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前的准备
右键‘我的电脑’点击‘管理’,选择磁盘管理。
先看下我安装ubuntu后的磁盘分区图(红色文字先不管它)
关于ubuntu分区方案
(建议提前想好怎么分区,这里贴上各分区解释,如果不想看直接跳过本段看第4点推荐方案)
1、首先贴上目录详解
/bin 存放着使用者最经常使用的命令。例如:cp,ls,cat
/boot 这里存放的是启动LINUX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
/dev 所有LINUX的外部设备,其功能类似DOS下的.sys和Win下的.vxd
/etc 这个目录用来存放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lib 这个目录里存放着系统最基本的动态链接共享库,其作用类似于Windows里的.dll文件
/lost+found 这个目录平时是空的,当系统不正常关机后,这里就成了一些无家可归的文件的避难所
/mnt 这个目录是空的,系统提供这个目录是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
/proc 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root 系统管理员,也叫作超级权限者的用户主目录。当然系统的拥有者
/sbin 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也就是说这里存放的是一些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
/tmp 这个目录不用说,一定是用来存放一些临时文件的地方了
/usr 这是个最庞大的目录,装软件和软件的数据都在这个里面
/usr具体说明:
/usr/X11R6 存放X-Windows的目录;
/usr/bin 存放着许多应用程序;
/usr/sbin 存放给超级用户使用的一些管理程序
/usr/doc 这就是LINUX文档的大本营
/usr/include 存放LINUX下开发和编译应用程序需要的头文件
/usr/lib 存放一些常用的动态链接共享库和静态档案库;
/usr/local 这是提供给一般用户的/usr目录,在这安装软件最适合
/usr/man 帮助文档目录
/usr/src LINUX开放的源代码
/opt 分区 附加程序存放地方
/var 为了保持/usr的相对稳定的目录,经常被修改的目录可以放在这个目录下,并且系统的日志文件就在/var/log目录中
/home —-用户的主目录(类似我的文档和常用软件的自动生成的数据仓库,比如windows上QQ的本地文件什么的)。你可以把Ubuntu的“/”分区看为Windows的C盘,重装Ubuntu时只格式化“/”分区,不格式化“/home”,这样就可以保留“/home”中的数据了
/swap —-交换分区 内存不够用的时候就使用这里的空间,休眠时候也保存到这里,如果不需要休眠功能切内存大于8G的,可以禁用swap分区。需要说明的是,swap分区尽量放在机械硬盘上,如果放在SSD上也需要做一定的优化(具体原因可以自行搜索)
/ 根分区 如不独立划分以上介绍的分区,则都归于此分区
根分区 —-这里可以理解成,其实以上目录都是平行的,/分区就是我们的c盘,目录分区就是D,E,F盘。你不主动划分,那么整个硬盘就是一个C盘,你装软件也好,放数据也好,就都在这个C盘下。但是你分了区,那么根分区就是C盘,/home分区就是D盘………………/swap分区就是F盘,就是这个意思。
参考自:http://blog.csdn.net/le284/article/details/6746981
2、然后是分区原则
安全的分区方案原则:
系统数据和普通用户数据分离放置于不同的分区 (即使用单独的 home 分区);
不经常变化的系统数据和经常变化的系统数据分离放置于不同的分区
(即使用单独的 usr 分区和 var 分区)
一般地,在一个实际系统中至少要创建单独的“/home”分区。
所以个人建议,至少要分3个目录:
“/”、一个“swap”和一个“/home”的三分区方案
如果,觉得有必要保留自己安装的软件,那么也可以为/usr单独设立一个分区
swap是交换分区,home是类似我的文档,也是很多软件默认放本地文件的位置,而其他的所有目录均是在/目录下
关于swap分区
建议如果物理内存比较小(根据自己需求),建议分配实际物理内存容量2倍大小的swap;物理内存大于512MB,建议分配与物理内存等容量的swap。比如你只有2G内存,但是你平时要用到6G,那么就swap给4G;如果你平时怎么也不会用到超过4G,那swap就给2G,不过目前经济水平随随便便就上8G了。
推荐及作者分区方案
(网上有很多分区方案,大家可以自行搜索,这个东西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这里只是贴出我觉得比较合适我的,不喜勿喷,仅供参考。)
所以建议采用一个“/”、一个“swap”和一个“/home”的三分区方案
我的双硬盘是分了70G SSD给linux系统,那么就放/和/home
机械硬盘分了115G给linux,虽然swap分区基本上用不上,但是为了休眠,但还是给了同等内存大小的空间(我内存大小是10G,swap就给了10G,内存比较小就给到内存大小的两倍)
剩下的自定义了一个目录,用作私人仓库。
关于boot分区,一般老一点的教程和老一点的系统会要求单独分200M给boot,并且必须挂在磁盘的开始,但是现在的系统和硬件基本都没有那些限制了,故不用考虑太多,暂时就不分boot了,要是想分也可以,这个无所谓。
所以我的最终方案是:
/目录:SSD剩余
/home:15G(home放在SSD上有利于文件存储什么的,而且很多软件都是默认把工作目录放在home下,放机械太影响效率)
/自定义:机械剩余(自己做仓库用的)
/swap:10G(机械)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对速度没什么要求的可以把/home放机械上,但是由于我是做Android开发的,AS自动创建的项目目录和自动创建的虚拟机文件都是home路径,而且我懒得去折腾修改路径,所以把home分了15G专门搞开发和放一些文件用,大文件就放自定义目录下了)
另外一种推荐方案:
/目录:SSD
/home:机械剩余
/swap:10G(机械)
下面就开始安装前配置
最好在windows分区的最后一个分区压缩出空白区域用于安装ubuntu,这样进入windows系统时,分区的盘符不会乱,(显然我的最后一个windows分区是F分区)
1,在F分区上点右键,选择“压缩卷”,在"输入压缩空间量"里写上你想压缩出的空间,我写的是25000M(25G),然后点压缩按钮,这样就会出现一个空白区域
2 下载EasyBCD和Ubuntu 13.10 的ubuntu-13.10-desktop-i386.iso镜像文件( http://www.ubuntukylin.com/ 优客中文版的)
下面把准备好的 ubuntu-13.10-desktop-i386.iso镜像文件用压缩软件或者虚拟光驱打开,
找到casper文件夹,把里面的initrd.lz和vmlinuz.efi解压到F分区(别的分区也行),
最后在把ubuntu-13.10-desktop-i386.iso镜像文件也复制到F分区。(三个文件放在一起)
3 下面打开EasyBCD软件,来给要安装的ubuntu镜像文件加一个启动“入口”
依次按图提示点击
然后就会出现一个menu.lst文件,把以下内容写进menu.lst
title Install Ubuntu
root (hd0,6)
kernel (hd0,6)/vmlinuz.efi boot=casper iso-scan/filename=/ubuntu-13.10-desktop-i386.iso ro quiet splash locale=zh_CN.UTF-8
initrd (hd0,6)/initrd.lz
menu.lst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 (hd0,6)的6表示ubuntu-13.10-desktop-i386.iso,initrd.lz和vmlinuz.efi 三个文件存放的位置,因为我放在F分区,根据上面第一个图的数字提示,应该这样写:
如果是放在C盘就写0,D盘就写4,在E盘就写5,因为我放在F盘,所以我写的是6
(2) vmlinuz.efi 一定要写上扩展名efi,网上好多教程都没写扩展名,不写扩展名重启后会提示找不到文件
(3) ubuntu-13.10-desktop-i386.iso是你的iso的名字,别写成我的了,这个要改成你的。
4 重启电脑 你就会看到有2个 启动菜单,选择 NeoGrub 引导加载器 这个选项。
然后稍等一会, 就会进入想要安装的 Ubuntu桌面了。
5 进入ubuntu桌面后, 记得按Ctrl+Alt+T 打开终端,输入命令:sudo umount -l /isodevice这一命令取消掉对光盘所在 驱动器的挂载,不然会在后面扫描文件那里卡住
(注意,这里的-l是L的小写,-l 与 /isodevice 有一个空格。),否则分区界面找不到分区。
6 下面就点击桌面 安装Ubuntu 13.10开始安装,
分区
第一张是刚进来的样子
分区详情
最终图如下:
这里记得选择引导器,我建议是选择/分区所在的目录,然后后期用windows中的easyBCD建立ubuntu的引导就行了,如果想用ubuntu引导windows的就选择sda总的那个选项就行,就是sda……(XXG),显示容量那个。如果选择了ubuntu引导windows,后期又想改成windows引导ubuntu,请参考下文(写的非常详细):
在windows下添加ubuntu的引导
这样子就好了,其他不用改,重启后就可以看到蓝色的metro有两项引导了,点击第二个ubuntu会重启进入ubuntu的grub2 引导,然后进入ubuntu系统,至此双系统双硬盘安装告一段落。
(博主没有用上面的这种引导器,我是建了个200MB的boot,把引导器安装在那里成的,看大家喜好了,刚安装成功就来发的这篇文章,有很多不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