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码相机成像中 ISO(感光度)的作用

时间:2024-04-01 08:11:22

写在最前面

这篇文章本来是「Minolta af 50 / 1.7」的上手及样张博,无奈于写了一半保存了停了几天,重装完系统,那篇文章消失了。
于是这次就简单的看一下在这颗有 30 几年历史的老镜头下,ISO 究竟对成像有何影响。

感光度介绍

感光度,又称为ISO值,是衡量底片对于光的灵敏程度,由敏感度测量学及测量数个数值来决定,最近已经被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化。对于较不敏感的底片,需要曝光更长的时间以达到跟较敏感底片相同的成像,因此通常被称为慢速底片。高度敏感的底片因而称为快速底片。无论是数位或是底片摄影,为了减少曝光时间,相对使用较高敏感度通常会导致影像质量降低(由于较粗的底片颗粒或是较高的影像噪声或其他因素)。

以上为百度百科对感光度一词的解释,不用说太多,可以简单理解为感光度越高,CMOS 对光的敏感程度就越高,进而可以获得他在其他参数相同的情况下更高的曝光。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感光度越高,相机成像的纯净度就越低

一些样张实拍

ISO 50:

浅谈数码相机成像中 ISO(感光度)的作用

ISO 200:

浅谈数码相机成像中 ISO(感光度)的作用

ISO 500:

浅谈数码相机成像中 ISO(感光度)的作用

ISO 800:

浅谈数码相机成像中 ISO(感光度)的作用

ISO 1250:

浅谈数码相机成像中 ISO(感光度)的作用

ISO 1600:

浅谈数码相机成像中 ISO(感光度)的作用

ISO 2000:

浅谈数码相机成像中 ISO(感光度)的作用

ISO 2500:

浅谈数码相机成像中 ISO(感光度)的作用

ISO 3200:

浅谈数码相机成像中 ISO(感光度)的作用

ISO 4000:

浅谈数码相机成像中 ISO(感光度)的作用

ISO 5000:

浅谈数码相机成像中 ISO(感光度)的作用

ISO 6400:

浅谈数码相机成像中 ISO(感光度)的作用

ISO 8000:

浅谈数码相机成像中 ISO(感光度)的作用

ISO 25600:

浅谈数码相机成像中 ISO(感光度)的作用
读者可以对比一下 ISO 50 和 ISO 25600,其画面纯净度会有很大差别。

总结

在暗光条件下,拍的到远比拍得好重要,所以在这种极端条件下,适当调高感光度可以获得更稳的快门,减少糊片概率。不过在光线良好的条件下,感光度最好调到接受范围内的最低值较好(自己的理解)。
这是在一个摄影初学者的角度简单的分析了一下感光度对于数码相机成像中的作用和实际拍摄中对于感光度的调节,若在更高阶摄影师中不适用,还望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