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不断找寻立足点、发现和创造机会,改善教学效果和帮助学生成长,我将继续份内的和义务的事,这种努力也不会停止。就目前学院计算机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观点,也想略说几句。
关于学生培养的目标方面,近日的占优观点,强调低年级好好学基础课,高年级再说实践能力提高的事。这个计算机专业教育界十几年以前,以“计算机科学”为重的观点,我是认可的,但在新的时期,在方式上要有所不同。突出的是,基础课的学习效果,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实践体验基础上。这是建立学习学习动机的需要,也是培养有深厚基础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在教学圈,有2006年教指委出版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规范中的一些内容已经体现在目前正在进行的专业评估当中,在专业的五个方向中,明确只要在自己设定的方向上达到目标即可认作通过。而对于我校的实际情况,2011版培养方案中,学校已经明确了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这是符合我校实际的。在工业界,也是毕业生将要进入的圈子,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期望很大,失望也大。对于我们的学生就业出口而言,即使优秀的学生,也几乎全是从基层技术人员岗位上起步,从事产品开发、系统维护方面的居多。这不是自降档次,而是步入社会的人才结构与产业发展需求结合所致,将大多数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就是最大的成绩。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是这样,对软件工程的更是这样了。十几年以前,开发平台相对简单,学好基础课完全可以应对做好应用,而目前,系统更加复杂,开发平台、架构、流程中的内容也在增加,工程能力的培养越发显得重要,甚至有再分出来的趋势,这已经不再是有了科学基础就自然能迁移过去的。我做科研的定位在为教学服务,意识到“基金+论文”模式对我们的学生的价值非常有限,如果精力允许,做横向更好,这方面的体会是为教好学生更需要的。
目前要纠正“编程好就是学习好”的观念。其实要批判的只是学计算机就是学语言的观点,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对此是很清楚的。编程是个宽泛的概念,其实我们的所有课程都是为编程服务的,包括高数、物理、计组、操作系统,等等。我近日听到的表述中,我听出的味道是,让一部分教师和学生,放弃低年级对编程实践的投入,从而能有更多时间投入到基础课的学习中去,保证考试成绩。我希望只有我将味道品错了。实际上,由教师辅导开始探索做应用的学生,在课外*探索一段时间之后,他们会亲身体会到专业基础课的重要,从而自觉地投入。身边可以举出一些个别的反例来,我说的是整体。而之外的更多学生,没有机会体会,或者死学(女生居多),或者逃避(男生居多)。我们的高挂科率,不是来自这个投入编程的群体,这个群体是男生中得奖学金密集的群体。出问题的,主要是待在宿舍中不出来的男生。我做班主任期间,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这些人的工作,收效几乎为零,最后意识到应该由整体的提升影响这些人,上半年已经现出了一个典型的班级,由一个班最初几个人,发展到有半数以上男生,告别了在宿舍中度过课余生活的模式,找到了学习的感觉。他们总体上不会由于编程多而缩减课程学习,至少他们在课程上的投入,比在宿舍中的人多很多,他们每一天的生活非常充实。我们不会编程的学生数目仍然相当多,编程水平,甚至就是掌握语言的水平整体还很差,还远不到说“编程好”的时候,让学生多投入课程学习的事情要做,但现在不是给有编程热情的学生降温的时候,为带出宿舍中的学生,该有的条件、氛围本来是该加强的。
在近两年教一年级,我的学生编程投入多,我对学习困难,尤其挂科的学生跟踪多。学生坦言,挂科不是由于编程多了没有时间学高数等基础课,而是多得数不清的时间都没有有效利用,既没有编程,也没有学其他的课程。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帮助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开展有效学习,带着学生走出宿舍,而不是压下部分已经先行的学生的编程热情,为他们“节约”时间保证课程通过率。当然,对这一部分师生行为的另外一种理解是“坏影响”,这样自当是另外一种判断。高年级学生专业课学起来没有感觉,是因为编程基础太差,甚至大四学生不会编程,我开始教C++,就是奔着解决这个问题而来的。坦率地讲,现在的这个提法,已经影响了一部分老师在这一不容易做好的事情上的积极性,我也真心希望以前学院在规范机房管理的同学,提供给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的场地、机时不要受到影响。
高挂科率和低毕业率是一个大问题,这不是压制了某一方面的学习而保证另一方面学习的问题,而应该是提起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获得全面丰收。经历了应试教育的学生,已经对纯粹理论的学习厌恶到了极点。他们太需要通过实践,找到学习的感觉和意义,发现本该有的学习方式,从而产生兴趣了。我近年推崇“ 习而学”,教育界,至少是国际工程教育界已经达成共识:“教师讲了什么”让步于“学生学了什么”,“学生学了什么”让步于“学生做了什么”。解决我们的问题,从学生的学,尤其是从学生的做入手。这不是对于基础理论的削弱,而是为了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理论学习的途径。目前的教学及教学管理,目光仍然只在老师课堂讲什么,讲得好不好,而不看课堂之外,由于课堂的引导和安排,学生是否在有效地学,学生究竟在做了什么。在改变教学方面,引导教师去帮助学生安排和落实课外学习,这是可以做的事情。
在基础和理论课方面的挂科率让我们如此负重,在教师方面可行的解决,不是为学生更进一步强行细分阶段,低年级好好学理论,高年级再实践,而应该是立足于在每一门课程中,让学生能够感觉到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并且学会这种联系。在实践性强的课程中,能够将理论联系起来:低年级的,提及理论,可以只知思想,不究实现;而高年级的,时刻注意到用理论方法指导实践。当理论与实践两张皮,学生普遍认为理论课是考试用的,实践才是找工作的。当理论课学习没有热情,实践性课程学习没有根基时,学生能够投入学习,能学好就怪事了,学风能好也怪事了。这对于我们这些也从应试教育中走出的老师而言,做到这些有些难,每个人也难于做到那样广博,这靠专注于一个狭窄的研究方向恐怕也难,但这是一个努力方向。而 夏天的导教班中,我从陈老师和臧老师的课程中听出了这种味道,我觉得掌握一些原则和方法,有适当的材料支撑,这只是一个要不要去做的事。
如此说来,工作还是要从老师教和老师对学生引导上入手。做教师的工作,不好做。常听的说法是“老教师带年轻教师”。但实际操作中,还是采取措施,让教师队伍全面进步。年轻教师在知识结构及知识的时效性方面有优势,在工作热情方面不弱,对学生更加了解和理解,而至于工作方法,经验多是有双面性的,经验完全可以成为不适应变化了的形势的障碍。真心希望基层教研活动能够有效开展起来,让大家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更新上有进步,也能更进一步认识和接受新时代的学生。
顺便提一下我在教学中的工作。我顾不上科研,教学中的东西也还没有发表,但我在用科研的思路做教育,这是一个阶段。我发现问题,不等不靠,立足一线教师的身份尝试解决问题,有成功的经验,更多的是教训。这做这些,目的就在于通过我费力的探索,找到可以推广的省力且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工作通过网络在向外拓展,在社会上已经有了初步的影响。然而在学院里,谈及此事,希望相对成熟的方案在身边产生更大作用,然而却被某领导称为是“标榜我自己”。发点牢骚,我的探索将会继续下去。
我的主要探索体现在三个方面:
(1)改变学风先从改变学生学习观念、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入手。学习不是喊着口号就能进行下去的,经过高考的学生学习目标异化,大学生学习手段单一,无法胜任大学学习,这是一个事实,是大学不得不去解决的一个问题。应试教育已经将学生的学习扭曲得不成样子了,青春期后期的很多人根本不把有些事当事,有过与青春期子女一起走过经历的家长深知对孩子自作一套的无奈。我这方面的工作体现在,开出了“大学生学习指导”课,日常与学生的接触很广泛,写的文字在CSDN的“IT学子成长指导”专栏(http://blog.csdn.net/sxhelijian/article/details/8135028),初时只是写给自己的学生看,后来也解答外校学生的问题,这使我的收获是视野扩大了很多,遇到了无数不能学、学不好的理由和借口,从而让自己的咨询与指导更加深入。这方面目前的工作成果是待出版的书。这方面的工作有特色,我还没有发现(只是没有发现,太希望找到志同道合者了)第二个做这样工作的专业教师(包括其他专业),而这种事情太必要了。
(2)发展学生社团解决教学辅导力量严重缺乏的问题。缺助教的问题是2005年教指委写到报告中的待解决的大问题,直至现在我们这样的学校无法解决,既不能多进人,也没有足够研究生。大家都归因于*问题而束手无策,我找到了发展学生专业社团,发挥学生内部的力量,有组织地帮助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办法。低年级学生能动起来,一切都有希望。我在4409做的就是培养这支辅导队伍的事情,随着ACM协会的成立,我希望这方面的工作还可以再深入,空间也很大。本来指望着这支队伍在2013级学生教学中起作用的,但这项工作几乎停止了。这方面有特色的工作,在导教班的交流中,是大家感觉最亮点的事情,尤其引起了兄弟院校几位教学主管领导的注意。我相信这是一条现实的路,我的视角将不面向全院,只在我教的课程中继续探索。(3)我的专业教学工作。为解决学生不会编程的问题,我的工作重点在大一,关键是能让学生认识学科,以实践为突破口,能够将学习进行下去。基础的观点是,学生不会编程的根本原因是实践跟不上,这一大学才接触的学习项目凭看书根本没有感觉,解决简单问题求解,掌握调试方法,克服编程和专业学习的心理问题,发现学习的意义,需要在实践上有体会。我们的问题在于教师没有能让学生将实践有效进行下去,只凭着看书、听讲,解决不了问题。我找到了利用发博文的形式,这项工作的初探阶段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请看2012级的教学 http://blog.csdn.net/sxhelijian/article/details/7910565,其中每个学生的博客链接都在名单中,还有我的教学资源链接。CSDN有70万博客主,我们的大一学生最好的排名可以到3000多,见 http://blog.csdn.net/sxhelijian/article/details/9320721),学生一年的代码量平均可以到10000行左右,并且这里面作业抄袭的问题是可控的。下一步已经有了OJ平台,这两方面的结合将会使效果更好。这项工作是有特色的,全国没有第二个教师这样做,已经引起了不少专家的注意,我将集中精力将其做得更精。
计算机专业问题多,原因很复杂。好像并不是一个学校的问题,需要更多的人,从各个角度选择突破。问题越多,实则是越容易取得突破。我相信我的工作的价值,也将继续坚持现有条件允许我做的工作。个人性格的缺陷,以及柔性上的不足,使我不能为更多同学服务,深为此不安。
以上谈及的是教师角度的事,而对于学生读者,也当思考如何让自己的学习更加有效。上路的,走快走稳,还窝在宿舍,甚至虚度光阴的,该多思考点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