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投影坐标转换

时间:2023-02-07 16:26:53

系统是直接将将(B,L)84 视为(B,L)54,省去了很多问题细节不是很精确

1、(B,L)84——(X,Y,Z)84,空间大地坐标到空间直角坐标的转换。
2、(X,Y,Z)84——(X,Y,Z)54,坐标基准的转换,即Datum转换。
通常有三种转换方法:Bursa–Wolf七参数、简化三参数、Molodensky
3、(X,Y,Z)54——(B,L)54,空间直角坐标到空间大地坐标的转换。
4、(B,L)54——(x,y)54, Gauss投影正算。

地理坐标系(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直译为地理坐标系统,是以经纬度为地图的存储单位的。很明显,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是球面坐标系统。
投影坐标系统,实质上便是平面坐标系统,其地图单位通常为米。

 


地理坐标:为球面坐标。 参考平面地是 椭球面。坐标单位:经纬度
大地坐标:为平面坐标。参考平面地是
水平面      坐标单位:米、千米等。
地理坐标转换到大地坐标的过程可理解为投影。  (投影:将不规则的地球曲面转换为平面)

投影坐标系=地理坐标系+投影过程。


    我国大中比例尺地图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其通常是按6度和3度分带投影,1:2.5万-1:50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经差6度分带,1:1万比例尺的地形图采用经差3度分带。具体分带法是:6度分带从本初子午线开始,按经差6度为一个投影带自西向东划分,全球共分60个投影带,带号分别为1-60;3度投影带是从东经1度30秒经线开始,按经差3度为一个投影带自西向东划分,全球共分120个投影带。为了便于地形图的测量作业,在高斯-克吕格投影带内布置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具体方法是,规定*经线为X轴,赤道为Y轴,*经线与赤道交点为坐标原点,x值在北半球为正,南半球为负,y值在*经线以东为正,*经线以西为负。由于我国疆域均在北半球,x值均为正值,为了避免y值出现负值,规定各投影带的坐标纵轴均西移500km,*经线上原横坐标值由0变为500km。为了方便带间点位的区分,可以在每个点位横坐标y值的百千米位数前加上所在带号,如20带内A点的坐标可以表示为YA=20 745 921.8m。
大地坐标(Geodetic Coordinate):大地测量中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的坐标。地面点P的位置用大地经度L、大地纬度B和大地高H表示。当点在参考椭球面上时,仅用大地经度和大地纬度表示。大地经度是通过该点的大地子午面与起始大地子午面之间的夹角,大地纬度是通过该点的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大地高是地面点沿法线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
    方里网:是由平行于投影坐标轴的两组平行线所构成的方格网。因为是每隔整公里绘出坐标纵线和坐标横线,所以称之为方里网,由于方里线同时 又是平行于直角坐标轴的坐标网线,故又称直角坐标网。
    虽然我们可以认为方里网是直角坐标,大地坐标就是球面坐标。但是我们在一副地形图上经常见到
方里网和经纬度网,我们很习惯的称经纬度网为大地坐标,这个时候的大地坐标不是球面坐标,她与方里网的投影是一样的(一般为高斯投影),也是平面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