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所有人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做片子,CG生产的效果,就是不如论文中样图结果。难道是论文中用了某些神奇的黑科技?或者是依赖PS伪造的图?你当然不可能怀疑Cornell、Stanford这些一流机构的论文,但是为什么用商业的工具极难做到,我认为其实本质上还是因为论文中的方法是“正确”的方法——我一直相信只要你的代码是正确的,没有任何的黑科技或者是可有可无的技巧,输入极少的几个正确的参数,产生的参数一定也应该是正确的。由于实际生产不可能有那么多学者参与,所以代码往往充满了各种的错误,然后错误的结果产生了之后,还需要后期定量修正,把结果修正掉。如今我已经彻底的厌恶了基于各种后期和合成技巧的制作流程。
相关文章
- Multi-View 3D Reconstruction with Geometry and Shading——Part-2
- D3D Deferred Shading
- [LINUX LIVE USB]How to Make a bootable USB Drive to Install Fedora instead of using a physical DVD
- Oracle Physical Database Limits
- LTE Air interface Channels-----http://www.rfwireless-world.com/Tutorials/LTE-logical-transport-physical-channels.html
- 2019.01.19 codeforces915E.Physical Education Lessons(ODT)
- [Oracle][DATAGUARD] PHYSICAL STANDBY环境里,11.2.0.4 , 也可以使用Pfile来运行Primary和Standby(虽然很少有人用)
- Forward+ Shading架构
- Catalyst揭秘 Day6 Physical plan解析
- physical------Collider 组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