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Patch实现原理详解<二>

时间:2022-09-05 16:12:19

本文转载至 http://blog.cnbang.net/tech/2855/

距离上次写的<JSPatch实现原理详解>有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 JSPatch 在不断地完善和改进,代码已经有很多变化,有一些修改值得写一下,作为上一篇的补充。

Special Struct

先说下 _objc_msgForward,在上一篇提到为了让替换的方法走 forwardInvocation,把它指向一个不存在的 IMP: class_getMethodImplementation(cls, @selector(__JPNONImplementSelector)),实际上这样实现是多余的,若 class_getMethodImplementation 找不到 class / selector 对应的 IMP,会返回 _objc_msgForward 这个 IMP,所以更直接的方式是把要替换的方法都指向 _objc_msgForward,省去查找方法的时间。

接着出现另一个问题,如果替换方法的返回值是某些 struct,使用 _objc_msgForward(或者之前的 @selector(__JPNONImplementSelector))会 crash。几经辗转,找到了解决方法:对于某些架构某些 struct,必须使用 _objc_msgForward_stret 代替 _objc_msgForward。为什么要用 _objc_msgForward_stret 呢,找到一篇说明 objc_msgSend_stret 和 objc_msgSend 区别的文章),说得比较清楚,原理是一样的,是C的一些底层机制的原因,简单复述一下:

大多数CPU在执行C函数时会把前几个参数放进寄存器里,对 obj_msgSend 来说前两个参数固定是 self / _cmd,它们会放在寄存器上,在最后执行完后返回值也会保存在寄存器上,取这个寄存器的值就是返回值:

1
2
3
4
5
-(int) method:(id)arg;
    r3 = self
    r4 = _cmd, @selector(method:)
    r5 = arg
    (on exit) r3 = returned int

普通的返回值(int/pointer)很小,放在寄存器上没问题,但有些 struct 是很大的,寄存器放不下,所以要用另一种方式,在一开始申请一段内存,把指针保存在寄存器上,返回值往这个指针指向的内存写数据,所以寄存器要腾出一个位置放这个指针,self / _cmd 在寄存器的位置就变了:

1
2
3
4
5
6
-(struct st) method:(id)arg;
    r3 = &amp;struct_var (in caller's stack frame)
    r4 = self
    r5 = _cmd, @selector(method:)
    r6 = arg
    (on exit) return value written into struct_var

objc_msgSend 不知道 self / _cmd 的位置变了,所以要用另一个方法 objc_msgSend_stret 代替。原理大概就是这样。

上面说某些架构某些 struct 有问题,那具体是哪些呢?iOS 架构中非 arm64 的都有这问题,而怎样的 struct 需要走上述流程用 xxx_stret 代替原方法则没有明确的规则,OC 也没有提供接口,只有在一个奇葩的接口上透露了这个天机,于是有这样一个神奇的判断:

1
if ([methodSignature.debugDescription rangeOfString:@&quot;is special struct return? YES&quot;].location != NSNotFound)

在 NSMethodSignature 的 debugDescription 上打出了是否 special struct,只能通过这字符串判断。所以最终的处理是,在非 arm64 下,是 special struct 就走 _objc_msgForward_stret,否则走 _objc_msgForward。

内存泄露

先说下上一篇文章留下的一个问题,在从 NSInvocation 取返回值时,为什么这样取参数会 crash:

1
2
id arg;
[invocation getReturnValue:&amp;arg];

这是因为 &arg 传入 -getArgument:atIndex: 方法后 arg 就指向了返回对象,但并不持有它,不会对返回对象引用+1,但因为 id arg 在ARC下相当于 __strong id arg,arg 是 strong 类型局部变量,所以退出作用域时会调用一次 release,不持有对象又对对象调 release,会导致对象多 release 了一次,所以 crash。只要把 arg 类型改成 __unsafe_unretained,表明只是指向对象但不持有它,退出作用域时不 release 就没问题了:

1
2
__unsafe_unretained id arg;
[invocation getReturnValue:&amp;arg];

还可以通过 __bridge 转换让局部变量持有返回对象,这样做也是没问题的:

1
2
3
4
id returnValue;
void *result;
[invocation getReturnValue:&amp;result];
returnValue = (__bridge id)result;

double release 的问题解决了,但这里还有个大坑:内存泄露。某天 github issue 上有人提对象生成后没有释放,几经排查,定位到还是这里 NSInvocation getReturnValue 的问题,当 NSInvocation 调用的是 alloc 时,返回的对象并不会释放,造成内存泄露,只有把返回对象的内存管理权移交出来,让外部对象帮它释放才行:

1
2
3
4
5
6
7
8
id returnValue;
void *result;
[invocation getReturnValue:&amp;result];
if ([selectorName isEqualToString:@&quot;alloc&quot;] || [selectorName isEqualToString:@&quot;new&quot;]) {
    returnValue = (__bridge_transfer id)result;
} else {
    returnValue = (__bridge id)result;
}

这里想不明白为什么,从开源 Cocotron 里对 NSInvocation 的实现来看,NSInvocation 并不持有返回的对象,调用方法也是直接用 msgSend,没什么特别的地方,让人怀疑这是 ARC 的 bug。

‘_’的处理

JSPatch 用下划线’_’连接OC方法多个参数间的间隔:

1
2
3
- (void)setObject:(id)anObject forKey:(id)aKey;
<==>
setObject_forKey()

那如果OC方法名里含有’_’,那就出现歧义了:

1
2
3
- (void)set_object:(id)anObject forKey:(id)aKey;
<==>
set_object_forKey()

没法知道 set_object_forKey 对应的 selector 是 set_object:forKey: 还是 set:object:forKey:。

对此需要定个规则,在 JS 用其他字符代替 OC 方法名里的 _。JS 命名规则除了字母和数字,就只有 $ 和 _,看起来只能用 $ 代替了,但效果很丑:

1
2
3
4
5
- (void)set_object:(id)anObject forKey:(id)aKey;
- (void)_privateMethod();
<==>
set$object_forKey()
$privateMethod()

于是尝试另一种方法,用两个下划线 __ 代替:

1
2
set__object_forKey()
__privateMethod()

但用两个下划线代替有个问题,OC 方法名参数后面加下划线会匹配不到

1
2
3
- (void)setObject_:(id)anObject forKey:(id)aKey;
<==>
setObject___forKey()

实际上 setObject___forKey() 匹配到对应的 selector 是 setObject:_forKey:。虽然有这个坑,但因为很少见到这种奇葩的命名方式,感觉问题不大,使用 $ 也会导致替换不了 OC 方法名包含 $字符的,最终为了代码颜值,使用了双下划线 __ 表示。

JPBoxing

在使用 JSPatch 过程中发现JS无法调用 NSMutableArray / NSMutableDictionary / NSMutableString 的方法去修改这些对象的数据,因为这三者都在从 OC 返回到 JS 时 JavaScriptCore 把它们转成了 JS 的 Array / Object / String,在返回的时候就脱离了跟原对象的联系,这个转换在 JavaScriptCore 里是强制进行的,无法选择。

若想要在对象返回 JS 后,回到 OC 还能调用这个对象的方法,就要阻止 JavaScriptCore 的转换,唯一的方法就是不直接返回这个对象,而是对这个对象进行封装,JPBoxing 就是做这个事情的: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interface JPBoxing : NSObject
@property (nonatomic) id obj;
@end
 
@implementation JPBoxing
+ (instancetype)boxObj:(id)obj
{
   JPBoxing *boxing = [[JPBoxing alloc] init];
    boxing.obj = obj; 
    return boxing;
}

把 NSMutableArray / NSMutableDictionary / NSMutableString 对象作为 JPBoxing 的成员保存在 JPBoxing 实例对象上返回给 JS,JS 拿到的是 JPBoxing 对象的指针,再传回给 OC 时就可以通过对象成员取到原来的 NSMutableArray / NSMutableDictionary / NSMutableString 对象,类似于装箱/拆箱操作,这样就避免了这些对象被 JavaScriptCore 转换。

实际上只有可变的 NSMutableArray / NSMutableDictionary / NSMutableString 这三个类有必要调用它的方法去修改对象里的数据,不可变的 NSArray / NSDictionary / NSString 是没必要这样做的,直接转为 JS 对应的类型使用起来会更方便,但为了规则简单,JSPatch 让 NSArray / NSDictionary / NSString 也同样以封装的方式返回,避免在调用 OC 方法返回对象时还需要关心它返回的是可变还是不可变对象。最后整个规则还是挺清晰:NSArray / NSDictionary / NSString 及其子类与其他 NSObject 对象的行为一样,在 JS 上拿到的都只是其对象指针,可以调用它们的 OC 方法,若要把这三种对象转为对应的 JS 类型,使用额外的 .toJS() 的接口去转换。

对于参数和返回值是C指针和 Class 类型的支持同样是用 JPBoxing 封装的方式,把指针和 Class 作为成员保存在 JPBoxing 对象上返回给 JS,传回 OC 时再解出来拿到原来的指针和 Class,这样 JSPatch 就支持所有数据类型 OC<->JS 的互传了。

nil的处理

区分NSNull/nil

对于”空”的表示,JS 有 null / undefined,OC 有 nil / NSNull,JavaScriptCore 对这些参数传递处理是这样的:

  • 从 JS 到 OC,直接传递 null / undefined 到 OC 都会转为 nil,若传递包含 null / undefined 的 Array给 OC,会转为 NSNull。
  • 从 OC 到 JS,nil 会转为 null,NSNull 与普通 NSObject 一样返回指针。

JSPatch 的流程上都是通过数组的方式把参数从 JS 传入 OC,这样所有的 null / undefined 到 OC 就都变成了 NSNull,而真正的 NSNull 对象传进来也是 NSNull,无法分辨从 JS 过来实际传的是什么,需要有种方式区分这两者。

考虑过在 JS 用一个特殊的对象代表 nil,null / undefined 只用来表示 NSNull,后来觉得 NSNull 是很少手动传递的变量,而 null / undefined 以及 OC 的 nil 却很常见,这样做会给日常开发带来很大不便。于是反过来,在 JS 用一个特殊变量 nsnull 表示 NSNull,其他 null / undefined 表示 nil,这样传入 OC 就可以分辨出 nil 和 NSNull,具体使用方式:

1
2
3
4
5
6
7
8
9
@implementation JPObject
+ (void)testNil:(id)obj
{
     NSLog(@"%@", obj);
}
@end
 
require("JPObject").testNil(null)      //output: nil
require("JPObject").testNil(nsnull)      //output: NSNull

这样做有个小坑,就是显示使用 NSNull.null() 作为参数调用时,到 OC 后会变成 nil:

1
require("JPObject").testNil(require("NSNull").null())     //output: nil

这个只需注意下用 nsnull 代替就行,从 OC 返回的 NSNull 再回传回去还是可以识别到 NSNull。

链式调用

第二个问题,nil 在 JS 里用 null / undefined 表示,造成的后果是无法用 nil 调用方法,也就无法保证链式调用的安全: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implementation JPObject
+ (void)returnNil
{
     return nil;
}
@end
 
[[JPObject returnNil] hash]     //it’s OK
 
require("JPObject").returnNil().hash()     //crash

原因是在 JS 里 null / undefined 不是对象,无法调用任何方法,包括我们给所有对象加的 __c() 方法。解决方式一度觉得只有回到上面说的,用一个特殊的对象表示 nil,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了。但使用特殊的对象表示 nil,后果就是在 js 判断是否为 nil 时就要很啰嗦:

1
2
3
4
5
6
//假设用一个_nil对象变量表示OC返回的nil
var obj = require("JPObject").returnNil()
obj.hash()     //经过特殊处理没问题
if (!obj || obj == _nil) {
     //判断对象是否为nil就得附加判断是否等于_nil
}

这样的使用方式难以接受,继续寻找解决方案,发现 true / false 在 JS 是个对象,是可以调用方法的,如果用 false 表示nil,即可以做到调用方法,又可以直接通过 if (!obj) 判断是否为 nil,于是沿着这个方向,解决了用 false 表示 nil带来的各种坑,几乎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实现上的细节就不多说了,说”几乎完美”,是因为还有一个小坑,传递 false给 OC 上参数类型是 NSNumber* 的方法,OC 会得到 nil 而不是 NSNumber 对象:

1
2
3
4
5
6
7
@implementation JPObject
+ (void)passNSNumber:(NSNumber *)num {
     NSLog(@"%@", num);
}
@end
 
require("JPObject").passNSNumber(false) //output: nil

如果 OC 方法的参数类型是 BOOL,或者传入的是 true / 0,都是没问题的,这小坑无伤大雅。

题外话,神奇的 JS 里 false 的 this 竟然不再是原来的 false,而是另一个 Boolean 对象,太特殊了:

1
2
Object.prototype.c = function(){console.log(this === false)};
false.c() //output false

新增方法

在 JS 给类添加 OC 上没有定义的方法,实现上有两个变化:

1.流程

原先的做法是把新增的方法指向一个静态的 IMP,脱离了方法替换的流程,这样做的优点是调用新增方法时不需要走 forwardInvocation的流程,提升性能,但缺点一是不能跟方法替换走一样的流程,需要额外的代码,二是参数个数有限制,由于不能用 va_list 可变参数的方式定义(详见上篇文章),所以需要对每种参数个数都单独定义一个方法,原来的实现中定义了5个方法,所以新增方法最多只能支持5个参数。权衡下,为了去除参数个数限制,最后还是改成了跟替换方法一样走 forwardInvocation 的流程。

2.Protocol

现在 JSPatch 已支持 Protocol,这样在新增 Protocol 里已定义的方法时,参数类型会按照 Protocol 里的定义去实现,Protocol 的定义方式跟 OC 上的写法一致:

1
2
3
4
5
defineClass("JPViewController: UIViewController <UIAlertViewDelegate>", {
  alertView_clickedButtonAtIndex: function(alertView, buttonIndex) {
    console.log('clicked index ' + buttonIndex)
  }
})

实现方式比较简单,先把 Protocol 名解析出来,当 JS 定义的方法在原有类上找不到时,再通过 objc_getProtocol 和 protocol_copyMethodDescriptionList runtime 接口把 Protocol 对应的方法取出来,若匹配上,则按其方法的定义走方法替换的流程。

扩展

当前 JSPatch 还有两个问题:

  1. JS 无法动态调用C函数,只能通过手动在代码上给每个要调用的C函数封装成 JS 函数,像 dispatch 几个函数的实现一样。
  2. struct 类型只支持原生的 NSRange / CGRect / CGSize / CGPoint 这四个,其他 struct 类型无法在 OC / JS 间传递。

这两个问题都无法一次到位全部解决,C函数需要逐个添加,struct 需要逐个手动转为 NSDictionary,这些直接写在 JSPatch 里是不合适的,所以需要以扩展的形式给这些额外的需求提供支持。

扩展接口的设计上,我设想的效果是:

  1. 接口清晰
  2. 每个扩展独立存在,互不影响
  3. 不影响JPEngine的正常使用,尽量少暴露JPEngine的接口
  4. 扩展的接口可扩展,以后有其他扩展需求可以在其基础上添加
  5. 动态加载,扩展可能会给JS全局变量添加很多接口,最好能在真正使用到时才加载

最终的扩展接口: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protocol JPExtensionProtocol <NSObject>
@optional
- (void)main:(JSContext *)context;
 
- (size_t)sizeOfStructWithTypeEncoding:(NSString *)typeEncoding;
- (NSDictionary *)dictOfStruct:(void *)structData typeEncoding:(NSString *)typeEncoding;
- (void)structData:(void *)structData ofDict:(NSDictionary *)dict typeEncoding:(NSString *)typeEncoding;
@end
 
@interface JPExtension : NSObject <JPExtensionProtocol>
+ (instancetype)instance;
- (void *)formatPointerJSToOC:(JSValue *)val;
- (id)formatPointerOCToJS:(void *)pointer;
- (id)formatJSToOC:(JSValue *)val;
- (id)formatOCToJS:(id)obj;
@end
 
@interface JPEngine : NSObject
+ (void)addExtensions:(NSArray *)extensions;
...
@end

所有扩展都需要继承 JPExtension,-main: 方法会在加载扩展的时候执行,可以在 -main: 方法里为当前 JSContext 添加 JS 方法,若要支持自定义的 struct 类型,需要实现 JPExtensionProtocol 的三个 struct 相关方法(参考了Robert的实现),JSPatch 会在参数转换时根据 typeEncoding 向扩展取得 struct<->NSDictionary 的互转。所有扩展都要继承 JPExtension,基类提供了 OC<->JS 参数处理的几个方法,在添加 JS 方法传递参数时使用。JPEngine 添加了加载扩展的接口 +addExtensions:,其他接口没变。

效果上基本实现了我的设想:

  1. 接口还算清晰,struct 接口麻烦一点,但看过示例应该也容易理解。
  2. 每个扩展都是独立的,都可以添加自己想支持的 struct 类型,添加 JS 方法,互不影响
  3. JPEngine 接口没有变化,参数处理和 JPBoxing 也没有暴露出来,都封装在 JPExtension 的方法里。
  4. 若以后有其他扩展需求,可以直接在 JPExtension 添加。
  5. 以接口 +addExtensions: 的方式添加扩展,不但可以在 OC 上使用,还可以在 JS 上动态加载:
1
require("JPEngine").addExtensions(require("JPCGTransform").instance())

——————
版权声明:本文章在微信公众平台的发表权,已「独家代理」给指定公众帐号:iOS开发(iOSDevTips)。

JSPatch实现原理详解<二>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SPatch 实现原理详解

    原文地址https://github.com/bang590/JSPatch/wiki/JSPatch-%E5%AE%9E%E7%8E%B0%E5%8E%9F%E7%90%86%E8%AF%A6%E8 ...

  2. JSPatch实现原理详解

    本文转载至 http://blog.cnbang.net/tech/2808/ JSPatch以小巧的体积做到了让JS调用/替换任意OC方法,让iOS APP具备热更新的能力,在实现 JSPatch ...

  3. JAVA线程池原理详解二

    Executor框架的两级调度模型 在HotSpot VM的模型中,JAVA线程被一对一映射为本地操作系统线程.JAVA线程启动时会创建一个本地操作系统线程,当JAVA线程终止时,对应的操作系统线程也 ...

  4. Java虚拟机工作原理详解 &lpar; 二 &rpar;

    首先这里澄清两个概念:JVM实例和JVM执行引擎实例,JVM实例对应了一个独立运行的Java程序,而JVM执行引擎实例则对应了属于用户运行程序的线程:也就是JVM实例是进程级别,而执行引擎是线程级别的 ...

  5. HTTPS详解二:SSL &sol; TLS 工作原理和详细握手过程

    HTTPS 详解一:附带最精美详尽的 HTTPS 原理图 HTTPS详解二:SSL / TLS 工作原理和详细握手过程 在上篇文章HTTPS详解一中,我已经为大家介绍了 HTTPS 的详细原理和通信流 ...

  6. 块级格式化上下文&lpar;block formatting context&rpar;、浮动和绝对定位的工作原理详解

    CSS的可视化格式模型中具有一个非常重要地位的概念——定位方案.定位方案用以控制元素的布局,在CSS2.1中,有三种定位方案——普通流.浮动和绝对定位: 普通流:元素按照先后位置自上而下布局,inli ...

  7. 节点地址的函数list&lowbar;entry&lpar;&rpar;原理详解

    本节中,我们继续讲解,在linux2.4内核下,如果通过一些列函数从路径名找到目标节点. 3.3.1)接下来查看chached_lookup()的代码(namei.c) [path_walk()&gt ...

  8. Influxdb原理详解

    本文属于<InfluxDB系列教程>文章系列,该系列共包括以下 15 部分: InfluxDB学习之InfluxDB的安装和简介 InfluxDB学习之InfluxDB的基本概念 Infl ...

  9. Android Widget 开发详解&lpar;二&rpar; &plus;支持listView滑动的widget

    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blog.csdn.net/sk719887916/article/details/47027263 不少开发项目中都会有widget功能,别小瞧了它,他也是androi ...

随机推荐

  1. Eclipse出现&quot&semi;Running Android Lint has encountered a problem&quot&semi;解决方案

    安装eclipse for android 时候的错误记录,转载自:http://blog.csdn.net/chenyufeng1991/article/details/47442555 (1)打开 ...

  2. XML 基础

    linux下xml编辑器 vim gedit editix wonderful;免费30天;可以进行有效性检查 xerces oxygen 收费 xmlcopyedit serna free 是ser ...

  3. SQL Server DBA日常查询视图&lowbar;数据库对象视图

    1.数据库 use master; exec sp_helpdb 1.1查询数据库大小 1.2查询数据库状态 use msdb select name, user_access_desc, --用户访 ...

  4. 10个jQuery插件分享

    原文:http://www.shejidaren.com/10-jquery-plugins.html blur.js blur.js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插件,它能实现像WIN7 AERO效果的JS插件, ...

  5. 克隆虚拟机以及两台linux机器相互登录:linux学习第四篇

    克隆虚拟机 1.      克隆 之后自己命名克隆的虚拟机并自己选择存放位置,完成克隆 2.      克隆虚拟机之后对新的虚拟机修改网络配置,以免冲突(将配置文件里的UUID去掉,并修改IP地址) ...

  6. 韩顺平Linux学习笔记

    第 一 章    Linux开山篇 1.1 Linux课程的内容介绍 1.2Linux的学习方向 1.2.1. Linux运维工程师:主要做大公司中的电脑系统维护,保证服务器的正常运行,如服务器的优化 ...

  7. NFPA, UL

    Who or what is NFPA? NFPA (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 is an organization in the USA that ...

  8. 深度优先搜索DFS(一)

      实例一  0/1背包问题:   有n件物品,每件物品的重量为w[i],价值为c[i].现在需要选出若干件物品放入一个容量为V的背包中,使得在选入背包的物品重量和不超过容量V的前提下,让背包中的物品 ...

  9. JQ和Js获取span标签的内容

    JQ和Js获取span标签的内容 html: 1 <span id="content">‘我是span标签的内容’</span> javascript获取: ...

  10. python 全栈开发,Day71&lpar;模型层-单表操作&rpar;

    昨日内容回顾 1. {% include '' %} 2. extend base.html: <html> ..... ..... ..... {% block conten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