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pack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主要还是看个人,想学到什么样的程度,很多公司可能要求仅仅是会用就行,但是也有一些公司要求比较高,要懂一些底层的原理,所以还是要花一些时间的,看个人需求。这篇仅仅是做了一些总结,都是来自官网,便于复习。
一,先理解webpack的概念:
官网上:webpack 是一个现代 JavaScript 应用程序的模块打包器(module bundler)。当 webpack 处理应用程序时,它会递归地构建一个依赖关系图(dependency graph),其中包含应用程序需要的每个模块,然后将所有这些模块打包成少量的 bundle - 通常只有一个,由浏览器加载。
这里补充一下,webpack和gulp的差异:
gulp是一种前端自动化构建工具,task runner,它的核心功能是:
1,task的定义和组织
2,基于文件的stream构建
3,插件体系
webpack是module bundler,模块打包器,核心功能是:
1,按照模块的依赖构建目标文件
2,loader 体系支持不同的模块
3,插件体系提供更多额外的功能
原作者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536395?sort=created,这篇写得很好,总结了很多
关于gulp的使用,请见gulp的学习日志;
二,核心概念(entry,output,loader,plugins)
1,entry和context
context的作用是webpack会先从context配置的路径下检索entry文件;
如:
const config = {
context: path.resolve('./src'), //path.resolve([from...],to),将to参数解析为绝对路径,path是node模块
entry: 'index.js'
}
index.js文件放在src目录下;
webpack会创建一个由应用程序所有依赖构成的关系图(dependency graph),这个图的起点就是entry point,入口文件,从哪里开始,可以为单个入口,也可以为多个入口,语法可以是字符串,可以是对象,也可以是数组,对象的可扩展性较高
单个入口:
const config = {
entry: "./index.js' //字符串语法
};
module.exports = config;
等同于
const config = {
entry: {
main: "./index.js" //对象语法
}
};
module.exports = config;
也可以写多页面
const config = { entry: { pageOne: './src/pageOne/index.js', pageTwo: './src/pageTwo/index.js', pageThree: './src/pageThree/index.js'
} };
每一个key会是chunk的名称
2,output
入口起点可以多个,但是输出配置只有一个
两个必须的属性:
filename:输出文件名
path:输出目录,必须是绝对路径,否则会报错。
入口起点单个,最简单的例子:
const config = {
output: {
filename: 'bundle.js',
path: '/home/proj/public/assets'
}
};
如果多个入口起点
const config = {
output: {
filename: '[name].js',
path: __dirname + '/dist' //__dirname表示当前目录
}
}
属性publicPath表示指定资源文件引用的目录,并不表示path前面可以省略publicpath里面定义的路径,比如
output: {
publicPath: '/dist',
path: path.resolve('./dist/js'),
filename: 'bundle.js'
},
output.chunkFilename是做什么的? (深恶痛绝,参加面试的时候问到了这个问题,一脸懵逼,听过但不懂干嘛的-。-)
此选项决定了非入口chunk文件的名称,可取值在下面的filename里
(关于output.filename:
1,对于单个入口起点,filename就是一个静态string,
filename: "bundle.js"
2,如果不是单个入口,为了区分不同的bundle,需要用下面中的一种替换方式来赋予每一个bundle唯一名称
filename: '[name].bundle.js'
使用内部chunk id
filename: '[id].bundle.js'
使用每次构建过程中,唯一的hash生成
filename: '[name].[hash].bundle.js'
使用基于每个chunk内容的hash
filename: '[chunkhash].bundle.js')
output.hotUpdateChunkFilename:自定义热更新chunk的文件名,可选值见上面filename,没必要修改这个值,默认就行
output还有一些其他属性,这里不一一介绍了,详见官网
3,loader,
对模块的源代码进行转换,可以在import或加载的时候(打包前)预处理文件,有点类似于task,在webpack2.0版本中,写法如下:
module: {
rules: [
{
test: /\.txt$/, //test用来识别出应该被对应的loader进行转换的文件,用正则写法
use: 'raw-loader' //use用来转换文件,并且使其能够被添加到dependency graph中,并最终添加到bundle中,注意webpack2里面loader必须写全,webpack1中loader可以只写‘-’前面的,但是2里面会报错
}
]
}
我们也可以给use配置多个loader:
module: {
rules: [
{
test: /\.css$/,
use: [
{loader: 'style-loader'},
{
loader: 'css-loader',
options: {
modules: true
}
}
]
}
]
}
同样我们可以通过CLI使用loader,直接敲命令:
webpack --module-bind jade-loader --module-bind 'css=style-loader!css-loader'
这会对.jade文件使用jade-loader,对.css文件使用style-loader和css-loader
每个rule分为三部分:条件,结果和嵌套规则:
1,条件:有两种输入值,resource:请求文件的绝对路径,相关属性是test,include,exclude,resource
issuer:被请求资源的模块文件的绝对路径,相关属性是issuer
这两种输入值解释一下,从app.js里面导入"./style.css",那么resource就是/path/to/style.css,而issure就是/path/to/app.js
2,结果:有两种输入值,应用的loader:应用在resource上的loader数组,
Parser选项:用于为模块创建解析器的选项对象。
影响loader的属性:loader,options,use,query,loaders
3,嵌套规则:属性rules,oneOf制定嵌套规则
rule的其他属性,详见官方文档
4,plugin
插件的目的是解决loader无法实现的事
用法,向plugins属性传入new实例,下面我会列举一些常用的plugin
const HtmlWebpackPlugin = require('html-webpack-plugin');
const cleanWebpackPlugin = require('clean-webpack-plugin');
const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plugins: [
new HtmlWebpackPlugin ({
title: 'Hot Module Replacement' //关于HtmlWebpackPlugin的参数配置,参考这个作者链接http://www.cnblogs.com/haogj/p/5160821.html
}),
new webpack.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 //模块热替换,
new cleanWebpackPlugin(['dist']), //清除dist文件夹
new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 //将公共的模块拆出来,合成的文件在最开始的时候加载一次就被浏览器缓存,速度上的提升。
name: string,
filename: string,
minChunks: number|Infinity|function,
chunks: string[],
children: boolean
})
]
5,其他配置:
devtool:开发环境下推荐用“cheap-module-eval-source-map”,生产环境下推荐用“source-map”,其他的选项见官方文档
webpack-dev-server: 这个不多说,就是本地起一个服务然后监听文件变化
webpack -p 等同于 webpack --optimize --define process.env.NODE_ENV="'production'",会执行如下步骤:
使用UglifyJsPlugin进行JS文件压缩,运行LoaderOptionsPlugin(主要是用来将webpack1迁移到webpack2上),设置NodeJS环境变量,触发某些package包,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编译
devServer:配置项见官方文档,比较多,常用的几个:
devServer: {
contentBase: path.resolve(__dirname, 'dist'),
compress: true, //一切服务都启用gzip压缩
port: 9000,
color: true,
hot: true,
hotOnly: true,
open: true
}
6,Manifest
概念:当编译器开始执行、解析和映射应用程序时,它会保留所有模块的详细要点,这个数据集合就是Manifest
runtime:在模块交互时,连接模块所需的加载和解析逻辑,包括浏览器中已经加载的模块的连接,以及懒加载模块的执行逻辑。
当完成打包并发送给浏览器时,会在运行时通过Manifest来解析和加载模块,此时import或require已经转换成了__webpack_require__方法,此方法指向模块标识符,通过使用Manifest中的数据,runtime将能够查询模块标识符,检索出背后对应的模块。
7,target
webpack提供了多种构建目标target,表明了用于哪种环境下的javascript
node:编译为类Node.js环境可用
web:编译为类浏览器环境下可用(默认)
。。。。。。
8,懒加载
这里的懒加载指的是按需加载,只有用到模块的时候才会import进来,如下面的代码:
button.onclick = e => import(/* webpackChunkName: "print" */ './print').then(module => {
var print = module.default;
print();
});
注意当调用 ES6 模块的 import()
方法(引入模块)时,必须指向模块的 .default
值,因为它才是 promise 被处理后返回的实际的 module
对象。
vue和react都有这种懒加载的方法,详细见官网
9,shimming
webpack在引入第三方库的时候,会有一些全局依赖,比如jquery的$符号,那么使用ProvidePlugin这个插件就可以用了,(实际项目中用到)
plugins: [
new webpack.ProvidePlugin({
$: 'jquery',
jQuery: 'jquery'
})
]
10,环境变量
这里使用Node.js的process.env来引用变量
plugins: [
new webpack.optimize.UglifyJsPlugin({
compress: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
使用cross-env包来跨平台设置环境变量:
package.json
{
"scripts": {
"build": "cross-env NODE_ENV=production PLATFORM=web webpac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