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ll脚本学习之必须了解的基础命令

时间:2022-07-13 15:35:46
命令历史
history
!! 表示执行上一条命令
!n  表示执行历史中第n条命令
!字符串  表示执行命令历史中首次出现该字符串的命令


设置别名:alias
取消别名:unalias


通配符
在bash下  
* :匹配0个或多个字符
?:只匹配一个字符


输入重定向:<
输出重定向:>
追加重定向:>>
错误重定向: 2>
错误追加重定向:2>>


管道符:|


作业控制
job:查看任务
Ctrl+z:暂停任务
fg:恢复暂停的任务
bg:把暂停的任务丢到后台运行


查看进程
ps aux |grep 任务


杀死进程
kill命令语法很简单,直接在后面加pid即可,如果遇到杀不死的进程时,可以在kill 后面加一个选项: 


kill -9 [pid]


变量
echo显示变量的值
echo  $PATH
env:
使用 env 命令即可全部列出系统预设的全部系统变量,不过登录的用户不一样这些环境变量的值也不一样


PATH 决定了shell将到哪些目录中寻找命令或程序 

HOME 当前用户主目录

 HISTSIZE 历史记录数 

LOGNAME 当前用户的登录名 

HOSTNAME 指主机的名称 

SHELL 前用户Shell类型

LANG 语言相关的环境变量,多语言可以修改此环境变量 

MAIL 当前用户的邮件存放目录 PWD 当前目录



set:
env命令显示的变量只是环境变量,系统预设的变量其实还有很多,你可以使用set命令把系统预设的全部
变量都显示出来


set不仅可以显示系统预设的变量,也可以连同用户自定义的变量显示出来。


1) 要想系统内所有用户登录后都能使用该变量

需要在 “/etc/profile” 文件最末行加入 export myname=Aming 然后运行 source /etc/profile 就可以生效了。此时再运行bash命令或者直接 su - test 账户可以看到效果。


2)只想让当前用户使用该变量

需要在用户主目录下的 .bashrc 文件最后一行加入 export myname=Aming 然后运行 source .bashrc 就可以生效了。这时候再登录test账户,myname变量则不会生效了。source命令的作用是,将目前


设定的配置刷新,即不用注销再登录也能生效。

引用其他命令的执行结果 用反单引号:

[root@localhost ~]# myname=`pwd`
[root@localhost ~]# echo $myname
/root




pstree:
 这个指令会把linux系统中所有进程通过树形结构打印出来
pstree |grep bash



export:
使变量在其他字shell中生效


unset:取消变量



系统环境变量与个人环境变量的配置文件
/etc/profile :这个文件预设了几个重要的变量,例如PATH, USER, LOGNAME, MAIL, INPUTRC, HOSTNAME, 
HISTSIZE, umask等等。


/etc/bashrc :这个文件主要预设umask以及PS1。这个PS1就是我们在敲命令时,前面那串字符了,例如



[root@localhost ~]#, 我们不妨看一下PS1的值:


[root@localhost ~]# echo $PS1
[\u@\h \W]\$
\u 就是用户, \h 主机名, \W 则是当前目录,\$ 就是那个 ‘#’ 了,如果是普通用户则显示为 ‘$’.
除了两个系统级别的配置文件外,每个用户的主目录下还有几个这样的隐藏文件:


.bash_profile :定义了用户的个人化路径与环境变量的文件名称。每个用户都可使用该文件输入专用于自己使用的shell信息,当用户登录时,该文件仅仅执行一次。


.bashrc :该文件包含专用于你的shell的bash信息,当登录时以及每次打开新的shell时,该该文件被读取。例如你可以将用户自定义的alias或者自定义变量写到这个文件中。


.bash_history :记录命令历史用的。

.bash_logout :当退出shell时,会执行该文件。可以把一些清理的工作放到这个文件中。


linux shell中的特殊符号


* 代表零个或多个任意字符。 
? 只代表一个任意的字符 
# 这个符号在linux中表示注释说明的意思,即 # 后面的内容linux忽略掉。 
\ 脱意字符,将后面的特殊符号(例如”*” )还原为普通字符。 
| 管道符,前面多次出现过,它的作用在于将符号前面命令的结果丢给符号后面的命令。这里提到的后面的命令,并不是所有的命令都可以的,一般针对文档操作的命令比较常用,例如cat, less, head, tail, grep, cut, sort, wc, uniq, tee, tr, split, sed, awk等等,其中grep, sed, awk为正则表达式必须掌握的工具,



cut命令
用来截取某一个字段
语法: cut -d '分隔字符' [-cf] n 这里的n是数字
-d :后面跟分隔字符,分隔字符要用单引号括起来
-c :后面接的是第几个字符
-f :后面接的是第几个区块



命令 : sort
sort 用做排序
语法: sort [-t 分隔符] [-kn1,n2] [-nru] 这里的n1 < n2
-t 分隔符 :作用跟cut的-d一个意思
-n :使用纯数字排序
-r :反向排序
-u :去重复
-kn1,n2 :由n1区间排序到n2区间,可以只写-kn1,即对n1字段排序


命令 : wc
用于统计文档的行数、字符数、词数,常用的选项为:
-l :统计行数
-m :统计字符数
-w :统计词数
wc 不跟任何选项,直接跟文档,则会把行数、词数、字符数依次输出


命令 : uniq
去重复的行
-c :统计重复的行数,并把行数写在前面


[root@localhost ~]# vim testb.txt
把下面的内容写入testb.txt, 保存。
111
222
111
333
使用uniq 的前提是需要先给文件排序,否则不管用。

[root@localhost ~]# uniq testb.txt
111
222
111
333
[root@localhost ~]# sort testb.txt |uniq
111
222
333
[root@localhost ~]# sort testb.txt |uniq -c
      2 111
      1 222
      1 333



命令 : tee

后跟文件名,类似与重定向 “>”, 但是比重定向多了一个功能,在把文件写入后面所跟的文件中的同时,还显示在屏幕上。


[root@localhost ~]# echo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tee testb.txt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root@localhost ~]# cat testb.txt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tee 常用语管道符 “|” 后。

命令 : tr

替换字符,常用来处理文档中出现的特殊符号,如DOS文档中出现的^M符号。常用的选项有两个:

-d :删除某个字符,-d 后面跟要删除的字符
-s :把重复的字符去掉

最常用的就是把小写变大写: tr ‘[a-z]’ ‘[A-Z]’


[root@localhost ~]# head -n2 /etc/passwd |tr '[a-z]' '[A-Z]'
ROOT:X:0:0:ROOT:/ROOT:/BIN/BASH
BIN:X:1:1:BIN:/BIN:/SBIN/NOLOGIN
当然替换一个字符也是可以的。

[root@localhost ~]# grep 'root' /etc/passwd |tr 'r' 'R'
Root:x:0:0:Root:/Root:/bin/bash
opeRatoR:x:11:0:opeRatoR:/Root:/sbin/nologin



命令 : split

切割文档,常用选项:
-b :依据大小来分割文档,单位为byte


[root@localhost ~]# mkdir split_dir
[root@localhost ~]# cd !$
cd split_dir
[root@localhost split_dir]# cp /etc/passwd ./
[root@localhost split_dir]# split -b500 passwd
[root@localhost split_dir]# ls
passwd  xaa  xab  xac
如果split不指定目标文件名,则会以xaa xab... 这样的文件名来存取切割后的文件。当然我们也可以指定目标文件名:

[root@localhost split_dir]# split  -b500 passwd  123
[root@localhost split_dir]# ls
123aa  123ab  123ac  passwd


-l :依据行数来分割文档

[root@localhost split_dir]# rm -f 123a*
[root@localhost split_dir]# split -l10 passwd
[root@localhost split_dir]# wc -l *
  27 passwd
  10 xaa
  10 xab
  7 xac
  54 总用量



$ 除了用于变量前面的标识符外,还有一个妙用,就是和 ‘!’ 结合起来使用。 

[root@localhost ~]# ls testb.txt
testb.txt
[root@localhost ~]# ls !$
ls testb.txt
testb.txt
‘!$’ 表示上条命中中最后一个变量(总之就是上条命令中最后出现的那个东西)例如上边命令最后是testb.txt那么在当前命令下输入!$则代表testb.txt.


; : 分号。平时我们都是在一行中敲一个命令,然后回车就运行了,那么想在一行中运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命令如何呢?则需要在命令之间加一个 ”;” 了。 
[root@localhost ~]# ls -d test*;  touch test111; ls -d test*
test  test1  test2  test3  testa  testb.txt
test  test1  test111  test2  test3  testa  testb.txt


~ : 用户的家目录,如果是root则是 /root ,普通用户则是 /home/username 

[root@localhost ~]# cd ~
[root@localhost ~]# pwd
/root
[root@localhost ~]# su test
[test@localhost root]$ cd ~
[test@localhost ~]$ pwd
/home/test


& : 如果想把一条命令放到后台执行的话,则需要加上这个符号。通常用于命令运行时间非常长的情况。 

[root@localhost ~]# sleep 30 &
[1] 3260
[root@localhost ~]# jobs
[1]+  Running                 sleep 30 &
>, >>, 2>, 2>> 前面讲过重定向符号> 以及>> 分别表示取代和追加的意思,然后还有两个符号就是这里的2> 和 2>> 分别表示错误重定向和错误追加重定向,当我们运行一个命令报错时,报错信息会输出到当前的屏幕,如果想重定向到一个文本里,则要用2>或者2>> 


[root@localhost ~]# ls aaaa

ls: 无法访问aaaa: 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
[1]+  Done                    sleep 30
[root@localhost ~]# ls aaaa
ls: 无法访问aaaa: 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
[root@localhost ~]# ls aaaa 2> /tmp/error
[root@localhost ~]# cat /tmp/error
ls: 无法访问aaaa: 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
[root@localhost ~]# ls aaaa 2>> /tmp/error
[root@localhost ~]# cat /tmp/error
ls: 无法访问aaaa: 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
ls: 无法访问aaaa: 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
[ ] 中括号,中间为字符组合,代表中间字符中的任意一个。 
[root@localhost ~]# ls -d test*
test  test1  test111  test2  test3  testa  testb.txt
[root@localhost ~]# ls -d test[1-3]
test1  test2  test3
[root@localhost ~]# ls -d test[1a3]
test1  test3  testa
[root@localhost ~]# ls -d test[0-9]
test1  test2  test3
[root@localhost ~]# ls -d test[0-9a-z]
test1  test2  test3  testa



&& 与 || 

在上面刚刚提到了分号,用于多条命令间的分隔符。另外还有两个可以用于多条命令中间的特殊符号,那就是 “&&” 和 “||” 

command1 ; command2 
command1 && command2 
command1 || command2 
使用 ”;” 时,不管command1是否执行成功都会执行command2;
使用 “&&” 时,只有command1执行成功后,command2才会执行,否则command2不执行;
使用 “||” 时,command1执行成功后command2 不执行,否则去执行command2,总之command1和command2总有一条命令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