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总结
1. 总结自己的alpha 过程:
经过了两周的ALPHA阶段,在这之中学习到了很多,因为最开始其实是有抱着一种应付的、将就着的心理去做这个小程序,但是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有老师和助教一直在鞭策和鼓励我们,心理状态也在慢慢地改变,从被动变成了主动,也在这个过程中,知道了一套完整体系的工程具体有什么元素,不单单是几页代码就完事的。此外,因为我们做的是微信小程序,也是第一次接触JAVASCRIPT和WEB,和之前课设不同,这一次是边学边做,所以在短短两周内只能逼自己去学习更多。但好在是一个团队,大家共同分担,一起进步。
2. 自我评价表:
二、回答问题
徐璐琳的个人阅读作业2
问题一:读P8时,1.2软件工程是什么?
软件工程的思想目的和其他学科的工程方法(比如土木工程等)并无太大差异,主要是降低软件系统的复杂性、提高其可控性,以此在软件开发、维护、测试等各个阶段提高效率。软件工程体系包含为完成软件需求、设计、构建、测试和维护所需的知识、方法和工具。也在这段时间认识到了,软件工程不局限在理论之上,更重要在实践上,能够帮助软件组织协调团队、运用有限的资源,遵守已定义的规范,通过一系列可复用的、有效的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针对软件工程的实施,无论是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工具,先进的软件工程思想始终是最重要的。只有在正确的工程思想指导下,才能制定正确的技术路线,才能正确地运用方法和工具达到软件工程或项目管理的既定目标。
问题二:P31对于两种效能分析方法的具体使用?
这两种方法是抽样、代码注入。
抽样就是当程序运行时,VS是不是看看这个程序运行在哪个函数内,并记录下来。等到程序结束后,VS就会得出一个关于程序运行时间分布的大致印象。
代码注入就是将监测的代码加入到每一个函数中,这样程序的一举一动都被记录都在案,程序的各个效能数据都可以被精准地测量。
一般的做法是,先用抽样的方法找到效能瓶颈所在,然后对特定的模块用代码注入方法进行详细分析。
问题三:P121敏捷流程中的第三步半问题?
之前是搞不懂敏捷流程为什么一定要设置第三步半这一步骤,后面又查阅书籍资料后了解到:做过项目的人都知道,当你说“任务都完成了”的时候,那只是说,开发人员认为该写的代码都写完了,但其实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完。例如写一个Windows客户端的功能,显示一张新闻图片,加上与它相匹配的文字(假设这些图片/文字都可以从互联网上拿到),做完之后,还有下面的事情。我们感觉好像项目完成了80%,殊不知后面的20%往往要花费80%的时间,敏捷流程没有明确表明到底何人何时以何种优先级来完成这20%的任务。而这第三步半就设置了测试,测试人员在这个冲刺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问题四:敏捷流程到底实质上是什么?
敏捷开发流程实际上是一种以人为核心、逐步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敏捷思维不仅仅可以用在开发,其实各个行业,各个岗位都可以用到,它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而不是瀑布型的文档驱动,不能没有文档,但是不用写大量的文档,重点写必要的文档。简言之,就是把一个大项目分为多个相互联系,但也可独立运行的小项目,并分别完成,在此过程中软件一直处于可使用状态。
问题五:P168的关于竞争性需求分析?
NABCD竞争性需求分析,是我目前在软件工程中接触最多也最深刻的内容。“NABCD”是由Need、Approach、Benfit、Competitors、Delivery五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分别指需求、做法、好处、竞争、推广五部分。通过这五部分,可以清楚简明的把项目的特点概括出来。而在我们项目中,对于这五项需求的分析十分重要,在写NABCD模型时其实我对项目中的一些地方还有疑惑和疏忽。一边查阅一边写完了NABCD之后又有了更好的思路提供,怎么样做才对项目更有利。自己还尝试做了和书上饼图类似的模型,一眼明了。
三、再提问题
同时,大家一定会在实践过程中产生更多问题, 结合你的读书(教材,博客,参考书), 实践, 再提出关于软件工程的 5 个问题。
1. 在每个问题后面,请说明哪一章节的什么内容引起了你的提问,提供一些上下文。
2. 列出一些事例或资料,支持你的提问 。
3. 说说你提问题的原因,你说因为自己的假设和书中的不同而提问,还是不懂书中的术语,还是对推理过程有疑问,还是书中的描述和你的经验(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矛盾?
问题一:单元测试的标准评判是?
我看了P25-P28这几页文字,想提出问题:我已经知道了单元测试的9个评判标准,可是什么程度才算是好的单元测试呢?
查了资料后,发现对于好的标准也没有具体定义,而倒是更明确了单元测试的意义,知道了当代码通过编译时,只是说明了它的语法正确;我们却无法保证它的语义也一定正确,此时单元测试会为我们的承诺做保证。编写单元测试就是用来验证这段代码的行为是否与我们期望的一致。有了单元测试,我们可以自信的交付自己的代码,而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但对于这个好的标准定义,我还是不太懂。
问题二:完整的代码规范?
这是个老生长谈的话题,要解决前面说的这些情况,必须要有一个规范来进行约束。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其实是自己的问题,因为在之前ALPHA阶段时我们团队每天都要检查修改并上传代码规范,但我们的代码规范也仅限于对于参数的定义、格式的定义。而我查阅网上资料时发现有的代码规范十分完整,像一套完整的体系一样,对于类的定义、函数生命周期、变量参数等都有解释说明。所以我也不太清楚完整的代码规范到底要包含哪些内容,还是说只要是能让团队的成员一眼就能清楚的代码规范就足够?
问题三:怎么选择适合自己团队的开发流程模式?
软件开发流程即软件设计思路和方法的一般过程,包括对软件先进行需求分析,设计软件的功能和实现的算法和方法、软件的总体结构设计和模块设计、编码和调试、程序联调和测试以及编写、提交程序等一系列操作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且解决客户的问题,如果有更高需求,还需要对软件进行维护、升级处理,报废处理。而其中包含了边做边改模型、瀑布模型、演化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敏捷模型-SCRUM,每个模型都有自己的优势劣势,那么应该从什么角度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团队的开发流程模式呢?
其实在查阅资料后,我个人是偏向于迭代模型,迭代模型主张采用能显著减少风险。其可以:①加快整个开发工作的进度。因为开发人员清楚问题的焦点所在,他们的工作会更有效率。②降低在一个增量上的开支风险。如果开发人员重复某个迭代,那么损失只是这一个开发有误的迭代的花费。③降低产品无法按照既定进度进入市场的风险。通过在开发早期就确定风险,可以尽早来解决而不至于在开发后期匆匆忙忙。④由于用户的需求并不能在一开始就作出完全的界定,它们通常是在后续阶段中不断细化的。因此,迭代过程这种模式使适应需求的变化会更容易些。
问题四:关于用户调研---获取用户需求?
我看了书上P160-P168这几页文字,其中书上有这样写:“软件的功能和用户想要的一样么?不大一样。用户满意吗?不大满意,那用户到底想要啥?我们调研一下,然后开始新的循环。。。。。。如何准确掌握用户需求?”个人认为这个问题直戳中了很多开发团队的心理,对于一个开发团队来说,自己开发出来的软件到底是不是用户所需是十分重要的。书上也说明了集中常用的用户调研方法:①焦点小组:找到一群目标用户的代表,机上项目的利益相关者来讨论用户想要什么,用户对软件的评价等;②深入面谈:通过详细的面谈,广泛而深入地了解用户的背景、心理、需求等,通常是一对一的采访;③卡片分类:在收集反馈时利用“卡片分类”的方法,把各种需求做成便于规整的小卡片,然后反复进行讨论归类流程;④用户调查问卷:向用户提供实现设计好的问题,让用户回答(我们团队这一次也是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虽然会比较简单,但是感觉目标不够明确);还有一些比较少用到的方法不做介绍。用户调研的方法看起来很多,但是大家都在围绕着同一个中心去获取用户需求。关于这个问题的提问,感觉是比较长久性的,我们一直在完善的目的也是因为要满足大多数不同用户的需求,所以对该如何最大限度获取用户需求这一点较困惑。
我查阅资料发现有几点原则十分重要:①没有一种人叫做“所有人”,了解需求的前提是细分用户。②和用户直接联系,而不是通过别人中转。③听用户的,但一定得自己做决定。用户描述的是需要,并不是需求,用户最内心的动机才叫做“需求”。④找到典型用户,并让自己变成自己产品的重度用户。⑤除了功能需求,了解用户背后的情感需求。
问题五:关于软件项目管理?
在ALPHA阶段的展示博客中,有个问题是“团队是如何进行项目管理的?",当时我在写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有了疑惑,因为自己对于项目管理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也不知道其的具体流程,所以回答得很牵强。既然是软件项目管理,那就先看什么是软件?什么是项目?什么是管理?我是这样理解的:软件是程序,是控制硬件功能并指挥其运行的程序、代码和符号语言;项目是具有明确的起止时间,明确的目标、范围和成本的一次性的工作;管理是将一些理论知识、技能、工具和技巧应用到项目活动中去的行为或艺术。那么软件项目管理就应该是:主要专注于软件项目活动的一些行为分析与管理。问题来了,那么在软件项目管理中我们该进行一些什么活动呢?
我认为一个项目管理需要考虑的远不止我们想象的那么多,往往需要在众多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要求中寻求一种平衡,以达到满足每个团体各方面的利益: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有不同需求和期望的项目涉及人员,明确表示出来的要求(需求)和未明确表达的要求(期望)。那么上网查阅了资料后,发现软件项目管理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进行:①项目启动阶段;②项目规划阶段;③项目执行阶段;④项目控制阶段;⑤项目收尾阶段。而这几个阶段内要做的内容网上资料各有说法,虽然有个大概的框架,但是还是不能得到一套明确的答案。
4. 【附加题】:请将问题提交至豆瓣: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069503/, 并在博客中给出链接
在豆瓣页面的最下方 “读书笔记” 那里发言, 《构建之法》的作者会亲自答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