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第一次在《失控》中提示我们——
要用生物学而不是机械学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
是他第一次在《科技想要什么》提示我们——
科技本身就是一个生命体。
而在新书《必然》里——
凯文·凯利全面介绍了这个新物种的基因特征、所思所想、行为规则和未来走向。
在《必然》这本书里,凯文·凯利就是要帮我们做到这件事。 他给我们指出了这个物种不断变迁的12条道路——
形成:机器将会更新自己,随时间慢慢改变自己的功能。
知化:把人工智能置入普通事物之中才能带来真正的颠覆。
流动:想要在全新的领域中成功,就要掌握新出现的流动性。
屏读:屏幕无处不在,持续扩展人类的阅读量和写作量,世界上所有的书籍终将由互联的词语和理念连接起来。
使用:对事物的使用比占有变得更为重要。
共享:将从未被共享过的东西进行共享,或者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共享,是事物增值最可靠的方式。未来30年最大的财富会出现在这一领域。
过滤:内容扩张得越多,就更需要过滤以便使得注意力聚焦。注意力流到哪里,金钱就跟到哪里。
重混:对已有的事物重新排列和再利用,未来30年最重要的文化产品和最有影响力的媒介将是重混现象发生最频繁的地方。
互动:未来所有的设备都需要互动,如果有什么东西不能实现互动,它就会被当作“坏掉”了。
追踪:自我追踪的范畴将涵盖人类的整个生活。
提问:答案变得廉价,而问题将变得更有价值。提问比回答更有力量。
开始:这个新物种已经开始了,当然,也仅仅是个开始。
KK在2015年中国产业年会上列出的四个发展趋势。
第一,分享。
大家经常提到分享经济,举几个例子:Uber 是全球最大的出租车公司,但是它自己没有车队资产;Facebook 是全球最大的媒体公司,但是它自己并不提供创造内容;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零售平台,但是它却没有自己的库存;Airbnb 是全球最大的酒店公司,但是它并没有自己的物业。
它们的共性就在于这些公司都没有自有资产,所以所有权的重要性在下降。而更重要的是使用权,很多情况下使用权比所有权更加优先。
现在我不去买电影了,因为在 Netflix 都可以看到;我也不买音乐唱片了,因为在 Spotify 上面都能看到和听到音乐;我也不用买游戏光盘,因为用 PlayStation 都可以玩到这些。
作为消费者来讲,我不用考虑所有权问题。所有权意味着可靠,你需要去存储这些资产,要去维护这些资产,要去进行升级,还要随时打理它、设置它。拥有一个资产的话,有很多麻烦,但是使用权就简单得多,你可以随时随地去使用。不只是数字资产有这个趋势,实物资产,比如汽车也可以进行分享。
你可以把你卖的实体资产变成一种可以分享的服务,人们按需取得使用权。如果这一点想通了的话会有很大的商机。交通行业就是如此,可以把交通运输转化为服务。我们看到有9000多家公司要把餐饮、家具或者玩具转化为服务,不用再买玩具了,可以按需使用这些玩具。这样的话,消费者不再购买实体资产,他们只是按需取得使用权就行了。衣服也是如此,你穿一次,洗干净了,把它送回去就行了。这一点能够实现吗?人们在向这个方向努力。
最重要的是,任何能够被分享的事物一定会被分享,思考一些现在没有办法被分享的东西,如果它被分享,它会变得更有价值。这就是在未来30年里的发展趋势。
第二,互动。
曾经我们阅读是看书,而现在我们通过看屏幕了解周边发生的事情。现在飞机上每一个座位后面都有屏幕,在上海以及每一个大城市的高楼上都有屏幕,甚至还有3D屏幕。
现在有多个屏幕同时出现,比如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你同时打着电脑,还看着手机,因此你周围生活中出现不止一个屏幕,是多个屏幕,是一个屏幕的生态系统。
这些屏幕改变了文化。
一本书,里面的内容是固定的,非常确定、明确,他的著者有一种权威性。而现在我们把所有东西都搬到了屏幕上,都是流动性的,随时变更的。比如我们在屏幕上的东西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第二天就不一样了,这改变了我们的文化。
我们的文化是基于一些规则、法律,这是过去的情况。而现在我们的文化基于那些流动的屏幕,而且你与屏幕之间是有互动的,这种互动使得事情不再是固定的。你还可以用身体与数字环境进行互动,而不仅仅是坐在那里打字,这就是我们未来的互动形式。
第三,流动。
在30年之后,我们会提升流动事物的价值,让固定的这些事物都流动起来。
现在最重要的流动内容就是数据。不管你在哪一个行业,都是在数据行业。通常对于客户来说,数据对于你和客户都是一样宝贵。对于谷歌、Facebook 以及其他的公司来说,这是它们发现的真理。你越了解你的客户,他们对你来说价值量就越大。我们必须要了解到数据是如何流动的,这是非常重要的。
除非数据要流动起来,否则它毫无价值。很多人积攒数据,但是把它存储起来并没有积极使用,不使用的话就是死数据,必须把它们连接起来,让它们不断流动起来,让它们互动,这样就会让数据具有价值。
现在我们要思考“我们”,而不是“我”。这已经成为业界的一种默认的形式了,那就是流媒体、云平台、社交、数据,这是我们未来要去工作和经营的一个大的环境。
其中有一个流是量化自我。八年前我就量化自我出了一本书,就是如何去跟踪自己的情况。包括技术、设备、传感器、软件等等,集合在一起来追踪我们自己的生活状况,人们也可以开发自己的一些设备来达到这些目的。
最终这些产品会商业化,得到广泛的需求和应用,包括苹果手表也集成了这样的功能。可以看到这些量化的设备可以监测我们的体重、睡眠的状况、做梦的程度,还有身体的其它指标,血压、心跳、心率等等,这些指标都可以跟踪记录下来,这样的设备现在层出不穷。数据的产生非常快,数据量巨大,我们可以从中披沙拣金,开发出新的设备、新的传感器和消费应用。
第四,认知。
如果你问我未来30年最重要的技术是什么,我会告诉你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会像100年前的电力一样重要。
Google有一款应用,可以实现实时的翻译,我拿着手机说英文,它直接转换成中文,实时进行传译。这个处理并不是在手机内部进行的,它会把你发出的信息放到谷歌的云环境下,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处理,它的处理能力非常强。这是人工智能与商业的结合。
未来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因为最伟大的30年后的产品还没有被设计出来,还没有问世。
如果我要谈30年之后最伟大的创意或者是发明的话,我刚才谈到的所有这些可能都不会有资格出现在那个单子上。因为我们现在只处于这个变革趋势的第一天,最初始阶段,这意味着你们还为时不晚,一切都来得及。
第一,分享。
大家经常提到分享经济,举几个例子:Uber 是全球最大的出租车公司,但是它自己没有车队资产;Facebook 是全球最大的媒体公司,但是它自己并不提供创造内容;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零售平台,但是它却没有自己的库存;Airbnb 是全球最大的酒店公司,但是它并没有自己的物业。
它们的共性就在于这些公司都没有自有资产,所以所有权的重要性在下降。而更重要的是使用权,很多情况下使用权比所有权更加优先。
现在我不去买电影了,因为在 Netflix 都可以看到;我也不买音乐唱片了,因为在 Spotify 上面都能看到和听到音乐;我也不用买游戏光盘,因为用 PlayStation 都可以玩到这些。
作为消费者来讲,我不用考虑所有权问题。所有权意味着可靠,你需要去存储这些资产,要去维护这些资产,要去进行升级,还要随时打理它、设置它。拥有一个资产的话,有很多麻烦,但是使用权就简单得多,你可以随时随地去使用。不只是数字资产有这个趋势,实物资产,比如汽车也可以进行分享。
你可以把你卖的实体资产变成一种可以分享的服务,人们按需取得使用权。如果这一点想通了的话会有很大的商机。交通行业就是如此,可以把交通运输转化为服务。我们看到有9000多家公司要把餐饮、家具或者玩具转化为服务,不用再买玩具了,可以按需使用这些玩具。这样的话,消费者不再购买实体资产,他们只是按需取得使用权就行了。衣服也是如此,你穿一次,洗干净了,把它送回去就行了。这一点能够实现吗?人们在向这个方向努力。
最重要的是,任何能够被分享的事物一定会被分享,思考一些现在没有办法被分享的东西,如果它被分享,它会变得更有价值。这就是在未来30年里的发展趋势。
第二,互动。
曾经我们阅读是看书,而现在我们通过看屏幕了解周边发生的事情。现在飞机上每一个座位后面都有屏幕,在上海以及每一个大城市的高楼上都有屏幕,甚至还有3D屏幕。
现在有多个屏幕同时出现,比如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你同时打着电脑,还看着手机,因此你周围生活中出现不止一个屏幕,是多个屏幕,是一个屏幕的生态系统。
这些屏幕改变了文化。
一本书,里面的内容是固定的,非常确定、明确,他的著者有一种权威性。而现在我们把所有东西都搬到了屏幕上,都是流动性的,随时变更的。比如我们在屏幕上的东西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第二天就不一样了,这改变了我们的文化。
我们的文化是基于一些规则、法律,这是过去的情况。而现在我们的文化基于那些流动的屏幕,而且你与屏幕之间是有互动的,这种互动使得事情不再是固定的。你还可以用身体与数字环境进行互动,而不仅仅是坐在那里打字,这就是我们未来的互动形式。
第三,流动。
在30年之后,我们会提升流动事物的价值,让固定的这些事物都流动起来。
现在最重要的流动内容就是数据。不管你在哪一个行业,都是在数据行业。通常对于客户来说,数据对于你和客户都是一样宝贵。对于谷歌、Facebook 以及其他的公司来说,这是它们发现的真理。你越了解你的客户,他们对你来说价值量就越大。我们必须要了解到数据是如何流动的,这是非常重要的。
除非数据要流动起来,否则它毫无价值。很多人积攒数据,但是把它存储起来并没有积极使用,不使用的话就是死数据,必须把它们连接起来,让它们不断流动起来,让它们互动,这样就会让数据具有价值。
现在我们要思考“我们”,而不是“我”。这已经成为业界的一种默认的形式了,那就是流媒体、云平台、社交、数据,这是我们未来要去工作和经营的一个大的环境。
其中有一个流是量化自我。八年前我就量化自我出了一本书,就是如何去跟踪自己的情况。包括技术、设备、传感器、软件等等,集合在一起来追踪我们自己的生活状况,人们也可以开发自己的一些设备来达到这些目的。
最终这些产品会商业化,得到广泛的需求和应用,包括苹果手表也集成了这样的功能。可以看到这些量化的设备可以监测我们的体重、睡眠的状况、做梦的程度,还有身体的其它指标,血压、心跳、心率等等,这些指标都可以跟踪记录下来,这样的设备现在层出不穷。数据的产生非常快,数据量巨大,我们可以从中披沙拣金,开发出新的设备、新的传感器和消费应用。
第四,认知。
如果你问我未来30年最重要的技术是什么,我会告诉你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会像100年前的电力一样重要。
Google有一款应用,可以实现实时的翻译,我拿着手机说英文,它直接转换成中文,实时进行传译。这个处理并不是在手机内部进行的,它会把你发出的信息放到谷歌的云环境下,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处理,它的处理能力非常强。这是人工智能与商业的结合。
未来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因为最伟大的30年后的产品还没有被设计出来,还没有问世。
如果我要谈30年之后最伟大的创意或者是发明的话,我刚才谈到的所有这些可能都不会有资格出现在那个单子上。因为我们现在只处于这个变革趋势的第一天,最初始阶段,这意味着你们还为时不晚,一切都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