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ango之WSGI浅谈

时间:2020-12-12 15:27:04

一、什么是Web框架

框架,即framework,特指为解决一个开放性问题而设计的具有一定约束性的支撑结构,使用框架可以帮你快速开发特定的系统。

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发起HTTP请求:

1.浏览器发送一个HTTP请求;
2.服务器收到请求,生成一个HTML文档;
3.服务器把HTML文档作为HTTP响应的Body发送给浏览器;
4.浏览器收到HTTP响应,从HTTP Body取出HTML文档并显示。

对于所有的Web应用,本质上其实就是一个socket服务端,用户的浏览器其实就是一个socket客户端。

import socket

def handle_request(client):

    buf = client.recv()
client.send("HTTP/1.1 200 OK\r\n\r\n".encode("utf8"))
client.send("<h1 style='color:red'>Hello, yuan</h1>".encode("utf8")) def main():
sock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sock.bind(('localhost',))
sock.listen() while True:
connection, address = sock.accept()
handle_request(connection)
connection.close()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接受HTTP请求、解析HTTP请求、发送HTTP响应都是底层的东西,如果要研究这些底层那得花上一定的时间。因此我们不希望接触到TCP连接、HTTP原始请求和响应格式,所以,需要一个统一的接口,让我们专心用Python编写Web业务。
这个接口就是WSGI:Web Server Gateway Interface。

二、WSGI

Python Web Server Gateway Interface,翻译过来时Python web服务器网关接口,实际上就是一种协议,我们的应用(Django,Flask)实现了WSGI,就可以配合实现了WSGI(uWSGI,gunicorn)的服务器工作了。
以下是结构图:

Django之WSGI浅谈

两级结构

在这种结构里,uWSGI作为服务器,它用到了HTTP协议以及wsgi协议,flask应用作为application,实现了wsgi协议。当有客户端发来请求,uWSGI接受请求,调用flask app得到相应,之后相应给客户端。
这里说一点,通常来说,Flask等web框架会自己附带一个wsgi服务器(这就是flask应用可以直接启动的原因),但是这只是在开发阶段用到的,在生产环境是不够用的,所以用到了uwsgi这个性能高的wsgi服务器。

三级结构

这种结构里,uWSGI作为中间件,它用到了uwsgi协议(与nginx通信),wsgi协议(调用Flask app)。当有客户端发来请求,nginx先做处理(静态资源是nginx的强项),无法处理的请求(uWSGI),最后的相应也是nginx回复给客户端的。

多了一层反向代理有什么好处?

提高web server性能(uWSGI处理静态资源不如nginx;nginx会在收到一个完整的http请求后再转发给wWSGI)
nginx可以做负载均衡(前提是有多个服务器)
保护了实际的web服务器(客户端是和nginx交互而不是uWSGI)

示例1:

from wsgiref.simple_server import make_server

def application(environ, start_response):
start_response('200 OK', [('Content-Type', 'text/html')])
return [b'<h1>Hello, web!</h1>'] httpd = make_server('', , application) print('Serving HTTP on port 8080...')
# 开始监听HTTP请求:
httpd.serve_forever()

test1.py

浏览器效果:

Django之WSGI浅谈

注意:
①整个application()函数本身没有涉及到任何解析HTTP的部分,也就是说,底层代码不需要我们自己编写,我们只负责在更高层次上考虑如何响应请求就可以了。
②Python内置了一个WSGI服务器,这个模块叫wsgiref
③application()函数就是符合WSGI标准的一个HTTP处理函数,它接收两个参数:
    //environ:一个包含所有HTTP请求信息的dict对象;
    //start_response:一个发送HTTP响应的函数。

④在application()函数中,调用:
start_response('200 OK', [('Content-Type', 'text/html')])
就发送了HTTP响应的Header,注意Header只能发送一次,也就是只能调用一次start_response()函数。
start_response()函数接收两个参数,一个是HTTP响应码,一个是一组list表示的HTTP Header,每个Header用一个包含两个str的tuple表示。
通常情况下,都应该把Content-Type头发送给浏览器。其他很多常用的HTTP Header也应该发送。
⑤最后,函数的返回值b'<h1>Hello, web!</h1>'将作为HTTP响应的Body发送给浏览器。

示例2:

调用本身的HTML响应给浏览器

from wsgiref.simple_server import make_server

def application(environ, start_response):
# start_response('200 OK', [('Content-Type', 'text/html')]) print(environ['PATH_INFO'])
path = environ['PATH_INFO']
start_response('200 OK', [('Content-Type', 'text/html')])
f1 = open("index1.html", "rb")
data1 = f1.read()
f2 = open("index2.html", "rb")
data2 = f2.read() if path == "/test1":
return [data1]
elif path == "/test2":
return [data2]
else:
return ["<h1>404</h1>".encode('utf8')] return [b'<h1>Hello, web!</h1>'] httpd = make_server('', , application) print('Serving HTTP on port 8080...')
# 开始监听HTTP请求:
httpd.serve_forever()

test2.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