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几代人的《芳华》,是如何创造14亿票房的?

时间:2024-04-10 20:37:49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由冯小刚执导的贺岁片《芳华》在短短的32天获得了14.04亿票房。《芳华》不但叫座,口碑也相当不错。数据显示:该片在淘票票评分8.9、豆瓣评分7.8。这部被誉为赚取中老年眼泪军旅版《致青春》的影片,收获了许多“年轻”的观众。或许就如淘票票影评《兵器》杂志编辑肖宁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芳华,就像朋友圈每个人纪念自己的18岁一样 。”

 

【友盟+】联合淘票票洞察《芳华》的观影人群,分析TA们的一些特点及偏好:

低线城市观众不是主力,芳华依旧成爆款

壹娱观察曾说过“一部影片成为爆款的关键因素,是能否拿下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借用此前曾分析过诸如《战狼2》和正在热映的《前任3》等爆款影片,三四线观众的占比都是超出均数的。 ”而芳华则不按照爆款的套路进行,我们从城市分布上可以看出,一线和二线城市的网民均超过TGI。

影响几代人的《芳华》,是如何创造14亿票房的?

(数据来源:【友盟+】数据智能平台)

“ 跨代”通吃,带爸妈看“爸妈”的芳华

据【友盟+】数据显示:“20~24”岁、“40岁以上”两个年轻群体高出均值,成为芳华最突出的两个群体。【TGI(Target Group Index)=用户占比/人口占比*100,该指标反应的是目标群体在特定范围内处于强势或者弱势地位。TGI>100则表示处于强势地位,<100则表示处于弱势地位。】

影响几代人的《芳华》,是如何创造14亿票房的?

(数据来源:淘票票专业版)

一个影片能够影响跨代人群本身就是反常规的,芳华如何做到的?

这部以1970至1980年代为背景拍摄的电影,让40岁以上(出生1977年之前)的观众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随着《芳华》海报放出和朋友圈第一波口碑传播后,“部队生活”、“场景搭建”、“服装道具”,不经意间的“请喝可口可乐”让经历过那个年的人置身其境,对于有参军经验或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都有一股强烈的感情想去回忆那段青春。

而对于20~24岁(1993~1997年出生)观众来说,虽然没有经历过《芳华》的时代,但他们却依旧买账。我们把时间线拉回到8月31日, 冯小刚带着《芳华》来到《中国有嘻哈》的总决赛直播现场,“我最近拍了一个电影(芳华),虽然没有嘻哈,但是有中国的快板。中国有嘻哈,让我看到了新一代年轻人的芳华,你们都很real。”在90后95后主战场的中国有嘻哈舞台上,芳华显然没有放弃在庞大的年轻群体, 随之活跃在中国有嘻哈舞台的两位名将Tizzy T& Jony J为芳华演唱了前期的宣传曲——《想把你留在这里》,一部核心观众不是年轻人的电影,依旧用年轻的方式吸引大量的关注。

很多进到影院的观众都会有同一个感受:除了年轻观众,也不乏白发苍苍的老人,可能是观众年龄层次跨度最大的一场电影!

这种年龄跨度的冲突点,也让“带爸妈看芳华”成为了《芳华》上映后的一个重要营销的话题。不在父母身边的,通过异地购票的方式让爸妈去还原“芳华”。用冯导的话说“年轻的一代去更多了解自己的父母一辈的故事。年轻观众也热衷于参与这种营销话题:“感受到父辈那个年代追求英雄精神的所在,想多了解一些他们所经历的生活。”“终于有机会带父母去影院了”。

“跨代”爱好大不同,华为、美图各有所好

80、90后年轻一代强调独特与个性,通过【友盟+】数据智能平台洞察到芳华观众中苹果是年轻人选择手机最重要的品牌,在他们眼中“创新”是他们选择一款手机的理由。我们看到利用强势的明星综艺效应进行营销的OPPO、vivo紧随其后,TA们已慢慢成功俘虏了年轻“芳华观众”的心。影响几代人的《芳华》,是如何创造14亿票房的?

(数据来源:【友盟+】数据智能平台)

进一步通过TGI比较后,我们看到20~24岁的芳华观众对“得颜值者得天下”的美图手机特别青睐,TGI高达935。其次他们更喜欢小众文艺的魅族手机,苹果则紧随其后。而在40岁以上的芳华观众中,华为成功俘虏他们的心。这一方面得益于华为在自己的价值观与这个年代人的特性相关,华为提到:坚持不走捷径,拒绝机会主义,踏踏实实,长期投入,厚积薄发。也与芳华剧中在战场上奋勇征战的刘峰人物形象十分吻合,虽然面临生意的不顺,人心的冷酷,他却不曾失去善心,穗子多年后在孩子的婚礼上看到用这样一句话形容刘峰和小萍“知足,话虽不多,但却待人温和。”可能对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才会更加懂得“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还依然热爱它。” 所以对于60、70后来说,从小接受的教育带有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强调集体利益的特点与华为的价值观不谋而合。

影响几代人的《芳华》,是如何创造14亿票房的?

(数据来源:【友盟+】数据智能平台

通过淘票票专业版数据显示,在选择电影方面:芳华的观众喜欢看剧情类、动作类和喜剧类的电影,19.9%的芳华观众在关注着小成本情节足的电影,而19.3%则喜欢动作类的电影,17%则喜欢看喜剧类。敲黑板啦!:YY一下近期有剧情、动作和喜剧类型电影方片可以重点考虑与芳华的剧情或者话题进行联合营销哦!

影响几代人的《芳华》,是如何创造14亿票房的?

(数据来源:淘票票专业版)

通过芳华观众在互联网生活我们还发现,20~24岁的芳华观众重社交和观看影视,而40岁以上的芳华观众则更喜欢新闻资讯,综合热点,生活段子一类,我们这里重点要提的就是军事资讯,在娱乐资本论的文章中也提到芳华在营销上的一些策略“选择受众中年轻女性的比例相对较高的新浪微博,又在以年长男性为主体用户的今日头条展开了持续传播,因为今日头条的用户中,对于军事相关新闻的关注度是最高的,评论量也是最大的,这与芳华的计划存在交集,也和芳华在今日头条的传播策略不谋而合。”在跨流量时代,怎么针对芳华人群做二次营销,在哪些渠道进行推广,对于营销者是一个比较好的营销参考。

影响几代人的《芳华》,是如何创造14亿票房的?

(数据来源:【友盟+】数据智能平台)

“芳华”凭借口碑和跨代营销赢得了爆款的票房回报,击中人心恰巧的是“每个人都有一个芳华”,青春只有一次,青春没有终点,每一个向前走的人,都会回看。于是我问了身边不同年龄段的观众,芳华最打动的一幕是?他们整齐划一的说:“是何小萍雪山独舞,那段被删减了。”你看,芳华观众还有一个特点,喜欢回味......

影响几代人的《芳华》,是如何创造14亿票房的?

互动话题(任选其一)

1、绒花、想把你留在这里你更喜欢哪首?

2、影片中哪一场场景最让你难忘(请喝可口可乐?或者是穗子大口吃西红柿的画面或者是更多?)

3、你带父母去看芳华了吗?

请关注“友盟全域数据”后在“留言处”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