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TP Header结构图
1) V:RTP协议的版本号,占2位,当前协议版本号为2
2) P:填充标志,占1位,如果P=1,则在该报文的尾部填充一个或多个额外的八位组,它们不是有效载荷的一部分。
3) X:扩展标志,占1位,如果X=1,则在RTP报头后跟有一个扩展报头
4) CC:CSRC计数器,占4位,指示CSRC 标识符的个数
5) M: 标记,占1位,不同的有效载荷有不同的含义,对于视频,标记一帧的结束;对于音频,标记会话的开始。
6) PT: 有效荷载类型,占7位,用于说明RTP报文中有效载荷的类型,如GSM音频、JPEM图像等,在流媒体中大部分是用来区分音频流和视频流的,这样便于客户端进行解析。
7) 序列号:占16位,用于标识发送者所发送的RTP报文的序列号,每发送一个报文,序列号增1。这个字段当下层的承载协议用UDP的时候,网络状况不好的时候可以用来检查丢包。同时出现网络抖动的情况可以用来对数据进行重新排序,序列号的初始值是随机的,同时音频包和视频包的sequence是分别记数的。
8) 时戳(Timestamp):占32位,必须使用90 kHz 时钟频率。时戳反映了该RTP报文的第一个八位组的采样时刻。接收者使用时戳来计算延迟和延迟抖动,并进行同步控制。
9) 同步信源(SSRC)标识符:占32位,用于标识同步信源。该标识符是随机选择的,参加同一视频会议的两个同步信源不能有相同的SSRC。
10) 特约信源(CSRC)标识符:每个CSRC标识符占32位,可以有0~15个。每个CSRC标识了包含在该RTP报文有效载荷中的所有特约信源。
【根据图来看,rtp header的大小为12个字节,也就是12个16进制数】2 代码定义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
/* byte 0 */
unsigned char csrc_len:4; /* CC expect 0 */
unsigned char extension:1;/* X expect 1, see RTP_OP below */
unsigned char padding:1; /* P expect 0 */
unsigned char version:2; /* V expect 2 */
/* byte 1 */
unsigned char payload:7; /* PT RTP_PAYLOAD_RTSP */
unsigned char marker:1; /* M expect 1 */
/* byte 2,3 */
unsigned short seq_no; /*sequence number*/
/* byte 4-7 */
unsigned long timestamp;
/* byte 8-11 */
unsigned long ssrc; /* stream number is used here. */
} RTP_FIXED_HEADER;/*12 bytes*/
参考博客: http://blog.csdn.net/chen495810242/article/details/39207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