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一3.4 用况图

时间:2024-03-14 22:11:45

3.4 用况图

用况图是一幅由参与者、用况以及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组成的图。这些关系是参与者和用况之间的关联、参与者之间的继承,以及用况之间的包含、扩展和继承。根据需要,用况图也可以有注释(见图315中的卷角矩形)。
可以选择把用况用一个矩形围起来,用来表示系统或子系统的边界。图314为一个订单处理系统的用况图。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一3.4 用况图

在图314中,用大方框把用况围起来,而把参与者放在外边,以此来表示系统边界。也可以不画系统边界,因为参与者位于系统边界以外而用况位于系统边界以内本身就体现出了系统边界的含义。
图315所示的是一个银行取款系统的用况图片段。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一3.4 用况图

图315中用到了用况间的两种关系。图316和图317给出了其中两个用况的文字描述片段。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一3.4 用况图

图3-16中的包含与扩展的写法是建议性的,UML对此没有做出规定。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一3.4 用况图

图317所示用况的书写方式强调基本流和可选流。
图315所示的用况图仅是整个银行取款系统的用况模型中的一部分,只是说明了有限的功能。如果系统比较复杂,就要绘制多幅用况图,每幅用况图只注重于系统功能的一个方面。
使用用况图描述系统需求有如下益处:
1)由于系统可能会很复杂,分析员借助于用况模型可正确而全面地理解需求。
2)分析员能够得到的反映用户需求的材料常常是不够规范或不够准确的。通过全面、细致地定义用况,可把用户对系统的功能需求比较准确地在用况模型中表达出来,并且在形式上是较为规范的。
3)为领域专家、用户和开发者提供一种相互交流的手段,以使各方对需求的理解达成共识。
4)用况可以作为人机界面的设计基础,也可用做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