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究Lua的GC算法(下)-《Lua设计与实现》

时间:2022-01-29 07:40:31
这篇文章让我们收尾GC的具体后续操作。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www.cnblogs.com/zblade/
3、GC的扫描阶段 GCSpropagate
深入探究Lua的GC算法(下)-《Lua设计与实现》
只要处于这个阶段,就会分2种情况执行,一个是propagatemark,一个是atomic,让我们分别看其实现过程。
首先看处于灰色链表中一直都有对象的情况,在这步操作当中,是可以分步操作的,整个GC的分步操作,就是在这一步操作中,在每次扫描后,都会返回本次扫描标记的对象的大小之和,再下一个分步执行的时候再继续执行,而一旦进入atomic函数中,就需要一次性的执行,不能再分步执行了。
来看propagatemark函数是如何实现的:
深入探究Lua的GC算法(下)-《Lua设计与实现》
对于table,如果该表是weak表,则退回到灰色状态,否则遍历表的数组和散列表部分进行标记,详见traversetable函数;
对于func,traverseclosure主要对func中的upval进行标记;
对于thread, 则将其移植到grayagain中,放在atomic中进行处理;
对于proto,对其中的字符串、upvalue、局部变量等进行遍历标记;
注意,这儿没有处理string\udata类型数据,这是放在其他部分进行的,不需要进行相关的标记;
 
4、GC 扫描阶段的barrier操作
由于采用分步式增量扫描标记算法,所以会出现在分步操作过程中,新增加的对象与被扫描过的对象之间有引用关系的变化,未来确保黑色对象引用的对象中有白色对象,lua提供了两种操作设计:
1)标记过程向前走一步 luaC_barrierf
如果新建对象是白色,而它被一个黑色对象引用了,那么将这个新建对象颜色从白色变为灰色;
2)标记过程向后走一步 luaC_barrierback
类似于上,此时将引用的它的黑色对象的颜色从黑色变为灰色,使得其重新被扫描一次
深入探究Lua的GC算法(下)-《Lua设计与实现》
(或许你看出截图颜色变了,是的,回家了,又是新的编辑器了~)
从define可以看出,只有table需要进行luaC_barrierback,这是由于table本身设计,就是一个table可能会对应N个key或者value,这样如果新增一个key/value,如果将其置为灰色,然后将其加入gray链表中,这样多个添加会带来较大的性能。
采用向后,就是将该table对象退回到gray状态,这样添加多个,其实质都是只改变该table一次,注意这个gray不是改为gray链中,而是将该table加入到grayagain链中,在扫描完gray链后再扫描grayagain链即可。参考源码即可:
深入探究Lua的GC算法(下)-《Lua设计与实现》
对比向前比较简单了:直接调用reallymarkoject
深入探究Lua的GC算法(下)-《Lua设计与实现》
 
5、GC的atomic操作
当gray链表中对象都标记完成后,会执行一次atomic操作,注意这个操作是不能被打断的,所以叫原子操作,参考源码:
深入探究Lua的GC算法(下)-《Lua设计与实现》
首先处理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对open状态的upvalues,然后处理一次gray链表;
然后处理整个弱表,将lua_State指针指向meta表,然后处理一次gray链表
然后处理grayagain链表,类似于上
然后处理udata,其处理函数为luaC_separateudata:
深入探究Lua的GC算法(下)-《Lua设计与实现》
注释很详细,注意放到tmudata链表中后,是在后续操作再集中处理一次;
处理完基本的几个数据后,atomic会把白色类型切换到下一个GC操作的白色类型,然后修改状态到回收阶段CGSsweepstring, 这儿对sweepstrgc进行了赋初值,是为了下面的字符串定位。
 
6、GC的回收阶段 GCSsweepstring/GCSsweep
首先进入的回收阶段是对字符串的处理
深入探究Lua的GC算法(下)-《Lua设计与实现》
虽然是case,但是其实质是一个循环,每次取出散列表中的一个字符串链表,进行一次遍历回收,sweepwholelist最终会调用到sweeplist,等一下给出源码。
当处理完所有的字符串后,切换到GCSsweep状态:
深入探究Lua的GC算法(下)-《Lua设计与实现》
关键操作是sweeplist,参看其源码:
深入探究Lua的GC算法(下)-《Lua设计与实现》
代码中也对前面说的多色标记中的两种白色的作用做了讲解,otherwhite就是本次不可回收的白色,如果处理的对象的白色就是otherwhite,是不会被回收的
 
7、结束阶段 GCSfinalize
这是整个GC的最后阶段了,来看看其操作的源码:
深入探究Lua的GC算法(下)-《Lua设计与实现》
首先处理,是否有前面提到的tmudata链表, 其操作函数为GCTM:
深入探究Lua的GC算法(下)-《Lua设计与实现》
注意,udata本身有GC方法,未来确保其GC方法的调用,实在这次GC中调用G方法,但是这个udata本身,是在下一次的GC中才会被回收的。udata的GC调用则是在fasttm中调用TM_GC来实现。
初看也会迷糊怎么循环的,其实结合上面的case中的 if(g->tmudata)可以理解,为什么每次GCTM都会执行 g->tmudata的移动赋值操作。
 
最终万事大吉,本次GC流程走完,设置到GCSpause状态,等待下一次GC调用。
 
8、GC的进度控制
其实GC的调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动调用,一个是手动调用
自动调用函数: luaC_checkGC
深入探究Lua的GC算法(下)-《Lua设计与实现》
一般不希望自动GC,可以采用setthreshold,将GCthreshold的值设置为非常大,这样不回自动触发GC
手动调用,则设置GC的相关参数 setthreshold:
深入探究Lua的GC算法(下)-《Lua设计与实现》
estimate是对当前内存使用量的一个预估值,gcpause是一个百分比,通过lua_gc可以设置,另一个gc进度的参数是gcstepmul,其主要影响singlestep函数的调用次数,具体原因参看源码:
深入探究Lua的GC算法(下)-《Lua设计与实现》
整个流程都在注释中讲解了,其中关键是lim的设置,然后不断的调用singlestep, 然后处理GC状态即可,注意setthreshold是设置的两次GC之间的时间间隔。由于修改了threshold,对于关闭自动GC的情况,需要再次重新设置关闭自动GC一次。
 
9、总结
对于lua的GC的原理的探究就到这儿,熟悉一门语言的GC流程后,同理去推导理解其他语言的GC会有很大帮助,同时也可以在平时使用lua的时候,对于GC的一些操作更加知其所以然。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