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按键识别

时间:2022-12-07 15:15:15

三、KEY

3.1  初始化

1.相应端口时钟使能

2.配置GPIO为输入模式

3.根据实际电路图 配置浮空输入,不用上下拉

3.2  按键识别

(1)一般按键步骤(延时消抖)

1. 判断相关的管脚是否为有效电平

2. 如果为有效电平,则进行消抖处理,如延时消抖(5~10ms)

3. 再次判断是否为有效电平.如果为有效电平,则确实是按键按下了,而不是干扰.

4. 识别到后做按键处理

5. 等待按键释放

//延时消抖

//返回键值

u8 key_scanf(void)

{

u8 key=NO_KEY;

//  1.  判断相关的管脚是否为有效电平

if(KEY1)

{

key_delay();  //延时消抖

if(KEY1)      //再次判断

{

key = KEY1_OK;

}

while(KEY1);   //等待按键释放

}

return key;

}

以上按键识别方式会导致效率低下:

1.  等待按键释放的过程,CPU什么都做不了,在这死等会导致效率较低;

2.  当识别到有效电平后延时消抖动过程中,CPU也什么都做不了,会导致效率低下。

(2)状态机处理按键识别

做一个标记。当这个标记为1的时候允许做按键识别。一旦识别到按键,则将这个标志清零。当作按键识别的时候发现按键是释放的,则又允许识别按键(将标志置1)。

u8 key_scanf(void)

{

static u8 key_sta=1;   // key_sta=1允许识别按键

u8 key=NO_KEY;

//  1.  判断相关的管脚是否为有效电平

if((key_sta) && KEY1)  //允许识别按键,并且按键被按下了,才做按键识别

{

key_delay();         //2. 如果为有效电平,则延时消抖(5~10ms)

if(KEY1)     //3.   再次判断是否为有效电平.如果为有效电平,则确实是按键按下了,而不是干扰.

{

key = KEY1_OK;     //4.  识别到后处理

key_sta=0;         //不允许识别按键

}

}

else if(!KEY1)     //按键被释放

{

key_sta=1;    //允许识别按键

}

return key;

}

(3)三次识别比较法

3次识别,如果识别到都是有效电平,认为按键有被按下,如果识别过程中其中某次识别到的是无效电平,立即重新开始识别。

 最有高效的方法

按键识别:三次识别比较方式

//返回值:  按键键值

u8 key_scanf(void)

{

static u8 key_sta=1;   // 标记:key_sta=1允许识别按键

static u8 key1,key2,key3,key_count=0;

//变量保存按键键值,key_count按键识别次数

u8 key=NO_KEY;   //保存按键键值

key3=key2;       //保存第一次识别的键值

key2=key1;       //保存第二次识别的键值

key_count++;

//  1.  判断相关的管脚是否为有效电平

//当允许识别按键,并且有按键被按下时,才做按键识别

if((key_sta) &&(KEY1 || !KEY2 || !KEY3 || !KEY4))

{

if(KEY1)              //3.   再次判断是否为有效电平.如果为有效电平,则确实是按键按下了,而不是干扰.

{

key1 = KEY1_OK;

}

else if(!KEY2)       //确定是否真的被按下

{

key1 = KEY2_OK;

}

else if(!KEY3)

{

key1 = KEY3_OK;

}

else if(!KEY4)

{

key1 = KEY4_OK;

}

if(key_count==3)   //识别了三次

{

key_count=0;      //计数清零

if((key3==key1)&& (key2==key1))//3次识别到的是同一个有效键值

{

key=key1;      //key 保存键值

key_sta=0;    //不允许做按键识别

}

}

}

else if(!KEY1 && KEY2  && KEY3  && KEY4)//所有的按键都被释放时,

{

key_sta=1;    //允许识别按键

key_count=0;  //清除计数

}

return key;   //返回键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