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历史及商周更替

时间:2024-03-08 16:58:44

首先我们要知道,为什么我们历史书上把石器时代的几千年叫做三皇五帝时期,而夏启开始我们叫做夏朝呢?那是因为夏朝开始跟原来有几个不一样的特征,第一是父传子家天下,正式确定部落或者方国(甲骨文国字就是拿着武器守护城邦的意思)的继承制度,以前是推举制度;第二是夏朝周边的部落或方国跟夏后有血缘的宗法关系,政治的分封关系,经济的贡赋关系。

因此石器时代的三皇五帝时期是部落联盟机制,而夏朝时奴隶封建制度开端。

司马迁记载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落的名号,以夏后为首,因此建立夏朝后就以部落名为国号。

(1)夏朝的建立和起源

夏部族从大量古籍来看,传承大概是这样的。

黄帝次子曰昌意(就是会养蚕嫘祖生的,可见初代黄帝部落就不仅仅穿树皮的衣服了),

昌意被封若水娶巴蜀国公主生颛顼,颛顼打败共工而为第二代黄帝。

颛顼生了两个有名的儿子一个鲧,一个是穷蝉。而穷蝉是舜部落的祖先。颛顼没有传位给他的儿子,而是给了东夷族的侄子帝喾。说明这个时候东夷族鸟族的*很强大,夺得了部落联盟首领的地位,后面帝喾传位给了长子尧。因为帝喾夺得了黄帝位,所以颛顼的两个儿子鲧和穷蝉都被发配到边缘地方了,跟东夷和百越族非常近。

鲧生了一个很牛的儿子叫大禹,这两父子都在干一件事,就是在河南和山东一带治水!

而黄帝的都城被尧迁到山西临汾了。尧干了28年,死在了山东菏泽。大家想想尧死的地方距离都城山西临汾很远,可以推断是被舜政变禅让之后流放到山东东夷部落监看去世的。

也就是在山东的东夷部落酋长舜,通过政变夺取了山西临汾的尧的部落联盟领袖的位置(黄帝)。

然后鲧居于崇(今河南嵩山一带),称有崇氏。尧的时候河南黄河洪水泛滥,就派鲧部落治水,他用筑堤堵水之法,治了9年都失败了,然后尧就叫南方三苗的首领祝融杀鲧于羽山,就是江苏连云港。然后大禹接着治水,他改用疏通的办法,用了13年治水终于成功了。

也就是父子前后二十几年领导天下部落治水,肯定联络了各路部落,而且还娶了涂山氏的女儿。然后大禹把天下分为九州,造九鼎,在涂山和会稽两个地方给天下部落首领开会,征伐三苗等等一系列手段,夺取了天下部落共主之位。舜自然就被流放到了湖南永州并且去世。

然后本来大禹还想用禅让给偃姓首领皋陶,后面又说给东夷首领伯益(学会打井那个),但是最后大禹的儿子夏启派兵杀了伯益,从而正式开创了夏王朝!

上文说了,夏朝的首领叫,死后叫,定都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夏朝共传1417后,大约471年。

那为什么夏启为什么能够开创父传子家天下的夏朝呢?其他部落不反对吗?

其实夏朝的前几代一直处于内部动乱和东夷战争,经过好几代才稳定下来。但是夏后氏最后都取得胜利,因为夏后部落非常强大了,有12个氏族组成,占据了河南最好的地区。

一开始夏启为了争夺位跟东夷首领伯益打战,一开始启还被伯益*了,后面启放出来后积蓄力量攻打伯益并把他杀害了。

后面又有有扈氏仗义起兵,率领部族联盟向夏启的都城讨伐,与夏启军大战于甘,大概是现在的河南荥阳地区。其实大禹时代就跟有扈氏打过战,夏启跟有扈氏接着打,并且打败了有扈氏而且贬为牧奴,也就是放牧的奴隶了。

于是夏启在河南禹县举行盟会,通报内部各部落和附近酋邦,争取支持者,以确立自己的统治,这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夏启钧台之享天穆之野的表演!正式确立夏启王朝的地位。

夏朝

(2)太康失国,后羿上位,寒浞杀后羿,夏王朝二代传位的一百年混乱到少康中兴

夏启死后,太康继位。这个时候生活在河北山西的有穷氏首领后羿,率领部落人马朝西南进发,流放了太康(死在河南周口的太康县),自己摄政,让中康和中康的儿子相做傀儡王。

后羿据说也很会射箭,但是不是射九个太阳那个大羿,但是他有一个漂亮的妻子叫嫦娥。

可能因为后羿最后驱逐了相到山东曹县去了,自己当了夏的第六代王,干了八年之后被他宠幸的寒浞杀害。寒浞霸其权、夺其妻,生下豷、浇二子,成为夏的第七代王,干了约80年。

所以你看,嫦娥大概率最后被寒浞霸占了,所以民间就只能美化一下,嫦娥仙子去了月亮广寒宫上面了。但是由于后羿和寒浞都是夺夏朝王位的,所以后面又丑化了下,月亮的嫦娥仙子居然是只蟾蜍,就是一只癞蛤蟆。直到唐朝的时候,月亮上的嫦娥仙子才成为猪八戒和玉帝喜欢的那个模样。

后面寒浞心虚,害怕夏国人相复国,就对他一路追,最后杀死了相。但是相的老婆生了一个遗腹子叫少康,少康得到了夏国,他母亲有仍氏部落和舜的部落有虞氏的支持,他最后杀死了寒浞,复兴了夏国。

从此夏朝的内部和东夷常年的战争基本平息,有了一段和平的岁月。

(3)暴桀亡国,山东的子姓商族部落鸣条之战打败夏桀建立商朝

据说夏朝传到孔甲为后的时候,就慢慢不行了。据说孔甲改变了祭祀的习俗,从祭祀祖宗为主改为祭祀天帝,同时还爱好养龙,叫孔甲好龙(这是历史上唯一一次记录有人养龙的记载,还有专门负责养龙的家族豢龙氏),另外还非常淫乱。总之各种末代君王的特点都开始有了,孔甲干了9年去世。已经有很多部落不服从孔甲的管理了。

然后传了五代之后,大约公元前1600年左右,夏朝的末代君王夏桀继位了。夏桀在历史书上的描述跟商纣王的描述非常像,两个人都很勇武,到处征伐不服从的部落。最后都是被其他部落联盟打败了而王朝灭亡。

夏桀据说很喜欢美女,每打败一个部落就把这个部落的美女占为己有,男人变成奴隶。然后他看上最漂亮那个就作为妃子,好巧不巧,夏桀打败了末喜氏部落并且让妺喜成为夏桀的妃子,而妺喜早已与伊尹结好。于是伊尹因被夺取所爱,就跑去辅佐在山东西南的子姓商部落首领商汤,最后在鸣条之战大败夏桀,建立了商朝。

而商汤派了多少军队去鸣条攻打夏桀呢,只有战车70乘,敢死队6000人。也就是说,已经可以组织起来将近1万人的军队,而且还有战车,长矛等兵器参加战争。

(4)夏商周历史的交替

也就是说,原来在河南嵩山一带的大禹部落,联姻了江淮平原的涂山氏,同时取得了会稽区域百越部落的支持,大禹的夏后部落夺取了定都山西临汾的舜部落的部落联盟领袖地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封建王朝夏朝,延续471

公元前1600年左右,位于山东西南的子姓商族部落商汤在鸣条之战打败夏桀,建立了商朝。商朝首领称王,死后称帝,前后相传1731王,延续500余年。商朝是有甲骨文和考古,历史书详细记载的历史了。

由于商朝是东夷部落入主中原,商朝人以玄鸟为图腾,跟中原河南的这些部落差异很大。

所以为了更好的控制中原,商朝人的前200年不断的迁都,通过迁都来征伐不听话的部落,逐渐实现控制。另外商汤死后,商朝一直是伊尹和他的后代摄政。伊尹甚至能够放逐商王,就是著名的伊尹放太甲,也就是说伊尹是历史书上第一个权臣家族。

后面伊尹族*衰落后,商王室又发生了因为争夺领导权而导致9代商王的混乱局面,直到盘庚迁都城到殷之后,才稳定下来。

所以商朝不断的迁都的原因可以推断,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控制中原地区,内部混乱和洪水灾害三个原因。

盘庚之后,武丁继位,他统治大概有50年左右,是商王朝最强盛的时候,据说武丁征伐四方,疆域最大,著名的后母戊鼎妇好墓就是这个时间的。

到了公元前1000年左右,商朝的末代王商纣王登基。他跟夏桀的描述差不多,由于东南部落长期反叛,他就派兵攻打东部派部下向东征讨莱夷,自己攻打南方九苗。长年的征战,百姓苦不堪言。更为重要的是,商纣王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影响了贵族的利益。

于是在商纣王的主力部队还没有回到首都的时候,发迹于陕西的宝鸡,以凤凰为图腾的周部落。周部落姓姬,但是母亲姓姜。所以应该是炎帝和黄帝部落的后代,到了周文王和周武王时期,联合天下诸侯,里应外合之下,在牧野之战打败了商纣王,从而建立了周朝。周王朝分为东周和西周两个阶段,一共传国君3237王,享国共计790

最后:

在东亚大地上,中华民族的古文明三皇五帝和夏商周历史一直是发迹于河套地区的古羌人,也就是传说发迹于西边昆仑山的燧人氏神农氏的后代沿着黄河东出到河南,以及东夷部落(河北山东江淮)和百越部落(江苏浙江安徽)三个部落集团的斗争。

而巴蜀文明,九苗文明,百越文明虽然会有所有波及,但是还是相对独立发展的。因此我们看三星堆文化,云贵高原的少数民族,以及两广福建的少数民族文化差异还是非常大的。