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发展简史,Web1.0到Web3.0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4-04-06 20:25:33

WEB

World Wide Web

万维网,通常指的是网页和网站,现在已经是互联网的代名词,也是互联网中重要的核心部分。到目前为止,web发展已经有将近30年的历史了,万维网也经历了web1.0web3.0的发展。从最初的商业用途到现在的人人皆用,人类时代已经到了互联网时代。
WEB发展简史,Web1.0到Web3.0的发展历程
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英国计算机科学家。
他是万维网的发明者,南安普顿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90年12月25日,罗伯特·卡里奥在CERN和他一起成功通过Internet实现了HTTP代理与服务器的第一次通讯。
万维网联盟(W3C)是伯纳斯·李为关注万维网发展而创办的组织,并担任万维网联盟的主席。他也是万维网基金会的创办人。伯纳斯-李还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及人工智能实验室创办主席及高级研究员。同时,伯纳斯-李是网页科学研究倡议会的总监。最后,他是麻省理工学院集体智能中心咨询委员会成员。

第一个网站

蒂姆·伯纳斯-李建立的第一个网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网站)是http: //info. cern. ch/,它于1991年8月6日上网,它解释了万维网是什么,如何使用网页浏览器和如何建立一个网页服务器等等。蒂姆·伯纳斯-李后来在这个网站里列举了其它网站,因此它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万维网目录。

万维网标准

1994年伯纳斯-李在麻省理工学院创立了万维网联盟,它由不同的原意建立万维网标准和提高万维网质量的公司组成。 2004年12月接受了南安普敦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教授职位,他在那里研究语义网。

免版权费

构成万维网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很简单,伯纳斯-李的功绩是将它们有效地组合在一起使它们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他最大的贡献可能是无偿地将他的主意提供出来而不收费。2003年万维网联盟决定所有由联盟提出的技术都是无偿的,所有人都可以简单地使用。
WEB发展简史,Web1.0到Web3.0的发展历程

布兰登·艾克
1995年五月,Eich花了大约一周的时间完成了脚本语言的设计。
1995年九月,Netscape2.0测试版发布,命名为LiveScript。
1995年12月,NetScape2.0 beta3中改名为JavaScript。

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应用。是 网页制作必备的编程语言
“超文本”就是指页面内可以包含图片、链接,甚至音乐、程序等非文字元素。
超文本标记语言的结构包括“头”部分(英语:Head)、和“主体”部分(英语:Body),其中“头”部提供关于网页的信息,“主体”部分提供网页的具体内容。

层叠样式表

CSS (层叠样式表)
层叠样式表(英文全称:Cascading Style Sheets)是一种用来表现HT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一个应用)或X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一个子集)等文件样式的计算机语言。CSS不仅可以静态地修饰网页,还可以配合各种脚本语言动态地对网页各元素进行格式化。 [1]
CSS 能够对网页中元素位置的排版进行像素级精确控制,支持几乎所有的字体字号样式,拥有对网页对象和模型样式编辑的能力。

1994年 Hakon Wium Lie 提出,Bert Bos 共同参与设计。
1996年W3C正式发布第一版CSS1.0。
1996年IE3第一个部分支持。
2000年 IE5 for mac 第一个彻底支持CSS1.0。

前端工程师

2000年左右,雅虎等公司开始设立前端工程师职位。
WEB发展简史,Web1.0到Web3.0的发展历程
2005年 Ajax 应用于Gmail ,Goole Maps。
2009年,百度、阿里、腾讯设立前端工程师职位。

Web1.0的发展

Web1.0是万维网发展的第一代模式,Brian (2007)指出:“根据Berners-Lee,web1.0是只读模式的网络”。Web1.0一开始是为大型企业、商业公司服务,将企业的信息搬运到网上,向人们宣传企业。Web1.0是静态的、单项的网络。大型商业公司通过网络把他们的产品发布到网上,然后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浏览信息,如果客户有中意的商品,便可以和公司取得联系。此外,第一代web用途相当有限,只是简单的信息检索。
19世纪中期(1996年)HTML的出现推动了家用计算机的普及以技术创新为主导,注重点击浏览,通过门户整合,用户以流量为主,以网页制作为主,大多是静态页面,也有动态页面

WEB发展简史,Web1.0到Web3.0的发展历程
Web1.0的主要协议是HTTP, HTML and URI。

Web 1.0只解决了人对信息搜索、聚合的需求,而没有解决人与人之间沟通、互动和参与的需求。”因此,为了满足广大网民的需求,对于二代网络的开发已迫在眉睫。

Web 2.0

1990年,伯纳斯李发布构架万维网(WWW)的三大基本技术,互联网自此进入了Web时代。由于web的内容让网民耳目一新,它结合音频、视频、图像,运用多媒体模式,给网民带来了一种空前的视觉享受,因此,自从面世以来,很快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发展异常迅猛。到了1997年全球互联网数量已达到100万个,2000年更突破1000万。Web2.0是相对于web1.0 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2003/4年的热词。
WEB发展简史,Web1.0到Web3.0的发展历程
大约在2004年左右,诞生了WEB2.0的概念,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浏览者,也是内容的制造者,在模式上有单纯的“读”向“写”以及共同建设发展。

WEB发展简史,Web1.0到Web3.0的发展历程
较之1.0,2.0web 的最大改变是,web2.0不再是单维的,逐渐发展为双向交流,另一特征是社交网络的兴起。Web1.0主要依赖于html语言,最大的缺陷是交互性差,用户每提交一次数据,都要停下来等待互联网的响应,在网站出现响应之前,用户至能看到一个空白网页无所事事,这一缺陷在web2.0上市后得以很好的解决。

Web 3.0

WEB3.0是一个正在尝试概念,用户拥有自己的数据,并能在不同平台交互共享,强化虚拟货币及网络安全和网络财富的共识,以及语义化的实现

WEB发展简史,Web1.0到Web3.0的发展历程
Web3.0实现了网络高度虚拟化,给予网民更大的*空间,更能体现网民的自我需求,体现了高度的个性化,互动性,和更加深入全面的软件应用。Web 3.0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阅读渠道,内容也比之前的Web1.0 和2.0丰富。

Web 3.0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阅读渠道,内容也比之前的Web1.0 和2.0丰富。Web 3.0实现了网络融化的大众化,公用显示器与个人应用终端的通用。
WEB发展简史,Web1.0到Web3.0的发展历程

因此,可以说web3.0是一个更具个性化特点的网络,它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用户体验、个性化配置。另一方面,Web 3.0处处为用户着想,将用户的喜好作为软件开发的主要动因。在网络搜索方面,Web 3.0引入个人信息偏好处理系统和个性化搜索引擎,对个体用户进行特征分析,同时也对整个互联网的搜索习惯进行整理,归类,最终得出更适合网民需求的搜索平台,实现了快捷、准确、高效的搜索,用户可以可以在极短时间内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料,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这种个性化引擎的建立,是以网民偏好为基础,为了满足特定用户的需求,这就需求信息的大聚合,大量的个性化信息的聚合,造就了新的搜索引擎的面世。

参考文章: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78891558662994383&wfr=spider&for=pc
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