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231n Winter 2016: Lecture 5: Neural Networks Part 2
CS231n Winter 2016: Lecture 6: Neural Networks Part 3
本章节主要讲解激活函数,参数初始化以及周边的知识体系。
Ref: 《深度学习》第八章 - 深度模型中的优化
Overview
1. One time setup
- activation functions,
- preprocessing,
- weight initialization,
- regularization,
- gradient checking
2. Training dynamics
- babysitt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 parameter updates,
- hyperparameter optimization
3. Evaluation
- model ensembles
Activation functions
Sigmoid's three problems:
1. Saturated neurons “kill” the gradients
2. Sigmoid outputs are not zerocentered
3. exp() is a bit compute expensive
Tanh 跟sigmoid一样具有毛病1。
Why, “kill” the gradients?
ReLU
Computes f(x) = max(0,x)
- Does not saturate (in +region)
- Very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 Converges much faster than sigmoid/tanh in practice (e.g. 6x)
- Not zero-centered output
- An annoyance: what is the gradient when x < 0? “kill” the gradients. When x = 0, no gradient.
Leaky ReLU
Computes f(x) = max(0.01x, x)
- Does not saturate
-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 Converges much faster than sigmoid/tanh in practice! (e.g. 6x)
- will not “die”.
Parametric Rectifier (PReLU)
Computes f(x) = max(alpha*x, x)
backprop into \alpha
(parameter)
Exponential Linear Units (ELU)
- All benefits of ReLU
- Does not die
- Closer to zero mean outputs
- Computation requires exp()
Maxout “Neuron”
- Does not have the basic form of dot product ->nonlinearity
- Generalizes ReLU and Leaky ReLU
- Linear Regime! Does not saturate! Does not die!
Problem: doubles the number of parameters/neuron
总结:TLDR: In practice:
- Use ReLU. Be careful with your learning rates
- Try out Leaky ReLU / Maxout / ELU
- Try out tanh but don’t expect much
- Don’t use sigmoid
预处理
In practice, you may also see PCA and Whitening of the data.
TLDR: In practice for Images: center only
We don't have separate different features that could be at different units.
Everything is just pixels and they're all bounded between 0 and 255.
So, it is not common to normalize the data, but it's very common to zero center your data.
【以下有点“减小亮度影响”的意思】
- Subtract the mean image (e.g. AlexNet)
(mean image = [32,32,3] array)
- Subtract per-channel mean (e.g. VGGNet)
(mean along each channel = 3 numbers)Not common to normalize variance, to do PCA or whitening.
权重初始化
First idea: Small random numbers
(gaussian with zero mean and 1e-2 standard deviation)
一个十层网络的实验:权重趋于0。
首先,这个实验有必要自己亲自做一下。下图所示,初始值扩大100倍后,几乎所有的neuron趋于饱和,这不利于收敛。
深度网络的调参是个集技术和经验一身的skill,可参见如下的理论。
采用不同的激活函数,得到不同的结果,实践并体会背后的原理。
Proper initialization is an active area of research…
- Understanding the difficulty of training deep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 by Glorot and Bengio, 2010
- Exact solutions to the nonlinear dynamics of learning in deep linear neural networks by Saxe et al, 2013
- Random walk initialization for training very deep feedforward networks by Sussillo and Abbott, 2014
- Delving deep into rectifiers: Surpassing human-level performance on ImageNet classification by He et al., 2015
- Data-dependent Initializations of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by Krähenbühl et al., 2015
- All you need is a good init, Mishkin and Matas, 2015
Batch Normalization
From:http://blog.csdn.net/hjimce/article/details/50866313
本篇博文主要讲解2015年深度学习领域,非常值得学习的一篇文献:《Batch Normalization: Accelerating Deep Network Training by Reducing Internal Covariate Shift》
意义与价值
近年来深度学习捷报连连、声名鹊起,随机梯度下架成了训练深度网络的主流方法。尽管随机梯度下降法对于训练深度网络简单高效,但是它有个毛病,就是需要我们人为的去选择参数,比如学习率、参数初始化、权重衰减系数、Drop out比例等。这些参数的选择对训练结果至关重要,以至于我们很多时间都浪费在这些的调参上。那么学完这篇文献之后,你可以不需要那么刻意的慢慢调整参数。BN算法(Batch Normalization)其强大之处如下:
(1) 你可以选择比较大的初始学习率,让你的训练速度飙涨。
- 以前还需要慢慢调整学习率,甚至在网络训练到一半的时候,还需要想着学习率进一步调小的比例选择多少比较合适,
- 现在我们可以采用初始很大的学习率,然后学习率的衰减速度也很大,因为这个算法收敛很快。当然这个算法即使你选择了较小的学习率,也比以前的收敛速度快,因为它具有快速训练收敛的特性;
(2) 你再也不用去理会过拟合中drop out、L2正则项参数的选择问题,采用BN算法后,你可以移除这两项了参数,或者可以选择更小的L2正则约束参数了,因为BN具有提高网络泛化能力的特性;
(3) 再也不需要使用局部响应归一化层了(局部响应归一化是Alexnet网络用到的方法,搞视觉的估计比较熟悉),因为BN本身就是一个归一化网络层;
(4) 可以把训练数据彻底打乱(防止每批训练的时候,某一个样本都经常被挑选到,文献说这个可以提高1%的精度,这句话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啊)。
开始讲解算法前,先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在神经网络训练开始前,都要对输入数据做一个归一化处理,那么具体为什么需要归一化呢?归一化后有什么好处呢?
- 原因在于,神经网络学习过程本质就是为了学习数据分布,一旦训练数据与测试数据的分布不同,那么网络的泛化能力也大大降低;
- 另外一方面,一旦每批训练数据的分布各不相同(batch 梯度下降),那么网络就要在每次迭代都去学习适应不同的分布,这样将会大大降低网络的训练速度,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对数据都要做一个归一化预处理的原因。
对于深度网络的训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要网络的前面几层发生微小的改变,那么后面几层就会被累积放大下去。一旦网络某一层的输入数据的分布发生改变,那么这一层网络就需要去适应学习这个新的数据分布,
所以如果训练过程中,训练数据的分布一直在发生变化,那么将会影响网络的训练速度。
我们知道网络一旦train起来,那么参数就要发生更新,除了输入层的数据外(因为输入层数据,我们已经人为的为每个样本归一化),后面网络每一层的输入数据分布是一直在发生变化的,因为在训练的时候,前面层训练参数的更新将导致后面层输入数据分布的变化。
以网络第二层为例:网络的第二层输入,是由第一层的参数和input计算得到的,而第一层的参数在整个训练过程中一直在变化,因此必然会引起后面每一层输入数据分布的改变。
我们把网络中间层在训练过程中,数据分布的改变称之为:“Internal Covariate Shift”。Paper所提出的算法,就是要解决在训练过程中,中间层数据分布发生改变的情况,于是就有了Batch Normalization的诞生。
初识BN (Batch Normalization)
1、BN概述
就像激活函数层、卷积层、全连接层、池化层一样,BN (Batch Normalization) 也属于网络的一层。在前面我们提到网络除了输出层外,其它层因为低层网络在训练的时候更新了参数,而引起后面层输入数据分布的变化。
这个时候我们可能就会想:
如果在每一层输入的时候,再加个预处理操作那该有多好啊,比如网络第三层输入数据X3 (X3表示网络第三层的输入数据) 把它归一化至:均值0、方差为1,然后再输入第三层计算,这样我们就可以解决前面所提到的“Internal Covariate Shift”的问题了。
而事实上,paper的算法本质原理就是这样:在网络的每一层输入的时候,又插入了一个归一化层,也就是先做一个归一化处理,然后再进入网络的下一层。不过文献归一化层,可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是一个可学习、有参数的网络层。
既然说到数据预处理,下面就先来复习一下最强的预处理方法:白化。
2、预处理操作选择
说到神经网络输入数据预处理,最好的算法莫过于白化预处理。【然而白化计算量太大了,很不划算,还有就是白化不是处处可微的,所以在深度学习中,其实很少用到白化】
经过白化预处理后,数据满足条件:
a、特征之间的相关性降低,这个就相当于pca;
b、数据均值、标准差归一化,也就是使得每一维特征均值为0,标准差为1。
如果数据特征维数比较大,要进行PCA,也就是实现白化的第1个要求,是需要计算特征向量,计算量非常大,于是为了简化计算,作者忽略了第1个要求,仅仅使用了下面的公式进行预处理,也就是近似白化预处理:
公式简单粗糙,但是依旧很牛逼。因此后面我们也将用这个公式,对某一个层网络的输入数据做一个归一化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训练过程中采用batch 随机梯度下降,上面的E(x(k))指的是每一批训练数据神经元xk的平均值;然后分母就是每一批数据神经元xk激活度的一个标准差了。
BN算法实现
1、BN算法概述
经过前面简单介绍,这个时候可能我们会想当然的以为:好像很简单的样子,不就是在网络中间层数据做一个归一化处理嘛,这么简单的想法,为什么之前没人用呢?然而其实实现起来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其实如果是仅仅使用上面的归一化公式,
- 对网络某一层A的输出数据做归一化,
- 然后送入网络下一层B,
这样是会影响到本层网络A所学习到的特征的。
打个比方,比如我网络中间某一层学习到特征数据本身就分布在S型激活函数的两侧,你强制把它给我归一化处理、标准差也限制在了1,把数据变换成分布于s函数的中间部分,这样就相当于我这一层网络所学习到的特征分布被你搞坏了,这可怎么办?
于是文献使出了一招惊天地泣鬼神的招式:变换重构,引入了可学习参数γ、β,这就是算法关键之处:
每一个神经元xk都会有一对这样的参数γ、β。这样其实当:【每个神经元都配备】
、
是可以恢复出原始的某一层所学到的特征的。因此我们引入了这个可学习重构参数γ、β,让我们的网络可以学习恢复出原始网络所要学习的特征分布。
最后Batch Normalization网络层的前向传导过程公式就是:
上面的公式中m指的是mini-batch size。
2、源码实现
m = K.mean(X, axis=-1, keepdims=True) #计算均值
std = K.std(X, axis=-1, keepdims=True) #计算标准差
X_normed = (X - m) / (std + self.epsilon) #归一化
out = self.gamma * X_normed + self.beta #重构变换
上面的x是一个二维矩阵,对于源码的实现就几行代码而已,轻轻松松。
3、实战使用
(1) 可能学完了上面的算法,你只是知道它的一个训练过程,一个网络一旦训练完了,就没有了min-batch这个概念了。测试阶段我们一般只输入一个测试样本,看看结果而已。因此测试样本,前向传导的时候,上面的均值u、标准差σ 要哪里来?其实网络一旦训练完毕,参数都是固定的,这个时候即使是每批训练样本进入网络,那么BN层计算的均值u、和标准差都是固定不变的。我们可以采用这些数值来作为测试样本所需要的均值、标准差,于是最后测试阶段的u和σ 计算公式如下:
上面简单理解就是:对于均值来说直接计算所有batch u值的平均值;然后对于标准偏差采用每个batch σB的无偏估计。最后测试阶段,BN的使用公式就是:
(2) 根据文献说,BN可以应用于一个神经网络的任何神经元上。文献主要是把BN变换,置于网络激活函数层的前面。在没有采用BN的时候,激活函数层是这样的:
z=g(Wu+b)
也就是我们希望一个激活函数,比如s型函数s(x)的自变量x是经过BN处理后的结果。因此前向传导的计算公式就应该是:
z=g(BN(Wu+b))
其实因为偏置参数b经过BN层后其实是没有用的,最后也会被均值归一化,当然BN层后面还有个β参数作为偏置项,所以b这个参数就可以不用了。因此最后把BN层+激活函数层就变成了:
z=g(BN(Wu))
Batch Normalization在CNN中的使用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BN层是对于每个神经元做归一化处理,甚至只需要对某一个神经元进行归一化,而不是对一整层网络的神经元进行归一化。既然BN是对单个神经元的运算,那么在CNN中卷积层上要怎么搞?
假如某一层卷积层有6个特征图,每个特征图的大小是100*100,这样就相当于这一层网络有6*100*100个神经元,如果采用BN,就会有6*100*100个参数γ、β,这样岂不是太恐怖了。
因此卷积层上的BN使用,其实也是使用了类似权值共享的策略,把一整张特征图当做一个神经元进行处理。
卷积神经网络经过卷积后得到的是一系列的特征图,如果min-batch sizes为m,那么网络某一层输入数据可以表示为:四维矩阵 (m,f,p,q),m为min-batch sizes,f为特征图个数,p、q分别为特征图的宽高。
在cnn中我们可以把每个特征图看成是一个特征处理(一个神经元),因此在使用Batch Normalization时,mini-batch size 的大小就是:m*p*q,于是对于每个特征图都只有一对可学习参数:γ、β。
说白了吧,这就是相当于
- 求取所有样本所对应的一个特征图的所有神经元的平均值、方差,
- 然后对这个特征图神经元做归一化。
下面是来自于keras卷积层的BN实现一小段主要源码:
input_shape = self.input_shape
reduction_axes = list(range(len(input_shape)))
del reduction_axes[self.axis]
broadcast_shape = [1] * len(input_shape)
broadcast_shape[self.axis] = input_shape[self.axis]
if train:
m = K.mean(X, axis=reduction_axes)
brodcast_m = K.reshape(m, broadcast_shape)
std = K.mean(K.square(X - brodcast_m) + self.epsilon, axis=reduction_axes)
std = K.sqrt(std)
brodcast_std = K.reshape(std, broadcast_shape)
mean_update = self.momentum * self.running_mean + (1-self.momentum) * m
std_update = self.momentum * self.running_std + (1-self.momentum) * std
self.updates = [(self.running_mean, mean_update),
(self.running_std, std_update)]
X_normed = (X - brodcast_m) / (brodcast_std + self.epsilon)
else:
brodcast_m = K.reshape(self.running_mean, broadcast_shape)
brodcast_std = K.reshape(self.running_std, broadcast_shape)
X_normed = ((X - brodcast_m) /
(brodcast_std + self.epsilon))
out = K.reshape(self.gamma, broadcast_shape) * X_normed + K.reshape(self.beta, broadcast_shape)
附上另一个参考:http://blog.csdn.net/elaine_bao/article/details/50890491 (图示较多)
作者在文章中也做了很多实验对比,我这里就简单说明2个。
下图a说明,BN可以加速训练。图b和c则分别展示了训练过程中输入数据分布的变化情况。
下表是一个实验结果的对比,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BN的过程中,作者发现Sigmoid激活函数比Relu效果要好。
BN层常见的位置:
先拿小数据试一试策略,最好能达到overfit (acc = 100%)
以下这个loss不怎么变,可能learning rata太小;
但为什么acc最后突然好了许多?思考。
Hyperparameter Optimization
First stage: only a few epochs to get rough idea of what params work
Second stage: longer running time, finer search
参数更新
可见,SGD总是最慢。
注意:加了momentum后的效果;以及改进后的momentum的紫色线(nag)的效果。
唯一的区别在于:
- 传统的:
- 改进的:
然后,通过“变量转换”带来计算上的便利。(nag)
AdaGrad and RMSProp
Adam: 貌似为上策、首选。
学习率的选择
SGD, SGD+Momentum, Adagrad, RMSProp, Adam all have learning rate as a hyperparameter.
先用快的,再减小,常用策略如下:
Second order optimization methods
- 牛顿法,不需要考虑学习率!
- Quasi-Newton methods (BGFS most popular):
instead of inverting the Hessian (O(n^3)), approximate
inverse Hessian with rank 1 updates over time (O(n^2)
each).
- L-BFGS (Limited memory BFGS):
Does not form/store the full inverse Hessian. Usually works very well in full batch, deterministic mode; not for mini-batch setting.
In practice:
- Adam is a good default choice in most cases
- If you can afford to do full batch updates then try out L-BFGS (and don’t forget to disable all sources of noise)
Regularization (dropout)
Ref: http://www.jianshu.com/p/ba9ca3b07922
总结
- Dropout 方法存在两种形式:直接的和 Inverted。
- 在单个神经元上面,Dropout 方法可以使用伯努利随机变量。
- 在一层神经元上面,Dropout 方法可以使用伯努利随机变量。
- 我们精确的丢弃
np
个神经元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在一个拥有n
个神经元的网络层上面,平均丢弃的神经元就是np
个。 - Inverted Dropout 方法可以产生有效学习率。
- Inverted Dropout 方法应该和别的规范化参数的技术一起使用,从而帮助简化学习率的选择过程。
- Dropout 方法有助于防止深度神经网路的过拟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