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总结(17):谈谈温伯格的三本书 - 思考是进步的原动力

时间:2021-04-08 16:17:04

对我过去感兴趣的朋友们,请看十年总结系列文章

---

有了互联网,下载很方便,于是每个人都有很多资料,不过资料过多也是一种负担
当知识变成一种“收藏品”的时候,其价值可不会像“古董”一样越老越值钱啊!

什么书算是一本好书,值得收起来时时翻阅?
看看评论家们的溢美之词,似乎每一本书都是空前绝后,不读就是一生的遗憾,你信吗?
那位说了:现在的广告根本没法信。没错,你不信,我也不信。

我不敢奢望太多,一本书只要有一两个闪光点,有20%的 精彩 内容,我就很满足了。
可惜,现在市面上的书太多了,内容重复也相当严重,尤其是技术书籍。


接触到温伯格的书纯属偶然。

05年,老板每天都唠叨着要我关注业务,我也明白这个理儿,
于是从书架里翻出一本名为《探索需求》的书,准备拿回家去看。

一开始也没太在意,以为又是那种讲规范、将流程、讲文档格式的书,
后来发现书的内容主要说的是人的问题,而且行文比较随意,就读了下来。

没过多久,我在西单图书大厦又看到了一本名为《你的灯亮着吗?》的书,
发现和《探索需求》的作者是同一个人,于是就买了下来。

两次碰到同一个人,就开始对他产生兴趣,研究了一下,
发现03、04两年,清华大学出版社,陆续翻译出版了十几本温伯格的书,
于是在一次去清华找老师的时候,顺便买了几本,其中包括一本名为《成为技术领导者》的。

《成为技术领导者》这本书光是名字就吸引我买下来,
因为我虽然一直在做小小的领导,却自我感觉越来越不好,我相信我遇到了瓶颈,
而这本书,也许能够提供一些帮助。

下面的文字,选自05年我在MSN上的博客,能更准确的反映当时的心情:
经过最近不断阅读Winberg的书籍,我认为我的思维方式已经有所转变,
相比过去,遇到需要讨论的事件,不再脱口而出一些听似慷慨激昂,但不经推敲的话,
我会更多的思考,推迟话语出口的时间,组织自己的思维和用词。

我也会用更多的积极合作来代替过去无声的抵抗,
毕竟,每一次做事,都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情况越是不利,我们越可以收获更多。

Winberg确实给了我思考的力量,他会让我们认识到虽然很平常,但我们多数人都没有理性的加以认识的人性。
虽然我不会有即刻的升华,但如果再有7年的体验、观察和思考,我相信我的35岁将会与众不同的。

欢迎大家读他的书。


---

《探索需求》
这本书是谁买来的,至今是个迷,在05年底离开公司的时候没有归还就成了我的私人财产。
从名字看,似乎暗示只有需求人员需要读这本书,实际上每个人读一下这本书都会有所补益,
因为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跟别人交换信息,实际上就是向别人提供需求,或者从别人那里获取需求。

这本书从始至终贯穿一个思想:降低信息的含混性。
书中阐述了含混性产生的原因,降低含混性的手段,以及度量含混性的方式。

书中第一章讲了一个“万无一失灭蟑器”的故事:
把蟑螂放在木块A上,然后用木块B用力拍打,则可以“万无一失”的杀灭蟑螂。
但问题的难点在于捉住蟑螂并将其放在木块A上,并在拍打之前保证其不能逃跑。

蟑螂就是需求(这个比喻倒是挺贴切,都很难驯服),
灭蟑器是影射那些声称能够把某些开发过程自动化的工具,
其实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得人来做,也就是如何抓住蟑螂(需求)。

《你的灯亮着吗?》
这只是一本小册子,全书的宗旨是讲:如何思考、如何定义问题。
除了书名所指的故事,书中的其它故事留给我的印象并不太深刻,第一个故事甚至有些冗长,
而且有些外国的故事,放到中国感觉不可思议,也不可能发生。

但书中不时出现的总结性句子,总能让人觉得眼前一亮:
> 如果你找不出三处可能出错的地方,说明你没有真正理解问题
> 不要轻易给问题下结论,也不要忽略你的第一印象
> 当别人能够解决问题时候千万不要越俎代庖
> 如果某人能够解决该问题当他自己却不会遇到该问题时候,首要的是让他感受到该问题
> 任何解决问题方法都不可避免有副作用

这本书给问题下了明确的定义:问题其实就是你所期望的和你所体验到的之间的差别。
然后,这本书告诉我们:一定要找到真正的问题,而不是你所认为的问题。

下面就是标题故事:你的灯亮着吗?
最近,在日内瓦湖上的山脉中,建成了一条很长的汽车隧道。
在投入使用之前,总工程师想起来,她忘了警告汽车司机在进入隧道之前把车灯打开。
尽管隧道的照明设施很好,仍然需要预防停电的情况下发生灾难(在深山中这种意外是很可能发生的)。

于是人们做了一个标牌,上面写着:
警告:前有隧道请打开车头灯!

他们把标牌挂在隧道入口处,然后隧道如期通车了。既然问题已经解决了,大家都觉得很轻松。

从隧道东出口再往前400 米就是世界上风景最优美的度假胜地,从这里俯瞰,整个日内瓦湖都尽收眼底。
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游客在此处欣赏美景,放松他们疲惫的身体,也许享受一个美味的小“野餐”。
同时,每天当这几百名神清气爽的游客返回他们的汽车的时候,
都会有十来个或者更多的人们意外地发现汽车电池没电了――因为他们忘了关掉车灯!
警察们*用上他们所有的资源,好让车启动起来,或者把它们拖走。
游客们怨声载道,并且赌咒发誓要劝说他们所有的朋友都不要到瑞士来旅行。

像往常一样,我们会要求您暂停一下,回答这个问题:
这是谁的问题?
(a) 司机
(b) 乘客(如果有的话)
(c) 总工程师
(d) 警察
(e) 州长
(f) 汽车俱乐部
(g) 以上都不对
(h) 以上都对

这种类型的问题中――因为它有一个明确的“设计者”或者叫“工程师”――有一个很强的倾向就是认为这是她的问题。
在这件事中,不仅司机们认为这是工程师的问题,而且工程师可能也这么认为。
建筑师、工程师和其他设计者的职业道德中有这样一条:他们必须做好所有的事情。

在这个例子中,工程师考虑了她能够强加在司机及其乘客身上的很多种解决办法:
(1)    她可以在隧道尽头里一块标牌,写上:关掉车灯!
但是这样的话夜晚行车的人们也会关掉车灯??

(2) 她可以装作不知道,顺其自然??
不,这本来就是现状,并且*官员们认为工程师的工作做的一团糟。

(3) 她可以在风景俯瞰处建造一个充电站。
但是要维护要花很多钱,并且如果它出了故障人们会更加恼火。

(4) 她可以授权一家私人公司经营充电站。
但是这会使风景区变得商业化,这是*和游客绝对不会接受的。

(5) 她可以在隧道尽头树立一个表意更明确的标牌。

凭借她的直觉,工程师认为一定可以通过某种方法来书写一个更加明确的标牌。
她尝试了许多备选方案,最终得到了一个体现瑞士式简约的杰作:
如果这是白天,并且如果您的车灯开着,那么熄灭车灯;
如果天色已晚,并且如果您的车灯没开,那么打开车灯;
如果这是白天,并且如果您的车灯没开,那么就别打开;
如果天色已晚,并且如果您的车灯开着,那么就别关它。

等人们读完这个标牌,汽车早已经飞过围栏,并且咕噜咕噜地沉到湖底了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法,难道说,还应该说说葬礼该怎么样?

必定有更好的方法!

事实上总工程师并没有把问题复杂化,她用了一种方法,“把问题当作他们的问题”――工程师只是起了一点辅助作用。
她假设司机们非常愿意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也许需要一点儿提醒。
她还假设司机们――如果他们通过了驾驶执照的考试――不可能是那种彻头彻尾的傻瓜。
他们所需要的只是在隧道尽头加一块标牌,写上:

您的灯亮着么?

《成为技术领导者——解决问题的有机方法》
“技术领导”,还是有些不同于传统“领导”的地方,
在中国,提起“领导”,想起的都是心机、权谋、勾心斗角等字眼,同时“领导”所拥有的权力又让人眼热,
而“技术领导”,并不那么好当,要有技术和人格双重魅力,靠的是服人而不是使人屈服。

实际上,书名的后半部分,说明这本书还是致力于如何解决问题的,也是关于如何思考的。
可惜的是,这本书被我借给别人以后再也没有回来,而现在,温伯格的书在所有的书店都没货了。

不过,经过时光的洗刷能够依然记住的,应该是真正有触动的东西,
对于我来讲,这本书收益如下:
1、一个人的发展之路不是线性的,而是跳跃性的,要直面挫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尽量不要站在别人的对立面。要制造一种这是“我们的问题”的感觉。
3、不仅要思考,而且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也就是关于思考的思考。


---

其实05年影响我的书还有一本,那就是《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这本书中提到的“大脑封闭术 ”,用来对付失眠和整理情绪挺有用的。
具体做法如下:
闭上眼睛,双眼内视,用意识去感受你的大脑,
你会发觉自己的大脑很紧张,就像握紧的拳头,
告诉自己的大脑放松,一层层的松开,尽量不去想任何事情,
慢慢的你就会发现自己进入一种很沉静的状态,这是一种很好的休息。

其实瑜伽和气功里都有类似的调节方式,
信不信,就见仁见智了。
---

非技术书籍中透露的思想,碰到中国人与事的特殊环境和文化,未必样样适合,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