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回调

时间:2023-03-09 21:26:36
android 回调

调函数(callback Function),顾名思义,用于回调的函数。  回调函数只是一个功能片段,由用户按照回调函数调用约定来实现的一个函数。回调函数是一个工作流的一部分,由工作流来决定函数的调用(回调)时机。回调函数包含下面几个特性:

1、  属于工作流的一个部分;

2、  必须按照工作流指定的调用约定来申明(定义);

3、  他的调用时机由工作流决定,回调函数的实现者不能直接调用回调函数来实现工作流的功能;

当通常大家说的回调函数一般就是按照别人的定好的接口规范写的,等待别人调用的函数,在C语言中,回调函数通常通过函数指针来传递;在Java中,通常就是编写另外一个类或类库的人规定一个接口,然后你来实现这个接口,然后把这个实现类的一个对象作为参数传给别人的程序,别人的程序必要时就会通过那个接口来调用你编写的函数。

所谓回调,就是客户程序C调用服务程序S中的某个函数A,然后S又在某个时候反过来调用C中的某个函数B,对于C来说,这个B便叫做回调函数。

S类:                        c类

回调函数我的理解:S类写好了函数A,等待别人调用。这时候C类调用S类的A函数,同时在A函数里面要调用C类的B函数。这个称为回调。

我做过测试:

在C中:

S s = new S();

s.A();

B();

这样也能达到效果,但是之所以按照回调的方式,是因为如果调用S类的不是C,而是其他的D、E、F呢?

  1. 2.        回调机制

回调机制是一种常见的设计模型,他把工作流内的某个功能,按照约定的接口暴露给外部使用者,为外部使用者提供数据,或要求外部使用者提供数据。

下面举个通俗的例子:

某天,我打电话向你请教问题,当然是个难题,:),你一时想不出解决方法,我又不能拿着电话在那里傻等,于是我们约定:等你想出办法后打手机通知我,这样,我就挂掉电话办其它事情去了。过了XX分钟,我的手机响了,你兴高采烈的说问题已经搞定,应该如此这般处理。故事到此结束。

这个例子说明了“异步+回调”的编程模式。其中,你后来打手机告诉我结果便是一个“回调”过程;我的手机号码必须在以前告诉你,这便是注册回调函数;我的手机号码应该有效并且手机能够接收到你的呼叫,这是回调函数必须符合接口规范。

3、java回调机制:

软件模块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接口,从调用方式上,可以把他们分为三类:同步调用、回调和异步调用。

同步调用:一种阻塞式调用,调用方要等待对方执行完毕才返回,它是一种单向调用;

回      调:一种双向调用模式,也就是说,被调用方在接口被调用时也会调用对方的接口;

异步调用:一种类似消息或事件的机制,不过它的调用方向刚好相反,接口的服务在收到某种讯息或发生某种事件时,会主动通知客户方(即调用客户方的接口)。

回调和异步调用的关系非常紧密:使用回调来实现异步消息的注册,通过异步调用来实现消息的通知。

========================================================

4、回调的步骤

(1)声明一个接口

(2)另外一个类有方法里面有个参数以是这个接口类型的

(3)而后在另外类中实现这个接口(java中多用的 是匿名内部类),而且以这个匿名的类生成的对象为参数传到上面提到类中,而后实现回调.......

5、具体实现

(1)声明一个接口

package callbackexample;

public interface ICallBack {

//需要回调的方法

public void postExec();

}

(2)另外一个类有方法里面有个参数以是这个接口类型的

package callbackexample;

public class FooBar {

//组合聚合原则

private ICallBack callBack;

public void setCallBack(ICallBack callBack) {

this.callBack = callBack;

doSth();

}

public void doSth() {

callBack.postExec();

}

}

(3)而后在另外类中实现这个接口(java中多用的 是匿名内部类),而且以这个匿名的类生成的对象为参数传到上面提到类中,而后实现回调......

内部类

package callbackexample;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oBar foo = new FooBar();

foo.setCallBack(new ICallBack() {

public void postExec() {

System.out.println("在Test类中实现但不能被Test的对象引用,而由FooBar对象调用");

}

});

}

}

6、说明

1.两个类:匿名类和FooBar

2.匿名类实现接口ICallBack(在test测试的main方法中用匿名类的形式实现)

3.FooBar 拥有一个参数为ICallBack接口类型的函数setCallBack(ICallBack   o)

4.匿名类运行时调用FooBar中setCallBack函数,以自身传入参数

5.FooBar已取得匿名类,就可以随时回调匿名类中所实现的ICallBack接口中的方法

==================================

7、其他说明

1。首先回调方法的概念与“构造方法”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它不是指java中某个具有特殊意义或用途的方法。

2。称它为方法的“回调”更恰当一些,它是指方法的一种调用方式。任何一个被“回调”的方法,皆可称之为“回调方法”

3。方法的回调通常发生在“java接口”和“抽象类”的使用过程中。

假设有接口名为 ICallBack 其中有方法名为postExec()

有 类Myclass 实现了该接口,也就是一定实现了postExec()这个方法。现在有另一个类FooBar它有个方法 setCallBack(ICallBack callBack) ,并且setCallBack方法调用了callBack的postExec()方法。

如果现在,我们使用一个Myclass 的实例myClass,将它作为参数带入到setCallBack(ICallBack callBack)方法中,我们就说setCallBack(ICallBack callBack)方法回调了myClass的postExec()方法。

==========================================================

参考:http://lavasoft.blog.51cto.com/62575/9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