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常用的命令
文件管理
ls:列出目录
cd:切换目录
pwd:显示目前的目录
mkdir:创建一个新的目录
rmdir:删除一个空的目录
cp:复制文件或目录
rm:移除文件或目录
mv:移动文件或目录
cat:显示文件内容
tac:从最后一行开始显示
nl:显示的时候,顺带输出行号
more:一页一页的显示文件内容
less:与more类似,但是比more更好,它可以
往前翻页。head:只看头几行
tail:只看尾巴几行
vi/vim使用
基本上vi/vim共分为三种模式,分别是命令模式,输入模式,底线命令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
i:切换到输入模式,以输入字符。
x:删除当前光标所在处的字符
::切换到底线命令模式,以在最低一行输入命令。
输入模式:和文本编辑器一样,正常输入
底线命令模式:
q:退出程序
w:保存文件
ESC键可随时退出底线命令模式
yum命令
yum(Yellow dog Updater Modified):是一个在Fedora和Redhat以及SUSE中的Shell前端软件包管理器。
基于RPM包管理,能够从指定的服务器自动下载RPM包并自动安装,可以自动处理依赖关系,并且一次安装所有依赖的软体包,不用繁琐的一次次下载安装。
yum语法
yum [options] [command] [package...]
options:可选参数
command:要进行的操作
package:操作的对象
yum常用命令
yum update:更新所有软件
yum install :指定安装包名
yum update :指定更新包名
yum list:列出所有的安装包
yum remove :移除安装包
yum search :查找软件包
yum clean packages:清除缓存目录下的包
yum clean headers:清除缓存目录下的headers
yum clean oldheaders:清除缓存目录下旧的headers
磁盘管理
df:列出文件系统的整体磁盘使用量
du:检查磁盘空间使用量
fdisk:用于磁盘分区
mount:磁盘挂载与卸除
系统管理与设置
hostname:查看主机名
hostname name:修改主机名(重启后失效)
vi /etc/sysconfig/network:修改主机名(重启后永久生效)
ifconfig eth0 192.168.12.22:修改ip地址为192.168.12.22(重启后失效)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修改IP(重启后生效)
uname -a/-r:查看系统信息
id -u/-g:查看id命令
-
date:日期
- date +%y-%m-%d:年-月-日
- date +%T:时间(时-分-秒)
- date +%y-%m-%d” “%T:年-月-日 时-分-秒
-
cal:日历(输出当前月份日历)
- cal 2000:输出2000年的日历
file :查看文件信息
du -h/-ah :查看文件大小
ssh:ssh远程登录
-
shutdown [options]
- k 并不真正关机而只是发出警告信息给所有用户
- r 关机后立即重新启动
- h 关机后不重新启动
- f 快速关机重启动时跳过fsck
- n 快速关机不经过init 程序
- c 取消一个已经运行的shutdown
- k 并不真正关机而只是发出警告信息给所有用户
打包压缩
gzip :压缩
gunzip :解压
gzip -d :解压
bzip2 :压缩
bunzip2 :解压
bzip2 -d :解压
tar -cvf :打包
tar -xvf :解压
tar -zxvf -:解压
tar -zxvf :查看压缩包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