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csdn.net/lahnet/article/details/6545699
Linux编译生成zImage,但是uboot不能识别,uboot只能识别uImage的文件格式,uImage与zImage文件的区别是uImage比zImage多个文件头,我们现在利用uboot的mkimage工具来生成uImage文件。
通常,u-boot为kernel提供一些kernel无法知道的信息,比如ramdisk在RAM中的地址。Kernel也必须为U-boot提供必要的信息,如通过mkimage这个工具(在u-boot代码的tools目录中)可以给zImage添加一个header,也就是使得通常编译的内核zImage添加一个数据头,把添加头后的image通常叫uImage,uImage是可以被U-boot直接引导的内核镜像。那么如何使用mkimage工具而产生uImage的呢?下面将具体介绍mkimage工具的使用:
1.首先进入u-boot目录下tools文件夹下,查看mkimage的命令参数
[root@localhost tools]# ./mkimage
Usage: ./mkimage -l image
-l ==> list image header information
./mkimage [-x] -A arch -O os -T type -C comp -a addr -e ep -n name -d data_file
[:data_file...] image
-A ==> set architecture to 'arch' //用于指定CPU类型,比如ARM
-O ==> set operating system to 'os' //用于指定操作系统,比如Linux
-T ==> set image type to 'type' //用于指定image类型,比如Kernel
-C ==> set compression type 'comp' //指定压缩类型
-a ==> set load address to 'addr' (hex) //指定image的载入地址
-e ==> set entry point to 'ep' (hex) //内核的入口地址,一般是:image的载入地址+0x40(信息头的大小)
-n ==> set image name to 'name' //image在头结构中的命名
-d ==> use image data from 'datafile' //无头信息的image文件名
-x ==> set XIP (execute in place) //设置执行位置
-a参数后是内核的运行地址,-e参数后是入口地址。
1)如果我们没用mkimage对内核进行处理的话,那直接把内核下载到0x40008000再运行就行,内核会自解压运行(不过内核运行需要一个tag来传递参数,而这个tag建议是由bootloader提供的,在u-boot下默认是由bootm命令建立的)。
2)如果使用mkimage生成内核镜像文件的话,会在内核的前头加上了64byte的信息,供建立tag之用。bootm命令会首先判断bootm xxxx 这个指定的地址xxxx是否与-a指定的加载地址相同。
(1)如果不同的话会从这个地址开始提取出这个64byte的头部,对其进行分析,然后把去掉头部的内核复制到-a指定的load地址中去运行之
(2)如果相同的话那就让其原封不同的放在那,但-e指定的入口地址会推后64byte,以跳过这64byte的头部。
执行:./mkimage -A arm -O linux -T kernel -C none -a 40008000 -e 40008040 -n linux-2.6.31 -d zImage uImage
生成文件之后,根据所要选择启动的文件系统,设置uboot的参数:
1、启动ramdisk文件系统
setenv bootargs console=ttyAM0,115200 initrd=0x40400000,0x800000 root=/dev/ram0
setenv bootcmd tftp 0x40008000 uImage;bootm 0x40008000
setenv serverip 192.167.10.24
setenv ipaddr 192.167.10.2
2、启动nfs文件系统
x86 Linux主机开启nfs服务,步骤如下:
1、软硬件环境
VMware 7.0.0,Ubuntu 9.04
2、ubuntu安装后默认是没有带nfs的,使用如下命令安装:
我直接进的root帐户。
apt-get install nfs-kernel-server
apt-get install nfs-common
3、虚拟机配置选项里网卡使用的是桥接,IP地址为192.168.0.1,和主机的192.168.0.11在同一网段,主机是连到路由器的。
4、修改配置文件
在设置配置文件之前,先建立共享目录/home/lah/nfs,nfs共享目录。修改nfs配置文件/etc/exports,添加如下一行:
/home/lah/nfs *(rw,sync,no_root_squash)
第一个参数是nfs共享目录,第二个是你允许的主机IP,这里设置成所有客户机都可共享该目录,括号里面的rw表示挂接此目录的客户机对该目录有读写的权限,no_root_squash 表示允许挂接此目录的客户机享有该主机的root 身份。
5、启动NFS服务并测试
/etc/init.d/portmap start
/etc/init.d/nfs-kernel-server start
现在roo_fs目录下放入一些文件,然后通过nfs挂载mnt目录测试。
mount localhost:/home/lah/nfs /mnt
如果mnt下有/home/lah/nfs目录下的文件,则证明nfs服务已经配置好了。
将nfs作为根文件系统时,开启的nfs服务的文件夹不能为空,应该放busybox制作的根文件系统。
uboot设置bootargs命令的方法
示例:
setenv bootargs console=ttyAM0,115200 noinitrd root=/dev/nfs nfsroot=192.167.10.6:/home/lah/nfs ip=192.167.10.2:192.167.10.6:::forlinux:eth0:
#setenv bootargs noinitrd console=ttySAC0,115200 init=/linuxrc mem=64M root=/dev/nfs nfsroot=192.168.2.125:/home/hufei/nfsrootip=192.168.2.6:192.168.2.125:192.168.2.125:255.255.255.0:hufei.cublog.cn:eth0:off |
initrd, noinitrd:
当你没有使用ramdisk启动系统的时候,你需要使用noinitrd这个参数,但是如果使用了的话,就需要指定initrd=r_addr,size, r_addr表示initrd在内存中的位置,size表示initrd的大小。
console:
console=tty 使用虚拟串口终端设备 .
console=ttyS[,options] 使用特定的串口,options可以是这样的形式bbbbpnx,这里bbbb是指串口的波特率,p是奇偶位(从来没有看过使用过),n是指的bits。
console=ttySAC[,options] 同上面。
看你当前的环境,有时用ttyS,有时用ttySAC,网上有人说,这是跟内核的版本有关,2.4用ttyS,2.6用ttySAC,但实际情况是官方文档中也是使用ttyS,所以应该是跟内核版本没有关联的。可以查看Documentation/serial-console.txt找到相关描述。
init:
init指定的是内核启起来后,进入系统中运行的第一个脚本,一般init=/linuxrc,或者init=/etc/preinit,preinit的内容一般是创建console,null设备节点,运行init程序,挂载一些文件系统等等操作。请注意,很多初学者以为init=/linuxrc是固定写法,其实不然,/linuxrc指的是/目录下面的linuxrc脚本,一般是一个连接罢了。如果内核找不到linurc文件,将会依次搜索/sbin/init,/etc/init,/bin/init,/bin/sh.
mem:
指定内存大小,不是必须的
root:
用来指定rootfs的位置,常见的情况有:
root=/dev/ram rw
root=/dev/ram0 rw
请注意上面的这两种设置情况是通用的,我做过测试甚至root=/dev/ram1 rw和root=/dev/ram2 rw也是可以的,网上有人说在某些情况下是不通用的,即必须设置成ram或者ram0,但是目前还没有遇到,还需要进一步确认,遇到不行的时候可以逐一尝试。
root=/dev/mtdx rw
root=/dev/mtdblockx rw
root=/dev/mtdblock/x rw
root=31:0x
上面的这几个在一定情况下是通用的,当然这要看你当前的系统是否支持,不过mtd是字符设备,而mtdblock是块设备,有时候你的挨个的试到底当前的系统支持上面那种情况下,不过root=/dev/mtdblockx rw比较通用。此外,如果直接指定设备名可以的话,那么使用此设备的设备号也是可以的。
root=/dev/nfs,并非真的设备,而是一个告诉内核经由网络取得根文件系统的旗标。
在文件系统为基于nfs的文件系统的时候使用。当然指定root=/dev/nfs之后,还需要指定nfsroot,
nfsroot这个参数告诉内核以哪一台机器,哪个目录以及哪个网络文件系统选项作为根文件系统使用。参数的格式如下:
nfsroot=[<server-ip>:]<root-dir>[,<nfs-options>]
如果指令列上没有给定 nfsroot参数,则将使用‘/tftpboot/%s’预设值。其它选项如下:
<server-ip> --指定网络文件系统服务端的互联网地址(IP address)。如果没有给定此栏位,则使用由 nfsaddrs 变量(见下面)所决定的值。此参数的用途之一是允许使用不同机器作为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及网络文件系统服务端。通常你可以不管它(设为空白)。
<root-dir> -- 服务端上要作为根挂入的目录名称。如果字串中有个‘%s’符记(token),此符记将代换为客户端互联网地址之ASCII表示法。
<nfs-options> -- 标准的网络文件系统选项。所有选项都以逗号分开。如果没有给定此选项栏位则使用下列的预设值:
port = as given by server portmap daemon
rsize = 1024
wsize = 1024
timeo = 7
retrans = 3
acregmin = 3
acregmax = 60
acdirmin = 30
acdirmax = 60
flags = hard, nointr, noposix, cto, ac
参数nfsaddrs设定网络通讯所需的各种网络接口地址。如果没有给定这个参数,则内核核会试著使用反向地址解析协议以及/或是启动协议(BOOTP)以找出这些参数。其格式如下:
ip:
下面是U-boot官方文档提供的IP参数解析:
setenv bootargs ${bootargs} ip=${ipaddr}:${serverip}:/ ${gatewayip}:${netmask}:/ ${hostname:${netdev}:off |
注意,上面换行的地方均有空格。其中 192.168.2.6是开发板的IP,192.168.2.125
是PC端(或虚拟机)的 IP,上面的IP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修改,不要弄错了。
nfsaddrs=<my-ip>:<serv-ip>:<gw-ip>:<netmask>:<name>:<dev>:<auto>
<my-ip> -- 客户端的互联网地址。如果没设,此地址将由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或启动协议来决定。使用何种协议端视配置核心时打开的选项以及参数而定。如果设定此参数,就不会使用反向地址解析协议或启动协议。
<serv-ip> -- 网络文件系统服务端之互联网地址。如果使用反向地址解析协议来决定客户端地址并且设定此参数,则只接受从指定之服务端传来的回应。要使用不同的机器作为反向地址解析与网络文件系统服务端的话,在此指定你的反向地址解析协议服务端(保持空白)并在 nfsroot参数(见上述)中指定你的网络文件系统服务端。如果此项目空白则使用回答反向地址解析协议或启动协议之服务端的地址。
<gw-ip> -- 网关(gateway)之互联网地址,若服务端位於不同的子网络上时。如果此项目空白则不使用任何网关并假设服务端在本地的(local)网络上,除非由启动协议接收到值。
<netmask> -- 本地网络界面的网络掩码。如果为空白,则网络掩码由客户端的互联网地址导出,除非由启动协议接收到值。
<name> -- 客户端的名称。如果空白,则使用客户端互联网地址之 ASCII-标记法,或由启动协议接收的值。
<dev> -- 要使用的网络设备名称。如果为空白,所有设备都会用来发出反向地址解析请求,启动协议请求由最先找到的设备发出。网络文件系统使用接收到反向地址解析协议或启动协议回应的设备。如果你只有一个设备那你可以不管它。
<auto> -- 用以作为自动配置的方法。如果是 `rarp'或是 `bootp'则使用所指示的协议。如果此值为`both'或空白,若配置核心时有打开这两种协议则都使用。 `none'表示不使用自动配置。这种情况下你必须指定前述栏位中所有必要的值。
此参数可以作为 nfsaddrs的参数单独使用(前面没有任何 `:`字符),这种情况下会使用自动配置。然而,此种情况不能使用 `none'作为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