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HTTP协议中的KeepAlive属性

时间:2021-07-27 03:47:47


首先就看一下KeepAlive出现的原因吧:
当一个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时,两者之间会建立一个tcp连接,然后服务器发回响应信息同时关闭连接。如果请求的的页面中含有别的资源连接,比如图片、flsah等,就会再次创建连接。KeepAlive的作用就是在第一次创建连接时,服务器会把这个tcp连接保持一段时间(服务器端会有一个keepaliveTime的最大时间,超过时间就断开连接)。这样就不会频繁的去建立tcp连接,同一次请求中的信息传递都可以使用同一个tcp连接。

KeepAlive的工作原理:
在HTTP1.0和HTTP1.1协议中都有对KeepAlive的支持。其中HTTP1.0需要在request中增加“Connection:keep-alive” header才能够支持,而HTTP1.1默认支持。(大家可以利用抓包工具看一下)
HTTP1.0 KeepAlive支持的数据交互流程如下:
a)Client发出request,其中该request的HTTP版本号为1.0。同是在request中包含一个header:“Connection:keep-alive”。
b)Web Server收到request中的HTTP协议为1.0及“Connection:keep-alive”就认为是一个长连接请求,其将在response的header中也增加“Connection:keep-alive”。同是不会关闭已建立的tcp连接。
c)Client收到Web Server的response中包含“Connection:keep-alive”,就认为是一个长连接,不close tcp连接。并用该tcp连接再发送request。(跳转到a))
HTTP1.1 KeepAlive支持的数据交互流程如下:
a)Client发出request,其中该request的HTTP版本号为1.1。
b)WebServer收到request中的HTTP协议为1.1就认为是一个长连接请求,其将在response的header中也增加“Connection:keep-alive”。同是不会关闭已建立的tcp连接。
c)Client收到Web Server的response中包含“Connection:keep-alive”,就认为是一个长连接,不close tcp连接。并用该tcp连接再发送request。(跳转到a))

关于KeepAlive的分析:
现在的一些服务器都可以设置KeepAlive是否开启,以及KeepAlive的超时时间,服务器支持的KeepAlive数量(数量一般不会很大,否则会对服务器产生很大的压力)。
那么我们考虑3种情况:
  1、用户浏览一个网页时,除了网页本身外,还引用了多个 javascript 文件,多个 css文件,多个图片文件,并且这些文件都在同一个 HTTP 服务器上。
  2、用户浏览一个网页时,除了网页本身外,还引用一个 javascript 文件,一个图片文件。
  3、用户浏览的是一个动态网页,由程序即时生成内容,并且不引用其他内容。
对于上面3中情况,1 最适合打开 KeepAlive ,2 随意,3 最适合关闭 KeepAlive
打 开 KeepAlive 后,意味着每次用户完成全部访问后,都要保持一定时间后才关闭会关闭 TCP连接,那么在关闭连接之前,必然会有一个服务器进程对应于该用户而不能处理其他用户,假设 KeepAlive 的超时时间为 10秒种,服务器每秒处理 50 个独立用户访问,那么系统中 Apache 的总进程数就是 10 * 50 = 500 个,如果一个进程占用4M 内存,那么总共会消耗 2G 内存,所以可以看出,在这种配置中,相当消耗内存,但好处是系统只处理了 50次 TCP的握手和关闭操作。
如果关闭 KeepAlive,如果还是每秒50个用户访问,如果用户每次连续的请求数为3个,那么 Apache 的总进程数就是 50 *3 = 150 个,如果还是每个进程占用 4M 内存,那么总的内存消耗为 600M,这种配置能节省大量内存,但是,系统处理了 150次 TCP 的握手和关闭的操作,因此又会多消耗一些 CPU 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