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1
、现代通信网概念:是由通讯设备、信道和规则(章)组成的有机整体,使与之相连
的用户终端设备可以进行有意义的电信息交流
2
、通信系统基本模型(点对点)及各部分作用
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示意图
各部分作用:
信源是指发出信息的基本设施。
变换器是对信源发出的信息按一定的目的进行变换的设备。
信道是信息传输介质的总称。
反变换器的工作过程是变换器的逆工作过程。
信宿是信息传输的终点,也就是信息的接收者。
噪声源并不是人为实现的实体,但在实际通信过程中又是实际存在的。
3
、信道及分类
信道按传输介质的不同可分为无线信道和有线信道。
信道按传输信号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
第二章
现代通信网基础技术及其发展
1
、通信网组成的基本要素及核心要素
基本要素:终端设备、传输系统和交换设备
核心要素:交换设备
2
、路由选择策略(详见
p49
)
静态策略
动态策略
(
1
)泛射法(
flooding
)
(
1
)独立路由选择策略
(
2
)有选择的泛射法
(
2
)集中路由选择策略
(
3
)固定路由法
(
3
)分布路由选择策略
(
4
)随机走动法
(
5
)分散通信量法
3
、传输技术(
p19
)
:复用技术,其目的是在同一信道上传输多路信号,从而提高了信
道的利用率。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频分多路(
FDM
)
、时分多路(
TDM
)和统计时分
复用(
STDM
)
。
4
、交换技术:在交换技术的分组交换中,为了控制和管理交换网的
“
分组流
”
,目前主
要采用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
常用的交换技术按局内处理信号的方式可分为电路交
换、信息交换和分组(包)交换三种方式。新的交换方式有异步转换模式交换(
ATM
)
和光交换。
信源
变换器
信道
反变换器
噪声源
信宿
5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区别及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各采取的方法
区别:流量控制是对一条通信路由上的通信量进行控制,解决
“
线
”
或
“
局部
”
问题,而拥
塞控制则是解决通信网的
“
面
”
或
“
全局
”
的问题。
流量控制采取的方法:
拥塞控制采取的方法
(
1
)入网流量控制方法
(
1
)许可证法
①
停
-
等流量控制
(
2
)分组丢弃法
②
缓冲区预约方式
(
3
)阻塞分组法
(
2
)入口和出口流量控制
①
多分组报文传送流量控制
②
单分组报文流量控制
(
3
)网段级流量控制
6
、我国电信网等级结构图并对各级功能
我国电信网等级结构图
各级功能:
第一级为大区中心,也称为省间中心局,是汇接一个大区内各省之间的电话通信
中心,局间都设立直达电路,为完全互连方式的网状网结构。
第二级为省中心局,是汇接省内各地区之间的电话通信中心。省中心局为各省会
所在地的长途局,因而要求各省中心局至本大区中心局必须要有直达路由。
第三级为地区(市)中心局,是汇接本地区各县(区)的电话通信中心,是长话
网的末端局,同样要求地区(市)中心局至本省中心局具有直达路由。
第三章
电话通信网
1
、移动电话通信区域的覆盖的两种形式是带状服务区和面状服务区。
(
p76
)
2
、
CDMA
基本概念及相关技术
CDMA
是码分多址方式的简称,采用扩频通信技术,每个用户具有特定的地址码(相
高效路由
基干路由
首都
省间中心局
省中心局
地区
(
市
)
中心局
县
(
区
)
局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当于扩频中的
PN
码)
,利用地址码相互之间的正交性(或准正交性)完成信道分离的
任务。
CDMA
系统的技术包括同步技术、
RaLe
接收技术、功率控制及软切换等,核心技术是
功率控制技术。
CDMA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
反向信道是由反向业务信道
(
B-TCH
)
和接入信道
(
AcCh
)
两种信道组成。
CDMA
系统中越区切换分为软切换、更软切换和硬切换。
(详见
p97
)
3
、
GSM
移动通信系统的构成:
MSC
是
GSM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什么。
MS
等。
MSC
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是
GSM
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
MS
即移动台是移动网的用户终端。
4
、
GSM
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分哪几部分
.
(详见
p86
)
GSM
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移动台(
MS
)
、基站子系统(
BSS
)和网络
子系统(
NSS
)
。
5
、
900MHZ
蜂窝模拟移动电话通信网的无线信道包括语音信道
(
VC
)
和控制信道
(
CC
)
。
6
、与固定电话通信相比,移动电话通信主要有哪些特点。
(
1
)以无线传输信道为主进行信息传输
(
2
)电波传输环境复杂
(
3
)系统的干扰大
(
4
)组网方式灵活但控制过程复杂
(
5
)设备的要求高
(
6
)用户量大但频率有限
7
、未来移动电话通信网的发展方向
(
1
)移动通信网向第三代过渡
(
2
)无线局域网的发展
(
3
)红外线无线通信的发展
(
4
)无线
Internet
的发展
第四章
数据通信网
1
、公用帧中继网向用户提供的基本业务有哪些?
基本业务包括永久虚电路(
PVC
)和交换虚电路(
SVC
)业务。
2
、
IP
电话的计费用方式有主叫计费和卡号计费两种方式。
(
p150
)
3
、数据通信网被划分为两种网,分别为通信子网和本地网。
4
、
IP
通信网的协议有
H.323
和
SIP
协议。
5
、中国公用多媒体业务网(
169
网)的网络干线速率最高可达到
622Mbit/s
。
6
、
分组交换网的组成,
如完成非分组终端字符的组装与分组的设备是
PAD
。
(
详见
p113
)
分组交换网主要由节点交换机、
数据终端、
分组拆装设备、
远程集中器、
网络管理中心、
传输线路和调制解调器等
7
个部分组成。
7
、
DDN
的
2M
节点的功能。
(
1
)
2048kbit/s
数字通道的接口;
(
2
)
2048kbit/s
数字通道的交叉连接;
(
3
)
N*64kbit/s
(
N=1~31
)复用和交叉连接;
(
4
)帧中继业务的转换功能。
8
、计算机化分支交换网(
CBX
)通常采用的拓朴结构是星型拓扑结构。
(
p127
)
9
、帧中继网和
X.25
相比的特点。
(
1
)网络资源利用率高
(
2
)传输速率高
(
3
)费用低廉
(
4
)兼容性好
(
5
)组网功能强
10
、
DDN
的主要技术特点。
(
1
)
DDN
是透明的传输网,本身不受任何规程的约束,可以支持数据、语音、图像等
多种业务。
(
2
)
DDN
是同步数据传输网,不具备交换功能。
(
3
)传输速率高,网络时延小。
第五章
图像通信网络与系统
1
、从网络结构的角度看,可以将图像通信方式分为哪两种。
将图像通信网分为点对点和多对点之间的通信方式。
2
、图像信号的数字化的过程。
(详见
p155
)
图像信号数字化包括:取样、量化和
PCM
编码
3
个过程。
3
、基于
N-ISDN
的
H.320
会议电视系统中
,MCU
实质
.
MCU
实质上是一台多媒体信息交换机,实现多点呼叫和连接,实现视频广播、视频选
择、音频混合、数据广播等功能,完成各终端信号的汇接与切换。
第六章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1
、
ISDN
的基本概念技术,如特点、
基本用户结口可提供二路信息信息道和一路
控制
信道,其速率是多少,最多可以有多少台终端,允许多少台同时工作、综合交换主要有
两种
ISDN
的特点:
(
1
)通信业务的综合化
(
2
)通信质量和可靠性高
(
3
)用户使用方便
(
4
)通信网中的功能分散
(
5
)费用低廉
在
ISDN
中,
基本用户网络接口可提供二路
64kbit/s
信息信道和一路
16kbit/s
控制信道,
在一条
2B+D
用户线上可连接
8
台之多的终端,允许有
3
台终端同时工作。
综合交换主要有两种:
(
1
)快速分组交换(
Fast Packeted Switching
,
FPS
)
(
2
)伺机通过交换(
Cut Through Switching
,
CTS
)
2
、
ATM
基本概念及技术,数据分组长(即信元)固定长度
ATM
通信网传送信息的基本载体是
ATM
信元。
ATM
使用的信元长度有定长信元和变长信元之分,又有长度大小之分。
考虑到具体信息的传输,决定信元长度的因素主要有
4
个:传输效率、交换速率、时延
和设备复杂度。综合考虑以上
4
个因素,在
ATM
中采用定长信元。总长为
53
字节的
定长信元。
3
、
NO.7
网中
STP
之间的连接方式有网状连接方式和
A
,
B
平面连接方式。
4
、
B-ISDN
与
ISDN
的主要差别
(
1
)传输带宽
(
2
)信道应用
(
3
)速率配置
(
4
)业务处理
(
5
)交换模式
第七章
接入网
1
、光纤接入网主要有哪两种结构。
光纤接入网主要有两种结构:有源双星(
ADS
)和无源光网络(
PON
)
。
2
、接入网与电信管理网相连接的维护管理接口(
Q3
)
,维护管理接口(
Q3
接口)是管
理网与通信网各部分的标准接口。
3
、宽带接入网中
IP
接入方式
(
1
)
PPP
隧道方式(
PPP
会晤透明穿过
IP
接入网)
(
2
)
PPP
终结方式
(
3
)以太网接入方式
4
、可以采用光纤作为传输媒质的接入网有光纤接入网。
5
、什么是
LMDS
技术?
LMDS
的系统如何组成
LMDS
是本地多点分配业务技术的简称,
是一种固定的、
双向无线宽带接入技术,
用于
综合的视频、
语音和高速数据业务的传送,
在未来网络融合、
宽带接入中发挥重要作用。
LMDS
系统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
(
1
)中心站基本设备:包括控制和传送架,节点设备包括固态发送和接收机以及位于
塔上的天线。
(
2
)用户驻地设备:包括屋顶天线、收发信机和网络接口单元(
NIU
)
。
(
3
)数字机顶盒:用于向终端用户设备提供视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