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为什么没有好的 Stack Overflow 的模仿者?
鉴于中国程序员平均水平, 个人觉得面向低端程序员的中文*有存在的价值. 搭建站点的技术难度其实不高, 能够完成这个任务的社区也很多, 但是为什么现在没有特别出众的出现?
43 个回答
另外,个人觉得中国的开发者水准跟美国其实差距很大,所以只阅读中文资料的开发者估计水平也不会很高。这样的社区吸引不到大牛,很难发展。
He Pan,互联网搬砖的C渣渣开发
- 单纯的说国内的程序员姿势水平低,或者说什么英文看不懂,技术好的都去混*的这种是片面的。我同意这其中有一部分是这种原因。而且确实在国内,一部分问题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案,必要的时候确实需要在国外的社区求解
- 但是更重要的是国内的程序员没有分享精神
- 连*的创始人都提到了众包,没有初期两位博客大牛创始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就不能引来众多人加入进来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也就不存在*。
- 反观中国的程序员,牛人都在国外的社区混,本身是没有这种意识提供国内的交流环境。而且一小部分人以混国外社区为荣,小白也跟风混SO,在国内的IT圈子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如果不能打破这个循环,没有一小部分牛人来吃第一个螃蟹,*在中国是永远不会出现的
- 不单单是SO,Github的中国版不少企业都在做,CSDN code,OSC at git 等等就不列举了,上面的项目寥寥无几,有质量的项目更是少得可怜。是中国人技术不过硬吗?错了,过硬的项目在github上也不算少数,但是有几个程序员愿意把他们在github上的代码放到中国本土的代码仓库一起维护呢?太少了。这就是一个分享精神,社会责任感的问题。
- 最后结题:当我看到CSDN code上出现了Deepin Linux的团队,我很激动,中国终于有一个良心团队可以这样做,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一起这样做,当我自己有能力我也会这样做。一年两年没有效果,三年五年必定可以成就一个本土的SO,或是Git
在这方面,我感觉国内企业内部倒是需要这样一个内部交流的平台。
类似实现:http://www.oschina.net/news/16851/4-*-like-opensource-systems
问问题的人,经常是伸手党,比如他问一个问题,有人给他解释了大概如何做是正确高效的,他还不罢休,恨不得让人把实现也给5分钟内做出来贴上去
回答问题的人,我见过很多上来先喷的,比如说有人问个内存段错误的问题,有的人回答问题上来先问候亲属,质疑问问题人的智力水平,然后再瞎忽悠一通
我觉得是不是主要责任是这种社区的结构设计导致这样不负责任的行为非常廉价所以。。。
具备了?不会混中文的 * 。
Arvin Rong,J2EE方向开发管理工作
熊芳,程序设计师
国外有Google, 国内有了竞价的百度;
国外有twitter, 国内有审查的Sina微博;
国外有Youtube,国内有了受监管的优酷;
......
这一切不都是因为有了那道墙么?不然谁还会用国内的那些XXXXX. 开放的国家都没有这个限制的。
在计算机的世界中,本来就是没有国界的,做得最好会通吃。
好的产品, 价值高的东西,去用才是自然规律,所以现在流行“进口”....
Tassandar,再折叠我我要出走了!
*站,ruby-* :http://ruby-*.org/topics
很明显可以发现后者在技术上的讨论比前者纯粹多了。
而ruby开发者已经是在程序员中比较靠谱的群体了。但是还是很明显的看出来国人程序员的缺爱。。。
主要原因我觉得是整个程序员的氛围不一样,国人程序员平时压力很大做的很多,基本上网不会想去怎么费劲的回答问题和做一些分享了,希望吹吹水什么的。而外国人大部分程序员是拿着高福利正常休假的,偶尔上网分享回答问题都是很正常的。
而且在国内程序员基本都是当做一个工具,有任务了就拿来用,做完就滚蛋,程序员也都习惯了。
你指望一个民工会帮你义务搬运点东西么?
我观察过周围87-92这个年龄段程序如何使用互联网解决自己的问题,绝大多数(70%)喜欢在baidu上检索自然语言,然后baidu给出的地址往往是某某空间,去这个空间看到的是空间主人不知道从那里复制粘贴过来的代码,有些连排版都没有做,话说,我也挺钦佩能使用这些代码/网页的小孩们的。他们也会通过论坛留言,blog留言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询问。
再有20%左右会去各种qq群,通过聊天的形式咨询,回答。会去社区询问。
10%会去国外网站检索,当然,能够和国外网站用户用英文交流的,很少。
以上集中方式最常见的就是“贴代码”,不管问的还是答的,不管是网站还是qq群,大段大段的代码贴上去。
仔细琢磨琢磨,为什么复制粘贴别人的代码解决问题,喜欢大段大段的“贴代码”?
因为这一类程序要解决的问题只是“怎么做”,所以,从百度空间上复制粘贴下来的代码放到IDE里,能跑起来就够了,也就是说,他们根本不需要“问答”。
问题中说的“面向初级程序员的so”,我觉得啊,so面对的肯定不能是这些copy代码+改一改+运行就能满足的程序。
如果说要面对这些程序苑,与其是so的形式,我更看好类似 http://code4app.com在国内的前景。当然当然,code4app在国内流行,肯定不能是件好事。
各种“短期培训班”需要承担一定责任,相信面试过程序,看过程序简历的人对国内几大程序培训结构毕业生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个人觉得,3个月培养不出一个iOS开发人员,6个月培养不出一个Java程序。同时,培训机构灌输进去的思想很不好,没人会说缴费之后三个月只是教学生入门iOS,只会说三个月之后就学成了,让学程序的孩子们无从知道学习编程是一项什么样的系统工程。他们只满足于作出“同新浪微博同步”“qq停靠在屏幕边缘自动隐藏”这些表面功夫上。把几个月的学习经历当作“工作经历”,“项目经历”写到简历里。这些做法对企业对孩子们都不好。反正这几大培训机构的毕业生,一看“工作经历”都是什么“微博客户端”,“找地LBS”,“音乐播放器”,我就直接删了。
知乎用户,SNS site owner. social eComms
德问是社交网络版的Stack Overflow、编程领域的社交问答!
Tech2IPO介绍:http://tech2ipo.com/38869/
官方网站:http://www.dewen.org/
coolcoder,诚招上海工作Linux下C/Python开发工程师_…
SO从技术上仿制很容易,两年前我就有这个想法。但运营起来,难度特别大。做这玩意儿,要有很好的市场切入时机,以及强大的拉拢人的能力。
另外补充一点,SO的平台实现相对容易,但是要把SEO做好,可能有点困难了。Google搜索技术问题,尤其是开发环境直接报的错误,基本上排前几位的都是SO的问题。
刘凯,程序猴子,专摘咖啡....
计算机英语要求要到一定级别.
到了一定级别的都会去SO.
而英文水平不够的.只能在国内baidu下.偏偏这些都是技能水平比较底下的.
再说了,中国国内的软件水平确实和西方有很大的差距.
*是认识的学习技术的朋友们,经常去看的网站,有很多的问题都是通过在上面提交,然后朋友回答。去年的时候我就去体验了,当然我比较浅,不是技术人员,但是我比较的喜欢研究互联网。我觉得里面有几个东西是我觉得比较好的:
- 严格的积分体系:保证了回答的答,不回答的不敢乱答。
- 有效的权限系统:有效的避免了社区的噪音
- 强有力的社区氛围,里面其实很多都是草根明星。至少我觉得是。
其实最近看到了略晓这个网站,最先让我想到的就是*, 感觉他除了有*的基因还有quora的基因。和现在的很多威客网站又有相似之处。最近做的个人感觉还可以。
我个人觉得楼上有一个提到我认同的一点,就是创始人带来的认同感: Joel的博客乃至博客文章汇集的书本到现在为止都还非常富有启发,所以Joel对SO的成功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国内恕我无知, 我不知道如果要找个Joel类似的人 应该是谁。
SO的成功在于它专注的管理有效的防止了无用问题的泛滥, 更难能可贵的是所有的这些规则都是论坛用户讨论得出的, 更更难能可贵的是论坛的管理也全部是自发完成的。 这些都是马太效应, 论坛的认可度提上去了, 用户很自然的愿意在这样一个有声望的社区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然后就是专注,很多时候你在谷歌里面搜索问题的时候, 谷歌告诉你的答案也就在SO上。 SO很刻意的将站点的内容专注在一个点上,对于新出现的讨论热点,它考虑的是重新刻画一个站点。 我本来想说知乎也许能跟SO比一比的,但是这点上大概完败。
细节,再次提到SE系列站点的开放认证只要求获取你的邮箱地址信息。
所有这些包括社区的*自制都离不开创始人的三观正确,只有三观正确的人才能如此开放包容,如此注重细节。 从这一点上来讲中国很难出SO,因为受大环境的影响,很难有让人称道的三观却仍然能在中国活下去的。
* 之所以让人感觉大家都挺”有素质“的原因是因为SO本身很重视社区秩序的建设和维护。例如它有很详细的指引,哪些问题是该提的,哪些问题是不该提的,问题的描述应该有哪些内容,不能提些过简单,太空泛的的问题。多少分数以下才可以反对别人的回答。多少分数以上才可以建立新的Tag,如何竭力提示用户避免重复提问等等
此外社区还有一大批的管理员,监控一些广告回答,“无价值”回答,本人就曾经被删过回答,所以我觉得大家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素质,这些素质实际上是SO的经营者根据自己的理念用各种的规则和手段维护建设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