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一篇文章所述(“构建下一代服务载体,智能设备这座宝藏该怎么挖?
”),智能设备会成为下一代服务的载体,整个服务体系的构建就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设备终端的结合。准确来说,智能设备担当的两个角色:服务的实现者、数据的采集者。
下一代服务的落脚点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动化”,所以未来离不开APP的、不能实现数据共享的智能硬件都会是伪智能。智能硬件的“智能”部分可抽象如下:
1、能够连接和控制,即能够与其他设备或服务器通信,能够接收远程指令调整自身状态如开、关、调整;
2、能够与人、环境交互,如能通过传感器感应外部环境变化。
为了实现下一代自动化的服务,需要的条件也就集中于两点:1、所有设备都是“智能”的;2、所有设备用同一种“语言”交流,所有数据都可汇集在一块,经过“大脑”统一分析、调度。小米以其一贯的互联网硬件思想,有一种新的思路达到这个目标。
首先,看小米推进“硬件信息化”的四个方面:一是提供装有完整嵌入式系统的芯片;二是提供近于免费的云服务,方便硬件联网和信息管理;三是在MIUI底层提供原生的场景控制支持,不需要安装100个APP;最后是把路由器作为控制中枢(来自“揭秘小米智能硬件布局”)。
1、提供完整嵌入式系统的芯片,一举解决设备的批量智能化,设备之间、设备与服务器之间通信“语言”的标准化两个问题,也为数据的统一收集、处理奠定了基础。小米将MCU、Wi-Fi、存储芯片封装,再写入可用的嵌入式系统及云端程序,则封装后的芯片已经安装了联网、控制、连接等单元。把半成品智能化方案低价甚至免费提供给硬件开发者和电器厂商。大部分设备商应该会喜欢这种合作方式,自身产品智能化代价低、获益大。更远处的获益则是设备采用的会是标准的、开放的通信协议。据称,小米已在B、M两家知名芯片平台上跑通,再通过拿这些芯片厂商的原片,由于是大批量采购,所以小米可以较低的价格获取。
窃以为,要通过提供智能化芯片这种方案难度还是很大的,毕竟要面对的是千千万万个功能各异的设备,因此小米应该会通过大量的前期工作提取所有设备都需要的“元属性”,再以开放的方式允许设备商定制化逐步达成。小米不断的推出智能设备单品或许也同时为这一目标积累了经验。
2、提供几乎免费的云服务:提供统一的云平台管理和数据收集,也就真正实现了生活各个维度的数据汇集,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就可以逐步的实现自动化。单体设备的智能程度终归是有限的,只有群体协作才能实现更高程度的智能。大量的设备在线管理是需要技术沉淀的,并需要耗费巨资,小米提供云服务,帮助和管理硬件联网无疑就让厂商免除了这一难题。云平台作为物联网的“大脑”,通过大数据就可以实现设备的统一管理和调配。如“对于空气净化器来说,家里有人且空气差的时候,它应该打开。另外如果通过大数据侦测到小米里80%已打开净化器——说明空气很糟——你的净化器也会自动打开。”
3、MIUI操作系统提供多场景支持:不短的时间内,手机依然是人、物联网服务的媒介,通过MIUI底层提供原生的场景控制支持,手机里再也不需要装那么多的APP了。
4、路由器作为控制中枢:智能路由可以作为管理、连接中枢,将除直接与人交互之外的任何数据连接和管理交给路由。另外,我觉得还可以补充一点-智能插座,作为能源的控制中枢。
将来的智能设备或许将不存在“智能”这种说法,而都是信息化网络的一个节点。“随便举个例子,可以想象一下,将来一款插座,智能与不智能之间,只差了10块钱,或者没有差异。你为什么不想尝试一下智能插座带来的生活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