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ildroot构建项目(三)--- u-boot 2017.11 适配开发板修改 1

时间:2021-08-24 02:40:09

  当前虽然编译成功了,但是对于我们自己的目标板并不太适用。还得做一系列得修改。

一、lds 文件分析

  u-boot 中最重要得链接文件即是,u-boot.lds。我们可以查看我们编译出来得 u-boot.lds 文件进行分析,原始文件在 arch/arm/cpu/ 下,编译出来得去掉了不想关得选项。

  u-boot.lds脚本文件告诉链接器linker如何布局代码段、数据段、bss段等,已经配置了u-boot自拷贝(从flash到RAM的copy)的内容。另外,还简要的涉及了动态链接技术等。

 /* 指定输出的可执行文件 elf 格式,32位,小端  */
OUTPUT_FORMAT("elf32-littlearm", "elf32-littlearm", "elf32-littlearm")
/* 指定输出可执行文件的平台为 arm */
OUTPUT_ARCH(arm)
/* 指定输出可执行文件的起始代码段为_start */
ENTRY(_start)
/* 指定可执行文件的全局入口点,通常这个地址都放在ROM(flash)0x0位置。
* 必须使编译器知道这个地址 */
SECTIONS
{
/* 从0x0位置开始 */
. = 0x00000000;
/* 代码以4字节对齐 */
. = ALIGN();
/* 代码段 */
.text :
{
/* u-boot将自己copy到RAM,此为需要copy的程序的start */
*(.__image_copy_start)
/* ./arch/arm/lib/vectors.S,异常向量表 */
*(.vectors)
/* ./arch/arm/cpu/arm920t/start.S */
arch/arm/cpu/arm920t/start.o (.text*)
/* 其他的代码段放在这里,即 start.S/vector.S 之后 */
*(.text*)
}
/* 代码段结束后,有可能4bytes不对齐了,此时做好4bytes对齐,以开始后面的.rodata段 */
. = ALIGN();
/* 在代码段之后,存放read only数据段 */
.rodata : { *(SORT_BY_ALIGNMENT(SORT_BY_NAME(.rodata*))) }
/* 4bytes对齐,以开始接下来的.data段 */
. = ALIGN();
/* 可读写数据段 */
.data : {
*(.data*)
}
/* 4字节对齐 */
. = ALIGN();
/* 当前地址为4字节对齐后的地址 */
. = .;
/* 4字节对齐 */
. = ALIGN();
/* .data段结束后,紧接着存放u-boot自有的一些function,例如u-boot command等 */
.u_boot_list : {
KEEP(*(SORT(.u_boot_list*)));
}
. = ALIGN();
/* UEFI支持, */
.__efi_runtime_start : {
*(.__efi_runtime_start)
}
/* */
.efi_runtime : {
*(efi_runtime_text)
*(efi_runtime_data)
}
/* */
.__efi_runtime_stop : {
*(.__efi_runtime_stop)
}
/* */
.efi_runtime_rel_start :
{
*(.__efi_runtime_rel_start)
}
/* */
.efi_runtime_rel : {
*(.relefi_runtime_text)
*(.relefi_runtime_data)
}
/* UEFI结束 */
.efi_runtime_rel_stop :
{
*(.__efi_runtime_rel_stop)
}
/* 4字节对齐 */
. = ALIGN();
/* 至此,u-boot需要自拷贝的内容结束,总结一下,包括代码段,数据段,以及u_boot_list */
.image_copy_end :
{
*(.__image_copy_end)
}
/* 在老的uboot中,如果我们想要uboot启动后把自己拷贝到内存中的某个地方,只要把要拷贝的地址写给TEXT_BASE即可,
* 然后boot启动后就会把自己拷贝到TEXT_BASE内的地址处运行,在拷贝之前的代码都是相对的,不能出现绝对的跳转,否则会跑飞。
* 在新版的uboot里,TEXT_BASE的含义改变了。它表示用户要把这段代码加载到哪里,通常是通过串口等工具。
* 然后搬移的时候由uboot自己计算一个地址来进行搬移。新版的uboot采用了动态链接技术,在lds文件中有__rel_dyn_start和__rel_dyn_end,
* 这两个符号之间的区域存放着动态链接符号,只要给这里面的符号加上一定的偏移,拷贝到内存中代码的后面相应的位置处,
* 就可以在绝对跳转中找到正确的函数。 */
.rel_dyn_start :
{
*(.__rel_dyn_start)
}
/* 动态链接符存放在的段 */
.rel.dyn : {
*(.rel*)
}
/* 动态链接符段结束 */
.rel_dyn_end :
{
*(.__rel_dyn_end)
}
.end :
{
*(.__end)
}
/* bin文件结束 */
_image_binary_end = .;
. = ALIGN();
.mmutable : {
*(.mmutable)
} /* .bss节包含了程序中所有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 */
.bss_start __rel_dyn_start (OVERLAY) : {
KEEP(*(.__bss_start));
__bss_base = .;
}
.bss __bss_base (OVERLAY) : {
*(.bss*)
. = ALIGN();
__bss_limit = .;
}
/* bss段结束 */
.bss_end __bss_limit (OVERLAY) : {
KEEP(*(.__bss_end));
} .dynsym _image_binary_end : { *(.dynsym) }
.dynbss : { *(.dynbss) }
.dynstr : { *(.dynstr*) }
.dynamic : { *(.dynamic*) }
.plt : { *(.plt*) }
.interp : { *(.interp*) }
.gnu.hash : { *(.gnu.hash) }
.gnu : { *(.gnu*) }
.ARM.exidx : { *(.ARM.exidx*) }
.gnu.linkonce.armexidx : { *(.gnu.linkonce.armexidx.*) }
}

二、norflash 介绍

  ARM的启动都是从0地址开始,所不同的是地址的映射不一样。在 arm 上电的时候,要想让 arm 知道以某种方式(地址映射方式)运行,不可能通过你写的某段程序控制,因为这时候你的程序还没启动,这时候arm会通过引脚的电平来判断。

2.1 硬件

2.1.1 存储器地址

  s3c2440  的存储器控制器为访问外部存储的需要器提供了存储器控制信号。 存储器控制器的地址空间总共有 8 个 bank,每个bank  为128M,总共为1G。除了 BANK0(16/32 位)之外,其它全部 BANK 都可编程访问位宽(8/16/32 位) 。

  • 8 个存储器 Bank
    • 6 个存储器 Bank 为 ROM,SRAM 等
    • 其余 2 个存储器 Bank 为 ROM,SRAM,SDRAM 等
    • 7 个固定的存储器 Bank 起始地址
    • 1 个可变的存储器 Bank 起始地址并 Bank 大小可编程
    • 所有存储器 Bank 的访问周期可编程

  buildroot构建项目(三)--- u-boot 2017.11 适配开发板修改 1

  • OM管脚是使能NAND Flash 的管脚,当OM=00时,是表示使用  NAND Flash 为引导 ROM。
  • nGCS0 为片选信号控制
  • 0x0000_0000 这些为存储器地址。
  • BANK 6 和 BANK 7 必须为相同的存储器大小

2.1.2 OM管脚

  OM有两个管脚,用来控制存储器。

  buildroot构建项目(三)--- u-boot 2017.11 适配开发板修改 1

  BANK0(nGCS0)的数据总线应当配置为 16 位或 32 位的宽度。因为 BANK0 是作为引导 ROM 的 bank(映射到 0x0000_0000),应当在第一个 ROM 访问前决定 BANK0 的总线宽度,其依赖于复位时 OM[1:0]的逻辑电平。

2.1.3 存储器概念

  • 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 同步是指Memory工作需要步时钟,内部的命令的发送与数据的传输都以它为基准;
    • 动态是指存储阵列需要不断的刷新来保证数据不丢失;
    • 随机是指数据不是线性依次存储,而是由指定地址进行数据读写,简单的说,它就是cpu使用的外部内存,即我们常说的内存条。
    • 主要用于程序执行时的程序存储、执行或计算
  • SRAM是英文Static RAM的缩写,它是一种具有静止存取功能的内存,不需要刷新电路即能保存它内部存储的数据,速度比SDRAM快,一般用作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 norflash:非易失闪存,是一种外部存储介质,芯片内执行(XIP,eXecute In Place),这样应用程序可以直接在flash闪存内运行,不必再把代码读到系统RAM中,
    • 由于它有地址总线,cpu可以直接从norflash中取指,直接从FLASH中运行程序,但是工艺复杂,价格比较贵,容量较小(1~4M),NOR的传输效率很高,擦初和写操作效率很低
  • nandflash:它也是非易失闪存(掉电不丢失)的一种,但是它虽然有数据总线,但是没有地址总线,所以cpu不能直接从nandflash中取指运行,由于它价格便宜,所以常常用来存储大量数据,和我们常说的硬盘类似。

2.2 norflash 启动

  • S3C2440的启动时读取的第一条指令是在0x00上,分别为nand flash和nor flash上启动。
  • Nor flash的有自己的地址线和数据线,可以采用类似于memory的随机访问方式,在nor flash上可以直接运行程序,所以nor flash可以直接用来做 boot,采用 nor flash 启动的时候会把地址映射到 0x00 上。  
  • 任何flash器件的写入操作只能在空或已擦除的单元内进行
    • 擦除NOR器件时是以64~128KB的块进行的,执行一个写入/擦除操作的时间为5s,NORFLASHSECTOR擦除时间视品牌、大小不同而不同,比如,4MFLASH,有的SECTOR擦除时间为60ms,而有的需要最大6S 
  • Nand flash是IO设备,数据、地址、控制线都是共用的,需要软件区控制读取时序,所以不能像nor flash、内存一样随机访问,不能EIP(片上运行),因此不能直接作为boot。
  • 在u-boot 启动中,需要把 程序拷贝到 SDRAM中去运行,也可以不用拷贝。
  • nor 启动的时候,CPU的0地址就指向 norflash

  buildroot构建项目(三)--- u-boot 2017.11 适配开发板修改 1

2.2.1 norflash 电路

  运行的目标开发板为  JZ2440 开发板。norflash 型号为 MX29LV160DBTI,16M存储空间,

  buildroot构建项目(三)--- u-boot 2017.11 适配开发板修改 1

2.2.2 代码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