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下 修改npm文件安装路径

时间:2022-08-09 05:55:47

Windows下的Nodejs npm路径是appdata,很不爽,想改回来,但是在cmd下执行以下命令也无效

npm config set cache "D:\nodejs\node_cache"

npm config set prefix "D:\nodejs\node_global"

最后在nodejs的安装目录中找到node_modules\npm\npmrc文件

修改如下即可:

prefix = D:\nodejs


可以通过 npm root -g:查看全局的包的安装路径



转自:http://www.cnblogs.com/picaso/p/3848209.html



常用命令:

npm是一个node包管理和分发工具,已经成为了非官方的发布node模块(包)的标准。有了npm,可以很快的找到特定服务要使用的包,进行下载、安装以及管理已经安装的包。

1、npm install moduleNames:安装Node模块
安装完毕后会产生一个node_modules目录,其目录下就是安装的各个node模块。

node的安装分为全局模式和本地模式。
一般情况下会以本地模式运行,包会被安装到和你的应用程序代码的本地node_modules目录下。
在全局模式下,Node包会被安装到Node的安装目录下的node_modules下。

全局安装命令为$npm install -g moduleName。
获知使用$npm set global=true来设定安装模式,$npm get global可以查看当前使用的安装模式。

示例:
npm install express 
默认会安装express的最新版本,也可以通过在后面加版本号的方式安装指定版本,如npm install express@3.0.6

npm install <name> -g 
将包安装到全局环境中

但是代码中,直接通过require()的方式是没有办法调用全局安装的包的。全局的安装是供命令行使用的,就好像全局安装了vmarket后,就可以在命令行中直接运行vm命令

npm install <name> --save 
安装的同时,将信息写入package.json中项目路径中如果有package.json文件时,直接使用npm install方法就可以根据dependencies配置安装所有的依赖包,这样代码提交到github时,就不用提交node_modules这个文件夹了。

2、npm view moduleNames:查看node模块的package.json文件夹
注意事项:如果想要查看package.json文件夹下某个标签的内容,可以使用$npm view moduleName labelName

3、npm list:查看当前目录下已安装的node包
注意事项:Node模块搜索是从代码执行的当前目录开始的,搜索结果取决于当前使用的目录中的node_modules下的内容。$ npm list parseable=true可以目录的形式来展现当前安装的所有node包

4、npm help:查看帮助命令

5、npm view moudleName dependencies:查看包的依赖关系

6、npm view moduleName repository.url:查看包的源文件地址

7、npm view moduleName engines:查看包所依赖的Node的版本

8、npm help folders:查看npm使用的所有文件夹

9、npm rebuild moduleName:用于更改包内容后进行重建

10、npm outdated:检查包是否已经过时,此命令会列出所有已经过时的包,可以及时进行包的更新

11、npm update moduleName:更新node模块

12、npm uninstall moudleName:卸载node模块

13、一个npm包是包含了package.json的文件夹,package.json描述了这个文件夹的结构。访问npm的json文件夹的方法如下:
$ npm help json 
此命令会以默认的方式打开一个网页,如果更改了默认打开程序则可能不会以网页的形式打开。

14、发布一个npm包的时候,需要检验某个包名是否已存在
$ npm search packageName

15、npm init:会引导你创建一个package.json文件,包括名称、版本、作者这些信息等

16、npm root:查看当前包的安装路径
npm root -g:查看全局的包的安装路径

17、npm -v:查看npm安装的版本

转自:http://www.cnblogs.com/linjiqin/p/3765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