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一段代码:
package com.test;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IntegerCach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input = new Scanner(System.in);
while(input.hasNextInt()){
int ii = input.nextInt();
System.out.println("===" + ii + "的相等判断 ===");
//通过两个new产生的Integer对象
Integer i = new Integer(ii);
Integer j = new Integer(ii);
System.out.println("new的对象:" + (i == j)); //基本类型转换为包装类型后比较
i = ii;
j = ii;
System.out.println("基本类型转换的对象:" + (i == j)); //通过静态方法生成的一个实例
i= Integer.valueOf(ii);
j = Integer.valueOf(ii);
System.out.println("valueOf的对象:" + (i == j));
}
}
}
结果:
看看不同数据的测试结果,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测试一下其他的数据,最后发现-128 到 127 基础类型转化的对象和valueOf转化的对象 == 是 true
下面解释一下原因:
1、new产生的Integer对象
new声明的就是要生成一个新的对象,2个对象比较内存地址肯定不相等,比较结果为false
2、装箱生成的对象
对于这一点首先要说明的是装箱动作是通过Integer.valueOf方法进行的。
Integer i = 100; (注意:不是 int i = 100; )
实际上,执行上面那句代码的时候,系统为我们执行了:Integer i = Integer.valueOf(100); 此即基本数据类型的自动装箱功能。
//valueOf如何生成对象: public static Integer valueOf(int i) {
if (i >= IntegerCache.low && i <= IntegerCache.high)
return IntegerCache.cache[i + (-IntegerCache.low)];
return new Integer(i);
}
这是JDK的源码,low=-128,h=127,这段代码意为如果是-128到127之间的int类型转换为Integer对象,则直接从IntegerCache里获取,来看看IntegerCache这个类
private static class IntegerCache {
static final int low = -128;
static final int high;
// 内部静态数组,容纳-128到127之间的对象
static final Integer cache[]; static {
// high value may be configured by property
int h = 127;
String integerCacheHighPropValue = sun.misc.VM.getSavedProperty("java.lang.Integer.IntegerCache.high");
if (integerCacheHighPropValue != null) {
try {
int i = parseInt(integerCacheHighPropValue);
i = Math.max(i, 127);
// Maximum array size is Integer.MAX_VALUE
h = Math.min(i, Integer.MAX_VALUE - (-low) -1);
} catch( NumberFormatException nfe) {
// If the property cannot be parsed into an int, ignore it.
}
}
high = h; cache = new Integer[(high - low) + 1];
int j = low;
for(int k = 0; k < cache.length; k++)
cache[k] = new Integer(j++); // range [-128, 127] must be interned (JLS7 5.1.7)
assert IntegerCache.high >= 127;
}
private IntegerCache() {}
}
结论:
在创建Integer对象,尽量少用new创建,尽量使用valueOf,利用整型池的提高系统性能,通过包装类的valueOf生成包装实例可以提高空间和时间性能。
另外:在判断对象是否相等的时候尽量使用equals方法,避免使用“==”产生非预期结果。
附1:
Integer 可以通过参数改变缓存范围(附:最大值 127 可以通过 JVM 的启动参数 -XX:AutoBoxCacheMax=size 修改)
-XX:AutoBoxCacheMax 这个参数是设置Integer缓存上限的参数。
理论上讲,当系统需要频繁使用Integer时,或者说堆内存中存在大量的Integer对象时,可以考虑提高Integer缓存上限,避免JVM重复创造对象,提高内存的使用率,减少GC的频率,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
理论归理论,这个参数能否提高系统系统关键还是要看堆中Integer对象到底有多少、以及Integer的创建的方式,如果堆中的Integer对象很少,重新设置这个参数并不会提高系统的性能。
即使堆中存在大量的Integer对象,也要看Integer对象是如何产生的
1. 大部分Integer对象通过Integer.valueOf()产生。说明代码里存在大量的拆箱与装箱操作。这时候设置这个参数会系统性能有所提高
2. 大部分Integer对象通过反射,new产生。这时候Integer对象的产生大部分不会走valueOf()方法,所以设置这个参数也是无济于事
附2:
其他缓存的对象:
这种缓存行为不仅适用于Integer对象。我们针对所有整数类型的类都有类似的缓存机制。
Byte 有 ByteCache 用于缓存 Byte 对象(-128 到 127)
Short 有 ShortCache 用于缓存 Short 对象(-128 到 127)
Long 有 LongCache 用于缓存 Long 对象(-128 到 127)
Character 有 CharacterCache 用于缓存 Character 对象(0 到 127)
Float 没有缓存
Doulbe 没有缓存
除了 Integer 可以通过参数改变范围外,其它的都不行。
附3:
关于垃圾回收器:
Integer i = 127;
i = null; //不会被垃圾回收器回收,这里的代码不会有对象符合垃圾回收器的条件,i 虽然被赋予null,但它之前指向的是cache中的Integer对象,而cache没有被赋null,所以Integer 127这个对象还是存在的
Integer i = 200;
i = null; //会被垃圾回收器回收,而如果 i 大于127或小于-128,则它所指向的对象将符合垃圾回收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