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裁剪的具体步骤.doc

时间:2015-11-10 13:39:42
【文件属性】:
文件名称:Linux内核裁剪的具体步骤.doc
文件大小:47KB
文件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5-11-10 13:39:42
内核裁剪 Linux内核裁剪的具体步骤 详细介绍内核配置选项及删改情况 第一部分:全部删除 Code maturity level options ---> 代码成熟等级选项 []Prompt for development and/or incomplete code/drivers 默认情况下是选择的,这将会在设置界面中显示还在开发或者还没有完成的代码与驱动.不选。 第二部分 :除以下选项,其它全部删除 General setup—〉 System V IPC (IPC:Inter Process Communication)是组系统调用及函数库,它能让程序彼此间同步进行交换信息。某些程序以及DOS模拟环境都需要它。为进程提供通信机制,这将使系统中各进程间有交换信息与保持同步的能力。有些程序只有在选Y的情况下才能运行,所以不用考虑,这里一定要选。 第三部分:除以下选项,其它全部删除 Loadable module support ---> 可引导模块支持 建议作为模块加入内核 [] Enable loadable module support 这个选项可以让你的内核支持模块,模块是什么呢?模块是一小段代码,编译后可在系统内核运行时动态的加入内核,从而为内核增加一些特性或是对某种硬件进行支持。一般一些不常用到的驱动或特性可以编译为模块以减少内核的体积。在运行时可以使用modprobe命令来加载它到内核中去(在不需要时还可以移除它)。一些特性是否编译为模块的原则是,不常使用的,特别是在系统启动时不需要的驱动可以将其编译为模块,如果是一些在系统启动时就要用到的驱动比如说文件系统,系统总线的支持就不要编为模块了,否在无法启动系统。

网友评论

  • 关于内核部分裁剪的说明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