列侯的一种,上面还有乡侯和县侯,就是把一县、一乡或者一亭(低级行政单位)作为某侯爵的食邑(部分税收归此侯)。比如吕布封温侯,温县在司隶河内郡;蜀国马忠封博阳亭侯,博阳在豫州汝南郡。注意,诸葛亮是武乡侯,武乡是县,在徐州琅琊郡,所以他是县侯不是乡侯。汉寿是荆州武陵郡的一个亭名,所以应该是汉寿·亭侯,而不是汉·寿亭侯。
  再往后,就是千古传扬的“斩颜良,诛文丑”了。《魏书》中记载:“绍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绍引兵至黎阳,将渡河。夏四月,公北救延。”这时候,荀攸献计,先假装渡河抄袭袁军后路,吸引袁军西进,然后精兵奇袭白马。颜良果然中计,仓促应战,曹操“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没有说谁杀的颜良。《蜀书》中倒是坐实了关羽的这一功劳:“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此仗胜利,全靠荀攸的献计和曹操的决断,而关羽不过执行者之一,仗着武艺高强,取得敌将首级而已,这只能说关羽的是骁将,却根本无法证明他是大将之才。
  接着,战场转移到了延津南。曹操解鞍下马以骄敌,抛弃辎重以诱敌,“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至”,“时骑不满六百,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根本没提有关羽的功劳。按照《蜀书》中的记载,关羽是在斩了颜良以后,就立刻逃归刘备的。
  就算从演义来看,斩颜良是仗着马快,出其不意,刺颜良于马下(注意,演义照抄了史书上的一个“刺”字,似乎关羽自己也没料到赤兔跑得那么快,还来不及举刀,只好用刀头来刺了),诛文丑也是马快,文丑准备不及,只好绕河而走,结果被赶上,“脑后一刀”。这样看起来,关羽全是靠的偷袭,要说真有功劳,也是赤兔马的功劳,他不过到地方了挥挥兵器,简单就赢,算哪门子好汉? 
  再下来,是“过五关,斩六将”,先不提这六位所谓的曹营名将,基本上全是架空人物,天晓得什么角色(就象演义中的长坂坡救阿斗,说赵云杀死曹营名将多少多少名,结果没有几个以前露过一面,也不知道曹营哪来这么多名将),这五关的地理位置,就编得莫名其妙。关羽从许都出来,第一站是东岭关,在汉代的地图上查来查去,完全找不到,八成是个虚构的地名。第二站是洛阳,洛阳在许都西北数百里处,不知道关羽要到河北的袁绍阵营中去找刘备,干嘛先往西走?第三站汜水关,也是就唐代的虎牢关,在洛阳东南——他又走回来了。第四站荥阳,就在汜水边上;最后一站黄河渡口,黄河渡口多了,谁知道是哪一个。总之,关羽不着急去找刘备,反而先往西北方去游览了一番,杀了几个无名下将,然后回来炫耀说我这一路走得多么多么辛苦…… 
  史书上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这一段,按常理揣度,也当然完全不可能,除非——关羽真的是天字第一号路痴。

  关羽从曹营逃归刘备,是在建安五年(200年),而当他再次在历史中露面,则要到八年后的曹军南征。《三国志》上记载:“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其后曹操在赤壁战败,退回北方,“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
  关于赤壁之战,《魏书》和《吴书》中的记载绝然不同。《魏书》说:“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而《吴书》却说:“(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但不管是哪种说法,所谓的赤壁之战都没有演义中那样重要和辉煌。而关羽在此战中的作用,史书上也没有丝毫记载。演义中为了体现关羽的义气,还虚构了“华容道义释曹操”的感人情节。有关这段小说的背景,可以参考裴疏引《山阳公载记》所说的:“(曹)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 
  所以啊,曹操可能是逃得很惨,可是刘备根本没有在他归路上设伏,只是马后炮放了几把无用的火而已,关羽义释曹操完全是演义的虚构。
  此后,“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刘备拿下益州,感觉这地方不错,就呆住不走了,把荆州军政两方面都交给了关羽。为什么?因为关羽是他老哥们,可以保证忠诚度。
  刘备在益州收了马超,因为关羽从来没有见过马超,就写信给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马超什么人啊?他本事怎么样?诸葛亮知道关羽这家伙比较骄傲,就哄哄他,说马超文武全才,当世豪杰,足可以和张飞并列,不过当然啦,“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没有关将军你厉害啊。因为关羽“美须髯”,也就是说胡子非常漂亮,所以诸葛亮尊称他一个“髯”字。关羽看了信,这个高兴啊,拿了去到处给人显摆——整个儿一个被捧得飘飘然的大老冒! 
  这里讲一句题外话,所谓的“五虎上将”,也是演义的虚构。虽然关、张、马、黄、赵五人在史书上并列一传,但是赵云长时间担任刘备的亲卫队长,资格和升官速度比其他四人差得太多,要在那四个死了以后,才慢慢爬上去的。
  然后,就是关羽最辉煌的北伐了。演义上说,关羽围曹仁于樊城,曹操派于禁、庞德统帅七军往援,结果被关羽水淹七军,杀庞德、擒于禁,威震华夏。曹操没有办法,甚至一度想迁都以避其锋,最后接受了司马懿等人的建议,偷偷和孙权联合,偷袭荆州,同时再派徐晃正面攻击关羽。关羽腹背受敌,这才大败,凄凄惶惶逃走麦城,被孙权逮住砍了脑袋。 
  这么一看,似乎关羽真的很强,所以败亡,全属天意,非战之过也。但真实的历史,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的。“威震华夏”这四个字,是史书上的原文,但仅靠这四个字,却并不能说明老关他肯定很拽。威震华夏是形势所及,导致这种形势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非关羽的功劳。 
  当时是汉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从益州北进,图谋汉中,虽然被曹洪斩杀了吴兰等将,但是刘备主力并未损失。于是曹操西去长安,准备展开和刘备的恶战。而为配合刘备进兵,并趁曹操战略重点西移,南线空虚,关羽以荆州主力北伐,攻击镇守樊城的曹仁。当时,关羽撒开无数间谍北去,煽动荆、兖等地豪强*。十月,宛城守将侯音*,扣押太守,响应关羽。第二年正月,“(曹)仁率诸军攻破音,斩其首,还屯樊”。
  曹仁的兵力不如关羽,但凭借樊城等据点,一直和关羽对峙了大半年。五月,曹操结束汉中战事,回归长安——这仗打得实在窝囊,大将夏侯渊都战死在走马谷(一说定军山),曹操好不容易把残兵领了出来,还来不及喘口气,就于七月派于禁、庞德统兵数万,南下增援曹仁。
    接着,关羽水淹七军。史书上只说:“关羽攻樊,时汉水暴溢,于禁等七军皆没,禁降羽。”根本没有提到关羽如何利用天候破敌,而完全是因为偶然的天灾,于禁仓促来援的北方兵马缺乏船只,而关羽带的荆州兵当然既多战船,又善水战,于是一战擒禁。要据此就说关羽如何能带兵打仗,恐怕不大站得住脚。
  于禁全军覆没,整整三万人被关羽俘获,樊城附近的战局对曹军非常不利。“仁人马数千人守城,城不没者数板”——也就是说,洪水距离城墙头只有几块木板的厚度了,可实在危险。然而更危险的是,“羽乘船临城,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欲尽,救兵不至”。曹仁看情况不好,就想突围撤退,但是参谋满宠劝他说,你要是一跑,北部荆州咱们就全丢了啊!曹仁一听不错,当下“激励将士,示以必死”,咬牙苦守。
  就是在这个时候,曹操想到了迁都,关羽似乎真的“威震华夏”。但是实际上,曹操自十五年前攻下袁氏的大本营邺城以后,就懒得再回许都看汉献帝的苦瓜脸孔了,一直以邺为居所,每战必以儿子(或曹丕或曹植)留守,战后则归。建安十五年(210年),也就是曹操以邺城作为新大本营的第六年,更在邺大起铜雀台。总之,曹家的统治中心实在邺而不在许。关羽围了樊城,曹丞相一烦,想把那个名义上的天子之都废掉,全挪到邺来,这其实算屁大的事啊。而且那也不过就是一闪念,司马懿等一劝,立刻做罢,压根儿就没真这么计划过。结果就被后人抓住小辫子,遂成关羽之名。因此有人如此评论道:关羽生平顶峰“威震华夏”之时,也不过只是掀起了曹丞相袍袖的一个小角罢了。 
  不过于禁的失败,直接刺激了一个人,那就是孙权。孙权和刘备在合兵破曹操于赤壁以后,围绕着荆州问题就一直在内斗不休。刘备一开始说借取荆州,等夺了益州就归还,可是进了成都以后却又反悔,说:“我正在图谋凉州,等拿了凉州,就把整个荆州还给你。”孙权心说,这种空头许诺到哪天才能到头哇,于是派遣官吏接收荆州南部三郡(长沙、零陵、桂阳),想造成既成事实。关羽听说此事,老实不客气,全部给你赶跑。孙权大怒,提兵两万前来火拼,派鲁肃在巴丘牵制关羽,而吕蒙等人飞速夺取了三郡。刘备现在实力强了,腰杆也硬了,也马上亲自东来增援关羽。赶巧这时候曹操收了汉中,消息传到四川,成都百姓一夜三惊,人心惶惶。刘备没办法,只好提出和谈,决定让孙权吐出零陵,而他把长沙、江夏、桂阳三郡还给东吴,这才抽出身來西抗曹操。 
  在这些争斗过程中,《吴书》上记载了两件事情,牵涉到关羽。一件是大家都熟悉的“单刀会”,元朝大戏剧家关汉卿还创作了同名杂剧,把关羽写得这个威风。但是史书上记载的这场会议过程,却和演义、戏曲中完全不同。
  故事就发生在刘备前来增援关羽,准备和孙权决斗的前后。鲁肃一直是孙刘联合抗曹的竭力主张者,实在怕事情闹大了不好收拾,于是邀请关羽前来谈判。双方商量定了,兵马都驻扎在百步以外,而谈判双方代表只准各带一把单刀——所以叫“单刀会”。会上,鲁肃侃侃而谈,不卑不亢,有理有据:“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关羽给说得哑口无言,唯唯而退。不久,刘备就割了三郡给东吴——虽然这不是鲁肃的功劳,而是曹操杀入汉中,威胁刘备后背的功劳,但是谈判双方的气势高下,比起演义来可完全是左右颠倒啊。 
  另一个故事,和一个地名有关,名叫“关羽濑”——光听这名字,似乎是蕴含着一段关羽的英雄事迹,可其实完全相反。也是在上文提到过的时候,当时甘宁跟着鲁肃镇守资水南岸的益阳,所部亲兵不过三百,而关羽有兵三万,挑了五千精锐,往资水上游的某处浅濑驻扎,准备渡江。鲁肃召集众将商议,甘宁拍着胸脯说:“可复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对之,保羽闻吾欬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意思是说,再给他多加五百人前去迎敌,他保证关羽听到他咳嗽声,就打死也不敢下水,否则肯定被他擒获。鲁肃点头,多给了他一千兵。果然甘宁一过去,关羽就不敢动了。因此以后就称此处为“关羽濑”,甘宁也因此被孙权拜为西陵太守。 
  话再拉回来,此次关羽打了大胜仗,孙权感到很大的压力,他一方面故意叫吕蒙装病以麻痹关羽,另方面却写信给曹操,请求讨伐关羽。曹操大喜,他正想让孙刘两家对打,自己好渔翁得利,于是把孙权的信送给曹仁,让他用弩射给关羽。而关羽这个白痴,既没有因此提高警惕,也不改变态度,好好地抚慰盟友,反而更加用力刺激孙权。他俘虏了于禁的三万人,借口食物缺乏,强抢孙权屯在湘关的米粮。于是孙权下了决心:这样的狗东西,我不打你,怎么对得起天地良心呢! 
  正好这个时候,曹操的第二拨援兵也到了,那是刚从汉中撤出来的徐晃,所统率的一些新兵。关羽已经包围半塌的樊城一个月了,一点进展也没有,闹到师老兵疲,他曾经和徐晃是好朋友,还想套交情,口呼“大哥”,被徐晃大骂一顿。徐晃趁机装出截其后路之态,吓得关羽烧掉军营,向后退却,在围头、四冢等地扎下新营。徐晃趁胜收复了偃城。接着,徐晃又假装进攻围头,但却偷袭四冢。关羽一看不妙,匆忙亲率五千兵来救,被打得大败,退入营中,想用鹿砦重垒抵挡敌军,却被徐晃趁胜破其鹿砦十重,荆州军跳入沔水而死的,被斩获的,数量惊人。后来曹操仔细倾听了战况报告,夸奖徐晃说:“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这就是“长驱直入”这个成语的来源。 
  关羽被打得这样惨兮兮了,还不肯走,想找机会翻本。可就在这个时候,吕蒙白衣渡江,占领江陵,断了他的后路(谁叫他派和自己有矛盾的糜芳、傅士仁守备后方战略要地,真是找死!)。关羽急忙后退,虽然好在曹仁、徐晃没有追击,他自己却又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吕蒙善待荆州兵家属,并且允许关羽派来的使者“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使者回去把信给大家一散发,士兵一看“家门无恙,见待过于平时”——比关羽管荆州的时候待遇还好,立刻就丧失了斗志,纷纷跑散。从来好的统帅要在掌握军心,别说敌占区送来的信件,就算敌占区传来的任何一点不利消息,也必须*起来,以免影响士气。关羽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懂,他不完蛋才怪哪! 
  以后就简单啦,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军团团包围。他假装表示准备投降,而趁黑夜偷偷逃走,被识破而遭擒,最终让孙权砍了脑袋。我想孙权在砍下这颗长髯头颅的时候,一定在心里遗憾——不是遗憾关羽竟不肯降,而是遗憾原来和我对敌的是这样一个草包,早知道不用慎着了,早就可以做了他,取下荆州! 
  这就是历史上的关羽,和演义中的形象可谓大相径庭。关羽的形象完全是千年以后,被市井百姓宣扬一个“义”字,和封建统治者宣扬一个“忠”字,逐渐捧起来的。其实关羽也许是位壮士,也许是个好哥儿们,却绝对不是大将之才,甚至在军事上接近草包一个。刘备手下的几员将领,和一般从演义中得出的印象不同,其实无脑莽夫不是张飞,而是关羽啊! 
  让咱们用河南关岳庙中一副评关羽的对联来收束这个话题吧——

匹马斩颜良,偏师擒于禁,威武震三军,爵号亭侯功不忝;
徐州降孟德,南郡丧孙权,头颅行万里,封称大帝耻难消!

#14


拨开迷雾见诸葛 

  我们前面的几篇文章,看起来使很多读者不满,骂我们“抄书”的有之,骂我们“胡说”的有之,说明陈寿“公报私仇”的有之,论证史书本来就不可信的也有之。看了这些反馈意见,我们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如果没有反对意见,本身就失去我们写这个系列的意义了;忧的是:如果游戏玩家都是这样一些人,果然游戏到今天还不能为全社会所认同,还背着“精神鸦片”的不公正骂名!
  那么,我们写作这个系列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这使我们想起了前几天在网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名为《冯小宁痛心疾首无法理解》,说的是:“一群天津市三年级的小学生近日在电影院里看到《紫日》里日本兵拿中国活人练刺杀的镜头时,竟然发出了哈哈的笑声,消息传出,举国哗然。昨日专程赴沪出席《紫日》上海首映式的导演冯小宁痛心疾首地说:‘这是一起严重的事件,如果说日本的年轻一代因为教科书的问题而不了解这场战争的实质还可以理解的话,中国的孩子们竟然不知道这段历史意味着什么,那简直就是罪过,对此,我们的家长和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日寇侵华的历史是历史,三国的历史也是历史,但是前者尚为人所重视,后者,大家却似乎认为戏说一下无关紧要。文章引用一位叫李靖国的先生的话:“倘若听任‘戏说’之类传宗接代,泛滥成灾,将来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 
  似乎有点上纲上线,我们也知道现在的年青人非常反感这样。但是反感归反感,若因为对真理的反感就心理逆反,认为历史不需要澄清,可就大错而特错了。游戏是一种娱乐形式,也是一种文化,我们必须赋予它更多的历史和社会内涵,才能让它健康正常的发展,才能让它为全社会所接受。我们为什么喜欢玩光荣公司的《三国志》系列呢?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它是众多三国SLG中,比较接近历史真实的一部啊!
  为了以后可以更好地行文,我们先要在此澄清几点误解。首先,我们也是铁杆玩家,我们并不对游戏抱有偏见。有的朋友看我们骂周大荒的《反三国志演义》,竟然以为我们在骂玩家,真是冤枉!那位朋友一定是没有看过周大荒的书,不知道那是怎样一本垃圾,他或许还会以为所谓用炸药炸死曹魏名将,是受到《霸王的大陆》中“爆炎”的影响呢。其实,周大荒是民国初年的人,因为我们的文章是去年也即2000年完成初稿的,所以用了“本世纪初”一词——这个本世纪,是指20世纪,请读者朋友不要误会。
  其次,关于陈寿是不是一位良史,他有没有故意歪曲历史的问题。陈寿写史公报私仇的谣传,来源于《晋书》。《晋书》载:“或云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嘉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又称:“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唯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受《晋书》的影响,后世乃有称陈寿为“记言之奸贼,载笔之凶人”者。
  然而,北魏崔浩却对此持相反的意见,浩云:“承祚(陈寿字承祚)之评亮,乃有故义过美之誉,按其迹也,不为负之,非挟恨之矣。”清人王鸣盛亦称寿“入晋后,撰次亮集表上之,推许甚至,本传(指《蜀书·诸葛亮传》)特附其目录并上书表,创史家未有之例,尊亮极矣”,而谓《晋书》“好引杂说,固多芜秽,此亦其一也”。同时代的赵翼也持相近的观点,并责《晋书》是“不识轻重”、“无识之论”。首先,陈寿单辟一卷给诸葛亮,这在整部《三国志》中,除去帝王,再无第二人有此殊遇,说陈寿报复诸葛亮的谣言,可以不攻自破了。其次,《晋书》骂《三国志》,而从来在中国史学界对旧史的评价中,《三国志》都可以排前五名,而《晋书》要在百名以外,大家也就可以看出谁对谁错了。这是我们大段引用的史料,主要出自《三国志》的原因。
  第三点,很多朋友竟然认为我们是故意贬低古人,以抬高自己,甚至还有朋友在我们揭穿了某古人的真面目以后,说:“那一定是妒忌。”笑话,我们妒忌古人干什么?!我们不是一概骂倒所有古人,只是先有破,才有立,总要先把泛起的渣滓泼出去,才好把沉在缸底的好东西捞上来。有些朋友说:“你骂曹操啊!”我们干嘛要骂?我们本身就是曹操的FANS。有些朋友说:“你骂赵云啊!”我告诉你,赵云的真实面目,也确实和他演义中的形象不同,但是事迹太少,偏差不是很远,要骂他凑不够一章,所以我们也不会下笔。这只是游戏杂志上的游戏文字,又不是史学论文,我们当然找我们不喜欢的人骂,找我们喜欢的人捧(比如,蒋干其实就很帅),你们只要看我们说得有理没理便罢。不好意思,破坏了大家心目中的偶像,对此,你们可以不看,可以骂我们“讨厌”,可是不能骂我们“胡说”。骂我们“胡说”,你倒用历史的眼光,反驳一下看看?

  说了一大堆对某些读者也许是废话的话,下面让我们转入正题,就拿上面提到过的诸葛亮开刀。我们中的一员,本身就是骂诸葛亮的先锋,在网络上掀起过无数腥风血雨(哈哈,为了保护他的小命,就不公布真实姓名了),但他的部分观点,也并不能为工作室全体同仁接受。所以我们这次骂的笔调,恐怕没有骂关羽来得狠,让部分读者失望了,不好意思……
  首先,说说诸葛亮的出山和他的地位巩固过程。三顾茅庐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的,可是《魏略》和《九州春秋》上记载的诸葛亮主动求见刘备的故事,知道的人却很少了。书上说:“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后来刘备自顾自编帽子,被诸葛亮谏阻,才注意到这个年青人——这一情节,稍加改编,也添加进《三国演义》中去。
  当时荆州出名的读书人很多,刘备因为徐庶的话,就去求见在荆州士人中名声并不很响亮的诸葛亮,可能性不大,除非是基于以下两种考虑:一,有名的读书人都被刘表搜刮光了,刘备只好去找二流名人;二,刘备是想仿效“千金买马骨”的故事,通过走访一个年青人,来提高自己爱才的名声。
  总之,不管刘备因为什么原因去亲自登门找的诸葛亮,既然正史上采用了这种说法,就姑且相信吧。但是后面又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隆中对》。《隆中对》素来被认为是极其高明的战略方针,但是仔细研究之下,就可以发现它具有两个很大的缺陷。一是“联吴”和“据荆”的矛盾(孙吴也想要荆州很久了,两条狗都盯着同一块骨头,怎么会不撕咬?不过,这个问题与主题无关,姑且不谈),二是怎样取得荆州的问题。就第二个问题来看,诸葛亮这篇《隆中对》如果是献给刘表的还情有可原。刘备当时只有小小一个新野,他怎样才能拿到荆州?诸葛亮再聪明,也不是*妖人,他不会知道刘表什么时候死,不会知道曹操什么时候南下,更不会知道刘琮那么简单就投降。没有这第一步的实行方法,《隆中对》就是一纸空文,它也许仍旧是很好的战略方针,但是大而无用,不会吸引当时连屁股也坐不稳的刘备。
  因此,有人估计,《隆中对》的基本策略,其实刘备早就明白,他不过看看这个小年青思路是不是和自己一样,既然大致相同,也就不管细节了,先聘出山再说。还有人认为,所谓《隆中对》,不过是诸葛亮和刘备长时间谈话中的一些片段,连缀起来而已,本身并不是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对策。
  先放下《隆中对》不提,诸葛亮总算出山了。可是他出山没所久,曹军南下,就把刘备打得惨兮兮地向东逃跑。演义中大篇幅渲染的“火烧博望”、“火烧新野”,其实在正史中,根本一笔都没有记载。诸葛亮出山以后的第一份功劳,其实是过江东,说孙权,联合抗曹。赤壁之战以后,“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其间的借东风、伏华容、收四郡本来就子虚乌有,而且直到这个时候,诸葛亮也主要负责内政和外交工作,根本没有上过一线去打仗。
  诸葛亮第一次上阵,是在刘备攻打四川的时候,兵困葭萌,庞统战死,没有办法,才召“(诸葛)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四川平定,“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诸葛)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仍然是文职人员。说诸葛亮用兵如神,起码在刘备生前是看不到的——刘备很少让诸葛亮带兵,并且,似乎也不是很信任他。
  前人早就论证过,刘备手下有三大集团:原从(原来就跟从)集团,代表人物是关、张、赵、黄、魏(黄忠和魏延都不是降将,顺带澄清一下);荆州集团,代表人物是庞统、诸葛亮、马良;四川集团,代表人物是法正、黄权、刘巴、李严。而刘备最信任原从集团(都是老哥儿们嘛,可以理解),第二是四川集团,对于荆州集团就要差很多——尤其在老兄弟关羽死在荆州以后。后来法正成为刘备手下第一大红人,“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他爱报私怨,有人劝诸葛亮向刘备进言,管管法正,诸葛亮却不敢,回答说:“主公之在*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诸葛亮当时的地位并不是刘备下面的第一把交椅,起码法正还压在他上面。
  公元222年,刘备东征,被陆逊在夷陵打得大败,凄凄惨惨逃回白帝城。当他东进前,无数大臣都上表劝阻,只有一向主张孙刘联合的诸葛亮一言不发。有人认为,诸葛亮是同意刘备这次冒险举动的,也有人认为,诸葛亮明知道说了也没用,就来个闷声大发财。等到刘备败回,诸葛亮才仰天长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可见,其实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并不象演义中说的那么重要,所谓“如鱼得水”,只是刘备笼络臣下的一句门面话而已。 
  到刘备临终时,他心目中比诸葛亮更加重要的臣子,如关羽、张飞、庞统、法正、黄权等,死的死,走的走,他才“托孤于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实际上让诸葛亮负责民政,而让李严负责军事。“建兴元年,封(诸葛)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诸葛)亮。”至于诸葛亮军政大权一把抓,那又是以后的事情了。
  讲了那么多,究竟要说明些什么问题呢?我们要说明的是,诸葛亮并不是演义中所描写的“上知天文,下懂地理”的军政两道奇才,而且也不是一出山就成为刘备心腹第一重臣的。要说他最大的才能所在,大概是在政治斗争方面,这就必须要从三大集团的互相倾轧谈起……
  刘备手下,最受信任的当然是原从集团,其中,关羽于219年兵败被孙权擒斩,张飞在221年被部将张达、范强所杀,麋竺因为兄弟麋芳投降东吴而“惭恚发病”死去,孙乾在刘备入蜀后不久就OVER了,简雍卒年,史所不载,但也没有他在刘禅朝廷中的任何事迹,估计死在刘备之先。原从集团所剩到诸葛亮时代的,大概只有资格较嫩的赵云和魏延了。(上一期文章犯了个很大的错误,黄忠不属于刘备原从集团,并且确实是降将,一时手顺就写错了,难得编辑重视我们的稿子,刚收到立刻就上,想修也来不及……特此向广大读者致歉……) 
  刘备第二信任的,是四川集团,其中,法正死于220年,黄权在刘备大败夷陵后,*北降曹魏,许靖和刘巴都死于222年。有分量的只剩下一个生在南阳,但于川中归备的李严了。
  这也就是说,刘备死于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禅即位,改年号为建兴,当此时也,原从集团已经没落,四川集团有权有势的也只剩下一个李严了。而诸葛亮处心积虑地终于搞掉了李严,才得以总揽朝政。
  史载,李严又名李平,刘备病亡,“(李)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为辅政大臣,后又屡次升迁,名爵亚于诸葛亮。但是,在刘禅登基以后,李严的官爵虽然上升,却逐渐丧失第一军事首脑的实际地位。先是诸葛亮亲自统兵南征,根本架空他那个军事统帅,继而李严从永安移屯江州,再以抵御曹真南侵之名兵赴汉中,日益接近诸葛亮控制的中枢政权。等到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更干脆夺其兵柄,只让他押运粮草。蜀道难行,粮草往往不能提前到位,连诸葛亮自己也“每患粮草不继,使己志不申”,现在把这个烫手山芋扔给李严了,李严不出岔子才怪——而且,如果有人正在找你的岔子,想逃可也逃不掉啊!
  关于李严之被贬,史书上说:“(建兴)九年春,亮军祁山,平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又表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平违错章灼……乃废平为民,徙梓潼郡。”乍一看,李严(平)确是罪有应得,粮草押不到前线也就算了,干嘛要骗人呢?干嘛要献谗言召诸葛亮回兵呢?但仔细想想,却感觉疑点甚多——李严何如人也?以一蜀中降将而为刘备重用,使为托孤重臣,诸葛亮也说他“部分如流,趋舍罔滞”,不管其人心术如何,起码才能出众,非庸懦颟顸之辈。这样一个人,怎么会耍出如此拙劣的把戏来呢?正当诸葛亮秉政,后主尸位之际,而能不顾自己亲笔书信还攥在别人手里,就两面大编瞎话,这种所谓“阴谋”,白痴也不会相信!
  总之,李严的政治生涯结束了,诸葛亮变成了蜀汉第一重臣,往好了比是霍光,往坏了比是吕不韦(其实也算不错,没拿他比曹操、王莽,因为他终究有擅权之势,没有逼宫之实)。李严品德不好,也许诸葛亮干掉他是正义之举,但使用那种阴谋诡计,终非君子之所为——我们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政治上,本就没有十足的君子,否则肯定活不下去,千万别把诸葛亮当圣人。圣人只有孔子,所以那老家伙根本无法施展他的政治抱负。继续,随着诸葛亮的权力稳固,原从集团和四川集团彻底退居二线,荆州帮权倾朝野。总有人赞扬诸葛亮用人唯贤,那么就让咱们先来看看那些“贤”的出身吧——
  诸葛亮所亲近并一手扶植起来的年轻一代,不外乎继其执政的蒋琬、费 、姜维,亲如父子的马谡,临终托付以后事的杨仪,以及《出师表》推荐于后主的董允、郭攸之、向宠等。这些人,除姜维是关西降将外,蒋琬零陵人,费 江夏人,马谡、杨仪、向宠襄阳人,董允、郭攸之南郡人——而零陵、江夏、襄阳、南郡,在汉末同隶属于荆州刺史部,也即他们全都是荆州人,诸葛亮的老乡。原从集团不说了,四川集团名臣济济,又在本乡本土,要说他们的子弟毫无可用者,只好从已经被孙权占领了家乡的荆州人里头挑英才,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因此,诸葛亮之用人,并非或者起码并非全部的唯才唯贤,而是以集团利益为其基础的。他的政治斗争能力一流,是勿庸置疑的。
  都说诸葛亮是大政治家,如果这个所谓的“政治”,是指政治斗争的话,我们无话可说,可要说主要指民政的话,恐怕孔明戴不上这顶高帽子。诸葛亮的运补能力不错,当他作为地方民政长官的时候,总是能给前方“足食足兵”,大有萧何遗风。可是这运补能力的背后,是靠合理地统筹安排,以及鼓励生产,还是靠的拼命搜刮,可就谁也不知道了。
  诸葛亮终于爬上第一高位,当了整个蜀汉的家,收到的,是一个烂摊子。经济上,《隆中对》里提到“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可是被暴发户刘备一入成都,大赏军功,搞到国库空虚,虽然后来根据刘巴的建议,发放大钱,平准物价,可那只能是权益之计,长久实行,反而象饮鸩止渴一般。政治上,蜀法严苛,据说刚一出台,“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后人解释说,是治乱要用重典。可是诸葛亮治理蜀汉十二年,这些政策没有丝毫改变的迹象,经济上搞到只靠向东吴出口蜀锦来维持,他自己也说“益州疲弊”;政治上一味高压,人才雕零,学术萎缩,连本史书也没有留下——害得身为蜀人的陈寿,苦于得不到足够的史料,竟然写作《蜀书》,是《三国志》中最薄的一卷。一味秉持旧法,毫不应时改变,诸葛亮能算大政治家吗?
  也许,诸葛亮故意维持这种“战时格局”,是为了积聚力量,等北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再加以改变的。可是一则最终北伐也没有成功,他就算有这个心,也成了梦幻泡影;二来讲论历史不能靠猜测,没有体现出来的东西就不能说它有,诸葛亮就算把他的长远计划天花乱坠写将出来,也多空想的成分,没有实行,谁也不能说肯定成功,从而给他戴上大政治家的高帽子。
  后主建兴三年春(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据说因为运用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策略,“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资治通鉴》还说:“终亮之世,夷不复反”。这历来都被作为诸葛亮治政和用兵高明的一大佐证。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要知道,中国古代的史书,虽然大多数作者的治史态度都比较端正,不会瞎加篡改,但是“华夷之别”的封建观念都是很浓厚的。他们根本不把少数民族当人看,觉得*政权不把他们*干净,就已经很算是善政了。因此,对于诸葛亮征南中,有过多的溢美之词,是可以肯定的。
  南中地区,生产力低下,而诸葛亮才平定它,就“军资所出,国以富饶”,究竟有没有搜刮之实呢?而且夷人真的“不复反”吗?《三国志》记载名臣李恢的事迹:“后军还,南夷复叛,杀害守将。(李)恢身往扑讨,锄尽恶类,徙其豪帅于成都,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时费用不乏。”这肯定是有大肆搜刮的就不用说啦,查李恢卒于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而诸葛亮则死于建兴十二年,所以这次*,应该是在诸葛亮生前发生的。
  还有张嶷的事迹中也提到:“初,越`郡自丞相亮讨高定之后,叟夷数反,杀太守龚禄、焦璜……”以上两证,可以说明,所谓“夷不复反”,完全是虚构的。现在西南地方部分少数民族,还有“孟获七擒七纵诸葛亮,亮不敢再南侵”的传说存在,可见西南夷实际上对孔明的印象是怎样的。
  谈完了政治,咱们再来讲军事。首先先要确定,演义上所谓的“六出祁山”及其过程,十成里有九成是虚构的。从建兴六年到十二年,短短七年间,诸葛亮四次亲统大军北伐。第一次确实出的祁山,因为被张 击破街亭,“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当年冬天,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诸葛)亮粮尽而还”,“魏将王双率骑追(诸葛)亮,(诸葛)亮与战,破之,斩(王)双”。第二年,遣陈式偏师攻武都、阴平,郭淮来拒,“(诸葛)亮自出至建威,(郭)淮退还,遂平二郡”,属于策应进兵,不计在内。建兴八年,魏遣曹真等攻汉中,“(诸葛)亮待之于城固、赤阪,大雨道绝,(曹)真等皆还”,属于防御战,而且接触规模很小,也不能算。建兴九年,诸葛亮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兵,与魏将张 交战,射杀 ”,算是撤退时候最辉煌的胜利了。最后是建兴十二年春,诸葛亮出斜谷,与司马懿对峙于渭水南岸,最终病死五丈原。
  史书上就是这样记载诸葛亮北伐的,他屡屡进兵,不仅未能成功,甚至可以说寸土未得。说诸葛亮是大军事家——完全没有成功的例证,怎么证明他军事能力强?何况仔细分析他的用兵,平庸之处,每每毕见。*军事史家李震先生说得好:“观诸葛亮用兵,在战略上均只见其正,不见其奇,则无可辩护者,至于演义小说谓诸葛用兵神奇莫测者,乃无根之言耳。”
  就以第一次北伐为例。此次北伐,可以说是时机选择得最好的,曹魏以为刘备完蛋以后,蜀中就无人了,根本没有防备,结果被一棒子打懵。诸葛亮“扬声由斜谷道取存 ,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诸葛)亮身率诸军攻祁山……南安、天水、安定叛魏应(诸葛)亮,关中响震”,形势一派大好。因此后人评价说,“若(诸葛)亮速进,则三郡非中国之所有也”。可惜,诸葛亮“徐行不进,既而官兵上陇,三郡复,(诸葛)亮无尺寸之功”。诸葛亮行军力求其稳,不肯疾趋,昔曹操“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遂于当阳长坂大败刘备,利有必趋者也;而亮计不及此,死抱住“必蹶上将军”的古训,其与赵括相差几希?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诸葛亮治蜀,不能富国而妄求强兵,其何异于缘木求鱼?况其用兵又实在平庸。南宋陈亮等书生称“孔明以步卒十余万,西行千里,行行然,求与之战,而仲达以劲骑三十万仅能自守,来不敢敌,去不敢追,彼岂孔明敌哉”,认为蜀军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这是诸葛亮善兵的明证。其实战争的成败要依据战略目标是否达成来作判断,诸葛亮的目标是西据陇右,进图中原,他达到目的了吗?他能算掌握了主动吗?一出祁山,张 直击其必救——街亭,大破马谡,他前功尽弃;二出祁山,曹真料其必出陈仓,使郝昭守之,以逸待劳,又大挫诸葛亮的锋锐;三出、四出,司马懿以坚守之策,教其粮尽自退。由始至终,诸葛亮竭尽心力,却寸步难行;魏劳战之卒少,却收防御战之全功。实际上战争的主动权一直掌握在魏军手里,是以蜀因战益弱,魏被兵不伤,终于有二士灭蜀之役。因此,魏人称“(诸葛)亮粮尽势穷,忧恚呕血,一夕烧营遁走,入谷,道发病卒”,虽语带讥讽,细思却也不无道理。
  综上所述,诸葛亮既不是大政治家,也不是大军事家。在当时代,他也许是比较杰出的一个人物,但是某某家某某家的帽子真要给他戴的话,大概只有“发明家”三个字勉强安得上。诸葛亮的形象演变和关羽很相象,都是作为统治阶级宣扬忠臣孝子的工具,被逐渐拔高,最后于《三国演义》中成为圣人的。你若喜欢小说中虚构的人物形象,那谁都管不着,如果想要谈这段历史,还是把他们请下神坛,拭去覆盖在他们脸上重重的迷雾,通过史书去归纳一个比较真实的历史人物形象吧。

#15


正史中的关羽与演义里的关公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所所长、研究员
 尹韵公 

    历稽二十四史载籍,中华名将如雨如云。然则唯能被后世尊为帝,敬为神,其庙其像遍于域中,远及海外,至今血食犹盛者,独关羽而已!
    但凡盛名之下,大约其实难副。与其说关羽是一个名声显赫的历史人物,还不如说关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某类道德形象的完美寄托。许多史学家都注意到,正史中的关羽与演义里的关公,事实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形象落差。
    譬如,演义里的关公跨一匹浑身如火炭的赤兔马,舞一把八十二斤重的青龙偃月刀,战必胜,攻必克,勇冠三军,所向无敌。正史也承认关羽雄壮威猛,有“万人之敌”,诸葛亮则恭维他是“绝伦逸群”。不过,在三国时代,与关羽武功处于同档水平的将领还有不少,甚至还有超过他的。有史为例:曹魏大将庞德曾亲与关羽交锋,“射羽中额”。当时,庞德常乘一匹白马来往驰骋,“羽军谓之白马将军,皆惮之。”颇有讽刺意义的是,依关羽的武艺高强,居然两次被俘;尤其不可思议的是,身经百战的关公之败走麦城,竟然是被东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将马忠所算计。这种过于悬殊的差距,使人不能不怀疑演义里的夸张成分了。
    又如,演义里把关公描写成不近女色的大丈夫,曹操赠予他的十名美女,他一个不留地送入内门,令侍候甘、糜二位夫人。实际上,关羽还是喜欢美人的。史载:曹公与刘备率军围吕布于下邳 ,吕布谴使秦宜禄出城求救于河内太守张杨。关羽闻讯长得很漂亮的秦宜禄之妻杜氏还留在下邳城内,便多次请求曹操:“妻无子,下城,乞纳宜禄妻。”谁料孟德亦是好色之徒,他见关羽迫不及待的样子,怀疑杜氏异常美貌,及城陷,曹操一见杜氏,“乃自纳之”。关羽为此事深恨曹操,欲趁某次刘备与曹操共猎之机杀掉曹操,后被刘备断然制止。由此可知,曹操送关公美女之事,是假;曹操与关羽争美女之事,倒是真的。
    再如,建安五年,曹操东征刘备,刘备败投袁绍。关羽被擒后,曹操待之甚厚,意在挽留。关羽表示:“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为,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在官渡大战初期,曹操命张辽和关羽为先锋,率军解白马之围。关羽望见袁绍大将颜良的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起首还”。由于曹操与关羽事先订有心照不宣的君子协定,故曹操知道关羽要“黄鹤一去不复返”,即表关羽为汉寿亭侯,重加赏赐,关羽却“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曹操手下欲追杀关羽,被曹操阻拦,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裴松之曾为此评论道:“曹公知羽不留而心嘉其志。去不遣追,以成其义,自非有王霸之度,孰能至于此乎?斯实曹公之休美。”《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正是依据这段史实,采取贬曹褒关的手法,动用四个章回的篇幅,浓墨泼写,极力美化和大肆吹捧关公,捏造出一系列动听、传神的情节,什么“屯土山关公约三事”啦,什么“过五关斩六将”啦等等。其实,全是没边没沿的事情。
    然而,正是靠这些精心刻划、绘声绘色的编造事迹,才撑起了关公“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的伟岸形象。可是,无论演义怎样费尽心思地粉饰和洗刷,只需稍加细究和穷追,便会发现关公的忠义也是大成问题的。试想:刘备和曹操是水火不相容的两大仇敌,既然刘备与关羽关系极深,“寝则同床,食则共器,恩著弟兄”,为何关羽被俘后,一没有自杀以尽刘备之忠,二没有侍机刺曹以报仇,反而是欣然接受了曹操的厚待棗也许关公这样做是为生存第一的本能所驱使;关羽明明知道刘备投奔了袁绍,他不但不去帮助刘备,助袁绍一臂之力打败曹操,反而帮助刘备的敌人斩杀了刘备的朋友的手下大将颜良,解救了曹军白马之围棗也许关羽这样做是为了求得自我心理上的平衡,也就暂时顾不得刘备的厚恩了。曹魏大将于禁和庞德也曾被关羽所俘,但庞德“不屈节而死”,于禁则因投降而遭魏文帝羞辱,“惭感发病薨”。同样受过曹操厚德的于、庞二人就没有关羽聪明,运用义气之术来解脱自己的困境。大概在关羽看来,身在曹营心在刘,投降并不排除义气,义气高于气节。说实话,倘若关公的这套敌我友不分地重视义气、轻视气节的观念值得赞赏、倡导的话,那末,岳飞的怒发冲冠、文天祥的正气高歌、夏完淳的坚贞不屈,也就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了,而洪承畴之流倒是有市场了。
    不可否认,每一个民族都应该而且有理由拥有自己崇拜的英雄形象。如果没有,这个民族势必造就一个英雄形象。一般而言,一个民族推出的英雄形象,虽不说十全十美,但在各个方面都是比较完美的,因而才能具有强烈的亲和力、感召力和示范效应。可是,让人十分费解的是,像关羽这样一位有若干疑点的赳赳武夫,居然被特别崇尚气节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心塑造成为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之辈中一位近乎圣人级别的英雄形象,对他顶礼膜拜,承认了他,认同了他。也有人曾经特别指出:关羽被清朝皇帝累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宜德关圣大帝”,乃是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满族,笼络汉族,软化汉族反抗的一种毒辣的统治策略和手段,从而为那些投降满清的明朝官吏和服从满清的汉族士林,寻找“理论根据”和精神支柱。如此说来,关羽被抬到这么一个吓人的高度,岂不是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这个善于造神与塑鬼的民族身上,存在着某种不健全的心理性格吗?
    当然,我们还要注意到关羽的异化现象,即人们通常在关帝庙见到的关公,既非演义、亦非正史里的关羽,而是按照后世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理想观念重新塑造和组合的关公。这位另类关公,承载着现实人们的希望和寄托,成为千秋凛然的伟岸形象,尤其是成为海外华人社会维系圈内社会联系和公共生活的特殊纽带以及亲情认证。西方社会的早期英雄形象大多是从古希腊神话中拉出来的,可我们中国人历来“不语怪力乱神”,故罕见神话人物,英雄形象只能在现实中找,然后加以精心改造。这样一来,一些历史人物不得不“走样”,甚至面目全非。智圣诸葛亮如此,武圣关公亦如此。
(本文引用史料,均出自《三国志》和《华阳国志》)

#16


诸葛亮作为一代奇人,最为令人钦佩的,不是具体战役中的用兵如神,而是他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在公元207年刘备困顿新野,兵不过万的时候,能如此精妙的预言出三分天下的宏图,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接着的事态几乎是按照他的布置在发展着。刘备先占据了荆州的一半(而且是最富庶的一半),然后占领了益州和汉中,军力强大,逼得曹操几乎要迁都。然而时事难以预料,随着吕蒙渡江,陆逊烧营,诸葛亮当初的一番苦心策划便由于关羽的骄横狂傲和刘备的冲冠一怒而化为泡影。 

这时的蜀汉,面临的局面是很尴尬的。地方只有一州,人口只有百万,赤壁之战后从南中国搜罗来的精兵大量丧失在徐晃、吕蒙和陆逊手中。 
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平定南中,与东吴修好,但在大略上,却必须做出重要的抉择。 
攻,还是守? 

前面的文章已经分析了,由于蜀国和魏国在“底子”上的重大差距,如果两下相安无事各自发展,双方的差距是成几何增长的。蜀国当时受的战乱还比较小,而魏国的大部分土地都经历过从184年直到207年的反复蹂躏,这也是从208年到220年,刘备尽管占据地区只有曹操的1/4,但在作战力量上却反能克制曹操的原因。因此如果放任魏国*发展,等中原、河北、淮东和关中等地区的元气恢复了,蜀国必亡。再是地势险要也没有用。不但如此,在官渡之战前,袁绍的谋士田丰就曾向袁绍建议,不与曹操正面交战,而派遣部分精兵,分头袭击曹操各外围,让他的军队疲于奔命,不能安心 
建设。后来袁绍没有听从,结果兵败。但换个场景,魏国对蜀国,也完全可以采用这种战术,而且双方的差距比起袁绍和曹操当初的差距更要悬殊的多。所以。 
死守,必然是死路一条。 

于是诸葛亮选择了进攻。他在相关文章中也说道,攻打魏国其实也很难成功,但不去攻打则绝对会走向灭亡。因此只想起一个以攻为守的作用,至少牵制一下魏国的兵力,不让他们从容的发展。 

但诸葛亮的北伐却又面对着这样一个矛盾:经过荆州之战后,魏蜀两国无论从军力、财礼和国力上的差距都是太悬殊了。而且魏国和蜀国交界处全是山地,不利于大军的展开。如果魏国主动进攻,也许蜀国还可能(只是有可能!)利用敌人的冒进,再来个类似官渡之战的歼灭战,而现在魏国投入两倍乃至几倍于他的兵力,在地势险要的山区摆下层层迭迭的防御,等着蜀军来冲,这简直就是绞肉机了。 

事实上正是如此。陈寿在《三国志》中说诸葛亮率军打仗并不是很擅长,但从历史来看,司马懿、曹真的魏国名将在兵力众多的情况下,却对蜀国采取守势,而且几乎出战必败,这至少说明诸葛亮的用兵在当时无人可比。可是诸葛亮却*率领数量少,补给差(不管有没有木牛流马,相对不那么富裕的蜀国把粮食千里迢迢运 
到前线很困难)的队伍,向泥潭般的敌人发动了一次次攻击。魏军是典型的人海战役(而且不是相对优势,是绝对优势),而且专用于防御。诸葛亮的用兵固然很强,但战争不可能没有损失,而一旦开始拼消耗,则正中司马懿的下怀(他是不会顾及士兵的死伤的,只要后方的1000万人口能给他源源不断的提供后备兵力)。再说,即使用兵再强的将领,也无法保证万无一失。诸葛亮正是如此。他可以抓住司马懿十次的破绽,消灭他数以万计的兵马,但也只是从皮肉上损伤他。司马懿只要有补充就不会伤筋动骨。而他只要露出了一个破绽并被司马懿抓住,那么便可能断送这一次北伐,甚至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历史上诸葛亮五次北伐(三国演义中说的六出祁山,其实是把曹真对蜀国的进攻也算进去了),几乎每次开头都是连连战胜,但面前始终有众多的魏军拦路,而最后总是以一次必然或者偶然的失败,并由此全局退回。 
何况即使从消耗的角度上讲,这五次北伐光看损失蜀国肯定比魏国少的多。问题是魏国底子大增长快,到底从对发展的相对阻碍上,到底使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什么方向的改变,也很难说。总之,诸葛亮的努力是他的必然抉择,这也是他唯一能做的。 

与诸葛亮同时代的另一个人是魏延。他对于诸葛亮的北伐是赞成的,但在具体的方略上,他比诸葛亮更“左倾”。诸葛亮的具体方略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这种战略在他的才能比敌方统帅更强的时候可以争取积小胜为大胜,而且不会有大的波折,但正如前面所说,这样的战略在敌人实力雄厚的时候,往往因为“必然中的偶然”而造成最终的无工而反。 

魏延则主张直接派遣5000精兵从子午谷小道直插长安。诸葛亮从不同意。究其原因,魏延的主意其实是一种冒险的赌博,成了则可席卷天下,败了则全局崩溃。平均机率其实和诸葛亮的稳扎稳打一样。不过魏延作为一个武将,因此宁可选择这样一种“痛快”的赌博,而诸葛亮为人谨慎,他是要保证万无一失的。但事情就这么公道:你要保证不出现全局崩溃的可能,就必须同时减少你成功的可能性。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时病势于五丈原前线。随即魏延在一次内讧中被杨仪杀死。这两位的代表思想也由此成为了历史。 
诸葛亮的北伐,其实当时在蜀国也是有很多非议的,高层 
中他最有力的支持大概就是魏延了,可魏延左倾有些过头。 
现在他们二人一死,进攻的事也自然停止了。 
诸葛亮死后蜀汉国政有蒋琬掌握,蒋琬之后是费意。他们 
二位都是不好打仗的,因此主战派就只剩下姜维了。但姜维 
在当时还必须受制于费意和蒋琬。他们对姜维说的是,连诸葛丞相如此英明,都无法北伐成功,我们才能不如丞相,因此还不如好好让百姓休养生息呢。 
这个逻辑其实也很简单:既然诸葛亮都无法从进攻中得利,那最好还是不要进攻。然而从策略的抉择上,这又是另一个两难。 
而且是很大的麻烦。因为诸葛亮北伐,第一目的是避害,打乱魏国进攻的可能,至于北伐成功,在他几乎是作为一个激励士气的梦想。魏延的子午谷之计当然是为了求利而进行的赌博,但诸葛亮没有采纳。现在蒋琬和费意决定停止北伐,转而自理内政,实际上是退回到了原来的状态。 
费意和蒋琬当政10多年。这10多年间,蜀国的国力确实得到了较大的积累,但同时魏国也向蜀国发动过几次小规模的进攻。 
而且魏国在这段时间中,完成了司马懿对曹爽的政变,政权*混乱,但国力却大大加强了。其间,姜维也几次率领偏师北伐,对魏国有一定牵制,但成效不大。 

等到蒋琬费意先后死去,姜维当权了。但姜维当权的环境不但不如当初诸葛亮,连蒋琬费意都无法比。内有宦官黄皓进谗,外有实力不断加强的魏军(这时,司马兄弟为了加快夺权建立“武功”,对各战线的重视提高了)。对次他依然走诸葛亮的路线,坚持北伐。应该说其间还是有一些机会,因为这10多年里面魏国内部发生了好几起内战,由此姜维才得以在西线频频占取主动。然而邓艾的出现则等于是让这位名将最后的命运注定。在各次战役中即使不出现那些干扰的因素或者偶然的失误,我们也实在看不到姜维有什么成功的 
可能性。邓艾不是废物,而且更关键的,魏国提供给他的实力太雄厚了。 

经过10多年的征战,蜀国尽管在西线消耗了魏国大量的兵力和物力,但自己也损失不小,国力遥遥(诸葛亮在北伐时最多一次调动军队14万人左右,但到蜀国灭亡时,全国军队只剩下不到9万)。而同时魏国虽然外患内战,但国力依然得到进一步提高,并且由于吴国从孙权后期开始的政局散乱,使得这个曾经让曹操败走华容的军事团体实际上已经只能作为 
一个偏安的小朝廷而苟延了。这时,为了树立威望,司马昭对蜀国动手了。 

战争几乎一开始就注定了。魏国派出了三路人马:邓艾军是驻扎西线的常备军,大约5万人。钟会是从*派遣的远征军,有10多万人,此外还有诸葛绪军作为辅助,也有3万人。司马昭还亲率10万大军在长安督战。 
而当时蜀国兵力不到9万。姜维率军在外线,先杀败了诸葛绪军,接着与钟会的大军在剑阁对峙。这时的钟会收编了诸葛绪的部队,人数上几乎是姜维的三倍。姜维也只有死守之力,毫无还击之能了。 

同时,邓艾率精兵三万,偷渡阴平。不管如何辩解,对阴平小道的疏虞防守是造成蜀国灭亡的直接原因。这样,邓艾的部队便进入了蜀国的腹心。 
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上,作者认为蜀国灭亡责任该由诸葛瞻来承担,理由是当时他也手握2万人马,不该与邓艾在平野决战,而应该坚壁清野,捆死对方。但我却认为这样指责诸葛瞻同样是不公平的。当时的蜀国国内在魏国大举进犯时已经是乱成一团,等到邓艾的大军奇迹般出现在国内, 
简直到了惊慌失措的地步,邓艾大军到处,各县城关隘纷纷投降。这时的蜀军其实已经失去了坚壁清野的可能性,如果再在国内来个长期对峙,自己崩溃的只能是蜀军,而不是魏军。这种情况下,作为当时国内最高军事指挥官的诸葛瞻,当然只能寄希望于全力一战,打败入侵的魏军。因此搜罗了 
成都以及附近的全部兵力去与邓艾决战。当然,诸葛瞻无论从文韬武略都比邓艾差的远,加上七拼八凑的蜀军也抵挡不了精锐的魏军,因此诸葛瞻兵败身死也算以身殉国,没什么好指责的。 
由此蜀国当然也就只有灭亡的命运了。这个其实是完全正常的。历史上在四川建立的政权,除了刘邦最后乘着项羽往东对付齐国的时候杀出关来占了天下,没有不被人瓮中捉鳖的。而刘备也罢,诸葛亮也罢,姜维也罢,他们面临的,都是一个占具并合理统治着70%的天下的魏国,要想翻盘几乎是没有希望的。他们所进行的,是一种悲壮的穷兵黩武,迎着强大的敌人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每一次都有希望,但每一次希望都及其渺茫,仿佛肥皂泡理论上也可以堆成大厦,但却每次都堆不成一样。 
而这一切,其实在关羽北伐镶阳那一刻便已经注定了 

#17


一个字,吊!!!!!!!

#18


兄弟我佩服!!!1

#19


ppyy() 你的意见我有些不同意。先说诸葛亮北伐的必要吧,当诸葛亮刚出茅庐的时候,就和刘备说了,四川这块地,沃野千里,而且不象曹操所占领的那里,几乎没有经过什么大的战役,益州和汉中地势险要,能攻能守。曹操统一了北方以后,最大的事情和就是恢复北方的经济,在赤壁一战后,就没怎么征战了,一方面也听了谋士的意见,座山观虎斗。结果孙权果然吞并了荆州,而后双方又打了一战,如果诸葛亮能坚持守势的话,也许蜀国不会这么快就会被灭亡。奇怪的诸葛亮在进攻魏国的时候,并没有要求东吴的相助,要知道当时的陆逊也是一个不错的人才。

#20


慢慢看

#21


拔毛

#22


晕~~~~~~~~~~~~~~~~~~~~~~~~

#23


抄的

#24


诸葛亮的大部分心思都花在耍小聪明陷害人身上了,真本事恐怕不多
至于历史,也是经过了政客的春秋妙笔,也不见得可信

#25


三国英雄辈出
以至于到了西晋
举国无贤
东晋尽出变态
还记得钟会吗?
嵇康呢?
何所闻而来?
何所见而去?

还值得指出的是
三国人物的辈分
刘关张,与诸葛亮、魏延
不是一辈人
吕布比他们还大

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洛阳东门外
广陵绝响~~

#26


做个记号,好看

#27


理由同上

#28


FENGDA

#29


F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