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一个老先生(何毓琦 先生)写的博文,关于何先生很久了,但由于其博文都是因为撰写,所以耐心的只看了1-2篇。下面这篇不错,不管是否撰写学术论文,即使是简单的博文写作,都有一定的帮助。
转载自: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65&do=blog&id=24252
这是我去年七月用英文写的一篇博文.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939
现在科学网吧它翻譯成中文,使更多读者能看到这篇文章.也可以用中英对照帮助你读英文的了解力.
有个笑话说,专业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平均只有五个读者:作者本人,期刊编辑,再加上三个审稿人。这个笑话不无道理,因为大多数论文即使对专业人士来说,也非常晦涩难懂。这还不算上那些因为写得太差、太难以理解而被拒掉的论文,要知道,被拒掉的论文数量大约是发表的论文数量的三倍。所以,如果你写论文是为了发表,而且是为了推广你的想法,那么撰写论文的时候千万要用心。应该记住,你有三个相互独立的、完全不同的但是同等重要的任务需要完成: 1. 想出个好主意,做好分析、实验和验证。 2. 设计一份能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把你的想法“推销”出去的PPT。 3. 撰写一篇能吸引别人阅读和引用的高质量论文,在极少数情况下,甚至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论文。 大多数年轻学者或者刚上路的学者都认为应该把90%的精力投到第一项任务上去,而第二、第三项被认为是很烦的事情,是次要的,不值得多费心思。大多数论文作者在做PPT或者写论文的时候,常常倾向于把自己的意识流记录下来,这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但是,如果要想成功地完成第二、第三项任务,就必须坚持以听众和读者为中心,我们以前在别的地方讨论过如何完成第二项任务(请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科坛新学者指南》一书,何毓琦等人著)。 总的说来,有三类人会读你的论文,第一类读者只想了解一下这篇论文是不是对他有用,这时候论文摘要就很重要。一般来说,就文章内容的表述而言,短小的段落比长篇大论更难写(据说塞缪尔·约翰逊曾经跟别人道歉说,因为他实在没功夫写短信,只好写了一封长信。)所以不要以为写摘要是件轻而易举的事。第二类读者,他们只对该论文的中心论点或者/和论文的历史有兴趣,而对里面的细枝末节可能没什么兴趣,这类读者愿意花些时间读文章的一两段概述。为了能让尽可能多的读者看懂你的文章,你写概述的时候就要尽量使用日常语言,避免专业词汇。要记住,普通读者一般一次只能理解最多五个数学符号的定义和内涵。所以在概述部分,除非绝对无法避免,尽量不要用到数学,万一用到了,要在后文不断解释加强印象。尽量利用人们的直觉和常识,给读者一个总的概念,绝对不要讨论细节问题。第二类读者在读完概述部分后,要么因为他已经达到了目的,要么觉得没有兴趣再读下去,就到此为止了。不管怎样,他会感谢你没有浪费他的时间,因为时间是一位学者最宝贵的资源。 即使你是第三类读者,对整篇文章的每个细节都感兴趣,写的很清楚的概述部分也有助于你更好地掌握细节。这就好比看地图。如果你对某个地区的概貌了解得比较清楚,认识主要道路和标志,那么就不太容易迷路,再读更详细的地图也比较轻松。我介绍过一些做PPT的建议和技巧,原则上对写作概述也适用。最后,即使你在为第三类读者写论文,仍然要把重要的细节和旁枝末节区分开来。所以,你经常会看到写得很简洁的定理、结果及其意义,但是相关的证明和细节则被放到了附录里。这里遵循的一个原则是,读者应该能够一遍就读懂所有的细节,而不必不断地停下来思考、回想和记忆几页以前的某个定义,(更糟糕的情况是,他还得去读另外一篇文献,)或者*做任何会打断思路的事情。要想让论文接受,你必须得到评审人的同意,他们可不是心心甘情愿要读你的论文的,而是*当第三类读者的。所以你越想方设法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就越能给他们留下好印象。也许你还可以更进一步,不仅时刻考虑到读者,而且多多替评审人着想。上文提到的那本小书也里讲到了这个问题。关键是要记住“多替别人着想”这个原则。 其他具体建议有: 1. 概述部分不要夸大其辞,过于吹嘘正文的内容。这是很糟糕的形式,你早晚会后悔的。 2. 恰当地指出他人的贡献和成就,不要太吝啬了。 3. 不要把一篇论文写成大同小异的三篇论文,你可以用一份好的PPT做几次演讲,但是把本质上是一篇的论文发表几次是很糟糕的事情。 4. 不要一稿多投,以为这样就可以增加接收的可能性。这是很不道德的,浪费了评审人的宝贵时间,要知道大家的时间都非常紧张。编辑们对此恨之入骨。不幸的是,至少在我熟悉的那些领域,中国作者因为这种事情在国际上已经声名狼藉了。 数学专业的论文写作传统和规则比较特别,我这里写的仅仅适用于科学类和工程类学术论文。 英文链接: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939 (科学网 何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